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六 月光王本生谭
〔菩萨═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祈园精舍时,对长老阿难得优惠所作之谈话。世尊由最
初成道二十五年间,并无一定之侍者,某时为长老那伽波罗 1,某时为那耆多、优
波摩那、须那呵多、周那、娑竭陀,某时为弥企哥随侍世尊。
某日,世尊向比丘等言曰:「汝等比丘!我今年龄已老,我对某比丘等言:『我
等由此路而行。』但彼等由他路而往,又某比丘等将我之钵与衣投诸地上;故诸子
要我指定一人比丘为不变之侍者。」于是由舍利弗为首,诸长老均合掌低头而立云:
「世尊!予愿随侍,予愿随侍!」佛言:「诸子之愿望,予甚谅察,然有此意愿已足。」
佛与拒绝。因此比丘等向长老阿难云:「君无求于侍者之地位耶?」长老云:「若世尊
不以自己之所得衣与我,不以钵之食物与我,不许与佛同住芳香之住居,不携予往
96 受招待;又若世尊能往予所受招待之处,若有由外国及远方来会世尊之予之同伴,
得即刻引见世尊,若予有疑惑时,得实时许近世尊问明,又若世尊于予不在中所说
之法,于予归来时能为予说,如此予方随侍世尊。」长老提出此四拒斥及四愿望之八
条优惠,世尊当即许可彼之愿望,于是彼由尔时以来二十五年间成为一贯之常随侍
者。
彼于五点 2达此最高之地位,彼具备七种幸福:即遭逢圣教之幸福,理解圣教
之幸福,知宿因之幸福,为自利询问之幸福,位圣处之幸福,如理作意之幸福,与
佛决定事务之幸福。彼于佛前得八优惠之许可,于佛之教为有名,光辉如悬于中天
之月。
于是某日诸人于法堂开始谈论:「诸君!如来与长老阿难以优惠使之满足。」佛
适出堂问曰:「汝等比丘!诸君今于此处为何语而坐?」彼等答:「如是如是。」佛
言:「汝等比丘!此非只今生,前生我亦与阿难以优惠使之满足,前生我亦与彼种种
希望之物。」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之都治国时,彼之王子月光童子,于得叉尸罗接受
学业。某夜,彼因向教师有所询问,于黑暗之中,由教师之家归往自己之住居,尔
时有某婆罗门巡回行乞,童子因归自己住居而未见彼,以腕冲突,坏彼入食物之钵,
婆罗门倒地哭泣。童子哀悯,返来执手扶起,婆罗门曰:「贵君坏我行乞之道具,请
偿予食物之代金。」童子告曰:「婆罗门!今予不能与汝食物代金,然予为迦尸国王
之王子月光童子,故于予即王位时,请汝向予要求财产。」童子于学业终了拜辞教师,
归返波罗奈之都,向父王展示学问,父王曰︰「予望我生能见子为王。」于是使童子
继承王位。
97 彼名月光王以正义治国,彼婆罗门闻此消息:「予今将往取食物代金。」彼往波
罗奈之都而行。彼见王向庄严之都城右旋为礼时,立于某高处场所,伸手高呼万岁,
然王未见而通过。婆罗门知王未能得见,开始议论唱第一之偈:
一 民之主请闻我言 月光王!我有目的来此处
二足之长!行路婆罗门站立 不应行过若无视
王闻彼言,以金钢之棒制止象行,唱第二之偈:
二 闻梵志语我且止 因何目的来此处
梵志!汝欲向我求何物 汝来此处语为何?
尔后婆罗门与王之间更依问答之言辞,说其它诸偈:
三 大王与我五胜村 百人婢女七百牛
又与黄金一千两 与我同族妻二人
98 四 梵志!汝有难行与苦行 梵志!汝有种种诸咒文
或有忠实夜叉鬼 汝或知我利益事?
五 我无苦行无咒文 亦无夜叉诸鬼神
我亦不知汝利益 然只曾有相会事
六 我觉会见为最初 由今以前不知汝
我今问汝语此义 何时何处曾会见?
七 王陛下!健陀罗王之美都 汝住得叉尸罗时
暗闇之夜于彼处 我等肩与肩冲突
八 民之主!我等二人立彼处 彼处亲自相交谈
我等会见止于此 由彼前后决再无
九 梵志!人人无论于何时 贤者会见与善人
一时会见交友久 曾为恩义不泯灭
一○ 然则愚人不认交 曾为恩义已泯灭
愚者多归无恩义 愚人乃为忘恩者
一一 反之贤者不忘友 曾为恩义不泯灭
99 仅少恩义不归无 贤人乃为知恩者
一二 我今与汝五胜村 百人婢女七百牛
更与黄金一千两 与汝同族妻二人
一三 国王陛下!善人会见乃如斯 星王之月满光辉
迦尸之王!依汝今日得会见 我今富有得如彼
100 菩萨并与彼以非常之名誉。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不只为今生,前生我亦依优惠使阿难
满足。」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婆罗门是阿难,王即是我。」
注 1 巴利语Nagasamala汉译那伽波罗又译象护,原语为Nagapala。
2 五点(Pancasu thanesu)按英译之注,五点为五之abhabbatthana (不可能处),意
义为何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