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们需要培福的对象
 
{返回 海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046

我们需要培福的对象

生命会讯小专栏 

作者海涛法师

我们不论是遇到厌恶的人、贫民、达官贵人或者是动物,都要生起「我必须依靠他们才能成就佛道」的想法,而平等地尊敬、珍惜他们。没有众生,大乘行者即失去所有的缘――包括修法的对象、累积功德的来源等等。

譬如说布施,我们行布施时如果没有众生,那么要怎样累积福报呢?

或者你要修习安忍(因为你知道修持安忍有很大的功德),却找不到众生可以做为你的对境,那么你向谁修安忍?

还有,在佛法上,我们必须依靠众生才能累积福报,如果没有众生的话,我们要向谁发菩提心呢?怎么回向呢?

在世间法上,如果没有众生、没有亲友是不是很孤单寂寞呢?做生意也要有人潮、市潮才能赚钱啊!所以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都必须依靠众生来成就我们。因此,大乘行者面对一切众生时,不得不谦卑、不得不诚恳、不得不慈爱、不得不珍惜他们!

很多人常常自以为:「我为众生!」、「我在利益众生!」其实不是,对真正理解佛法的人来说,他不会认为「我在度众生」或「我在利益众生」。相反地,他会认为所有的众生都在度他、帮助他。每一个有情――小至昆虫,远至地狱众生――都对自己有恩!

有这样的心态才不会觉得自己很辛苦和了不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度化众生的话,那么你就会产生「我一直在为众生付出,而众生为什么是这样子回报我」的问题而烦恼不已。

一样行善两种心态,优秀的修行者永远心怀若谷,行善永无疲累。

你要积聚财富吗?你就一定需要众生!

佛、菩萨劝诫众生要修福,广种福田。「福田」就是我们培植福德的对象。

福田有三类: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

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因此,有财富要布施供养,种三种福田,福报则生生世世永远享之不尽。纵然世界毁灭了,福报也不会毁灭。诸佛、菩萨福报之大不可思议,原因就在此。

***

不依赖一切有情的修行人,就像要发芽的大树一样,会因为缺水而干枯死掉。他的慧命不仅无法增长,而且容易走火入魔。

 


{返回 海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海涛法师讲杀生遭报应的真实故事
下一篇:从深信因果到迈向慈悲
 心灵的网站
 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社会的责任
 认识命运的主人
 如何找寻最初的发心?
 从日常生活中开发觉性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曾经在度母面前发愿吃斋戒杀,但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必须打两份工作,另一..
 爱的修行
 用心度众生
 如何知道修行有没有成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古战场[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一)大机大用和全体起用——禅宗方法略说[栏目:冯学成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五九)[栏目:杂阿含经]
 心清净才是真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我的人生转折及学佛因缘[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二)[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调伏内心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04-113《施饿鬼诸利益事》[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遭受恶报不要害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