[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10年秋季课程 第二天 母亲的恩德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1

秋季课程第二天 ─ 母亲的恩德

时间:2010年9月16日

今日为法王于上密院所进行的秋季课程第二天,来自全球各地透过网路观看此课程现场直播的人数正持续增加中。法王延续「如何生起世俗菩提心」的课程主题,针对「母亲的恩德」做进一步精彩且感人的阐述。

在许多经典中,「母亲的恩德」一直以来被视为「生起菩提心」的起点,在开始讲述此课题前,尊圣的法王特别指出,我们毋须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对「母亲的恩德」感到疑虑或是困难。我们都曾接受过他人的慈悲与恩德,除了自己的母亲、父亲或朋友外,即使是一只狗也可能曾对我们有过恩惠。如果都没有的话,法王笑称,那么就当我们自己对自己有过很大的恩德吧!

法王接着描述生活在西藏游牧区的儿时,自己由母亲身上所得到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与呵护。法王说道,当时没有所谓的奶瓶或电暖器等物品,母亲都是以母乳哺育他,为了不让法王受冻,母亲总是紧紧抱着年幼的他,以自己的身体温暖那幼小的身躯。法王补充道,我自己也不记得当时的年纪到底是一岁还是两岁。事实上,法王评论道,从生命的一开始,我们就是由母亲的身体孕育而出,是母亲身上的一块骨肉﹔我们都以脆弱的形式来到这世间,且都必须仰赖父母亲给予我们的关照才得以生存。因此,我们确实都是父母恩惠的获益者。

法王特别指出,要将众生视为是具恩的父母,或许有些困难,但是从我们在观看影片时,能自然而然地同情善良的人来看,我们显然能够感同身受。既然我们确实都曾受过众生的帮助与恩惠,而且我们也都有感同身受的能力,那么,到底是甚么障碍了我们对众生开展慈悲心的能力呢? 答案就是「我执」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这犹如禁闭自己于牢狱一般,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自我局限。法王结论道,这个中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返回 狮吼音·开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10年秋季课程 第三天 观看自心的镜子
下一篇:2010年秋季课程 第一天 如何生起世俗菩提心
 四共加行 连载一
 痛苦之海
 上师与弟子--心量大,虔敬心就大
 慈悲心
 皈依、口传及灌顶三者的涵义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四堂课
 反躬自身,省察自心
 克服昏沉的三种方法
 修心七要 连载四
 「菩提道灯论」开示日志 第六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二节 丛林日常佛事 三、过堂[栏目:佛教丛林观]
 略说弥勒菩萨中国化及其精神内涵[栏目:吕有祥教授]
 不是改装自己[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安那般那手册 XII. 第三组四法[栏目: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五七)[栏目:杂阿含经]
 讲析慧远大师《三报论》[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六乘次第论[栏目:陈兵教授]
 口孽淫孽,断送前程[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三[栏目:刚晓法师]
 往生论注讲记(十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