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8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一、本品的来由
  菩萨行品在叙述佛陀依众香菩萨所请,为各位菩萨说尽、无尽解脱法门,并说明菩萨的大行而得名。
  折衷疏说:此品的菩萨行品是相对于声闻行说的,相形之下,优劣自现。文中说:一切大海和深洋可以测量,菩萨的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不可称量.香积菩萨前来请法,如来为说尽不尽二种法门,全都是菩萨不思议行。上品为显示世尊为此劣机众生“故示秽土,说贫所乐法小乘之行“。实则,如来功德平等,说法也是平等的。所以这一品专明示释迦佛土本净。这一品也是第四会,各位佛弟子重集庵园。
  有五种因缘形成此品:
  一、以上所说的法要,须要佛给以印定,才能成经,然后才可以流布将来;
  二、净名所现的不可思议事,在方丈之中的众人已经得见,但庵园殊胜的说法因缘还没有亲睹,教化还有所不周,所以再一次集会;
  三、众香菩萨远道而来,其意也有二。一者,欲见净名;二者,欲礼观于佛;
  四、上品明示香饭,以香饭为佛事,现在为了广泛的阐明佛事有无量的法门,不仅仅的局限于一法;
  五、上品借座请饭,略现神通,现在掌持到会大众,手掷大千,更为广泛的示现难思难议的无上佛道。

  二、事由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此句有三层含义:
  1、庄严场所,迎接远方客来;
  2、发起庵园胜会,以表敬仰;
  3、展示无量法门,多人得以悟道。
  我们从文的陈述中可以看出,庵罗树园,将有法事之时,“忽然”变得广大而庄严,一切在会的人物都成了金色.“忽然”,是倾刻之间,这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自然会因这一环境的变化,引起到会对佛理的思考和仰慕,由此,也引出阿难的请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这一现瑞实在使阿难等生起疑问。因为大士所为,不是心行小道者可以测度的。这又为净名的到来事先使大众生起敬仰做了铺陈。
  阿难虽然常随佛行,今天的壮丽情景他也没有见到过。所以急切的问佛,是什么因缘使这里这么庄严,整个会场都变成了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佛告诉阿难说,各位圣众围绕着维摩诘、文殊师利,想要到庵园法会来,所以便事先有了这样感生的瑞相。

  三、托众见佛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维摩诘要文殊师利和他一起来共有三层用意:
  1、意欲印定成经;
  2、使众香菩萨见闻佛法;
  3、揭示佛法的无量法门,不仅仅是香饭。
  而折衷疏认为,此段经文也有三义,但和吉藏《义疏》略有不同,他认为:
  1、他方菩萨意欲供养释迦,现在可以满其本愿;
  2、彼土菩萨都是初发心的菩萨,只知道彼佛的功德无量,但不知释迦“对秽现劣“,佛土本净的深理;
  3、为了使到会的诸位得到大乘实相法的真实利益。
  于是,维摩诘给文殊师利菩萨说,你可以和我一起去见佛,和各位菩萨一起,礼佛并四事共养佛。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是时,是弘道利物之时。善哉,是叹许。今正是时,意为有真实利益之时。通文便是:文殊师利说,好啊,可以,现在正是有益的时候。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这真是太奇妙了,世间人待客用以上好的车轿,而维摩诘却是用以神通之力。这一举动即重新申明了不可思议之事:“掌不大而能持,众不小而被运“。此时此刻谁人能不叹服呢?
  右绕七匝,以示爱敬;一心合掌,以示归心中道,不杂他念。通解文意是:维摩诘运用神通力,将意欲到会的大众放在右掌上,来到佛所在的庵罗树园。到了以后,顶礼佛足,环绕七匝,一心不乱的合掌,站立一面。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诸,是文言文中的代词,意指很多之义;避座、稽首、右绕等都是表各位菩萨、弟子及天王们到会以后的尊敬情境。这既是佛陀的道德所感,也是维摩诘的神力所致。
  修敬,是菩萨们的常法,即普敬一切人事。佛门中有,“存一份恭敬,生一份功德“的说法,其实是真实不虚的。不要说学修圣贤的人,就是平时为人处世,多一份恭敬于自于人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四、问显难思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唯然已见”。“於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如法,如果依字面解是依于礼法,上恭下敬,成圣贤之境。上文有菩萨们的“右绕“、“稽首“之举,下文有世尊的“慰问“、“请坐“之行。以行示教,身教重于言教,内存实德,外现恭行,使在会的各位明眼人一并受教。
  维摩经又名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不可思议之义便来源于此。其深意在于欲印定成经,以大讥小。又可以表明佛事之不同,申明菩萨之行。

  五、问何人能消此食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在以上经文中曾说上界之香,普熏三千,为什么在庵园不能闻到,而现在才闻到?因为现在即将印定成经及其明佛事,所以得闻。阿难不无欣喜的问佛说,这香我怎么从来没有闻过呢?这实在是太香了,是从哪里来的呢?
  佛回答阿难说,“是彼菩萨毛孔之香“,彼菩萨在此是指香积佛国的菩萨们。这就必然引出舍利弗,我的身上也有此香的说法,其用意是引出阿难刨根问底,以更加深刻的揭示“香“的来处,显示香积佛国的菩萨们,以香做佛事,以及香饭的利益之广。
  随着经文的层层揭示,我们终于明白,其香来源于香积佛国的香饭。说食了这种香饭七天才能消化,有二层因缘:其一,罗什法师说,如果有人吃了香积佛国的香饭,不经七日而消,其心必生厌离;其二,应得道者,得香饭之熏,不必七日,必成道果,事不须久。因以上二种因缘,不过七日。
  我们世俗人的生命七日如果不食,也必然死尽,因为食食、色食等是我们生命的力势,不食,必然势力耗尽。吉藏法师解释此段经文说:凡夫所感福浅,但得七日,所谓下也;二乘小深,故得罗汉初果,正位罗汉心,然后乃消,所谓次也;大乘发心,乃至补处,然后乃消,所谓上也;为了顾及到上中下三品凡夫贤圣,故以七日为限。
  有法师解释说,在此“饭“是暗示无量无边的大乘法门,不可以仅以饭相认相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解释令人得道的道理。“今诸佛即饭为法门,现此一用,令人入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食佛香饭便可得道,有人回答说:诸佛有善巧之言,也有善巧之食,所以听佛说法,以及食佛饭,都可以得道。这就象世间人有病,便有其药,现在欲治心病,也应有药,这个药就是香饭。
  罗什法师说,吃了这个香饭,“体安心净“,生发未曾有之意。饭尚且如此,更何况大乘法门的无上妙道呢?“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极大信乐,深达因果“。通达因果,便是深解缘起,解缘起即见实相,所以说是得道。
  得无生忍,是指断无明惑,证入圣位,才能消饭。一生补处,是指等觉菩萨,进断生死无明,即入妙果位。文中一切烦恼毒,通指五住烦恼。

  六、广明佛事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声闻阿难只知以佛法做佛事,他万没有想到以香饭做佛事,恰恰反证了他见闻未广,心量有限,不竟脱口叹言:从来没有见过啊!这也正显示出佛事有多门,不可因心量狭小,拘泥于一人一事一时一境。悟得此道,于佛法才有大利益。佛事,泛指诸佛引导众生悟入佛道之事。
  佛在此以香饭为由,广明种种佛国,以种种不同而做佛事。要而言之,根尘动静,无不可依之悟入。不可泥于经文中所例举的事实。同时,也指出那些以为只有语言文字才是佛法的小见。也表明种种佛事在佛无不能做,只是随于众生的根性,所在的情境的方便而现出差别之相,并不从中生起优劣高下之想。在会的菩萨、罗汉。天人,以及今日有缘看到这段文字的我们,对照自已的心行,能不生起悔责之心吗?
  折衷疏中有一段绝好的文字解释此段说:“乃至八万尘劳,则举其逆者,六尘无非教体,根根尽入圆通,耆婆揽草,无非妙药“。真是言简意赅,句句如金。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光明、菩提树、色尘;衣服、卧具、触尘、饭食、味尘;园林、台观、虚空、色尘;文字、声尘、有言、无言;乃至于“诸佛威仪进止“中的弹指、扬眉、动睛等,所有环境、尘境、动静都是教化众生的无量方便。总而言之,众生有多少烦恼,佛有多少妙药。悟达至此,才可以说叫“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菩萨如果能入诸佛无量智慧,无量方便,无碍圆通的法门,见净不喜,见秽不忧。也能“不碍不没“,不碍,是心行上没有质碍,不没,即见到秽土不消沉。所有的秽净施为,只是佛法智慧的妙药,佛佛慧等,即入此门,则知佛土本是应物,但能应之慧,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对于净秽不生忧喜。
  太虚大师说:“但随调御众生的便利,而现差别,不于其中横生高下、优劣之想“,佛之功德不是常人所能测量,故产生下面众香菩萨之悔责之心。
  折衷疏概括此段文意说:既达顺逆,无非佛事,则见净不须喜,见秽不须忧,净秽皆是随机示现,非真实有,真实功德,平等无二。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诸佛国土有若干,以示诸佛教化众生的时间地点场所及对象所不同,而虚空无若干,以虚空印证比喻佛陀根本智没有差别。诸佛色身各不相同,但佛慧没有异。
有论说:佛土若干,指三土而言;虚空无二,指寂光土而言;三土对机,故多差别;寂光自住,故无若干。三  土有若干,而寂光无若干;色身有若干,而佛慧无若干。
  阿难,你见到诸佛的国土,有种种差别,而虚空没有种种差别。同样你见到诸佛的色身,有种种差别,但是,他们无碍的空慧,没有差别,是完全一样的。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
  在上文中表明佛慧的相同,在此表明佛陀之所以为佛陀的共同德相。“色身、威相、种性“同等,是由智慧具足,悉皆同故;五分法身及“力、无畏、不共法“同等,是由于利生同的原因。“大慈、大悲“同等,是由于解脱相同;“威仪所行“同等,是由于法身同故;“寿命“同等,是由于般若同故;
  “三藐三佛陀“,汉译正遍知,又言正遍觉。见法无差别,故言正,智无不周,叫做遍,出生死梦,故言觉。通解便是:法无不知,智无不周。
  “多陀阿伽度“,汉译如来,如法而去,如法而来,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也名如去;也有法师说:如者,是心与如冥,无复有不如之理,从此中来,故无不如也。
  “佛陀“,汉译是“觉“义,觉又有二义:1、于四谛中觉;2、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不是真觉。此三是至境之强行立名,以名诸佛同等,异于二乘。象阿难三问三不知,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显然于睡梦中,没有觉悟。

  七、叹名义难思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由无量佛所修无量无边功德,证得福慧圆满果德的名称,其中所含的深义,纵以佛智也说不能尽,既使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是多闻第一,都不能受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所行功德不可思议,其智慧辩才,也不可思议,所以其名称,及名称所含之义,也没有穷尽。
  通讲其大意是:阿难,我如果广说这三句所含的意义,你以长劫的寿命,也是不能听完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和你阿难一样,也是多闻第一,得念总持,也是长劫寿命,也是听不完的。阿难,诸佛无上的正等正觉,智慧辩才,是没有限量,不可思议的。

  八、小乘自卑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於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以前阿难在声闻中被誉为智慧第一,现在在菩萨的法园中所见所闻,使他生起了自卑心,告诉佛说,从今往后,我自已再也不以为自已多闻。因为菩萨的大智慧藏“较之声闻,如大海比一滴“。佛便劝勉阿难说,并不是说你在菩萨中多闻第一,不必退心。
  太虚大师说,小乘人就象病鸟栖止在一枝之上,大乘“漭荡无涯,不可限量“,所以不是小与大之比,而是一个有量,一个无量之比。之所以归结到维摩诘,是为了列举现在的事实为证。而且强调说,这只是维摩诘“一时“所显现的神通,更何况其余不可思议的事。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
  因为听闻佛德平等,菩萨德行难量,从众香世界来的菩萨们,后悔不该对娑婆世界生起下劣的想法。所以现在请求大法,以远游异方,利益他土,不宜虚返,“少结法缘,感德难忘“,必然付之于行动。
  我们回想前文中,香积佛国来的菩萨们,以香味、香饭使此土的罗汉、菩萨们个个神往,生起向往之心,成办佛事,来此度人,现在想将此土之法,请还彼国来做佛事,所以合掌恳请。
  窥基法师说,这些菩萨“本在香城,见秽下想。今闻妙理,生悔愧心“。本来以为释迦“身卑土秽,生下劣想,谓下劣于妙香世界“,哪里知道,佛身内德,及实净土,本来平等。为了教化救护众生,现身土不同。所以悔前心,而生起后愧之想。
  香积国的菩萨,虽然是大乘根性,“得悟中道“,但对于“双照二谛“,犹未深达。于小乘僧俗中不能明了,所以如来为说双照之义,使其化道无滞。这个道理就象国家的文武官员,随其静乱,用有兴废。娑婆多难,此土菩萨,对于中道实慧,通达明了。要想游于十方,教化无滞,必须遍行空、假、中三谛。
  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唯然“,是求佛大默许之意。从上向下为“赐“,可以见出香积菩萨们的敬人敬法之诚意。“少法“,以反衬佛法如海,我等只需一点,以念佛报恩,即当念如来。

  九、示大乘法门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尽“,是指有法可尽,表达事;“无尽“,是指无法可尽,表理;事即是俗谛,理即是真谛,对于二谛能够圆通,行于中道。汝,是指你,或者你们,勉励之语。在以下经文中,大士对尽与无尽的法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一、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什么叫做有“尽“呢,菩萨自已解释说,有为法是有尽的,因为有为法有三个特征,即苦、空、无常,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在这三个法则中,所以站在佛觉悟的一边,我们把它叫有为法。故此,有为法也叫世间法。在此,有为无为不是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的意思。无尽,即无为法,又叫出世间法,因其没有有为法的三个特征,故相对立名叫做无为。因为世间是有为的世间,众生只知有为,不知无为,即不能悟入事物的真相,把握其规律,故佛以无为以破除众生有为之执。
  那么,有为和无为是什么关系呢?菩萨为什么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呢?
  原来“有为虽伪,舍之则大业无成;无为虽实,住之则慧心不明“(僧肇注),所以菩萨不尽有为,才能弘法利生,不舍善法,以积聚功德;不住无为,故道无不覆。才能出生入死,在净而净,不以此为欣庆;“处秽而秽,不以为戚,应彼而动,于我无为“。佛陀的不可心思口议的大法,即是出于这样一个“不舍有为,不住无为“的真理。
  以为有有为可为,一般说来,是凡夫思想行为不能通达的结症所在。以为有无为可证,一般说来是二乘人思想行为不能圆通的结症所在。菩萨不舍不执二边,故能应化十方。
  在如下经文中,大士为了使我们对于有为无为有更真切祥实的了解,从慈悲入手,款款道来: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文中自释说,菩萨在救度众生时,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才是正确的。因为大慈和大悲是“入有之基,树德之本“,如果没有大慈大悲的发心,要么成为薄地凡夫,要么成为一个自了汉,都不可能成为菩萨。
  立决定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其心甚深而又坚固,就好象植树,根深才能叶茂,坚固难拨。经历浩浩长劫,也不迷失。所以发心不忘,是众行的核心。众生,可以说是烦恼的代名词。在生生世世度众生的时候,心不生厌,真是谈何容易。罗什法师说:“以大悲为本,故能涉苦弥勤,虽魔怨逼试,心不生厌“。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四摄六度是菩萨不尽有为,大慈大悲的具体方法,也是菩萨精神的有力体现。所以有人说,外化不离慈,内修不忘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立长志,不可长立志。在经文中称为“不暂忘“、“常念“,意即永不忘失。顺行,意即:内顺四摄,外护法桥。内求功德,回向菩提,永不生厌,不为二乘三界所困。菩萨就是这样念行四摄法,护持正法,不惜身命,为众生种善根,以此众多的德行,使自已的道树枝叶繁茂,这就是不尽有为的用意所在。
  佛门常会说某人的善根,某人无善根,将有无善根作为一种见佛闻法的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善根呢?善根,是从三世因果的观点出发,把我们曾在久远劫中所行的善事善行、见佛闻法的因地众缘称为根。这犹如参天的大树,根深才能叶茂,即今生今世的悟性等,都是和过去世的因紧紧连系在一起的。所以,根既有过去义,又有生发义。
  佛陀时代,有一人找到舍利弗请求出家,舍利弗观其宿命,八万大劫不种善根,不许其出家。其人依次请求五百罗汉,不得听许出家。于是来到祗洹精舍,见到佛后悲泣懊恼,佛即以种种方法呵责阿难:“你智慧不深,不见人根,妄轻贱人“。佛即接受其人,赞叹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即得阿罗汉。舍利弗不解地问佛,此人有什么善根,得此善果?佛说,在往昔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叫人耳。时有一人,入林中取柴火,虎从林中冲出,欲食啖其人,其人急中生智,上到树上,虎候在树下,其人大为恐怖,佛从空中飞过,其人见已,称南无佛,心生信乐,极厌生死,深心誓愿,愿离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脱。时舍利佛向佛悔过,举身投地,深自悲叹。佛说,比喻石中含金,愚人不知,弃而不用。金师见之,知其中有金。即以随身工具,将其全部装走。众生无明石中,有智慧金,现在你智慧不够,所以弃而不度,如来深见众生根本,以禅定智慧破而出之。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於彼乐。
  求法以树立正见,有了正见,才有正行,然后证果。如其不然,则易生邪见。听法、阅藏,遍参云水都是求法的具体方法。无吝,即不吝惜自已所获得的佛法真理。以无所畏惧的勇猛心常行教化,入于生死,置个人的安稳生死于不顾。
  凡夫见他乐则生厌,见他苦则生心安;自乐则生著,自苦则生厌。而菩萨则不是这样的,见他乐则欢喜,见他苦则心中生起慈悲。自乐心不著,自苦则心安。自苦心安有二个含义:一是安于如是因,如是果,种苦之因,必招苦之果。二是心甘情愿愿替众生受苦。因为念不正,则招生烦恼,念正则烦恼自消,故菩萨叫邪念者发起正念。出家修道,禅定智慧,烦恼日轻,但不可以此出离、独善而自得其乐。言外之意是,不要以少许的出离之乐,而阻碍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乐。知少、得少为足是修道的大忌。
  关于不轻后学的问题,从表面看,仿佛是一个个人修养之事,其实,更主要是我们智慧的有无和大小的问题。折衷疏说,众生的善根深浅大小不可思议,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己,只要能学,学必有成,当然不应该轻贱后学,敬学如佛了。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罗什法师说,禅定有三种:
  一、大乘禅定。
  二、小乘禅定。
  三、凡夫禅定。
  凡夫因为过着五欲的生活,不知禅定之乐,一旦少有善根,修得禅定之乐,便生起贡高我慢;小乘禅独善求证,容易火烧众善,坏失无上道根。大乘禅定不许菩萨贪于禅定之乐,以求不断的增胜福慧,所以,以上二种所做所为在菩萨眼中心中犹如地狱一样。有一份修行,或者说有一份功德,多一份我慢,所以学人在此当千万惊醒。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观,名词,古建筑样式,如宫观,寺观等。非“观“想之想。字同音不同。在众生生与死的轮回中,菩萨救度众生虽然异常艰难,但在以度众生而所成就大道的菩萨心中,就象在园林中游玩一样自如。因此,折衷疏说:生死虽然是大患,但却实是体悟大道的根由,菩萨想要无碍的游行在大道之中,当然对于众生所厌患的生死想如园观了。罗什法师则说:菩萨“意存兼济,故乐游无畏“。兼济,是自利以度生成就功德,利他以出离苦海,体解大道。一举多得,故说兼济。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凡夫求人为耻,被人求生厌。菩萨则不然,对于有求于自已的人,都把他们看成是“善师“。这是什么道理呢?凡是善师,都使人生起敬喜心,教人生善心行善举,有求于自已的人,能生起我们的善心,所以就应如“善师想“。又,求人的人,其目的虽然是为了自利,而实际上,也有利于菩萨福慧资粮的积聚,故应做善师想。罗什法师从施与被施的角度着眼,认为:本来没有布施于人的想法,因为他人的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所以应做善师想。古印月氏王,一日出游,见有数千乞食者在道边举手高呼:“各取所须!“,王问大臣,这些是什么人?在叫喊什么?大臣回答说:要饭的人。月氏王因为智慧锋利,悟知其意,告诉大臣说:他们是我们的老师,不是要饭的。他们是在为我们说日月交替,沧海桑田,苦空无常,贫富无定想之法。他们说:他们前世也曾做过国王,因为不行布施,贪吝财物,不修善业,不积功德,而至如此。我们现在不做布施,将来的下场和他们今天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舍诸所有,包括妻子儿女城邑聚落,以及身命财三个方面。并且能够施而不悔,因为深明因果,所以文中说这样做是“智想“,意为明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相,不象凡俗一样,只贪图眼前一点蝇头小利,不知将身命财存入三世因果的“银行“,使自已的福慧增值。起首一句表明,能施是有大智大慧之人。二句是表明菩萨对于犯戒人的态度。菩萨见了犯戒人,不是讥谤他,打击他,而是以爱心去救护他。这和现实的教团的行事,却有着天壤之别。戒是修行人的护法神,犯戒则无护,无护是非常危险的。菩萨是有护的,对于处在危险的众生,以有护护无护,如父如母,可敬可佩。
  诸,是指六度。有言:智慧以为母,方便以为父;诸佛大导师,无不由是出。在六度中,智慧是其它五度的指南和根本,就象人的眼目,如果没有眼目,便成了盲度。只有智慧,而没有其它五度的实践,智慧就没有了载体和方便。所以,六度之间的关系是互换互动的,这也象父母关系一样,无父其母不母,无母其父不父。又,六度圆满即生六波罗蜜,能生五分法身,也即是五分法身的生处,故言做父母想,能生贵子的原故。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道品,指三十七道品,是帮助利益我们成就道业的,如人有亲朋眷属一样,相助成道,故言,当眷属想。把三十七道品比喻成眷属,从中可以见出菩萨讲经说法的生动和贴切。众生生活在眷属之中,以眷属做比,抽象的概念便生活化了。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上文说种善根,现在说发行善根,意思是更进一步使善行增胜、增广,增胜增广到不以劫数为限的天地。也就是告诉我们,发行善根不要知少为足。罗什法师著说:“万善斯行,无有齐限“。
  在实行布施的时候,或财少而心足,或财足而心少,都是不行的。在实行布施之时,必须清净三业,“在因既净,妙报必随“。如果从净土法门理解此句,即是,广修净因,令一切因,庄严妙事,于已土中,悉皆备有。
  但此句经文在玄奘本中译成:“于诸佛土,恒乐庄严;于他佛土,深心欣赞;于自佛土,能速成就“。今将其列出以供领会经义。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大悲不屈于“生死“,精进不倦于“佛德“,用智慧的利剑,破除烦恼,出法身果,荷负众生,这是菩萨的心量。阴,是五阴,界,是三界,入,是六入,即六根。法身超越三界,是阴界入所不能摄,故言“出“。如果受界入身,自顾不及,那里还能救济他人呢?
  后句,“精进“以摧破魔军,“无念“以求证真。总之,不起有无等四句邪念,才是真智慧。在实际的学修中,一般学人很容易在“有“和“无“、“非有“和“非无“上起争辩,岂不知,当说有说无之时,早己去“道“甚远。金刚经后的回向偈有,明四句,绝百非句,是值得学人深深参悟的。
  行于世间法,少欲知足。于出世间,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不坏威仪法,而能随俗。
  名利是非,长短方圆,衣食住行,等等,皆世间法。菩萨法是行于世间,即不离世间,不舍世间,但少欲知足,以留惑润生,和光同尘。以区别于小乘,舍世法,以求无欲。众生砾石中含有真金,故菩萨不舍。即能随俗,但不同流合污,保任行住坐卧四威仪,体现佛法之严正。从此段论述中,一个不即不离,行于中道的菩萨形象,丰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学修佛法树立了不可磨灭的楷模。我们对于自已平日的固执已见和见解的偏颇能不汗颜吗?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教界对于神通的反感既源于我们对明理的重视,也与我们对神通亲证的无能有关,也与社会上的江湖术士运用“术“骗人害人有关。我们仿佛不得不校枉过正,但往往授人以佛法不谈神通,甚至是反对神通之嫌。但是依于经论,神通在佛法中的位置是显而易见的。在此菩萨正是对外以神通引导众生,令其对佛法生起敬仰之心,对内则以文字总持,忆念法藏,观根说法,断众生对于人生宇宙的疑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是具足四无碍辩才,总持佛法的自然流露。
  菩萨在教化众生的时候有无量的方便和次第,为一类根性的众生说十善道,并指出依此修行可以得到人天的福报,令其生信。从至极来说,不是为人求得人天福报而修善叫净善,但根性小的众生会感到修法没有着落,故此,只能为其展示欲界人天的果报。对另一类众生说四无量行,使其生于梵天,“请转*轮,“以“处尊引物“。菩萨有时也自生于梵天,以教化梵王天子等,现梵王身,并劝请佛陀演扬圣教,以弘传正法。
  佛音,经中说有六十种美妙音声和八种美妙音声之别。这些音声“应物无量“(见《密迹经》)。八种音声分别是:彻好音;柔软音;和适音;谛了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密迹经》中加上一个无量音。
  由请法随喜,赞颂功德,得六十种微妙佛音;由三业清净,得佛无量威仪,这是庄严随形好行。从以上也可以看出,菩萨法中,不能以一小善而生起我慢放逸,不舍一切善,不住一切为善的功德,这才是大士求进步的正确道路,这样才能算是“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肇注说:向如上所阐示的那样修行菩萨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就是不尽有为的深刻含义。
  二、菩萨也不住无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佛己经将修学菩萨法不尽有为的道理讲得很深透了,那么什么又叫不住无为呢?以下共十六句,以广泛阐述什么是不住无为。僧肇法师说:“自此下,皆无为观行也,观无为,必睹淡泊之乐,而能不证涅槃,永处生死,名不住无为也。空、无相、无作,三乘共行,而造观不同;二乘空观,唯在无我;大乘空观,无法不在;以无法不在,故空法也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证空。二乘无相,唯在尽谛;大乘无相,在一切法;二乘无作,不造生死;大乘无作,万法不造“。
  总之,菩萨修学空观,不是以证入空寂性而沉空滞寂,自得其乐,而是要观诸法空性,以起无量的妙用。秉慈悲愿力,不舍众生,同登觉岸。无相无作,其意相同。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
  无起,是空观的别名,是从缘起的角度讲的。诸法从缘而起,从缘而灭,没有先后,也没有第一因,悟证此理,而不以此为证,即不住于其中。住于其中是法执。
  了知世事无常,但不舍善行善法,即平常所说的,知道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不因此而消极厌世,不精修善法。应知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病,佛说无常法,是为了破众生的“常“见。
  唐代道液法师说:“破常倒故观无常,以大悲故不厌善;破乐倒故观苦,以大悲故不恶生死;破我倒故观无我,以大悲故常诲人;破喧动故观寂灭,以大悲故不永寂灭“。又说,观无常故,不住生死,不厌善本,不住涅槃,其余一样。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於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远离有三:一、离人间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现在文中所说的远离是说观性空远离,而不舍心身修善。远离也是无为的别名而已。
  虽然知道诸法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更无所归,而菩萨在修行的实践中依然要归趣善法,以期圆满无上菩提。
  隋慧远法师在其所著的《维摩诘所说经义记》中说:二地以上的菩萨修道行的时候,观第一义离身心相,名“观远离“,但依于身心修智善行。二地持戒,名身修善;三地修定,名心修善;也可以说是四地以上的顺忍行,观第一义谛无所归趣,而修顺忍,归趣五地无生善法。也可以说是七地以上的无生忍,虽然观理无生无起,而常现身教化众生。也可以说是七地以上发起胜行,知道各种烦恼本来寂灭,名观“无漏“,而常现起烦恼业行,叫不断漏。也可以说是九地中化众生心,虽知众生空无所有,不舍大悲,怜念众生。也可以说是十地中见分坚固,观法体空,名“正法位“,于空不著,故不堕凡小。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菩萨以其超凡入圣的智慧,虽然知道诸法无我无人无相也无主,更不坚牢,但不以功德虚假而不修习。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象以上所陈述的那样修学,是菩萨不住无为的无上法门。
  三、不尽有为和不住无为的辩证关系: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不尽有为,故无阙德之累;不住无为,故无独善之碍;这二种无碍,是菩萨弘道的要津。
  总结文意有四:
  1、不住无为以出假修福;不尽有为以行济慧;
  2、不住无为以拨苦与乐;不尽有为以万行填愿;
  3、不住无为以再来三界集法药;不尽有为以观机与药;
  4、不住无为以涉有观机;不尽有为以随机对治;

  十、获益还国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於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巳,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从香积国来的菩萨们在听了释迦佛关于大乘法门的说法后,心开意解,法喜充满。为了表现真诚的供养,用上好的花、香遍洒三千界内,并赞叹佛陀的智慧方便。
  虚大师说,“忽然不现“,是尽;“还到彼国“,是尽无尽;总示尽无尽解脱法门。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五章 阿閦佛品
下一篇: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三章 香积佛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一章 概论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八章 文殊问疾品
 金刚之智 第五章 金刚经
 金刚之智 第六章 金刚之智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四章 正宗分
 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五章 阿閦佛品
 关于“戒律的精神与特色”讲座的总结
 金刚之智 第八章 八正道中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八)[栏目:杂阿含经]
 愿心[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药以治病、佛以疗心──宽运法师应邀出席佛联会绍根法师中医中心开幕典禮[栏目:宽运法师]
 佛教中讲无住,不执着,而世间却讲要执着努力,例如对工作、事业、学业等,该怎么办呢?[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回向--修行成佛的根本[栏目:智文法师·散文随笔]
 避难说法[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一)调伏内心是成办解脱之因[栏目:圣者言教]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上册) 四 持戒品[栏目: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108 Adages of Wisdom[栏目:Buddhist Article]
 尊敬的法师 ,什么是禅净双修?[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