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佛通诫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16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虽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

“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做尽量不做,能够少做尽量少做。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忙。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不如行
下一篇:永不疲倦
 满月清凉
 善言淑世
 智者多闻
 无私无我
 真知灼见
 现在主义
 众生成佛
 真人无垢
 生活规范
 知识智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6.制怒[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佛法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栏目:传喜法师]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三十五、咕噜古吉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十七届:“我的善缘”分组茶会总结(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86.过喜马拉雅山 Crossing the Himalayas[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舒展心灵的桃花源[栏目:莲心慧语]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栏目: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善行是快乐的因 1-2[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五百罗汉 395、神通化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四十八愿 第十八讲:凡夫以“阿阇世王被救”为例,破执获信[栏目:纯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