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因果普遍存在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0

因果普遍存在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谛信无疑者也。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世间圣人,非不明示因果。以其专主经世,欲其可继可传。因只局在现生,及先代后代。而不详其生之以前,死之以后,及前自无始,后尽未来。后之学者不能深体圣人之意,遂谓人物之生,特天地之气,偶尔凑泊其形骸而已。其至于死,则形既朽灭,魂亦飘散。无因无果,成断灭见。其负圣教而昧己灵也甚矣。 (增广文钞卷三〈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
佛光者,心光也。此之心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只因众生从未悟故,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心光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止息。故佛随众生之机,为其说四谛,十二因缘[1],六度等因果法门,及湛寂圆融,常乐我净等深妙理性。俾众生依之而修,自有圆满菩提之一日,而究竟亲证此心光,得以普照法界也。因果一法,儒教亦极注重。故孔子赞周易,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末后则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有谓因果为小乘,而不肯提倡者,是皆专事空谈,不修实德者。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文钞续编下〈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二年)〉)


[1]。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因果规律的含义
下一篇:笃信因果
 念佛不宜始终只念四字
 复金振卿书示正确对待烧纸钱
 末法世中净土法门最合众生根性
 修净土者不可随其余法门知识转
 笃信因果
 世尊说万法是为引一切机宜同入佛法
 燃戒疤(即顶香)
 都摄六根为念佛之妙法
 净土法门之妙
 临终助念要专一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与心对话 第一章 走在生命河中 6 无法选择的命[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四 正念观法 练习18 转化被压抑的结使[栏目:修习正念的二十个练习]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栏目:杂阿含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一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快乐和不快乐[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权巧方便 Expedient Teaching[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一切善知识的愿都是为了普渡众生——往生净土以善知识为重[栏目:传喜法师]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一、安般念[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