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八三 舍罗婆鹿本生谭
 
{返回 第十三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6

                四八三  舍罗婆鹿本生谭 1
                                                          〔菩萨═舍罗婆鹿〕
        序分  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佛向自身法将舍利弗简洁发问,而舍
    利弗详细说明之事所作之谈话。尔时佛向长老简洁发问。此为佛由天上降下时,要
    略而有顺序之故事:即长老宾头罗跋啰惰阇,以神通力由王舍城商人处得来栴檀之
    钵 2时,佛禁比丘等使用神通。时外道等自思:「沙门瞿昙禁止神通奇迹之使用,故
    今后彼等自身必不使用。」而一无所知之彼等弟子等问日:「何以贵君等不以神通力
    取钵?」「自己等对盗取之事,任何亦不为之,而况欲取一毫无价值之木钵?有何人
    愿以自己精征微妙之力徒现于彼等在家人之前,由此考虑所以不取。但释迦族之沙
    门伴侣,贪欲且又愚痴,出以神通力往取。切勿思吾等之神通力有何使用困难,自
    己等眼中并无沙门瞿昙之弟子,若吾等有意乐,可与沙门瞿昙一较神通之竞技。沙
    门瞿昙为一神通,吾等则为双倍之力使见。」彼等如此之言,比丘等闻知此事,告白
    世尊:「世尊!外道等欲为神通。」佛:「汝等比丘!任彼等为之,吾亦将为。」
        频毘娑罗王得此传闻,出至世尊之处,问曰:「世尊!请为神通如何?」佛:「甚
    善,大王!予将为之。」王:「然则佛非曾就此已制定禁戒耶?」佛:「唯然,大王!
264 然此为对我佛弟子所制者,非对诸佛所谓之禁戒。正如大王,贵君御苑之花与果物
    为对其他人等所禁者 3,而此规定对贵君则不适用之理相同。」王:「然则世尊于何
    处为此神通耶?」佛:「于舍卫城城门之处,骞荼庵罗树之下。」王:「予于彼处为作
    某种准备。」佛:「大王!一切不用。」翌日佛于朝食终了,托钵出行,诸人见之问曰:
    「世尊往何处?」「将往舍卫城城门之所,于骞荼庵罗树下,为摧破外道之双倍神通 4
    而行。」比丘等以此语使闻。
        大众:「如佛之神通,实未曾有,吾等将往见之。」于是离开家户,随佛之后而
    行。他之外道:「沙门瞿昙行神通,吾等亦行自己之神通相与之竞。」于是引率各各
    之弟子等,追随于佛之后。不久佛至舍卫城,王问:「世尊!即将真正行神通耶?」
    佛:「即将为之。」王:「何时为之?」佛:「由今日至第七日阿沙荼 5月满月之日。」
    王:「世尊!将作幕荫耶?」佛:「均已妥当,大王!在予行神通场所,帝释为作十二
    由旬宝石之幕。」王:「行此神通之事,可否向市中宣布?」佛:「可与宣布,大王!」
        王即命令法之布告者,跨于美饰之象背之上:「佛于舍卫城城门之处,在骞荼庵
    罗树下,行摧破外道之神通,时为自今七日之后。」于是每日巡回布告。外道等闻佛
    于骞荼庵罗树下欲行神通,于是投掷私财,砍伐舍卫城附近一带之庵罗树。于满月
    之夜,法之布告者巡回布告:「今日 6晨朝将行神通。」彼依诸神之力,如立于全阎
    浮提中家家之前布告之状,声音响彻。而起心欲往见者均自己到着舍卫城,如是有
    绵延十二由旬之参观者。
        佛于晨朝拖钵入舍卫城,尔时王苑之园长名骞荼者持一如水壶大之纯熟美丽庵
    罗之实,往王所之途中,彼于城门之处会佛,「将此献佛为宜」,彼以庵罗之实向佛
265 献上,佛受之坐于其处而食。食终佛言:「阿难!将此核付与园长,植于此处,此将
    成为骞荼庵罗树。」长老依言,于是园长掘地植之。其核忽破,数根下垂,出锄柄粗
    细之芽,彼于多人得见之间,成为高达百肘,干枝五十肘之大庵罗树;而于观看之
    间,开花生实,蜜蜂群集,果实坠满树上,耸立于天空之中。风来吹打,使美味之
    实落地,后来之比丘等食之而去。黄昏之时,诸神之王熟思:「造七宝之幕,为我等
    之责。」于是速遣毘首竭摩覆以青莲华十二由旬作七宝之幕;如是一万世界之神前来
    参集。佛为摧破外道,行双倍神通,即令弟子亦感异常,而多人见此持有信心。佛
    继站起,坐佛座而说法,使二十俱胝之有情,如饮甘露。然而佛思:「过去佛行神通
    后,往何处而行耶?」佛知:「乃往三十三天」,于是佛由佛座起立,以右足踏于由犍
    陀罗山顶,而以左足跨于须弥山之顶上,登上三十三天,坐于昼度树下无垢白石之
    上,度过雨期,向诸神说有关阿毘达磨之法。
        诸人不知佛之去向,因不见 7佛,各自归家。经三阅月,自恣之日近,长老目
    犍连往佛之所,告白此事,佛问曰:「舍利弗今往何处?」目犍连:「世尊!彼长老见
    彼神通而起欢喜心,与出家之五百新比丘,一同在僧伽舍之市安居。」佛:「目犍连!
    自今七日后,吾将降落 8于僧伽舍城门之处,如欲见如来者皆可集于僧伽舍。」长老:
    「谨遵圣命。」受命归来,向诸人告此信息后,将诸人一瞬之间全部运往距舍卫城三
    十由旬之僧伽舍市。
        佛过雨期于自恣终了,告帝释欲归人间,帝释唤毘首竭摩近前命曰:「为十力尊
    归人间界,为作阶梯。」彼于须弥山顶作阶梯之一端,另一端则作于僧伽舍城门之处;
266 其中间者为宝珠造,一方之侧为白银造,另一侧黄金造,为筑此三阶梯;阶梯以七
    宝造之栏循围绕。佛行开辟之大神通,由中央宝珠造之阶梯降下,帝释天为持衣钵,
    须夜摩天为执拂子,娑婆主梵天为持伞盖相随;一万世界诸神雨天香料,天之华鬘,
    以供养之。当佛立于阶梯最后之阶时,长老舍利弗首先第一拜佛,然后其它诸人拜
    佛。佛于如斯群集诸人之中自思:「目犍连以有神通力有名,优婆离以善保持戒律有
    名,然舍利弗具有大智之事,一般尚未遍知。除予之外,实际无有具与彼同等智慧
    者,予将于一般众中示知彼有智慧之事。」于是先以问题问诸凡人,凡人等如是答之;
    次问于预流果境界者,得预流果人等如是答之,而凡人等则不解︰于是于一来果之
    境界,不还果之境界,诸漏尽阿罗汉果之境界设问。于各大弟子之境界被问时,各
    各下位者不知上位之问,上位者则答以适于彼之问,至于最优弟子之境界被问,则
    最优弟子等答如是,而其它者则不能解;最后舍利弗长老适切被问,此长老答如是,
    而其它诸人则全然不明。诸人问曰:「与佛问答彼长老为何人?」「法将舍利弗是。」
    诸人闻之:「实为大智之人。」互相谈论。尔来诸神或诸人之间,于此长老有大智之
    事,善为遍知。于是佛于佛之境界发问:
                  世有达彼对岸者              更有有学诸凡人
                  君贤者!彼等行状为如何      吾今问汝汝语我
        佛问:「舍利弗!此简言之意义,应如何详见,汝知之耶?」长老熟思佛问,明
    了佛所问者为有学无学比丘等应到之道,彼对是问并无何等疑点,然彼思:「依应到
    之道而言,从诸蕴等能说数多之方法,究依何种方法而说,始能与佛之意向相合致
    耶?」有关佛之意向抱有疑点。佛知此:「舍利弗对所问已无何等疑点,但有关我之
267 意向则有疑点,自己若不示其方法,则不能说明此事。善哉,予将教以方法。」于是
    谓其方法如是如是以教之,佛言:「此即如是,舍利弗!善为了解可矣。」于是彼已
    善了解。佛自思量:「舍利弗知我意向,从诸蕴将能十分说示。」长老舍利弗为佛所
    教方法,其问题明显有如已知百方法千方法之状,彼以由佛所教之方法,说明于佛
    境界之所问。佛向遍十二由旬诸人群众说法,为使三十俱胝之有情能饮不死之液(甘
    露)。
          佛于诸人散去之后,继续行脚之旅,渐行至舍卫城。到达之翌日,佛外出托钵,
    得食物归来,向比丘等就诸事说明之后,入于香室。黄昏时,比丘等相互谈长老舍
    利弗之德,坐于法堂:「诸位法友!舍利弗长老实为大智之人,其智慧实广敏锐彻,
    对十力尊简单发问之事作详细之说明。」佛出彼处问曰:「汝等比丘!人有何语,集
    于此处?」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彼对简单
    所云之事,详细说明。」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都治国时,菩萨生于舍罗婆鹿之胎,栖于森林之中。
    王好狩猎,且力甚强,彼思他人皆不如己堪称为人。某日王出猎时,向廷臣等云:
    「任何人于鹿由傍逃过而放之者,处以笞刑。」诸人自思:「任何人立于自己家之当
    中,而亦多有对自己库房不留意之处。今一鹿跳起,须善加处理,将彼驱向王所立
    之处,岂非上策。」于是人人时时整备,先安置王于路傍而立,彼等则将大丛林包围,
    以棍棒及其它诸物即地,惊起舍罗婆鹿,最初于丛中旋转,三度环绕奔驰,搜寻逃
    出之空隙,然见诸人手执弓箭,毫无间隙,立于周围,实无法可想,只有唯一方法,
    彼发现王所立之处有隙可乘。彼之眼中闪现光辉,如瓦砾飞投之状,直向王前奔来,
268 王见飞奔前来之鹿,立即放箭,但归失败。
        须知舍罗婆鹿兽类,巧于避箭,如箭由前面飞来,则急速停止站立,使其飞过;
    由后飞来,则向前飞奔,由箭逃出;由上而来,则曲背避之;由横飞来,则稍行扭
    开身体;如狙击腹之当中,则鹿团其身体而倒卧;如此彼于箭飞行恰如风之吹散黑
    云,蓦地逃窜无踪。王之两侧站立之廷臣等见舍罗婆鹿逃逸,一同来集问曰:「此为
    何人逐鹿现场?」「此乃王之捕捉场所。」「然王确曾呼叫欲杀此鹿,实际王未能射中,
    箭坠地面。」彼等无所事是,以此论调,对王作戏笑之谈,如花开放。国王自思:「彼
    等笑予之事,尚不知予真正之力量。」王一紧身上之着物,取剑徒步而行:「予将捕
    捉舍罗婆鹿。」于是急急奔出。彼随于鹿后,驰行三由旬,舍罗婆鹿驰往林中,王亦
    入林。但舍罗婆鹿之行方,有一深六十肘之大穴,为一朽木所覆之穴,其深三十肘   
    处积水,并繁生芦草覆盖。舍罗婆鹿嗅闻水味,知其穴之所在,彼稍回返避之通过,
    然王直接奔来,遂落入穴中。舍罗婆鹿不闻王之足音,回返视之,不见其姿。「此王
    必落穴中」,彼往观之,见王在深水中不能立足,焦急疲困。是时鹿已对彼之所为,
269 早不存心,心感充满哀怜:「如是弃王而去,王必死去,予今将为王除苦。」于是立
    于穴端曰:「王请勿怖,予为王除苦。」彼如引自己可爱之子,依岩石支持身体努力
    向上引王,将此为杀鹿而奔入之王由六十肘之深穴抱起,负载于背上,由森林出,
    至距王之军队居处不远场所,将王卸下,于是与王以忠告,使誓守五戒。王由摩诃
    萨身边离去,深感歉咎曰:「舍罗婆鹿王!蛊胡与予同来波罗奈。予有十二由旬之波罗
    奈国,献与贵君,请君统治。」鹿:「大王!不可,予等兽类,不可治国,若王对予
    持有善意,望请守予先刻所嘱持戒之意,并家臣诸人亦如是守之。」菩萨为忠告后,
    即隐入森林而去。王思起鹿王之美德,眼中湛满泪水,归来至军队之所,为各军围
    绕而还都;王命以大鼓巡回宣告:「今后国中之人民,皆应守五戒。」然王对摩诃萨
    救自己之美德善行,未向任何一人泄露。王于黄昏,食种种美食,卧于美饰之裘床,
    次晨朝起,思起摩诃萨之美德,出床于椅上结跏趺坐,心中喜溢,唱次之六偈歌,
    以叙其喜:
              一  尔闻,人希望之光        贤者勿厌倦
                  尔实应见吾              今已达所望
              二  尔闻,人希望之光        贤者勿厌倦
                  实尔应见吾              吾由泥上陆
              三  尔闻,人应勤奋斗        贤者勿厌倦
                  实尔应见吾              今已达所望
              四  尔闻,人应勤奋斗        贤者勿厌倦
                  实尔应见吾              吾由泥上陆
              五  纵然沉苦海        勿断希望梦
                  若人有智慧        终将到乐地
270               实人感触多        有苦亦有乐
                  若人不深思        死魔神来访
              六  从不思考者        彼等招破灭
                  为男女幸福        不独思己利
        王作如斯之歌间,太阳升起。王之司祭,晨朝侍奉王之起居,来至宫门入口,
    闻王之歌,彼自思:「王于昨日行猎,必定被舍罗婆鹿逃逸,受侍从者嘲讽,为不失
    王族之荣耀,为杀鹿,而追逐鹿踪,于是落入六十肘之深穴。舍罗婆鹿王思其可哀,
    不思王对自己所作罪等,救王出穴。故王今作歌,以叙其喜。」于是婆罗门将王之歌,
    一字一句,皆得闻记,彼对王与舍罗婆鹿所演之一幕情况,正如拂拭洁净之镜映影,
    见彼之颜,如同原状,完全知其一部之始终。彼以指尖扣扉,王问:「何人?」「大王!
271 予为司祭。」王启扉:「阿阇梨!请入。」司祭入王之室,述问候后,立王之傍:「大
    王!王于森林中所为之事,予已全知。王追一舍罗婆鹿落入穴中,彼舍罗婆鹿依岩
    支持身体,由穴中引王出险。因此,今王思起其鹿之美德,作歌以叙其喜。」于是彼
    唱次之二偈:
              七  王于险峻山路中        舍罗婆鹿尔尝追
                  彼以广大仁慈心        实冒危险救尔命
              八  彼鹿之身岩支持        引尔出穴脱苦难
                  魔神手中免斯苦        广大仁慈尔应赞
        王闻是语自思:「此男未与自己一同行猎,彼时之事,完全得知,彼如何知晓?
    当为一问。」于是唱第九之偈:
              九  尔时彼处不共在        或又何人语尔言
                  尔见一切知无碍        婆罗门!尔之智识真可畏
        于是婆罗门云:「不也,大王!予决非一切知之佛。予只善思 9大王之歌偈中一
    字一句,知其意义而已。」彼如是说明唱第十之偈:
            一○  尔时彼处吾非在        亦非何人对吾言
272               尔美歌偈句句意        人王!贤者善知彼思量
        王闻此甚喜,与彼诸多宝物。自有此事以来,王乐为布施等善行,诸人亦喜善
    行,由此世死去者,使诸神世界充满。
        某日,王欲为射鹄之戏,与司祭一同来至王苑。时诸神之王帝释,见天宫增殖
    诸多之青年神与女神,彼思:「此究为何故?」而彼知悉舍罗婆鹿由深穴救王,劝王
    誓守戒律之事。帝释自思:「王以其力,使人人皆为善行,故诸神世界充满,今恰值
    王来王苑为射鹄之戏,予当以狮子吼赞舍罗婆鹿之美德,且使知自为帝释之事,予
    立于空中说法,说明慈悲与五戒之德,然后归去。」帝释来至王苑,王取弓搭箭将欲
    射鹄。尔时帝释于王与鹄的中间,以神力使舍罗婆鹿出现。王见鹿而不能放箭,于
    是帝释入于司祭身体之中唱偈云:
            一一  尔矢可死强力者          以箭搭弓何踌躇
                  箭发之处射杀鹿          彼肉可飨王宫食
273     王以偈答之曰:
            一二  此事吾确知              婆罗门!鹿为王族食
                  鹿行吾感铭              故吾不杀彼
        帝释更唱次之二偈:
            一三  大王!此鹿并非鹿        大王!此为阿修罗
                  人中之王!尔尽可杀之    成天人之王
            一四  大王!若尔心踌躇        友!杀此舍罗婆
                  尔强勇者!尔与尔妻子    阎魔灰河堕
        王以次之二偈答曰:
            一五  一次险恶林中陷        妻子亲爱之友群
                  纵堕阎魔之灰河        不杀与吾生命者
274         一六  此鹿救吾濒死地        于多怖畏森林中
                  斯事常令吾想起        大婆罗门!如何知彼而杀之
        帝释闻此,恢复本来帝释自身之姿,由司祭之身体出,立于空中,叙王之美德,
    唱次之二偈:
            一七  汝喜友者!生年永荣善  王法治王国
                  数多女人群            侍汝贤王者
                  此国有快乐            更生三天界
            一八  尔今无怒心常静        喜施一切托钵者
                  成大利此乐施果        天界为家斯无咎
275     诸神之王帝释为斯语后,更续云:「大王!予本强汝所难为而来,然尔不与予以
    可乘之隙。好自为之,慎勿懈怠。」遗此忠告,彼归自己之住所。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等比丘!彼非自今始,前生舍利弗亦对此简单
    之问事,而详细知其意义。」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阿难,司祭
    是舍利弗,舍罗婆鹿实即是我。」

    注 1  与此同类之史话见Jatakamala 25,Sarabha。
       2  此一史话亦出于Vinaya III,P 29f;Dh.A,III P.201f ;四分律卷第五一(大正藏二二、
          九四六页b),毘奈耶卷第六(大正藏二四、八七七页b)等。
       3  所禁者,底本作Caritam今依脚注为Varitam。
       4  双倍神通(Yamaka-Patihariya)此一史话见Mahavastu III,P.115;Diviyavadana
          XII;Dh.A.III,P.474f;Jataka I.P.88;四分律卷第五一(大正藏二二、九四九页a)等。
       5  阿沙荼(Asalhi)月之名,为仲夏,由六月之后半至七月之前半。
       6  今日云云,由日没至次之日没为一日。
       7  不见,底本作disva,依脚注为adisva。
       8  从天降下之传说见S.N.40 10.Sakka;Diviyavadana P.400;Dh.A.III,PP.224;杂阿
          含卷一九(大正藏二、一三四a)、增一阿含卷第二八(大正藏二、七○七页a)、有部毘
          奈耶杂事卷第二九(大正藏二、一三四页a)、义足经卷下(大正藏四、一八四页c)等。
       9  善思,底本作amakkhetVA,依脚注为Samekkhitva。
      10  灰河(vetarani),所谓在地狱中之河名。


{返回 第十三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四八二 卢卢鹿本生谭
 四八○ 阿吉提婆罗门本生谭
 四八二 卢卢鹿本生谭
 四七五 攀达纳树本生谭
 四八一 陀伽利耶青年本生谭
 四七七 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谭
 四七九 迦陵识王菩提树供养本生谭
 四八三 舍罗婆鹿本生谭
 四七六 敏捷鹅本生谭
 四七四 庵罗果本生谭
 四七八 使者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051、不着世间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修心七要[栏目:贡噶旺秋堪布]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不供养三宝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