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八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65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八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二十八章 空心具足八万门

下面一节是《金刚经》的论,就是叫我们‘不住于法’:

如是则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若不见一麈则无所取,若无所取亦无可与,是布施义,是大舍义。

布施就是舍,换句话说,就是空掉,心不住法而空掉。经常有人说心空了,你有个空心已经著法了。

这段解释内布施,布施就是舍,舍就是放下,就是丢,什么都丢,文字本身解释得很清楚。‘如是’就是这样。什么叫空心?如如不动,真达到空就是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空是般若的实相,也就是万法、一切众生生命本来的体相,这是空。真达到空性不动,已经当下具备了六度波罗蜜;换言之,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包括在内。‘何者’,什么理由?就是六祖悟道后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一点都没有,不过‘一点都没有’这话有语病,不是世俗所说的没有,这个‘没有’,还是形容词,不是断见,真达到空的境界;不见一尘,自然无所取。比如在座各位用功做功夫达到空的境界,实际上你那个空是有所取,有个境界存在。真的无所取呢?无所谓布施,无所谓丢掉,也无所谓放下。‘是布施义’,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布施、舍。所谓大布施,没有放下,也没有不放下;没有空,也没有不空,在理上,此即谓‘当下即是’,那么,在事上要求证。接下来又引用佛经:

故经云:无可与者,名曰布施。如是则悭施同伦,取舍平等。不归宗镜,何以裁之。

这个布施是讲有相布施,把金钱、衣物、饮食布施给他人。在佛法大乘道戒律,学佛的人真布施要三轮体空,三轮是施者、受者、所布施之事。佛法的布施,无所谓施者,无所谓受者,也无所施之事,等于小孩子玩沙子泥巴,玩著玩著随便就把沙子舍掉了,无心的,此即‘无缘之慈’、‘同体之悲’,这样才是真布施。如此,就可了解‘无可与者’,没有东西布施,也没有东西可接受,这叫布施。懂了这个以后,就晓得悭吝与市施,都是属于相对的同等范畴。在中国文化杨朱哲学的一毛不拔,大家耳热能详,其思想即是西方文化哲学个人自由主义,绝对个人自由,拔我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同时也不想拔你一毛而利我,这是杨朱哲学的道理。墨子哲学则是: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在所不惜。两者皆是孟子痛心疾首所反对:‘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杨朱之学即是悭,坚守本位,悭吝到极点;拿墨子道理来比,两者绝对相对,思想、作法都相对,在佛法一念皆空,内外布施、三轮体空的情况下,‘悭施同伦,取舍平等’,无所谓取,无所谓布施,施者受者乃至所施之事,都当下体空,没有事。要想深切了解此理,必须归到《宗镜录》这本书,亦即要了解心地法门的道理,否则,你所讲的道理,都得不到真正的仲裁。接下来引证宋代以前,唐末五代有位禅师一钵和尚的一首歌,歌中提到内布施的事:

如一钵和尚歌云: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及中间。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

这几句我建议年轻同学用闽南语、客家语或广东话来读,比较接近唐音。‘无可把’就是无可把捉,用‘把’字,不用‘著’,是为了诗歌音韵的押韵。‘悭时舍,舍时悭,不离内外及中间’是讲内布施,当我们一念放下,到达内外皆空的境界。‘亦无悭,亦无舍,寂寂寥寥无可把’也讲内布施的道理。

(编案:据《宋高僧传》<释自在传>里,附带提到一钵和尚歌。话说前蜀乾德初年,高中令骈持不杀戒二十余年,后为男婚娶,礼须屠宰,骈初不欲,亲戚言‘自己持戒,行礼酒筵将何以娱宾也?依违之际,遂多庖割。不数日即得怪病,后为里衣使者所拘。金甲武士扼腕骂曰:‘吾护戒神将也,为汝二十年食寝不遑,岂期忽起杀心,顿亏戒检?命虽未尽,罪亦颇深,须送冥司惩其故犯。’城隍神问曰:‘汝更修何善追赎过尤乎?’骈虽常诵《上生经》,此时却懵无记忆,恐惧之问自曰:‘诵得《三伤颂》一钵和尚歌’,遂合掌向神厉声而念。神与武士耸耳擎拳立德,颜色渐怡。及念毕,神皆涕泪。乃谓骈曰:‘且归人间,宜切营善。’拜辞未毕,即苏醒过来,透露这段冥间之事。自此《三伤》、一钵之歌颂,为人所传写讽诵。自在所著《三伤颂》辞理俱美,而一钵之歌虽较通俗,但激劝忧思,甚为深切。〉

下来又引用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不过最近几年有一位和尚说,根据他的研究,《证道歌》不是永嘉大师作的,是荷泽禅师作的,我们懒得去批驳他。

又《证道歌》云: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有人问我解何宗,报导摩诃般若力。

这个也是讲内布施的道理,禅宗这类语句诗歌,大家都很熟练,不多加解释。

心尘若了入无生

又若不见一尘,则无持无犯。故云“若觅戒三毒,疮痍几时差,辱境如龟毛,忍心不可得,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悉入无生忍,皆成般若门。

这是永明寿大师引用另一位禅师的语录,讲持戒的问题。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不是理论上,修持功夫真证到此境,那就无所渭持戒,无所谓犯戒。因为真正到了一念心空‘本来无一物’,昼夜都在空的境界上,用不著持戒,当然也没有犯,所以‘无持无犯’。凡夫在还没有成道以前,贪嗔痴三毒,有如身上的毒瘤,假使证得一念空,就不怕这个东西了。那么也无所谓忍辱了。有—个心去忍辱已经不是真正忍辱,真正证到空,无所谓辱与忍辱。

‘忍心不可得’,忍心是对忍辱的事相来讲。碰到一件事,我们心里非常难受,要拼命忍,这是忍境;忍到把这件事解脱了,这是忍心,一个是心的境界;一个是事的境界,他说忍辱也不可得。

‘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真达到空的境界,本来就在精进中。没有成道以前,精进是为求进步,进步到最后那个空的境界,既然达到空的境界,也就无可进步处,所以说‘精进心不起,无法可对治’。不过,这句话要注意,自己没有到达空的境界而想偷懒,然后拿两句话念念说,已经到达这个境界,那是自己在造业。

‘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真达到了无可得的境界,内心、外境都不起了,无所谓修定,也无所谓散乱。既不散乱,何必修定?修定是因为有散乱心,有三毒烦恼,真到了无散乱心,无烦恼无妄想的境界,何必修定!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在定中嘛!所以说‘内外心不生,定乱俱无寄’。六度都不行而自然到达这个境界的,叫菩萨得无生法忍,‘生而不生,不生而生’谓之无生。‘悉入无生忍,皆成般若门’,自然而然达到般若境界,这就是大智慧的成就。这是引用经论‘心外无法’的道理。

问: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答: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

永明寿禅师写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了:‘问:本宗大旨举意便知,何待敷扬劳神述作’?这两句是一个问题。有人问:大师啊!您所提诸佛菩萨心中大要的宗旨是什么?心中大要就是指《楞伽经》的‘无门为法门’,真正的佛法没有一个方法,以无门为法门,佛以心为宗, 本宗大旨,您大概一提我们就知道了!‘何待敷扬劳神述作’,何必要您来啰嗦,还写个《宗镜录》干什么呢?用现代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何必要你老和尚啰嗦什么!还写那么大一部书!’

‘答: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这是永明寿禅师的见地,文字般若的境界。年轻同学们尤其要留意文学,白话文学也是一样的,宏扬一种教化的宗旨,文学的功劳往往占了十之七八,文学如此重要。永明寿禅师以宋体的骈文写书,文字美极了!他把简单的道理;用美妙的文学手法来表达:‘一切施为无非佛事’,依据大乘佛教佛学的道理,一切作为都是佛事,这句话包含很多意义。譬如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佛事?当然是;打坐、参禅、放焰口、念经、叩头、拜拜是不是?也是;挑葱卖蒜做生意也是。出家一切作为固然是佛事;在家一切作为也是佛事。在家作为是佛事出于何处呢?出于《法华经》和《维摩经》。《法华经》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法华经》是大乘中的大乘;《维摩经》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所以《维摩经》比喻高原之地不生莲花,把自己弄得太清高、太高超,离开人世一切,等于把莲花种子种在山顶上,永远不会开莲花。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必须种在低级的烂泥臭水中,出污泥而不染,反而更清净、更芬芳,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一切施为无非佛事,尽堪悟道皆是入门’,永明寿禅师这八个字一句的古文,虽然推开了佛经的用语,却包涵了大乘的义理。这两句也是很好的骈体文对仗句,你们做佛法生意,开个素菜馆什么的都用得上这些好对于,《宗镜录》这些对子多得很。不管哪个佛法,能够使我们悟道的,就是佛法的入门方法。

所以普贤佛国,以瞪目为佛事。南阎浮提,以音声为佛事。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饮食,语默动静,异相施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能应机成就根器不同的众生,普贤佛国是以瞪眼睛的方式开悟众生,有人问什么是佛法?佛菩萨用眼睛瞪你一下,你就悟道了。在中国这类作略的禅师很多。像布袋和尚肩背布袋,人问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朝你面前一站,是嘛!本来我们一切放下,放下布袋就成功了!你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又如‘鸟窠吹布毛’的典故,鸟窠禅师住在杭州,自己在大树上搭一个小棚,有鹊鸟筑巢在旁边,很乖驯,因此也有人称他为鹊巢和尚,唐朝名诗人白居易见过他。他收了一个小徒弟,服侍他很多年。有一天小和尚向鸟窠告假准备辞职,鸟窠问为什么?小徒弟说本来出家是为了要成佛,看老人家有道,服侍多年,也没有传他一点佛法,所以要到别的地方求佛法。鸟窠禅师叫徒弟等一等,从身上穿的破旧衣服上找到一根布毛,用嘴一吹,小徒弟悟道了,这就叫‘鸟窠吹布毛’,跟瞪眼睛的道理一样。我们也用扫把扫了好多布毛,怎么不悟道?

成就者一切事都是佛法,‘所以普贤佛国以瞪目为佛事,南间浮提以音声为佛事’,南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此语出于《楞严经》《观音菩萨圆通章》:‘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这个南阎浮提世界,以观世音菩萨最流行,众生容易因声音而悟道,并不是别的声音,因此佛要说法四十九年。在其他佛国并不一定要开口的,有的佛瞪一下眼睛你就悟道了;有些则招一下手就悟道。我们看有些佛像,手势各有不同,阿弥陀佛的手相就是大施印,他把手一摆,什么话都不讲,让人一看就悟道。

‘乃至山海亭台、衣服饮食、语默动静、异相施为’,各种不同的现象都是接引众生的妙法。

‘一一提宗’:没有哪一点不提示心法的宗旨。

‘皆入法界’:世间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种现状、音声都可悟道,都可进入法界。法界一词引自《华严经》。

花飞钏动悟禅心

但随缘体妙,遇境知心,乃至见色闻声,俱能证果,华飞钏动,尽可栖神。

又是文采风流的句子。

‘但随缘体妙’:只要随缘体会那个妙用。

‘遇境知心’:碰到任何的境界都可以明心见性。

‘乃至见色闻声俱能证果’:随便你看到一切色、听到一切声音,都可以证果。

‘花飞钏动’:风一吹,花飞了!钏是手镯子,尤其女孩子喜欢戴手镯子,一碰叮叮当当响。

‘尽可栖神’:都可以悟道。‘栖神’二字一时虽难解释得清楚,他引用道家名词来写。正统的道家,非旁门左道,这个‘神’字,近似于佛学里的‘心’字。

讲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永明寿禅师写《宗镜录》,充分显示出他佛学学问的渊博。我们平常看经典,没有读完三藏十二部是看不到的,他在这里引用出来,不需要我们读完三藏十二部经典。接下来引用一部经论:

如论云:有国王观华飞叶动得辟支佛。

这是印度的故事。佛过世后的像法时期,这一阶段证得罗汉的弟子还不少。他说有一位国王看到花飞叶落,悟道了!因此不当皇帝出家了,所谓出家并不一定剃头,而是出世去了!所谓‘辟支佛’,是在佛过世后,自己无师自通,因因缘而悟道的‘独觉佛’。

钏动者。禅经云:有国王令宫女摩身,为镮钏闹,令渐渐减钏,乃至唯一,则不复声,因思此声,从因缘生,悟辟支佛。

鸠摩罗什翻译的禅经说,也是像法时期,另有一位国王,每天晚上命一宫女为他按摩方能入睡。宫女手戴一串手钏,一按摩即叮铃当当响,国王觉得吵闹,命宫女每天除一只手钏,最后只戴一个,当然不会发出声音,国王由这个因缘而悟道。由此可见学佛处处反省。‘因思此声从因缘生’。国王警觉到突然一反省,这个声音从因缘而生,好清净!当两个东西一碰当然发出声音;讲话也是一样,少了一瓣嘴唇就发不出声音,一切音声皆因互相摩擦有之。譬如风无声,但是一碰到东西便发出声音。国王因此悟到万法皆因缘生,相对而起,依他而起,因此悟了道,证到辟支佛果。

重法更要重人

禅经中也提到现在打坐最普遍的七支坐法,我们先说明七支坐法的由来,才会明白下文的意思。

据佛说,七支坐法是前一劫留传下来的打坐姿势,我们现在这个劫数叫‘贤圣劫’。前劫是指庄严劫,最后一尊佛是思舍浮佛。贤圣劫有一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第五位是将来佛——弥勒佛,后面还有很多佛要出世,算不定我们当中有第五百位佛在座,我们不知道而已!最后一位是楼至佛,就是现在护法执金刚神(韦陀菩萨),执金刚神发愿护法,等众生都成佛,他才清场——成佛。

上一位佛圆寂后,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来,末法时代,也有些人要修道,修定做功夫不能得定。有五百罗汉在昆仑山顶,就是西马拉雅山顶修道,当然不是最高峰,得不了定,为什么?因为在冰天雪地修苦行。有一天,五百罗汉看到对面山上有五百只猴子在盘腿打坐,这五百只猴子是前佛末法时期的时候活下来的,猴子喜欢学人样,模仿人打坐,坐虽然没有悟道,却得到长寿。五百罗汉见猴子安详而坐,定有道理,由此因缘而又把七支坐法找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的打坐姿势其实早已失传;是靠五百只猴子而流传下来的,每一位修行者,都必须透过七支坐法才易修成禅定。

亦如猕猴见辟支佛坐禅,后于余处见诸外道种种苦行,乃教外道加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诸外道叹云:必有胜法。外道受教皆证辟支佛。

禅经上记载,这些猴子神通广大,因为在前一佛那里学到这个打坐方法而得长寿,看到世界上没有正法,各种外道在修道。印度外道修法有各种姿势,现在瑜伽术各种姿势也都可以入定,有些人入定时翘一只脚、或拄一枝拐杖,几天几夜不动;或头脚倒立,一定就是好几天。猴子看了发慈悲,乃教外道盘腿而坐,双手相叠,大拇指相拄,闭上眼睛。外道看猴子这么热心,赞叹必有胜法,接受教导,结果也因这个坐姿而证得辟支佛。

这一段禅经强调,想成佛证果,非盘腿坐七支坐法不可,不从此入不可能,三世诸佛皆以此法而证道,有如此的严重!所以不能任性说腿盘不起来就不盘,那是自己吃亏,犯了我慢之见,我慢会害了自己。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大智度论》上有四句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佛所教的法, 规规矩矩地相信,不要因人而不相信法。有许多人认为,老师到底是人不是佛。你要听听老师教的法是不是正法,自己要有智慧的眼睛去选择,如果老师教的是正法,就要依法,不要因为他是人而不相信这个法,如果依人看人一定气死人,众生怀疑,比较的心性多很。当年我在上海,一位老和尚介绍一个人来看我,此人一进门跟我握手就把我的手一抓,我立即知道此人是学外道的,想试探我有没有功夫。我被他一抓,手心马上冰凉。我平常手心发热,他一抓就变冷了。这人个转过头对老和尚摇摇头,我笑笑,懂了:他的意思是:你宣传他有道,他连手心都冰凉,好像有病,怎么会有道?老和尚埋怨我,说我平常手心发热,怎么那天反常?我说他拉错了手,我一只手冰凉,另一只发热,他握错手了耶!

众生都是依人不依法,很可怜的。实际上重法就要重人;重人也就是重法。


 


{返回 南怀瑾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九章)
下一篇: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七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二十五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三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二章)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章)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十一章)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
 圆觉经略说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
 南禅七日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四十三章)
 维摩精舍丛书 灵岩语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高高无字碑,空空涅槃心[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逆增上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恩师真公上人礼赞[栏目:觉醒法师]
 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密乘皈依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10.涌泉长暂[栏目:善祥法师]
 中国禅宗史 第三章 牛头宗之兴起[栏目:印顺法师]
 觉园诗文集序[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摄大乘论 第37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