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牵无挂的快乐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6

无牵无挂的快乐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芋头。待使者宣读圣旨后,禅师却充耳不闻。时值隆冬,禅师衣着单薄,冻得清涕直流。使者见状,劝禅师擦去鼻涕。不料禅师却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揩鼻涕。”因为在禅师的境界中,早已超越这些分别,潇洒自在,无拘无束。他的诗,正是这种生活、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奉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禅者隐居山林,面对青山绿水,唯有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于他们来说,生死都已不成问题,还有什么值得操心,值得牵挂呢?

   佛陀时代,有位跋提王子和两位同参法友在山林中打坐。一天,三人情不自禁地喊着:“快乐呵!快乐呵!”佛陀听后就问:“什么使你们这么快乐呢?”跋提王子说:“想我当初在王宫时,日夜为事务操劳,常年累月,不得悠闲,还要耽心自家性命安全。虽住于奢华舒适的王宫,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锦缎,更有卫兵时时保卫身边,但我总感到恐惧不安,吃不香,睡不好。现在出家参禅,内心不再有任何负担,每天都在法喜中度过,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舒心自在,所以,不禁从内心深处涌出欢呼之声。”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最大和最小的都是它
下一篇: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义与利能否兼得
 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我们活在哪里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浮世中,拒绝浮躁
 调心之道,离不了心学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历境炼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家庭暴力,如何化解恶缘?[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幸福怎么追求[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救世觉人之佛法[栏目:太虚法师]
 第一二八 随烦恼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会供一次就相当于自己修三十年的功德,那为什么我们不天天会供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阿弥陀佛第18愿[栏目:净界法师]
 黄莲集 存养篇 十七 心、佛、众生[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