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一卷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76
第十一卷

《灵峰宗论导读》。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面。我们今天研究第二篇。这一大科是说明《正见篇》《正见篇》的内容主要的是说明生命的真实相。生命的真实相在佛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说: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诸法无自性就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的,那么毕竟空是怎么会有一切法呢?一切从缘起,是假借因缘的作用才能够显现差别的相貌。这个因缘当然主要是业力,我们由于善业的因缘而成就人天的可乐果报,我们也由于罪业的因缘而显现三恶道的痛苦的果报,所以这个果报是我们自己去造作的业力所变现。我们从这个缘起的变化当中,站在一个修行的角度来说,我们所关心的是在这个整个变化的因缘当中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什么是我们所应该皈依的体性、这个理体?这个是我们在研究正见篇所应该注意的。理体,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就是空性,就是我们从生命的变化我们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生命它是有变化性的,而整个变化的过程我们没有主宰性,从这个无常无我的观察,我们能够从这个变化的相貌当中去看到了我空法空的真理——一切法毕竟空是我们的皈依处,一切法毕竟空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前面的一篇的论文就是发明五蕴皆空的道理,这是我们刚开始会从生灭变化的因缘当中找到了一个暂时的皈依处,就是空性,从空性当中把我们无量无边的惑业苦给息灭了。但是我们如果要进一步追求无上菩提,追求诸佛菩萨的万德庄严,这个空性的理论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地去探讨,从空性当中再观察它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更不可思议的理性,那就是真如。这以下的论文就是发明我们大乘佛法的一个不共的皈依处,就是真如佛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这当中有一段论文,请合掌:

(二)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线索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能观心性,则具一切佛法。且如此心,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缘生,岂非即空;而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齐现,无欠无余,岂非即假。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迷此一念即空,则为六凡;迷即假,则为二乘;迷即中,则为别教。惟悟现前一念,当下即空假中,则十界无非即空假中,不于九法界外别趋佛界,亦不于佛界外别有九界,是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矣!向此荐取,方知千经万论,咸非心外施设。勉之[C1] 

这以下的论文就是蕅益大师根据天台宗的观念来发明诸法实相。我们看第一科、总标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这一段把世间跟出世间这些圣贤之道作了一个比较。先看世间的学问:世间的道理不管是科学、或者医学乃至于哲学,当然这些学问是一个方法,引导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的方法,世间的学问基本上它的道理只是扣着我们今生今世的因缘。比如说我们讲儒家的哲学,儒家的圣贤也能够在生命当中抉择一套君子的立身处世之道,使令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儒家的思想有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个纲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纲领开出来八个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自利的功德,也包括利他的功德。当然这样的一个方法的确能够引导我们离苦得乐,但是它对于过去的生命是怎么回事,死亡以后又是怎么回事,就绝口不提。就是你今生能够根据方法创造一个广大的功德,然后死了以后是怎么样,就不再提了。所以有人就问孔夫子说,这个来生的因缘是怎么样,死亡以后是什么面目,孔夫子就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这个世间的学问基本上是扣着今生今世的因缘来建立它的道理,所以这样子来说是比较浅了。既然我们不知道前生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来生会有什么情况,那我们就很难找出一个会归处了,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头目。所以“似易反难”,那么我们就很难明白什么是生命的真相,就很难理解了。“出世的学问义理深,线索一,故虽难仍易。”大乘佛法在抉择引导我们离苦得乐,它的义理深,它时间上讲到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讲到十法界,它不但能告诉我们今生的因缘,也告诉我们过去的因缘,也告诉我们死亡以后的因缘。大乘佛法的道理是一个无量生命的观察,所以它的义理深,但是,它有一个明确的会归处,所以“虽难仍易”,我们更能够从大乘佛法出世的学问当中明确地掌控生命的真相。蕅益大师先把世间的圣贤之道跟出世间的圣贤之道先作了一个比较。

第二段就把出世的学问的线索标出来:线索非它,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在无量无边的因缘当中,有些人离苦得乐,有些人创造很多很多的痛苦。这个生命的差别,它的一个根源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现前”就是当下,你当下能够去听闻法义、能够去思惟法义的那个明了的一个分别心,这个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的根源。

这以下引证:古云:“立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这以下引用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宗镜录》一开始解释这个宗镜,什么是宗呢?“立一心为宗”。这个“一心”,它是一个体性。我们无量无边的因缘的差别当中,把这些差别相把它剥开以后,看到的内在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灵灵觉觉的清净本然的本性,就是一心,那么这是发明这个体性。它的作用——“照万法如镜”,它能够随顺染净的因缘变现十法界的差别,就像镜子一样。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这个真如的观念先标出来,就是“一心”,就是真如,这也是整个佛法的一个根源,一个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根本。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

这以下把这个现前一念心性的相貌再详细地说明,看第二段: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天台智者大师他安立天台宗,是根据《法华经》。《法华经》,智者大师解释这个妙法,这个妙法当中有三个法,就是佛法妙、众生法妙跟心法妙。这当中,智者大师的意思主要的是心法妙,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一个所观境,这个法是不思议境,就是整个天台宗的所观境,就是一念的心性。那么观察一念心性有什么好处呢?“则具足一切佛法”——你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就能够从这个观察当中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整个诸佛菩萨的功德就在你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当中能够念念地成就。这个是智者大师的观心法门。

怎么去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呢?这以下就说明了:且如此心,以下有三个观法,就是空假中三观。

先看空观: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亦非过去现在未来,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缘生,岂非即空。我们去观察我们的一念心性,第一个是空观,空观照真谛理。就是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分别心,你现在坐在讲堂当中,你的生命体,当然你是一个人的果报,你这个人的五蕴当中有一个了别性,一个人的了别性,你这个了别性跟法义一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清净的信心,那么你应该要回光返照你那一念的信心,它的处所在哪里。首先我们看在内,假设我们这一念清净的心性是有自性的,有真实不变的体性,那么这个真实不变的体性在哪里呢?在身内。但是我们观察我们身体内部,是一个血肉筋骨,四大假合的血肉筋骨,找不到一个明了的分别性的体性,不在内。但是它可也不在外,假设我们的明了性是在我们的身体之外,那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所以在外是不合理的。那么在内找不到,在外也是不合理,那当然不可能在中间了,这个中间是含糊笼统的说法,是一个戏论,所以说它的空间是觅之了不可得。第二个从时间上观察,亦非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是从三个时间来观察我们这一念的信心的相貌。这个信心的相貌就是说“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就是我刚刚还没有听闻佛法之前,那个信心它是躲在哪里呢?刚刚那个信心还没有活动,那一念对三宝的信心在哪里呢?你找不出一个它潜伏的处所。现在我这一念的刹那刹那了别的信心它不断地变化。我现在信心具足。不对!你讲这句话的时候,你那个的信心跟你前一念的信心是不一样的。所以呢,现在也是不可得,因为没有所谓的现在,你那一念信心刹那刹那变化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等到我们上完课以后,你那一念清净的信心又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从时间上来观察,我们也找不出信心的体性可得。所以这个是蕅益大师从《楞严经》的观察——空间上是觅之了不可得,时间上也觅之了不可得,这是两个方向。第三个是从理论上来建立,发明这个空义。《中观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个诸法当然是包括整个五蕴,我们不要讲那么广泛,就讲这个现前一念的信心。你这个现前的一念心性,它现在是全体变成了信心,那么这一念的信心假设它有自性,先假设它有自性,它有自性它是怎么生起呢?它是有因缘生,还是无因缘生?假设它是有因缘生,有因缘生有三种情况:自生、他生、共生。说它自己生起的,它自己生起是不合理的,说你这念信心假设不跟法义接触,它不能单独生起,不可以的。如果它能够单独生起,那它就会有无穷的过失,它就会不断地生起,但事实上这个信心的活动是有间断的,所以自生是不能成立的。说他生,外在的环境生起,这也不对,不一定同样的环境你都能够生起信心,所以这个他生也不对。那么自生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共生也不合理。所以,这个有自性的信心,它有因缘生是不能建立的。那么它是无因缘生,这个生起是没有轨则的,它只是一个偶然,那么这个无因缘生当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只好说“是故知无生”——我们这一念的清净心有自性是不能建立的,它是无自性的,它是因缘生,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体性可得,这样子叫作空。

空观是整个三乘的基础。三乘共坐解脱床,三乘的圣人他之所以能够解脱烦恼跟罪业的系缚,主要是空观的功德。不过大小乘对于空观的抉择是不同的。小乘的空观它是一个灭色取空,说什么是空呢——“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所以小乘的空义的抉择,它不容许有色心诸法的存在。说你现在的明了性当体即空,没有这回事,你这一念心是生灭法,一定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才能现前。所以小乘的空里面它不容许有心识的活动,它一定是要灰身泯智,才能够把空义现出来,这叫灭色起空。大乘的空义是缘起性空,说这个空的本身是容许有一切法的,生灭变异,没关系。这个一切法你这个心识不断地在那个地方活动,为什么能够建立空呢?因为它无自性。你现在的这一念的信心是不决定,它会变化,现在有信心,下一刹那可能就没有信心了,现在的信心强,下一刹那可能会变弱,又可能又变强。就是说,每一个信心的刹那刹那是不决定的,这样子,你空。所以大乘的空义是有明了性的,就是你现在这一念心性不断地刹那刹那分别的这个功能,它是怎么样?“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当体即空。这个空义是这样子建立起来的,一切法无自性,安立空义。这个是讲我们这一念心性的本性,它的理体,这个清净本然的理性。禅宗讲一句话说:什么是你父母未生之前本来面目?就是这个,当体即空。

但是,当体即空,我们只要动一个念头,好了,这一切法就有事情出现了——当体即假。我们在一切法空当中,我们不断不断地动念头,就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齐现,无欠无余,岂非即假。这个即假是建立十法界的差别。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附表第十》——一念三千。我们看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安立的“一念三千”。三千性相简单地说就是森罗万相,一切法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的相貌,三千性相。这个三千性相这当中有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当中,从世俗谛的因缘来观察,它有理具的三千,有事造三千。“理具”是理体上的具足,不一定能够表现出来,也不一定能够受用;“事造”是假借因缘的造作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三千,叫事造法界。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一个人,人的一个分别心,那么这个时候,在事造法界上呢,我们是一个人的相貌,人的思想,但是人的思想当中也具足了十法界。你这个思想虽然是表现于外的人的思想,但是它也有佛的德能,你也可能靠这个思想转成成佛;你也可能自甘堕落,让这一念心变成一个非常的罪业的三恶道的思想,也可能。就是每一个事造的心性当中都有十种的功能潜伏在你那一念明了的心当中,这叫“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一念心性是这样一个相貌。

那么这个时候每一个法界又有十如是。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我们不要讲太多法界,就讲这个人法界。人的法界有十种相貌。第一个、如是相。这个如是相是表现于外的叫作相,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有些人的相貌是痛苦的相貌,有些人的相貌是安乐的相貌,有些人的相貌是扰动的相貌,有些人的相貌是寂静的相貌……有各式各样的相貌。表现于外的叫相,就是心性表现于外的相貌。第二个、如是性。这个性是内在的习性。这个内在的习性,智者大师把它分成四种,把这个十法界分成四种。一个是定恶聚。就是这个人的习性,他的恶心很强,他要去造恶法非常地自然,但是你要劝他去造善、要他去布施,非常困难,他内心当中恶性特别地坚固。这种人,智者大师说,他的生命的现象多数是在三恶道里面呆过来的,大部分在三恶道,很少有得到人的果报,也很少去听闻圣贤的道理,所以他的恶心很坚固,如是性,他的恶性强。第二个是定善聚。有些人内在的习性,他的善心强,他虽然偶尔造恶法,他马上会生惭愧心,忏悔改过,你稍微地鼓励他一下,他就能够造善法,在宿世当中呢,他熏习很多佛法的观念。这种人大部分是从人天法界过来的,就是这个定善聚,善心强。第三个是出离性。这个出离性就是说这种人他的习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愿度人。他对三界的果报特别厌恶,不管是三恶道的果报、不管人天的果报,他观察这些果报都是无常的,都是苦恼的,都是毕竟空的,他内心当中就是要离开这个三界,这个出离性。第四种是菩提性。菩萨种姓他的大悲心特别强,他一方面能够是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众生,大乘种姓。这四种心性。这叫如是性,就是我们一念的分别心当中,它有四种差别的习性。第三个、如是体。什么是体呢?性相和合谓之体。就是把这个外在的相跟内在的习性把它合起来,这个我们叫体,其实这个体就是一个五蕴的和合。前面这个相偏重在这个色法,这个性偏重在受想行识这个了别的心法,把这个色心二法合起来就是如是体。这段是总标,这以下我们把它分成三个小段的别释。

看第一个小段,如是力跟如是作。力,它是一种功能,潜伏的功能;这个作是显现的作用,表现在外面的作用。天台宗讲心性它不安立种子,不安立种子它就讲如是力。如果我们从唯识的角度来看就容易清楚了,如是力就是一个种子,如是作就是一个现行,有各式各样的力、各式各样的作。当然这个力跟作是从前面的如是相、性、体而来的。我们前面也说过,永明延寿大师说,历史上的两个人物颜渊跟大禹,颜渊处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是怎么办呢?他“处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能够甘守清贫;大禹他能够受到舜的重用,治水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为公为众。永明大师说这两个人功德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俩个内心当中的体性是一样的,只不过说这个颜渊他本身没有得到发挥的因缘,他的这个菩萨的功德是处在如是力,一种潜伏的功能;这个大禹他把这个力变成如是作,他有因缘他就能够表现出来。但是从他的体性来说,都是一个菩提的本性。所以这个力它是约着潜伏的功能,这个作是它的一个显现的作用,这个地方有差别。这是一段。

再看下一段,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因”——它有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有过去的业因,过去的造作。它在善法中造作强,它这个善的功能就强,它过去有恶法的造作,就有这个恶的功能,如是因。那么有过去的业因,有现在的助缘——他今生的了别性,它这个功能要表现出来,还要看当时的环境,他是跟什么环境接触,它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当时的环境是一个助缘。过去的业因,现前的助缘,就有未来的果跟报,这个果是约等流果,这个报是异熟报,这个不同。

我们内心的功能是有前因后果的。我们过去也讲过,说在美国有一本书叫《前世今生》。有一个女众,她有一个病,什么病呢?她很害怕水,她看到水就恐惧,但是我们人是如此地需要水,她又不能不喝水,但是一看到水就极度地恐怖乃至于就昏过去了。她非常困扰,就找精神医生,精神医生就给她催眠,希望把这个原因找出来,结果一催眠就催到她的前生去了,把她催到八十六世。在整个八十六世的叙述当中,她有其中的两世跟水有很大很大的恶因缘。其中一次她住在山区里面,到晚上的时候下了很多的雨水,山洪暴发,大水从山上冲下来,就把她的房子给冲掉了,她跑去要救她的小女孩,她抱着她的小女孩,两个人在大水当中就当场淹死了。所以在这个大水当中,她在恐惧无助的心情当中在水中淹死,所以她对水这个时候产生一种潜伏的、害怕的一个如是力,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会随着生命的相续隐藏在内心当中,有如是的因缘果报等流地相续到今生的功能,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呢,她其中有一世得到一个麻风病,麻风病在当时一个落后的村庄是无药可治的,这种病很容易传染,所以大家只好把这种得到麻风病的人关在一个山洞里面,让她自生自灭。她在死亡的时候非常地痛苦,痛苦地死去,而这种麻风病在当时是因为饮用水所引生的,所以她对水又生起一个恶的因缘。

所以说我们今生有各式各样的如是力,如是作,这个人他欢喜拜佛,这个人他欢喜打坐,这个人欢喜行门,这个人欢喜解门,这个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个如是力、如是作是怎么来的呢?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它有它的前因,也有它未来的果报。这怎么知道如是力跟如是作有未来的果报呢?在《了凡四训》上说了一件事,他有一次去考场,看到很多的读书人,袁了凡先生就跟旁边的人说,这个年轻人这一次会考上功名。放榜以后,他果然是考上功名。他朋友说你怎么知道他考不考得上功名?他说,“每遇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说读书人十年寒窗的苦读,很辛苦,没钱,但是他要成就大功德之前,从过去的经验当中,必有一段谦光可掬。一个寒士,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他将要飞黄腾达,他内心当中一定有一个相貌,就是散发出一种谦卑的光明。你看这个年轻人他的身口意,举止动念当中,谦卑自慕,从这个地方我判定他有大功德的果报要出现。所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内心的相貌当中判定这个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可以看得出来。就是从他的相、性、体、力、作里面,我们可以判定这样的一种功能,它过去是怎么造成的,假设他不加以改变,他依止这样的功能,会召感什么果报,这从内心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印光大师文钞》也有这个意思。说有一个政府官员,他是印祖的弟子,去见印光大师,印光大师给他一杯开水以后,他喝了几口就把剩下的半杯水倒掉。印光大师当场就呵斥他,你有多大的福报,这样糟蹋这杯水?!印光大师是慈悲,当然,他今天呵责的不是那半杯水,他今天是呵责那一个浪费的内心的相貌、那种功能。今天他把那半杯水倒掉,关键点不是说浪费那半杯水,世界上的水浪费的多得是,下雨,无量无边的水流到水沟去了,这个是不是很浪费呢?问题是,那个没有一个心力造作,不算一个业。就是说,今天他在浪费的当下,印祖看到他的假观,他心中有浪费的如是力、如是作,那么他也可以预言,这个人如果这样的个性不改变,他会因为这种浪费的习气变成贫穷的果报。所以,印祖所呵责的是那一念的浪费的心识。所以我们观假观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看我们自己内心的相貌,我内心当中对三宝的皈依的势力强,还是对于五欲的爱取的势力强,我们也可以知道下辈子我们将会投生在哪里。从如是力、如是作我们可以判断前因,也可以判断后果,这个东西都不用算命的,从内心当中可以看得出来。

如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本”是前面的如是相,这个“末”是后面的如是报,这从头到尾是“究竟等”,这个等就是互相的随顺,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个人的内心当中他有这样的相貌,他就有这样的内在的习气。这个人有谦卑的相貌,他有这个谦卑的内在的习气,有他谦卑的自体,有他谦卑的功能,有他谦卑的作用,这个谦卑的心性有它的前因、有它的后果,这个东西是互相随顺的。这个就是我们在修假观,观察生命的缘起,就一念的心性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生命的变化,知道这个人生命是怎么回事了。

我们回到讲义来:十界十如三千性相,炳然齐现,无欠无余,岂非即假。这个假观,就是观照我们一念心性的相貌。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是无非是”,从空性来说是否定,从清净本然的角度来说是觅心了不可得,是“无是”;但是从作用,你动一个念头,你动了一个贪,贪为法界一切法跟贪相应,这个贪有它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乃至于如是本末究竟等。就是从假观的角度,是“无非是”,一切法就从你的每个念头当中如是如是地显现出来。真空不要障碍妙有,妙有也不要障碍真空,空有同时、空有无碍,这个就是即中,中道的思想。

那么智者大师他就是引导我们去观察一念心性,这当中我们从空假中三观当中就能够看到生命的真实相,这个就是所谓的观心法门。智者大师说,我们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就是妙法,这就是整个大乘当中最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能够引导我们直接地趋向无上菩提,叫大白牛车,又叫作一佛乘,直接地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趋向于无上佛道。这个就是一心三观的一个理念。

智者大师的重点在假观。智者大师的空观主要是传承于中观的思想,龙树菩萨的空义,缘起性空。智者大师在空观里面并没有做太大的发挥,但是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对假观讲得特别详细,十法界十如是。

问:请解释究竟等。

答:这个“究竟”就是完全的意思,完全是相随顺的,不可能有丝毫的偏差。比如说,这个“究竟等”我们怎么体会?我们说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说这个人他过去曾经依止一念的贪烦恼造了一个广大的罪业,那么这个人的相貌,我们知道这个人,贪为法界一切法趣贪,这个人的生命当中有贪所相应的相性体力作,也有这样的一种功能,也有这样的果报,他依止这个贪烦恼到三恶道去受刀山油锅的苦。但是他透过他的忏悔、透过他的修持把他的贪烦恼给调伏下来,心若灭时罪亦亡,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内心当中的因缘果报不同了,他变成一个无贪的心所,他过去跟这个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会起贪嗔烦恼的,但现在这个烦恼不活动了,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的果报改变了。所以这叫究竟等,就是它的前后一定相随顺,当他的内心的相貌改变了以后,就意味着这个人的果报已经改变了,这个人的生命的方向改变了,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C1]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之三
法语三

示汇宗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二卷
下一篇:《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一○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七卷
 追求安乐人之常情 今生后世要当兼顾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九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一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六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六二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二十二卷
 何为“一心不乱”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八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烧戒疤[栏目:觉世论丛]
 07-032皈依离众苦[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布施法要[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法华特论 第十二 一乘法力品---法师品[栏目:冯达庵居士]
 佛教的现代传播[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五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闻所成地第十[栏目: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福德日记9月6日-是我执「生」病了![栏目:福德日记]
 宝塔赞[栏目:仁达法师]
 搞贪嗔痴堕的,不是念佛堕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