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五二 善生居士子本生谭
 
{返回 第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35
                三五二  善生居士子本生谭
                                                            〔菩萨=居士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丧父之居士所作之谈话。彼因父亲亡故
    而悲泣,徘徊各处,不能忘忧。佛见彼可有入预流果之可能性,佛于舍卫城托钵步
    行之机会,由一沙门随行,来至彼家,就预设之座,彼来向佛敬礼而坐。佛问:「信
    士!汝悲痛耶?」彼白佛云:「尊师!唯然。」佛言:「友!昔曰之贤人等闻贤人等之
    言,虽丧父亲,亦不悲痛。」佛应彼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出生于某居士家,名为善生。彼达成
    年时,祖父死亡,彼之父亲因父之亡故沉于深忧,由墓场持来骨片,于自己之庭前
    建立土塔,纳入其处,每于外出他往,向塔供花,追思而悲叹;不作沐浴,不用涂
    香,不为食事,亦不看顾工作。
        菩萨见此而自思:「予父自祖父亡故以来,悲伤而厌事,各处徘徊,除予之外,
156 他人不能与父以觉醒。予将以一方便,使父止悲。」彼于都城之外,发现一头死牛,
    持来水草,置于牛前谓曰:「汝食,汝食!汝饮,汝饮!」每一来者见彼云:「善生!
    汝疯狂耶?何故以水、草与死牛。」彼不作任何之答。于是彼等往其父之所云:「汝
    子疯狂,以水、草与死牛。」居士闻此语,失去对父之悲痛,而起对子之悲痛,彼急
    往子处云:「吾子善生!汝甚利巧,何故以水、草与死牛?」为唱次之二偈:
              一  汝刈取绿草         频频云食食
                  死朽一老牛         何故与之语?
              二  饮料与食物         欲起死之牛
                  恰如乏智者         汝之语无效
        菩萨闻此,唱次之二偈:
              三  彼之头如昔         手足尾亦然
                  耳亦如原状         予思牛将起
              四  祖父头手足         不见土塔侧
                  父身空悲泣         可谓乏智慧
157     菩萨之父闻此语自思:「予子甚贤,明辨此世与彼世当为之事为,为使予觉醒而
    为此事。」彼云:「吾子贤者善生!予悟『诸行无常』,此后予不再悲伤。如此子之作
    为,实可排除父之悲伤。」彼赞誉其子〔唱次之四偈〕:
              五  如火注苏油         吾心在燃烧
                  犹如水注火         彼消一切忧
              六  吾胸所穿矢         彼为我拔取
                  予为悲所击         除予对父悲
              七  今吾得拔矢             离悲成无浊
                  青年!我闻汝〔之语〕   不泣亦不悲
              八  同情有智慧         恰如此善生
                  转父之悲哀         彼能如是为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居士入预流果--佛
    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善生即是我。」

{返回 第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五三 张枝本生谭
下一篇:第一章 摩尼耳环品 三五一 摩尼耳环本生谭
 三五四 蛇本生谭
 三五七 鹑本生谭
 三七三 鼠本生谭
 三六○ 须逊第妃本生谭
 三五六 伽蓝第雅青年本生谭
 三六八 竹铐本生谭
 第三章 半品 三七一 长灾拘萨罗王本生谭
 三六五 蛇使本生谭
 三七二 鹿儿本生谭
 三六二 验德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达摩(Bodhidharma ?~536)[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离“有所求”?是不是还没有离开贪嗔痴?[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智慧比王位殊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佛教对占卜的看法[栏目:人间世]
 素食主义[栏目:修行笔记]
 深入佛法净除无明[栏目:传喜法师]
 直指大印 第十二章 帝洛巴的口诀[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相应3经 家经[栏目:相应部 20.譬喻相应]
 行禅指南[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