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见性成佛 第二十六天
 
{返回 如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4

第二十六天

诸位观众、诸位菩萨大家好:

教内任何一宗一派不能远离「见性」这个法门,如果法门远离见性,那么这个法门是不了义、不究竟的法门,因为你这一派这一宗未见性的话,修到最后焉能出离三界、顿断六道?根本不可能,因此非见性不可。我们这个演讲,每一天都要教诸位如何见性,因为惟有见性,才是我们了脱生死唯一的关键所在,这么说见性重不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

当今的佛教,目前修道的人非常多,但是开悟证果的人很稀有,这是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很多人听了很多经,却忘了自身修证的也非常多,引起了开悟圣僧要说出他的心声。他说: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见性剎那无大千。」

一语道破,他说「学者恒沙无一悟」。「学者」指的是学佛的同仁,学佛的人非常多,在非常多的当中,很罕有的一个、两个来开悟证果,什么是开悟证果?见性。没有见性焉能称为开悟?所以有开悟没开悟,就问他有没有见性。【涅槃经】里佛祖这么说,他说:

「见性者不名为众生,不见性者是名为众生。」

他是不是众生?就问他到底有没有见性,所以见性就是开悟的本意。你之所以不见性、不开悟,理由在那里呢?他告诉你「过在寻他舌头路」,你的过失在那里?就是你自己听太多经却没修,或是咬文作意、食古不化、默守成规,在此情形之下障碍你无法开悟证果。你看,你未开口就看到你的喉头去了。道理在那里?你听很多,实际上却没有用功修证,只是听人家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种情形下你怎么可能开悟证果呢?譬如说,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明心见性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在念佛的人而言,有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你事一心没有,理一心也没有如何来念佛三昧?没办法,没有实际上去修证,念「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实际上念看看,没有修证一心不乱如何得呢?念佛三昧一切都免谈了。只是听人家那么说而已,自己没有去做,就像口渴了自己不喝茶,饿了不吃饭,没吃饭肚子如何饱?茶不喝如何止渴呢?所以一定要修证,道理在此。

你有信、有解以后,接下来要修证、行证,不行、不证如何达到开悟证果呢?念佛是如此,见性也无二法门,同样要去修证,见性要参「性」是如何?性的本质是如何?性是什么东西?性如何契会?如何悟?如何见?嗯,性在那里?要参参看、要去行、要去证,否则你信心够,悟性也够,信解都具足了惟欠东风,就是要「行证」而已。所以你不去行证,永远在信解当中打转,要如何开悟呢?所以他告诉你,你的过失在「寻他舌头路」,听很多人讲,可以做为佛学的博士,也可以做学者了,但是都没有行证,你的过失就在这里。他又说「欲得忘形泯?迹」也就是你想达到能所双亡,达到心内无相无境无尘,你唯一的条件要泯除掉、净化掉,心里如果有境有尘有法,你当下仍被境绑住。所以「我」净化以后,「法」也要净化掉,你要忘形要泯?迹。泯就是灭掉的意思,灭到你心里没有任何一点法尘,没有任何尘埃。所谓「万法不立,一尘不染。」要泯?迹,你没有泯?迹,没有忘形的话,你想要见性、想要开悟,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首先说明你的过失在那里,你的过失在「寻他舌头路」,过失在听很多法都不用功修行,变成佛教的博士、佛教的学者,佛教的博士、佛教的学者与你的生死有何相干呢?和你的涅槃了无痛痒呀!所以不可只要听只要学而已。

你看我们教内懂很多道理的人很多,甚至能教佛法。但是他并无开悟证果,过在那里?过在「寻他舌头路」。再者,他的心地并无功夫,什么叫做无功夫?「欲得忘形泯?迹」,你若要成功必须忘掉你心中的境、尘、法,唯一的途径就是「泯?迹」,要「忘形」我们佛教的术语,就是心里所有尘埃、烦恼、无明三毒要顿断的意思,不然的话一切都免谈了。接下来告诉你「见性剎那无大千」最后的成就,能够达到没有那些过失,还要心里有功夫,见性以后一剎那之间,「无大千」就是能所双亡,心里所有的烦恼无明,这些业识全部净化掉。「无大千」见到你的大圆镜智,见到你的如来藏性,见到你清净光明的佛性了。所以开悟祖师这些法语,给我们的感触是无量无边啊!说出了时下修道人的通病。再念一遍: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迹,见性剎那无大千。」

目前在台湾广学的修道人确实很多,学得非常好,可说是佛法的泰斗,可惜学了那么多,做一位学者你应该要开悟证果,你的「信解」已经具足了,欠缺的就是所说的「行证」。所以信、解、行、证,是每一位修道人必然要经过的事实。也是我们修道人要掌握生死的根本,生死门若入门以后开悟证果才有份喔,否则永远遥远无期啊!所谓: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途,路途一旦明,生死一齐休。」

修道不是修高兴的,修情绪化的,实际上要知道生死的门路,门路如果摸清楚知道入门了,生死一齐就休掉、就停止了,涅槃现前、自性现前、开悟证果了。修道当然以心为根本,修道没有掌握你的心,只是在枝末认真舍本逐末忘本的话,你累?修行都成不了佛证不了果。所以修行是以心为根本,这是任何一尊诸佛、菩萨、开悟圣僧乃至修道人不能否认的事实。修行以心为根本,永远将它记住。一位开悟圣僧说如本啊!让我讲一下好不好啊?来,我们看开悟圣僧怎么说:

开悟圣僧云:「诸圣所修,唯只推心,即心是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主,涅槃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三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魔由心生,佛由心成。」

好庄严呀!诸圣是所谓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尤其圣中圣是指佛而言。所有三世诸佛全都是修心,共同指心、修心、证心而已。心是众善之源,你做一切善事铺路造桥、讲经说法、慈悲喜舍、大雄大力、大慈大悲都没有离开你这颗心,心是众善之源啊。你的心是万德之本,你做那么多功德有离开心吗?没离开。心是万德之主,涅槃是由你的贪瞋痴息灭以后而所生出来的。所以没有把心息灭,没有把它停止,妄想没有把它顿断,三毒没有净化,涅槃如何得呢?所以涅槃也没有离开心啊!三界轮回也是从你的心所起,你为何会轮回?没有离开你这颗心,你为何有生死?并未离开你这颗心。欲从心起,心是过去延续到现在,之所以延续到现在是心所延续,再由现在延续到未来世也是由心所延续,没有心怎么有未来世?所以说「心是三世之门户」喔,一语道破了。「心是解脱的关津」「心」是否能解脱、会不会生死?「心」是关键所在,无心不论解脱,不错。「魔由心生,佛由心成」你要成魔没有离开心,要做佛也没有离开心,心是一切万法之本。所以如本才说「修行是以心为根本」。诸位,笔记起来这些以后都是你的:

开悟圣僧云:「诸圣所修,唯指推心,即心是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主,涅槃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三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魔由心生,佛由心成。」

既然修道是以「心」为根本,那么我们的自性要如何解脱呢?心要能解脱,你要抓好门路,找清楚后再躜进去这样就对了。到底心解脱以后心境如何呢?我们看开悟圣僧如何形容心解脱后的意境:

开悟圣僧云:「光明自性,浩浩荡荡,纤毫不立,扫踪绝迹,一丝不挂,无拘无累,清清如如,当下即是。」

开悟祖师不愧是开悟祖师,他告诉你,我们的自性光明,光明的自性浩浩荡荡,纤毫不立,扫踪绝迹,光明的本性浩浩荡荡,什么是「浩浩荡荡」?叫做清洁溜溜一丝不挂,「一丝不挂」是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开悟证果,他的心里没有一点点尘埃的意思。后来因为佛法较普遍民间化了,变成女人未穿衣服,连一条丝都没有挂着,表示赤裸裸没有穿衣服。这么说不对,古时候这一句话是佛教很庄严解脱的话,「一丝不挂」代表修道修到心里没有尘埃了,万法不立、一尘不染的境界了。「自性光明,浩浩荡荡,纤毫不立。」这是真正的功夫。

「扫踪绝迹」所有心里的无明烦恼杂草,完全在大般若大智慧之下,扫得干干净净。「扫踪绝迹,一丝不挂,无拘无累」完全不会让三毒拖累了,没有尘埃将你拘束了,一丝不挂的时候了。「清清如如,当下即是。」「清清如如」是指你光明的如来藏性,完全回复到自性光明、本来面目的时候,那个时候当下就是了。开悟自性的意境知道了吗?再念一遍:

「光明自性,浩浩荡荡,纤毫不立,扫踪绝迹,一丝不挂,无拘无累,清清如如,当下即是。」

这就是自性解脱的意境,否则常常说「自性解脱」、讲「见性」,意境如何呢?刚才说的就是了。

我们常说,我的善根流露自己冷暖自知,一个人想要出家修行,出家的定义如何?出家的实质如何?你为何有出家的动机呢?自己要弄清楚,那么出家的意义在那里呢?来,我们听正科班的怎么说:

「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一语道破出家人的心里要「不附物」,附物就是挂住、背住、有包袱。心里并无尘埃、心里并无罣碍、心里并无执着、心中并无一物,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也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不能堪称为出家修道修行。如果出家人有心要修道,还在「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出家人若还会贪生怕死,想要活久一点,做多一点事情,把自己忙得死去活来,这和三宝没关系,和修道、涅槃、证果没关系,劳劳碌碌一辈子,叫做「劳生」。「惜死」就是很怕死,爱惜他的生死,慢一点死多活几年,看一些世间的风景。在此情形之下贪生怕死,做的事又和生死没关系,和三宝没关系和见性没关系,这种劳生惜死,不如别出家修行了。因为,他并没有与出家的本质、实质相应,这样的出家太可惜了,在家就好了。

所以开悟圣僧这些话,全都是针对时下有许多出家人,当初出家的动机和实质远离佛道的本意。真正出家是如何?「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所以我们修道当中,要为生死来努力,登上涅槃山。出家人心中还有一尘、一物、一境的话,不能将心中所有的无明烦恼净化,还背了一堆包袱,这样不名为修行,不能堪称为出家。所以,第一句话就告诉你「出家人心不附物」不要背包袱,背得死死的,拿得紧紧的、扛得牢牢的,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所以心中要如何?心中无一物,才是真正的修道。所以有人出家以后,心中仍非常罣碍世情,不论是世间的名或利,看不破。世间的感情看不破。世间种种权威,看不破。过去一段沧桑史,放不下。过去轰轰烈烈在台湾社会有一片天,欢天喜地的心境还放不下。这些心中都有背东西,心中有附物,心里如果没有附物,渐渐就入道了,真正开始修行了。出家真正的定义,佛祖在【四十二章经】里讲得很详细:

「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

出家先决的条件要「割爱辞亲」,经过父母的同意,加上自己的善根流露,亲戚朋友将他们割一割、辞一辞,说一句再见沙哟娜啦,要割爱辞亲,否则出家以后还为亲情罣碍,那要如何了道?为了感情还耿耿于怀,如何证入涅槃呢?所以第一步要「割爱辞亲」。我们教内有很多半途出家的,也就是娶妻后才出家的,对他的妻子放不下、对他的子女放不下,耿耿于怀放在心里,背着这个包袱的非常多。他放不下而罣碍、烦恼、执着,这要如何见性呢?应该要割爱辞亲才对,割爱辞亲是出家第一件要做的工作。

接下来要「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识心」明心见性就是要开始做这个工作。「解无为法」就是与空相应、与涅槃相应、与无生法忍相应、与不二法门相应、与实相中道相应,要解无为法,这样才称为「沙门」,「释迦沙门」!「沙门」是梵语,翻成台湾话就是「断绝贪瞋痴,成就戒定慧」才能够成就沙门。成就戒定慧唯一的条件,要「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如此就是了。

再来,出家的实质意义在那里呢?这是每一个人所关心的,我相信我们台湾济济朝野上下,虽然目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总是有一个心愿:以后我有因缘,以后我有机会,以后我若善根成熟,这条路我必定要走的。也很有心想出家,那么出家的实质、它的意义、它的动机在那里呢?来听如本说两句:

出家的实质意义:「出三界家,出烦恼家,出六道家,出轮回家,出生死家,是名真出家。」

论出家说出家,出家实在说不尽。「出家」首先告诉你「出三界家」,你看很多修道人无法出离三界,原因就是仍然在欲界里周旋不出,欲界、色界、无色界叫做三界。要远离要出去,若在三界里仍然有生死,要出三界家。第二「出烦恼家」你有贪欲的烦恼、瞋恨心的烦恼、怨妒心的烦恼、忧心的烦恼、还有吃醋、嫉妒心的烦恼,有扯人后腿、批评是非的烦恼,反正烦恼说不尽,烦恼是宗亲广说不尽。

出家以后要顿断烦恼,所以四弘誓愿里面,佛祖教我们发一个愿「烦恼无尽誓愿断」,重重无尽的烦恼,多生累?的烦恼,今世的烦恼。出家以后要有勇气、精进,要顿断所有的烦恼,因此出家要出烦恼家。接下来「出六道家」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牲、饿鬼名之为六道,这六道如果没有出离,还常常在做人、做鬼、天神、做阿修罗,还在三恶道里面起起浮浮,你永远要做凡夫啊!所以六道又称为六凡,我们修道要顿断六道出离三界,然后成就你的自性解脱,才是「做圣人」。「做圣人」就是我们根本的动机,当然做圣人以后还要倒驾慈航度化无量众生,只是还未达到这个境界以前,首先你要出六道家,净化你的六道出离轮回,才有可能达成做圣人的条件,要出六道家,再出轮回家。

说到轮回,我们做佛的弟子大家很熟悉,看很多听很多了,轮回是譬喻,像车轮那样转、旋转,再怎么旋转,都没有离开这轮子三百六十度范围,周旋不出变不出去。你要脱离这轮子就对了,不要被轮子绑住。譬如在六道轮回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阿修罗、一下子做鬼、一下子做人、做地狱、天神、天女,轮回永远转不出去,六道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这轮回家要顿断,要跳出去就对了,开悟证果就没有六道轮回了。再者,要「出生死家」生死家简单说就是有生就有死,死是由生来的,无生就无死,死是对生而言,你达到不再死了、不再生,那里有六道轮回、三界之有呢?已经证入大光明藏、证入如来藏性里,证入一真法界里了,那里还有六道轮回呢?远离生死了,以上所讲才是「出家」真正的意思。再念一遍:

出家者:「出三界家,出烦恼家,出六道家,出轮回家,出生死家,是名真出家。」

我们出家修行的过程当中,离开你的家庭可能容易,你真正要开悟证果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主要是因为感情恩爱束缚很厉害与生俱来的,不用爹娘教我们。如果你进入青春期,开始发育以后,那种男欢女爱、谈情说爱不必爹娘教我们,不用老师来教,我们自然就会了,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性,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恼。所以顿断与生俱来的感情,你要拿出很大很大的勇气和魄力,否则要顿断非常困难。所以一位开悟圣僧要说话了:

开悟圣僧云:「出尘离俗非易,拋弃恩爱甚难,如无冲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他告诉你,要出尘离俗没那么容易,就是出家修行的意思,出离六尘、离开家庭种种束缚不是那么简单哪!有人看得破但是他放不下,你放不下如何超越、自在呢?头一件,他说得到但不一定做得到。他看得破向他恭喜,看破叫做大般若大智慧。不错,他多少有智慧看得破、了解通彻,了解世间的真相原来是如幻如化、世间无常、生灭不已,他真的看得破。但是他放不下,那要如何得大自在、大解脱呢?那就不必谈了。所以才说「出尘、出离六道,出离五欲六尘之境。」要离开世间的家属不是那么简单,拋弃你所有的恩恩爱爱更加困难。你看,当他要出家的时候,向他太太、丈夫、向他家人辞别离开以前,眼泪??而流,感情很深像口香糖一样粘答答的。过去我大约十五、六岁时到电影院,那时还没出家,十五、六岁去看电影,不知何人很没有道德,吃的口香糖就放在电影院里椅子上,我坐下去要起来时,屁股却和椅子粘在一起,在那边弄很久,这口香糖很难洗,要用松香水、汽油才洗得起来。所以口香糖黏答答呀!感情像口香糖一样,要如何拋弃恩爱?没办法。要拋弃恩爱唯一方法要半勉强。我常说修行要百分之百的自在,这是已经开悟证果的圣人了,修行一定要半勉强,要有六成七成就不错了,二成三成靠你后天的功夫来将它顿断,半勉强。不然我告诉你一句话,鸡肉、鸭肉、香肠谁不要吃?一个比一个喜欢,人人都爱吃啊!在此情况下修行就要半勉强了,勉强不要吃,勉强要顿断,不然说等我有因缘吧!因缘要等到何时?等到哮喘啊?等到打吨了?等到你命休捞起来?不错,捞起来什么意思?就是已经死了,所以修行要半勉强,道理在此。你若不半勉强说等我自然善根成熟再来,这样等不到啦!这是最漂亮的最顺口的借口。还有人半开玩笑说,要等我老母鸡肉啃不动了才来吃素食,我说这样免谈了。

所以拋弃恩爱实在很困难,尤其感情那么重,你叫他修行,他对你说一句「要做五百世的恩爱夫妻。」让你无法接下去,有吗?有,所以拋弃恩爱甚难,出尘离俗不是那么容易啊!如果没有冲天之志,要如何超凡入圣呢?什么是冲天之志?你看飞弹或是火箭、炸弹,它要冲到大气层时,如果没有冲天大志,如何来出离大气层呢?冲到半空中,有石头丢到也不行,有东西动到也不行,马上会出问题爆炸,不能有任何阻碍。同样的修道若要出离生死,还被感情绑住恩爱把它束缚住,还有什么事在罣碍、执着、留恋,这都是构成你无法入圣超凡根本的问题。所以开悟祖师出家以后观看这世间人的通病,他重点的讲出这四句话来,他说:

「出尘离俗非易,拋弃恩爱甚难,如无冲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庄严吗?每一句话都说中我们的心声,说出我们心中的迷惑,说到我们心中的结、我们的需要。总之,我们修道出家这件袈裟,不是简单就能得到的,若非多生累?在三宝中、在佛门中深深结下善缘,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没有一些智慧,焉能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然后发大心来出家修行呢?要多生累?种福田喔!

开悟圣僧云:「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种福田。」

说得很清楚,你不要认为这件袈裟容易穿上身,容易得到喔,他之所以能那么简单容易得到,穿在身上又那么自在解脱很认真修道,出家后每天欢天喜地,每天满面春风,每天很自在,就是因为他多生累?有种福田,说不定过去生中也是修道人、出家人,说不定多生累?种很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这一世人出家以后每天都欢天喜地。

说到欢天喜地的反面就是愁眉不展啊,有许多出家人出家以后,无法入道容易被境界转,道心东倒西歪,每天在那边愁眉不展的人,有没有?大有人在。所以出家以后首先要如何解开心结、烦恼净化、三毒净化,无明烦恼统统推到太平洋,这是他目前的首要之务。因此我们多生累?要多种些善根,道理在此。有些不太有善根的人就是多生累?没有种福田,太少听经闻法。你看教外很多社会人士,都说布施什么?不可布施。出什么家?不可出家。讲这种话的人都不肯布施,一毛钱也没有,那种人就是断善根、没善根。布施喜舍作功德是什么滋味呢?他心里都没有感受没有心情。所以简单讲,批评的人都不会布施一毛钱,原因在那里?心里都是恶法啊,没有善法,八识田中多生累?没有和善法相应。所以他根本不会为人家随喜,不但不随喜,毁谤的声音乃至批评人家是非的声浪一直造业,越会批评的人,他一毛钱都布施不出来,你若问他有没有布施?没有。别人在布施,做功德、做好事我们不替人家随喜就罢了。接下来扯人家后腿,说人家是非,全都是颠倒的因,都是构成以后堕落之因,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因果是平等的。人家是上升,但他是颠倒啊!你看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差别,怎么算都不划算。

出家以后要达到解脱、清净,你的自性烦恼要净化就对了。我来运用一位开悟圣僧的几句话:

「海阔天空渺无涯,三衣一钵饭千家,自性自在尘不染,菩提种子自开花。」

「海阔天空渺无涯」指五湖四海,天空是非常广阔的没有边涯,代表出家人出家以后,无家处处为家,你身穿五衣、七衣和大衣称为九衣,那三衣一钵还有一个锡杖,天下任你遨游。问题在你的自性自在无纤尘,一尘不染,你若不会罣碍世情,依依不舍世间的话,所谓拋弃所有的恩爱拋弃世俗,今天你才有这种意境的存在,否则,什么达到「海阔天空渺无涯」这没有你的份。「三衣一钵饭千家」也没有你的份,你要有这种份,必须拋弃恩爱,你的自性自在一尘不染若达到这种境界,到最后向你恭喜了。「菩提种子自开花」是说到最后你自性解脱、涅槃现前、无生法忍在你眼前显现,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道才有你老人家的份喔!才有开花结果的时候。所以开悟圣僧的话再念一遍:

「海阔天空渺无涯,三衣一钵饭千家,自性自在尘不染,菩提种子自开花。」

我们向全国人民、出家众说一句恭喜,为你们祝福,可以说,你我人人步上「菩提种子自开花」,要能「菩提种子自开花」也就是开悟证果入圣超凡,唯一的途径、唯一的条件,要「自性自在尘不染」。出家众如此,所有在家菩萨要达到所称的「菩提种子自开花」,也不离于自性自在一尘不染喔!这也是一位真正的修道人,要履行的事实也是当今之务。

 


{返回 如本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性成佛 第二十七天
下一篇:见性成佛 第二十五天
 见性成佛 第三十七天
 见性成佛 第三十八天
 净土法门
 见性成佛 第十二天
 见性成佛 第十一天
 一华一叶一世界
 见性成佛 第三十四天
 见性成佛 第二十二天
 见性成佛 第九天
 见性成佛 第二十六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栏目:楼宇烈教授]
 《大藏经》的奇迹给佛弟子什么启示?[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无门直指 第十八节 要识体用[栏目:程叔彪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