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之智 第五章 金刚经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9

第五章《金刚经》

“经”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经,比如《金刚经》、《心经》……那这个“经”字是什么意思呢?“经”其实并不神秘,简单的说,“经”就是成佛的经验;具体从学术的角度深入的讲,就是成佛的路径、途径。掌握了这个方法和道路,我们就可以直达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解脱、清净和智慧。它和世俗社会很多染污的方法是相反的。

那我所讲的算不算是“经”呢?NO,我讲的不是经,我讲的是开示,是我的心得。那,什么样的内容才可以称为“经”呢?

我们把优秀的、恒定的、带有光芒的称为“经”。它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条是它不可更改。

第二条是系统性。佛经是非常系统和完整的。我们的思维是跳跃的、散乱的,经常会偷换概念,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佛在讲经的时候,他所有的智慧,是从他的智慧海当中流出来的,无始无终的,就像一条河流,就象甘蔗一样,中边皆甜。

第三条是方法和路径。就拿因特网举例,如果上网没有适当的路径,你就不能上网。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掌握一门技术,乃至于与人语言交流,都需要路径和方法。经和“径”是通假字,是可以通用的,因此是说方法和道路。

那再往深里说,按传统的讲经方式,“经”字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含义差不多,但是是一种更加深入和完整的表达。

经的第一个含义,有方法和途径的意思。经的第二个含义,是有乘载义。什么是乘载义?它有收藏的意思,就是说它把许多闪光的思想收藏在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里面了。因此,我们往往把经又称为藏经。藏,也是收藏的意思。经的第三个含义,有不可更改义。任何一种宗教或者学派,把一种认为是不可更改的权威性的书,称为经典之作。所以,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称之为经的。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的弟子把他的教法结集后,以固定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是不可以更改的。

又如,老子的《道德经》也是这样,任何人没有权力进行删改。后人所能做的,只是对经典的注释和论述。唯有这样,佛陀的思想虽经流传了两千五百四十年,却还能保持它的原貌。也使我们后人通过读经,能够直接地了解佛陀的全部思想。

《金刚经》

简单的说,《金刚经》就是告诉我们怎样过好人生的方法。在佛教里,尊敬的称佛经是法身舍利,尤其是《金刚经》,它是断除烦恼的宝剑。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因为念诵《金刚经》而开悟的人比比皆是,有很多人就是因为《金刚经》解脱了自己。那还有很多的人他不了解《金刚经》的思想与方法,非常的苦闷、很烦恼,找不到人生的出路。

“道”

我把企业管理得很好、把员工教育得很好,发展了种种的事业以后,我把我的企业交给员工,可信吗?可靠吗?如果你真的有家有业的话,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古人说:给子以财,不如给子以技。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这个技就包括了经营之道,是“道”的一种。另外,做人之道,经营之道,治国之道、茶道、花道、剑道,如此等等。我们常常用烂的一个概念就是“道”。道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道?如果你没有道,你能长久吗?如果你的家没有治家之道,能长久吗?如果你没有理财之道,能够长久吗?道由心悟,心中悟透了道,可以左右逢源,

那么,如果引申出来,什么是道呢?《金刚经》就是道。悟道《金刚经》,在浅层次上,是让我们空掉,如果再深悟一层,其实是要我们“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凭空而来,凭空而去!《金刚经》中包含了大道,如布施之道、真实妙有之道、开悟之道,因为我们浅智,可以凭借《金刚经》之指引而悟如大道。

《金刚经》在佛教的地位是很尊贵的。自从由鸠摩罗什法师和玄奘法师翻译过来之后,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像《金刚经》这样在中国根深蒂固,广泛弘扬。虽然在一些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来看,《金刚经》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性,但是并没有因其深奥而被广大民众所漠视。

在中国广大的区域中,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广大民众都有一种普遍的意识,就是认为读诵受持《金刚经》能够荐亡积福。在历史上,有很多文化人以抄写《金刚经》为时尚。因此,在唐代书法界出现了一种抄经热。在抄经热兴起之后,汉字的形体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写经体。

在杭州的石屋洞的摩崖石刻上,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刻的都是有关《金刚经》的内容;在文化之山——泰山的那些摩崖石刻上,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刻的都是《金刚经》的内容。其中有一处人文景观,就是泰山的经石峪,用颜体字(每个字一米见方),把整部《金刚经》都刻在了这个山谷里。除此以外,在中国的四大名山、四大石窟,随处都可以见到有关《金刚经》的内容。这些文化人,把他们理解的《金刚经》的某些经文刻写在石头上,其用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让更多的人由此而了解《金刚经》,悟入《金刚经》。

在中国,为保存《金刚经》的版本,有着非常多的典故。比较常见的情节比如,某某人如何将《金刚经》刻写在石板上,藏在密室中,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后,又被一些高僧发现。在我对《金刚经》进行研习的时候,其中有一位日本人使我非常感动:他在唐代的时候,把《金刚经》刻在了钢板上,带到了日本;后来,当这个版本在中国消失的时候,中国的学者又在日本意外地发现了这个版本,使它重新又流传到中国来。

这些历史事实说明,《金刚经》与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座的各位,我们今后修学的道路还很漫长,要接触大量的经典,在没有研习经典以前,有许多外围的东西需要大家了解。这些内容也是给大家起到一种导读的作用。

在过去,翻译经典的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在西安慈恩寺,以玄奘法师为首,通过国家严格筛选出的上千名高僧聚集在一起,他们在对经典进行翻译的时候,有时对某一个字的确立,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辩论,力争用最准确的文字,把它融进全部的经文之中。而现代人在翻译经典时,已经很少有人能这样严谨了。随着我们对现代化运作工具的掌握和对现代媒体的把握,有些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这些具有深奥道理的经典,也有的人是出于功利之心,于是就把这些佛经译成白话,然后输人电脑,或是著书出版。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值得商榷。因为中国的文言文,它的句式结构是非常严格的。除此以外,它的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当我们轻描淡写地把佛经译成现代的语言时,很可能就贪污了佛陀本来的思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然,我谈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够推陈出新来做这项工作。而是说,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一定要本着非常严谨的态度。本来在佛法传入中国这一漫长的历史中,翻译的时候,语言就有很多的障碍,就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的学者不能很严谨地对待这件事情,那么就会贻误后人。过多少年以后,人们恐怕就很难看到佛陀思想的原貌了。

古往今来,讲《金刚经》的人非常多。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佛法的悟入有浅深偏圆的区别,所以对《金刚经》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有个比喻说,兔子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像我肚子这么大。鹿也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像我肚子这么大。大象也到海边去喝水,它回来后,仙人问它海有多大?它说,海就我肚子这么大。仙人非常严肃地告诉它们说,海就像海那么大,你们三个的肚子都是很有限量的。

我们今天面对佛法的大海,就应该反省自己,我们的经验、阅历、心量和智慧都是很有局限性的,我们以自己有限的尺度去衡量佛法,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已经不是佛法的本然了。当我们以自己的限量去讲解佛法的时候,混入了很多我们自己杂染的思想和境界。所以,当我们在弘扬佛法时,首先应该取一种非常严谨、慎重的态度。我今天讲《金刚经》,只能作为一种导读,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块敲门的砖。使大家知道,《金刚经》是一部专门阐述有关人类智慧的经典。《金刚经》不但是禅宗的宝典,更是所有修学佛法的人都应该了解和亲近的法宝。佛陀说:“智慧以为母,方便以为父,诸佛大导师,无不由是出。”一个学佛的人,不管你学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种法门,智慧是我们唯一的导师。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你的所学将失去航向,你的所修将是盲修瞎炼。我们在教化众生的时候,也需要各种善巧方便,而这些善巧,又无一不需要智慧才能做到。

《金刚经》来源于六百卷的《般若经》。

佛陀用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译成汉语的般若经,仅玄奘法师一人就译了六千七百二十四卷。佛陀所有的教化用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来囊括。现在我们的藏经楼里的经书,以我这样的劳力搬上一星期才能搬完。很多人一听,可能就觉得害怕。这么多没有标点符号的线装经书,我要读的话,哪年哪月才能读完呢?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般若,就是为了消除大家这种迷茫的。

现在翻译成汉文的有关智慧的经典是六百卷,叫《大般若经》。佛陀在讲经说法时,他的思维是非常严密的,丝丝相扣,尽可能地让我们从文字上直接领会他的思想,而不要产生歧义和误解。在六百卷《大般若经》中,极为突出地表现出其思想的严密性。佛陀每讲到一种思想时,总是把别的思想还要重复一遍。当我初次接触《般若经》时,我下决心一定要把它读懂。但是,当我读了几天后,我就不想再读了。因为其中许多经句是来回反复地讲,而且其思想性是非常严谨的。我们一般人的思想是非常松散的,所以面对很严谨的思想,读多了就会感到很累,很乏味。因此,我第一次读《般若经》就没有坚持读完。过了一段时间,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身为一个出家人,连佛陀般若类的经典都读不下去,当别人如果说我是迷信的时候,我就很难说得清楚了。于是,我再次发愿要把《般若经》读懂。这次再读,虽然比前一次有些进步,但依然还是没有读懂。也就是说,《般若经》的思想体系非常庞大,有很严密的逻辑性,有很深邃的思想内涵,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就会形成一种很大的障碍。我认真反省自己,觉得这就是自己业障的反应,包括文字上的障碍,所有这些障碍,使自己不能深入到经典当中去。我讲的这些感受,今后各位在读经的时候,或许同样会碰到。

这大部经虽然非常难读,但一个学佛的人又极度需要这种智慧,这也是一个矛盾。当《般若经》被翻译过来后,祖师们观察时节因缘,就把六百卷《般若经》第九分的“能断金刚”单独提了出来,出了一个单行本,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刚经》。《金刚经》被提出来在翻译的时候达到了信、达、雅。也就是说,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金刚经》的文字非常优美,节奏非常明快;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金刚经》的哲学含量非常丰富;当我们以《金刚经》作为修学的指导时,它确实可以使我们明心见性。《金刚经》总共只有五千二百七十四个字,但是洋洋五千言却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深入到佛法智慧的大海中去。《金刚经》主讲的就是般若,般若就像是一把利剑,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金刚经》读懂了,我们再读别的经典,别的经典的思想障碍和文字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没有抓住般若的思想,没有以智慧为先导,十个人有九个会差落。尤其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昌明、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的话,很可能就会迷失了自己。当我们深入般若以后,以所掌握的智慧来看问题的时候,既可以使我们站在每个角度去看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又可以使我们不被牢牢地局限在所站的角度上;既可以使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层面,又可以使我们不拘泥于每一个层面。

释迦牟尼佛活了八十一岁,在他讲经说法的四十九年当中,用了二十三年时间讲般若。般若是梵文的音译,中国人在翻译的时候,没有相应的文字来翻译这两个字,为了保持佛陀讲经说法思想的原貌,就以音译的方式把这两个字保留了下来。这也再次说明在最初译经时,我们的先师大德们是非常严谨的,在实在没有相应的文字加以准确的翻译时,绝不勉强翻译。

有的人,后来把般若译为智慧,但意译为智慧,往往会被中国人理解为聪明。因为中国文字的聪明与智慧似乎没有太大的分野。先说下聪明和智慧的区别:聪明,与定力无关,它是靠我们第六意识的分析、判断,在这方面所用的功夫,表现为聪明,聪明会患得患失。在文言文中,把聪明解释为耳聪目明。人老了的时候,眼花耳背,谁也不会称老人为聪明。只有对年青人,才称之为聪明。

有的人,后来把般若译为智慧,但意译为智慧,往往会被中国人理解为聪明。因为中国文字的聪明与智慧似乎没有太大的分野。先说下聪明和智慧的区别:聪明,与定力无关,它是靠我们第六意识的分析、判断,在这方面所用的功夫,表现为聪明,聪明会患得患失。在文言文中,把聪明解释为耳聪目明。人老了的时候,眼花耳背,谁也不会称老人为聪明。只有对年青人,才称之为聪明。

佛有十大弟子,每一个弟子都有自己能力上的第一。在整部《金刚经》中,佛陀都是与“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进行问答。在这些问答中,集中地展现了佛陀所有的般若思想。佛陀的这种展现,并不是像我现在这样依文解字地给大家讲解,他的智慧完全是从自己的毗卢性海中款款流出,也就是说心中原本就有了这些东西,他只不过以各种角度描述给我们。

既然般若思想这么重要,那么修学禅法的人又是怎么运用般若思想的呢?整个禅宗发展史是很漫长的,我只能粗线条地给大家勾画一下概况,使大家明白般若思想与禅宗的思想是水乳交融的。从初祖达摩一直到四祖道信以前,这一阶段一直是以般若为修禅的凭证,以《楞伽经》为印心的法本。到了四祖道信,他在湖北黄梅弘扬禅法的时候,就是以《金刚经》为他的门人来印心了。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开悟了,是否明心见性,就是以《金刚经》为印心的凭证。《金刚经》的印心法门,到了五祖和六祖时,这种传法因缘表现得就更为显著。也就是说从初祖到六祖,般若思想就像一条红线,对整个禅宗思想史起着一种贯穿的作用。因此,六百卷《般若经》和《金刚经》在禅门中被称为禅宗宝典,是所有修学禅法的人必须要修学的功课。

《金刚经》是佛陀以一种方便把他的智慧形象化了,他把这种根本的智慧比喻为金刚。金刚以它夺目的光彩,坚硬锋利的质地而独尊于各种宝物之中,它被称为宝中之宝。佛陀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说明这种智慧如金刚一般锋利无比,坚硬无比,无坚不摧。这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坐标,只有以《金刚经》的般若智慧为唯一的标准,才能分辨出我们的世出世法是否圆融,我们的思想是属于聪明,还是属于真正的智慧。

“般若波罗蜜”的意译,就是用大智慧度我们过彼岸。有人曾问我,有此岸和彼岸吗?此岸和彼岸是佛陀所证悟的本体,是离开语言文字和名相的,是一法不立没有言说的。但是,我们现在却看见这么多语言文字的经典。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种方便,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因指见月。比如我用手指指天,说天上有一个月亮,聪明的人就会因为我的指点去看月亮,而愚蠢的人只会牢牢地盯住我的手指说,没有月亮呀,并让我拿出月亮给他看一看。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一种方便的引见,它可以起到一种沟通的作用,而觉悟的境界是语言所不能够完全表述的。因此,佛在讲《金刚经》时用心良苦,他往往是边讲边扫。就像一个人从雪地上走过,他要想抹去留下的脚印,只好边走边扫。然而这样一来,脚印虽然可以抹去,却还会留下扫帚的痕迹。所以,很多祖师讲到语言文字与开悟境界的关系时,往往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悟的境界不允许我们在语言文字上去求,但又必须去讲,因为我们常人善于思辩,善于用语言文字去理解事物。有智慧的禅者往往是通过某种途径,把我们引到山高水长的地方或是没有遮蔽的地方,然后指给我们说,那就是月亮。就是说用尽种种方法,只待你自已去开悟。比如说举起了拂尘,砍掉了手指,拳打脚踢,乃至呵佛骂祖,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语言文字的执著,当下悟到心的本体和法界的真如。

是否有此岸和彼岸呢?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当我们当下承当,解脱、清凉、自在的时候,就无所谓此岸和彼岸。此岸和彼岸是一种文字上的建立。为什么建立此岸和彼岸呢?就是为了表示法有两个。平常我们都说佛法是不二法门,而我在这里讲法是两个,这就是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或者圣人的思想和凡夫的思想。圣人取得觉悟之后,为了使我们明白我们同他的差异,他就把解脱的那面叫做彼岸,把凡夫的烦恼、争名夺利、无明暗昧的世界叫此岸。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佛是觉悟了的人,当我们各位也能放下、自在、解脱、轻安的时候,我们也是佛,那我们与佛也就一体不二了。当大家不明白我现在所讲的这些道理,才有着老师和学生的分野;当各位已经掌握了这些思想,我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这种时候也就无所谓老师与学生了,那么我们就是一体,而不是两个了。我认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非常圆满的,既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又领悟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悟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依共存的。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时,只会增加我们的烦恼;当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时,我们就会产生理解。比如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的品格与我们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自他相换,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我们自己,领悟到他与我们的同一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胸怀境界才会更宽广,我们的烦恼才会淡化。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不二法门的方法,我们就是想解脱,想增长自己的智慧,想拓展自已的胸怀境界,即使有着这样良好的愿望,也是难以达到。所以,认识事物的方法非常重要。

所知也是障

我们一般人脑子里都是装满了概念和定论,因此在深入经典的时候,第一大障碍就是所知障。我们总是拿学过的东西和已知的概念为尺度来左右地衡量所看的经典。当看到经中所说的话符合自己的思想时就接受,否则就排斥;或者总是想在生活中找出它的真实凭证。前两天济群法师讲到,说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社会自从建立以后,我们人就把自己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描述非常准确。有一位叫海默尔的物理学家,在他的一份物理学答辩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有科技的研究成果,只是释迦牟尼玄记的开始。”玄记就类似于预言。他并且说:“以人为尺度建立起来的这个社会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有很多做学问比较客观的人,他们常常谈到人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佛陀与我们有这么久远的时空跨度,他又是一个觉悟者,我们对于觉悟者的言行和思想如果用凡夫的心去分析判断的话,怎么可能得到一种客观而公正的结论呢?所以,我们学佛时常常强调要放下以往的知见。就像一只茶杯要倒入甘露,我们必须先把茶杯里的东西倒空,并且把它清洗干净,然后再倒入甘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品味出甘露最纯正的滋味。如果我们根本不愿把茶杯里原有的东西倒空,直接就倒入甘露,怎么可能品尝到甘露原本的滋味呢?

所谓…即非…是名…

《金刚经》有一个概念,叫什么呢?所谓妙华,即非妙华,是名妙华。所谓讲堂,即非讲堂,是名讲堂。用我们的心来了解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赵朴初老先生,到人民大会堂开会,会议还没有开,毛泽东见到他了,说哎呀赵朴老,你们佛教这个《金刚经》啊,有一个概念我搞不懂啊。赵朴老说什么概念呢?毛主席说所谓赵,即非赵,是名赵,这啥意思啊?拿哲学的话给大家解释一下,叫否定之否定。如果大家打开心扉,我就开始讲这个概念了。所谓妙华,安了一个假名,在中国古典哲学当中叫“名实不符”。

讲到这里呢,可以引申到企业的管理上去。我们常常会被概念,被假名烦恼,简单一句话吧,就是名人的烦恼。很多名人成名以后,他走到任何地方,心里头装了一个概念,我是名人。你得像名人那样对待我。你不这样对待我肯定有了烦恼。有必要吗?何必呢?所以说凡是好名的人,从此以后要把这个名从你身上剥离开来。但是并不反对你用。如果我们没有二十四个小时的概念,我们没有语言的表达,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一样的话,社会秩序就乱了。是名妙华,我还要用这个名字。用这个名字可以建立我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社会的秩序。当然你听完我这样一段论述之后,你就会发现,佛教讲空,释迦牟尼佛的用意在哪里呢?要叫大家放下,叫大家舍去,叫大家空掉,比教给大家拿过来,要难得多。大家好好想一想,在我们充斥的物质世界里,在我们这个色香的世界,小到八岁的小孩,大到八十岁的老人,你不用教给他,他就知道了往自己身边拿,人们对“有”的认知,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不懂得空掉,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悲智双运,特别慈悲,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空掉,空掉了以后的结果是怎样呢?就自在。第一个概念,给是乐。学会给很重要,放下一分得到一分的自在。有人就会和我辨证说,像深圳这样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竞争激烈的环境,你让我放下,那我放下,别人就把我吃掉了,那多可怕。

可以作一个调整,如果你做强了,企业做大了,会发现,你需要一个空间。就像我们的手,你看,如果我拿着一个麦克风的时候,就固定了。如果我的手能够伸展自由的话,我就可以抓钞票,抓美女,抓科技,抓文化。所以说要学会把自己空掉,最终是让我们伸展自如。如果你们喜欢名言佳句的话,“拿的起放的下,收得拢放得开。”这就是“所谓妙华,即非妙华,是名妙华”这个概念的运用。你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这样一个思维,去提醒自己,这样对待自己,这样对待别人、这样对待自己的企业。

法无定法

在《金刚经》里,有句法语叫“法无定法”。这句话,若干年,大家不断在念。经也念了,法也听了,没有觉醒自己的心,没有用心去反省它,去觉察它或者去接受它。

佛在讲经的时候用的是摩羯陀国的语言,一个很小的国家老百姓的语言。我们把它翻译成中文,加标点符号的时候,就会信号减弱,或者密码混乱的情况。比如说在心经里,有一句话叫“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把这个“故”放到上面的时候,就是什么什么的原因,如果放在后一句的前面,就成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是这样。结果就不相同。“法无定法”这个“法”字的后面紧接着的是一个标点符号——逗号,“法,无定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它是三重境界,太重要了。这种理论如果正确,它就不会误导人,这种理论如果不正确了它就会误导人。

第一个“法”的意思是说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都是有方法的。比如说教书法,那你就必须按照书法去练,教武术那么你就按照武术的套路。我们经营管理,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就叫法。那么后面接着一句话叫“无定法”,前面的法是手段,后面讲的“无定法”是一种境界。大道无方,没有方法,没有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有的路都可以到北京去,到罗马去,有钱的坐飞机,没钱的走路。老子的学生问老子,老师,你今天给我们讲道,道在哪里啊?老子就对他说,形而上是道,给他说得天花乱坠,那个学生听不懂。他说,老师,我还是听不懂啊,道在哪儿?我估计老子可能生气了吧?他说道在瓦砾,道就在破瓦里。学生还不懂,结果老师说,道在屎尿,道就在屎尿当中,你懂不懂啊?他的学生还没听懂。道无处不在,佛法里叫什么呢?一切皆是佛法。

如果没有世间法,佛法有什么用呢?没有世间法,佛法就没有用了。佛法就是用来救治世间疾病的。佛为大医王,为了救我们的病。上面说了,贪、嗔、痴、慢、疑、见。大家会发现这个概念,前面的法是手段,是方法,是规律。后面的无定法,是说要达到一种境界。我想一个人如果做大做强了以后,没有他做不成功的事,也没有他办不到的事,那就达到一种境界。第三个层面,“法无定法。”如果一个人修行过程中,一个人在经营过程中,坚守着真理,比如说松下幸之助,有经营的三十六条规则。你背了这三十六条规则,然后到市场上去拼杀,你们大家说对不对啊?他有没有可能取得胜利呢?

我告诉大家,你们看了所有的经营管理之道这类书,并按照这个去做是死路一条。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时空在不断的变化,别人把牛都给拉走了,你还在那里摇橛子,公安就把你给带走。我们的很多法师,讲人家的故事,拾人牙慧,给别人摇撅子,很可怜。五月份在弘法寺,北大的一个博士生,他给大家讲丹霞烧木佛的公案,说丹霞为了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把佛像当柴生火,然后底下的人听了正好,唉,这下我们不搞偶像崇拜了。我们打破了所有的禁忌,我们可以直入那个真理了。我说,你现在要敢把庙里的佛像给我劈了烧火,公安局立马把你逮起来。

过去的祖师为了把我们引导走向智慧,那真是苦口婆心,设立了种种的方便,或者是灵利机语,或者是拳打脚踢,乃至于棒喝,它都是一种救人的手段,你说现在的徒弟你敢打?你还没打他他就开始说你;侵犯人权啊,不能打。他们就是死在话下,永远不开悟你也不能打啊!

法、道在至境是没有定法的,真正在用的时候,是没有定法的。大家如果参加体育比赛就会发现,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没有章法可循了,就不按照你理解的套路来了。艺术家靠自己的灵性,表达自己的心性,运用自如,他才能成为艺术家。写字人人都会写,但人人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在各行各业中训练,大的经营者他一定会有一个很高的平台和很高的经营智慧。

破四相

在《金刚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什么叫无我相呢?很简单,一个人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做法都是正确的。一定要关怀到别人的一种感受,那么这样就和真理相符合了。什么叫无我呢?比如说我拿着这个麦克风,它的外壳是有海绵、有金属,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起到扩音的目的。它完全是因缘相聚的。缘聚则有,缘尽则无。取出它的任何一个零件,它就没有作用了。佛教无我的道理,它直接可以增长智慧,开阔胸怀,让自己和众生打成一片。我执,我见直接导致众生受苦。像今天这样的对话,如果没有受众,大家不要听,甚至听不懂,我给谁说呢?所以我感恩大家,“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善缘的结合,才有了这样一个聚会。所以要对无我有深刻的理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了。所以要无我相。什么叫无人相呢?就是“我”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自己,把别人看成别人。固化的思维模式是:你的,他的,你们的,他们的。

那我们大家常常会说一句话,母爱是最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我就问他说,那如果你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打架,你一定会仇恨别人的孩子。那个孩子也是有母亲的。所以母爱实际上是有私心的。它在“伟大”的同时带着一种血缘的、宗族的、私利的东西在里面。泛泛而言,母爱是伟大的,但是和菩萨的爱相比,它是狭隘的。如果我们大家了解了观世音菩萨的那种情怀,怨亲平等,又作何感想呢?仇恨我的人、对我好的人,我和你都是平等的。这个指标太高了,谁能够做得到呢?我告诉大家,尽量去做,你只要去做了,你就会有好处。这个好处有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从做人的角度来说,这个好处可以是明显的。人相和我相是对立而生的。在《金刚经》中佛说:“我实无众生可度。”“我无法可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众生众生者,众缘所生”。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大家想长寿想与天地共存,释迦牟尼佛悟道后,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在生老病死当中”。没有一条命,小到蝼蚁,大到人类,能够超脱生老病死的规律。既然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我们必须面对它,逃避是没有用的。医学能解决我们身的痛苦,它不能解决我们心的痛苦。它能使得我们暂时忘却身体的痛苦,它不能使我们心里造的业消除。佛教里所谓业障、业报是医疗所无法消除的,那唯有借什么力量呢?借《金刚经》的智慧,斩草除根。破一分无明,得一分光明,断除一分烦恼,得一分解脱,少一分困扰,得一分清凉。

有一条狗见你就咬,你不要用棍子去打它,你打它,它下次咬你咬得更猛。拿一块馒头给它吃。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第三次我敢保证它不咬你了。这在佛法里叫布施,叫舍得。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他把众生了解得很清楚。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丘陵坎坷,高低不平,贫困,痛苦,所以说要学会给予。最高的境界是给予之后,无心求回报。还有精神的给予,你的兄弟姐妹,内心有恐慌,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去帮助他。如果人不帮人,人不爱人的话,那这个世道就应该打问号了。“仁者爱人”的“仁”字是一个单人边两横,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它的高低,他人是无法评判的。只有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评判,所以说是两横,不是一个横。那这种仁义的心,向善的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成为大家心理的黄金底线。任何时候,我要一心向善,对善不失信。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错误,一般的人他们会把佛法学死了,教条化了,僵化了。学死了,认为说你打了我左脸,我该给你右脸。那个理解是偏颇的,佛教的慈悲讲的是结果,而不是手段。

我们大家全面的领会佛法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佛教的慈悲心,并且建立一个慈悲的观念,成为我们唯一的出世的心理黄金底线。别人伤害了自己,自己不要去伤害别人,不要以怨抱怨,应当“以德报怨”,就能感化身边的人。我知道需要付出努力,这个时间或许是比较漫长的,甚至在某个阶段你是要吃亏的,但是大家应该有向道的心才可以。

这个话题讲四个方面。第一个叫解悟。“诵经千遍,其义自现”。我也是一个非常愚钝的人,刚刚出家当沙弥的时候,因为不接触佛教的事务,叫我去看大殿,然后我就拿了《六祖坛经》去念,今天念明天念,念久了以后,我发现,《六祖坛经》里的语法就和我心里头想的是一样的,得到了一种无上的快乐。接着我就开始念《金刚经》,到目前为止,只要闲下来,那些常见的经典我都必须念诵它。我就告诉大家,念经千遍,其义自现,你打通了文字上的关节,你就领会了。这个领会在佛教里叫解悟。

第二个部分叫证悟。在证悟的这一部分又分两部分,一个叫渐悟、一个叫顿悟。那什么叫渐悟呢?比如说我跟大家讲到的智慧,大家知道智慧和聪明不一样,知道还有悟道这回事,然后呢,反复的学习,一步一个台阶,日有所悟,日新又新,这个过程叫渐悟。今天悟一点、明天悟一点。如果你们大家不相信我所说的话,我可以给大家随意举一例。中国常用的汉字有五千,请问哪一个人是用自己的脑子死记硬背把五千字记住的?不会。我们都是望文生义。为什么会望文生义呢?靠的就是悟性。因为汉字它能表达一种信号,代表一种符号,它提供一定的联想的条件。会给我们一种灵感。我们为什么会念错别字呢?那是因为我们悟偏了。本来那个字它是有某一个偏旁,我们照着那个偏旁去念念错了,因为汉字还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所以说我们对于汉字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都是在靠我们的悟性。它是不断的,如水滴连起来成为溪流然后奔向大海。

什么是顿悟呢?顿悟就是当下承当,一闻千悟、势如破竹,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它。那有人说开悟是不是只有和尚和尼姑能够开悟,别人就开悟不了呢?不是的,佛学家对佛学不断的研究,研究到一定程度在法理上就贯通了,这种情况也会出现顿悟。还有世间的人做学问,方方面面都非常的勇猛精进、勤于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一通百通、触类旁通了,所有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找到了一个总的规律。毛泽东说叫纲举目张。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讲到了,比如说花道、茶道、剑道、书道、治理之道、经营之道,全部连接起来了道,无处不在,悟,使生命充满灵性。

如果你们打开这样一种根本的智慧,顿悟了这样一个根本的智慧。我们的祖师有这样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秕糠书”,一个大儒家年过半百,看了《楞严经》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那是因为《楞严经》让他获得了最根本的智慧,在医学上叫祖先脑。我们脑容量是十的十万次方,而我们现在所开发运用的智慧太少、太少了。我们人类即便是说能到月球上去,我们对自己了解的还是很少。我们对自己的大脑了解很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梦的现象,在世界心理学的范围内,对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但毫无疑问的,梦确实可以反映我们的潜意识,梦可以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并不了解它,这一切呢都有赖于生命科学、我们的修行,依赖于外部科学的探求,来证明我们生命的真正能量和它储存了多少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有很多的高僧大德没有文化,他们开悟以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那太多了。近代佛教史上的有一个放牛出身的法师叫寄禅,他原来是放牛的,后来出家了。这个法师他开悟以后,写出来的诗押韵合辙、意境高远,就像唐诗宋词一样,现在编成两本书叫做《八指头陀诗选》。你们看看,那不是一般的放牛娃能写出来的。开悟,对人是一种彻底的变化。

出于对圣人思想境界的尊重,我只能把我所讲的《金刚经》作为一种导读,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而不能作定说。因为我的学识、智力、心量和修为等等都还是很有局限性的,虽然我是出家人,但是我坦白地告诉大家,我和一般人一样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有人的局限性,甚至有很多致命的弱点。尤其在涉及到佛陀的经典时,我觉得我的智慧太有限,不能以一种使大家更易理解和消化吸收的方法使大家更直接地进入佛法。因此讲的时候,我感到很吃力,只能以一种谈心的方式与大家进行对等的交流。


{返回 妙华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之智 第六章 金刚之智
下一篇: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
 金刚之智 第六章 金刚之智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七章 四大菩萨问疾
 佛教信仰与经济生活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三章 佛国品
 和营员们谈谈业力与命运
 金刚之智 第四章 佛教与经济真的势不两立?
 金刚之智 第七章 逆境与磨难
 和尚感受金融风暴
 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章 观众生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