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五地谈禅第一种:安那般那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8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五地谈禅第一种:安那般那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五地谈禅第一种:安那般那

第五菩提心难胜地。在以智慧为主的这些菩提心当中,第五地的主要应当善知。五地菩萨虽亦兼修其余五度,但主要的修行方式是静虑。

静虑,换言之,或者换一种翻译方法实际结果就是“禅定”。这个禅定的禅到了中国来了,就有着很多的意义。最早的传到中国来的这个禅字,它所代表的是安那般那。在道安法师以及他以前,安那般那的主要修为,以《安那般那经》所倡导的对象的“念、心念”为主要。如果拿到四念住当中来说,它所指的就是对于我们的分别心杂念的锻炼。当时的安那般那的修习跟现在我们所传闻的南传佛教的内观禅,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中国,是魏晋时期就已经风靡华夏的一些修行方法,早年的佛图澄、道安大师等等,都是安那般那禅修习的高手,直到他们的弟子辈才逐渐出现对大乘佛法的广泛弘扬。

不过,这几位大师虽然应用安那般那禅修,但却极为重视般若正见,即使当时已译的般若典籍尚且十分缺乏,研寻之志从未改变。

道安大师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年七十四(一说年七十二)。出生地在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乱世父母早丧,外兄抚养,七岁读书,十五岁对五经文义已十分通达,转而学佛。十八岁出家(据《名僧传抄》)。因形貌黑丑,不为剃度师所重,田地工作,没有怨色。二十四岁(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佛图澄大师。大师非常赏识,道安大师以师事佛图澄。十三、四年之间,他经常代替佛图澄讲说,普释疑难,赢得‘漆道人,惊四邻’之美誉。

佛图澄大师逝后,社会变乱,道安大师离开河南到山西临汾县住。地方很偏僻,以避兵燹之祸,因此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都先后冒险远集,和道安大师共同研究后汉安世高所译的有关禅观方面的《阴持入经》、《道地经》和《大十二门经》,并作了注解。后来,道安大师道社会环境比较安定的襄阳住了十五年,深研诸般若经典。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五说:

“初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及析疑、甄解,凡二十二卷。序致渊富,妙尽玄旨;条贯既序,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翻译转梵,离文合义,妙典可征,实赖伊人”。

道安大师在襄阳,每年讲两次《放光般若经》,《高僧传》说:“四方之士,竞往师之”,可见当时法席之盛。

道安大师自始就注重禅定止观,不能不说是受了佛图澄的影响。他认为禅修达到高深的境界时,“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人本欲生经注》),同时还能够发生种种神变(《安般注序》),但它并不是禅修的真正目的。禅修的真正目的在于契入‘无本’(即本无)、‘无为’而‘开物成务’。开物是“使天下兼忘我”,成务是“无事而不适”(《道地经序》及《安般注序》)。也就是要从禅修所得到的境界中,使大家忘我、尽性而世界安乐,不仅仅是追求超自然之力。《大十二门经序》说:“明乎匪禅无以统乎无方而不留,匪定无以周乎万形而不碍,禅定不愆,于神变乎何有也。”这就说得非常明白。习凿齿致谢安书,称赞道安法师“无变化技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

道安大师自始就重视《般若经》的研究。他认为研究般若经典不能单用‘考文’、‘察句’的方法,而要披开繁复的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道行经序》)。有了这样的体会,才不至于把虚豁的真如或本无当作能生万有的第一因(《名僧传抄·昙济传》),也才能把第一义谛与世俗谛不一不异、不即不离的义理表现在行动上。《合放光光赞略解序》

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二月,道安大师圆寂于长安五重寺。
道安大师是安那般那禅修法门的代表人物,主导的理路是:藉由禅修契入般若正见。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再谈循身观
下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般若为净第二种:莲社开宗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辩破六家七宗(列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凡夫、二乘和菩萨的三重境界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概说“止、观”以对治为加行..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为什么在第四地谈三十七道品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幻化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同类因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不证空性假神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是诸经的骨髓 The Shurangama Sutra Is the Essence of..[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九二一消灾祈福暨超荐度亡大法会[栏目:惟觉法师]
 八十五、法无高下,门门第一[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佛学讲座 什么是佛法[栏目:刚晓法师]
 安禅何须劳山水[栏目:佛网文摘]
 为了龙的传人[栏目:仁焕法师]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之一[栏目:杨维中教授]
 达摩大师血脉论通解 1[栏目:照光法师]
 关于对藏传佛教、密法的几个错误认识[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