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文
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优婆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注释】
〔能至心持〕:
「至心」就是诚至之心的意思,即持戒的心真诚到了极点。无量寿经上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金光明经上说:「至心念佛。」所以「至心」就是彻到心源,尽心实际的意思。「能至心持」就是以极诚至敬的心,把持遵守这六重戒,能够丝毫无违,才是「能至心持」。
〔不令毁犯〕:
「毁」有二种意义:其一是「破坏」的意思,就是「坏法」,即直接犯戒。其二是「毁訾」的意思,虽无直接犯戒的行为,但对戒律诸多谤訾。受了菩萨戒的人,既不能破戒,对戒律也不能有所非议。
〔戒果〕:
这个「戒」字,是专指在家菩萨戒的六重戒而言。「果」者对「因」而言。因、果前后相续,由前因而续生之法即为「果」,能至心持戒而不令毁犯,自然因此而得戒果。
这「戒果」不包括小乘四果及大乘二果,乃是下文特别指出可以得到的璎珞、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法、为善法律、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等专指的这些果报而言。
〔璎珞〕:
「璎珞」又可写作「缨络」,是用细绳将玉饰编织以后,悬于项间及身上的装饰品,是印度社会很盛行的风俗。凡富贵男女都悬挂此种饰物。如法华经普门品说:「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故璎珞非常贵重,此处用为譬喻,凡至心持戒而不毁犯的优婆塞、优婆夷,就如同璎珞一样贵重。
〔庄严〕:
所谓「庄严」,就是因至心持戒的功德,而严饰了这依报的身躯。因为优婆塞、优婆夷至心持戒,使诸恶离身,故无比庄严。
戒能生定,「定」就是「禅定」,修禅定能得三昧,离诸邪觉,具足三昧璎珞庄严。
定能生慧,因生慧而觉知圣谛,离诸颠倒,故能具智慧璎珞庄严。
又者,因至心持戒,能使善行不失、恶行不生,能具足陀罗尼璎珞庄严。
〔其香微妙、熏无不遍〕:
此处所谓的「香」,不是一般的香味,而是指「戒香」而言。至心持戒的人,戒德熏于四方,故无量寿经有「戒香熏修」之句。
又戒香经上说:「世间所有诸华香,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因为所有的自然香味,都受时空的限制,唯独戒香可超越时空,故其香微妙,所熏之处,无不遍及。
〔遮不善法〕:
「不善」就是违背佛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自他的行为。如五逆、十恶等,是现世损害自他,在未来世必感此苦果而又损害自他了。所以是不善法。
胜鬘宝窟上说:「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这也只是例举而已,如深入言之,即一思一念之微不如佛法,即是不善。
至心持戒的人,以他的善行涤除了不善行,所以叫做「遮不善法」。
〔为善法律〕:
所谓「法律」,是指对特定人应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而行判定的一种标准。世间的法律,是判定作恶众生应得何种罪罚,目的在惩恶,所以称为「刑法」。
「在家菩萨戒」共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与世间刑法一样,是成文法的一种,但其目的是在教导受戒者如何成就善法的标准,所以是为劝善。因此,称「在家菩萨戒」为「善法律」。
〔无上妙宝之藏〕:
「无上」者,就是无有过于其上的意思。至心持戒的人,其善也至极,再没有人能过于其上的,所以称为「无上」。
「妙宝」者,「妙」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无与等比的意思。「宝」就是珍贵的意思,扩而充之,凡事物之可贵重者,都称之为「宝」。「妙宝」就是其珍贵已至不可衡量、不可思议的境地。
「藏」就是珍藏、仓藏的意思。仓藏的妙宝越多,表示越富越珍贵。至心持戒的人,集诸善于一身,或集诸多至心持戒的佛弟子于一起,都可叫做「无上妙宝之藏」。
〔上族种姓〕:
印度当时的社会制度,将众生分为四种族姓:一是婆罗门种族,为修净行者,或在家或出家。二是剎帝利种族,是为王种,统辖其余三姓。三为吠舍种族,从事商贾、贸易之人。四是首陀罗,为农民及奴隶,身负稼穑之责。唯四种族姓中,以婆罗门族姓最尊最贵。依印度社会一般来说,非有相当善根因缘,不能生为婆罗门族。
若久远以来,曾有发菩提心的因缘,不但可生于婆罗门的上族种姓,而且可以生于如来种姓之中,最为殊胜。至心持戒的优婆塞、优婆夷,都是佛弟子,亦即俗称的「释子」,都生在如来种姓之中,无上高贵。
〔大寂静处〕:
离烦恼为「寂」,绝苦患是「静」,所以凡离烦恼、绝苦患,就能寂入涅槃。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善非恶,非有非无。由于众生闇于无明障蔽,才生烦恼,有苦患。至心持戒的人,已出离烦恼,绝了苦患,就到达了「大寂静处」了。
〔甘露味〕:
「甘露」又名「美露」,味甘如蜜,是天人所食。是诸天不死之药。食之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充。
至心持戒的人,身心光洁,也能如甘露一样的甘甜如蜜。
〔生善法地〕:
「地」就是「土地」,有能生的功能。好地则生好物,若以此比喻于人,那这「地」就是「心地」,「善心地」则能生善法。至心持戒的人,勇猛精进,能由善心地而菩萨地而佛地,循序上生。
〔直发是心〕:
「直」就是不谄曲,「是心」就是「至心持戒」的「心」,「直发是心」就是直心持戒,无有谄曲。维摩经佛国品上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又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楞严经也说:「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中无谄曲,是直心,乃能成其为净土、如道场,出离生死。故受戒而至心持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如要出离生死,都应「直发是心」。
〔无量利益〕:
所谓「无量」,就是不可以计数来衡量。结文上所列举的「戒果」,只是例举性的几项,如真正说来,至心持戒的人,其所得的戒果和利益,是无可列举,甚至无可以计数来衡量的。
〔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所谓「一心」,是指万法之实体及真如。在本戒法言,「一心」就是持戒的心唯一不二、不异。如止观四下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又探玄记三说:「一心者,心无异念故。」那末,「一心」持戒与「至心」持戒有什么分别呢?依这结文的文义看,「至心」持戒的人,仍有异心、有余缘。这异心、余缘就是想要获得持戒的「戒果」。而「一心」持戒的人,只是一心持戒,至于持戒以后,能得什么戒果?能得多少戒果?就无「异念」去求「余缘」了。所以「一心」持戒的境界,要高于「至心」持戒的境界。虽然「一心」持戒无异念去企求更高、更多的戒果,而戒果自然会更高、更多。如一个努力农作的农夫,虽农作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更高、更多的收获成果,但收获成果必定会高、会多,其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受戒了的优婆塞、优婆夷,持戒的心境,应该由散乱而至「至心」,再由「至心」而至「一心」,勇猛精进,自然能得极高、极多的「无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