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0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5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90)

1994年10月31日讲于隆昌寺僧伽培训班 傅味琴
 
涅槃以无我为我,涅槃断尽烦恼故曰净

提要:
 ·这个身体到底哪个地方是我
 ·证得了无我的境界,涅槃以无我为我
 ·世人烦恼,故不净,涅槃断尽烦恼的染污,故曰净
 ·世人都受贪瞋痴染污,死后往往下三恶道
 ·涅槃的常乐我净功德能出离生死
 ·众生反执世间现象为常乐我净,故流转生死

这个身体到底哪个地方是我

还有,你这个身体到底哪个地方是“我”?“我”(指鼻子),不对!这是你的鼻子,头发也不是我,把头发剪了,没有人会说“我就没有了”。头发也不是我,眼睛也不是我,那么我在哪里?好比汽车,即非汽车,给它取个名字叫汽车。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是汽车?你指车轮,它叫车轮;你指玻璃窗,那叫车窗;你指车身,那是皮壳;你指门,那叫车门。拼起来才叫汽车,一拆开来没有汽车,只有零件。众生不了解这些道理,还以为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我的东西,其实都不属于我。因为这些东西都要变化的,你没办法自己掌握。

证得了无我的境界,涅槃以无我为我

我们将来四大要分离,而且还要腐烂,何必老抓住自己身体,认为这个就是我?样样从“我”出发就会自私。我们修行人是样样替别人考虑,摆脱一个自私的我。我是靠不住的,无我就靠得住。涅槃境界,就是用智慧的观点,把我观空。排除了这个我,这就是无我。证得无我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所以涅槃以无我为我故曰我。

世人烦恼,故不净,涅槃断尽烦恼的染污,故曰净

涅槃第四个功德是净。“涅槃非染污故曰净”,世间上的一切都是染污,涅槃是已经修到没有染污的地位,所以涅槃叫净。好比钞票是最肮脏的,从来也没有人把钞票拿去洗一洗。人也是这样,人的心里各种肮脏的念头全有,假如将来科学发达了,用仪器套在你头上,把你心里想的念头全录下来,给你自己听听看,什么念头都有。以前有道德修养的人,一有肮脏的念头,马上对自己说:我这样不对呀,我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行动上就控制住了。道德坏的人,有了肮脏的念头他就要做肮脏的事情。众生肮脏的念头多啊,尤其你走过没有人的黑暗小巷。看看自己动了什么念头?众生越是在黑暗的地方,动的念头越坏,在阳光下倒好一点。所以应该经常到阳光下,智慧就是光明嘛,所以大家要好好修行求智慧,别以为自己好像行了,一个考验就露馅了。

世人都受贪瞋痴染污,死后往往下三恶道

现在社会风气很不好,每个人受的精神染污都非常严重,不修行咋办呢?主要的染污就是贪瞋痴。贪心太大死后变饿鬼,瞋心太大死后堕地狱,愚痴没智慧的人死后堕到畜生道,做牛马猪狗。佛经里说烦恼就是肮脏,我们要消除染污,就一定要消除烦恼。我常说断烦恼才叫修行,不断烦恼不叫修行。把烦恼断得干干净净了,就叫净。所以进入涅槃的境界,第四种功德就叫净。

涅槃的常乐我净功德能出离生死

“此四为出离生死之德”,如果你具备了这四种功德,你就出离生死了,死了以后,也决不会往母猪肚子里钻,也不会往人的肚子里钻,天人唯有化生,一钻进去就会生下来,一生下来,生老病死又开始了,呜呼哀哉又来了。所以你要想脱离生死,必须要修这四种功德,这四种功德,就叫出离生死的四德。

众生反执世间现象为常乐我净,故流转生死

“众生不了,反执此世间现象苦空无常等为常乐我净,故流转生死,不得出离也。”众生不了解佛的道理,反而执着世间上的苦空无常,以为是常乐我净,把它抓得很紧,这就是众生的颠倒。不清净的以为是清净,苦的以为是乐,无常以为是常,无我以为是我,所以世间上的观念认识都是颠倒。再加上众生有个习气,每样东西都要抓,抓了不肯放这就叫执着。执着了颠倒,所以要流转生死,因为弄错了嘛。
 


{返回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1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89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7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8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40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22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3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30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44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62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用哪种方法禅修最好?什么情况下需要换方法?[栏目:学禅者FAQ]
 正分1 道前基础(1)[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印光大师示寂记[栏目: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
 入楞伽经(10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栏目:经典]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步入实修之道 二、依止善知识[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I 294经(愚痴黠慧经)[栏目:界定法师]
 直指大印 第九章 禅修练习与教授[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贪心的观念不可有[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比丘尼传 3 宋 广陵僧果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学佛感言一则[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