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二章 序分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8

第二章 序 分 
 

  一、序:

  序,有发起缘由之意。每部经的讲解,通常都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相当于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又相当于剧本的序幕、情节发展,进入高潮和尾声;这些大致相同相近的文体结构有利于叙述说理,依次交待进展,从而达到传达思想的目的。明代藉益大师在其《弥陀要解》中,以序分比喻人的头部,因为序分是一经的缘起,即起首,如人头一般;正宗分譬如人的身体,因正宗分容量大,言繁意丰,经的中心意义,全部义理大都囊括在正宗分里,如人的身体一般五脏俱全,经络交汇;把流通分比做人的双脚,因佛陀曾嘱咐弟子把这部经流通于后世。如何使之受持不绝,把其比做人运奔的双脚是再适宜不过的了。
对经典这种分判的历史,是东晋时道安法师发明的,东晋以前是没有人分为三分讲经的。在当时佩服和反对用这三分法讲经的争论激烈,后来有人把印度的佛地经论翻译过来,其中也有阐明三分法的意义,人们才惊叹道安法师的才智过人,有“弥天高判,今古同遵”的盛誉。又因对联中有“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的妙对,所以“弥天”又成其绰号了。

  二、通序和别序:

  通序又叫证信序,其核心意义是证明此经是佛说的,令人生起信仰。又因其通于一切经,起首皆用“如是我闻”等这种序发的。六种成就构成通序,也就是说任何一部经的通序皆是由六种成就组成。“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说法主成就;“在舍卫国”是处成就;“与大比丘众”是听众成就;因以上六种因素使大法会得以圆满成就,所以简称六成就。这种分法见于龙树《大智度论》。真谛法师把六成就分作七种事来说:如是,是所闻的法,决定可信;我,是能闻的阿难,当时亲闻佛法的人;闻,是说明阿难是从佛口中宣说,亲耳听来的;一时,是显明所说所闻的法,是善合一时之机;佛,是举出能说的法师,非此不足为闻;住处,是标明说法的地方;大比丘众俱等,是显明大众同闻,不是单独阿难听到。忆持方便起见,世亲在《般若灯论》中有一首偈说明六成就:“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义皆如是。”


  三、通序的意趣:

  在《大智度论》里说,佛将入灭,阿难哭泣不止,尊者阿【】楼陀见此就提醒道,阿难,有件比伤心哭更重要的事,就是佛入灭后,我们以后的修行方法,究竟以什么为标准?佛入灭后我们依止什么为师呢?恶性比丘我们如何与他共住?结集圣典时怎样使后学知晓这确是佛说的呢?佛依次回答阿难:应以四念处为修行的基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入灭后你们应以律仪和经法为师,因为律为你们入道的始基,证菩提的根本,经是能生定发慧的,你们若能依经律为师,如我住世一样。对恶性比丘依梵法默摈对治他。结集时一切经首须以“如是我闻”等六证信贯于经首,以启迪证信。本经通序纲要如下:
  本经通序表述和三分划定:
  六成就:1、如是……(信成就)  2、我闻……(闻成就) 
      3、一时……(时成就)  4、佛……(主成就) 
      5、舍卫国……(处成就) 6、比丘众……(众成就)

  四:三分法划定:
  一:序分:从形式上分,佛国品起始至本品中“稽首如空无所依”属序分内容。从“如是我闻”到“俱来会坐”是证信序,从“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到本序未(长颂尾)是发起序。如从全经内容看,序分从起始佛国品互问疾品末是序分,原因在诠解时会标明。
  二:正宗分:从形式上分,“尔时长者子宝积,”至“不动佛品”末是正宗分。从内容上分,从“不思议品”至“不动佛品”是正宗分。
  三:流通分:“法供养品”“嘱累品”是流通分。
  别序的意趣。别序相对于通序提出,太虚大师认为,“序者由引借事现瑞以为由,藉睹瑞测意以为引,称乃缘起,此经之特别事,故不开余经,故去别序。”一经有一经的讲说缘因,各经通序六成就以外更有其不同于其他经的叫别序。本经的别序内容纲要如下:别序 
  1、共献佛盖、观佛国现瑞。(1、同行献盖。2、合盖普现。)
  2、睹佛国瑞、欣叹佛德。(1、述欣叹状。2、纪欣叹辞。)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三章 佛国品
下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一章 概论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四章 正宗分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二章 序分
 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六章 十大罗汉问疾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五章 阿閦佛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一章 概论
 金刚之智 第一章 结缘
 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给爱滋病、癌症等病症的修行指导[栏目:智慧的能量]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佛陀的祖先和家属[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想万缘放下念佛往生是否自私?[栏目:教育孝道·净空法师问答]
 Faith in Awakening[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觉悟的表现[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