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99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作为弟子,应具备“质直,具慧,求法义”三项条件。质直,即没有偏执和成见;具慧,即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求法义,则是希求佛法的意乐。否则的话,带着自我原有的标准和成见来接受佛法,那么学到的就是自己加工过的观念,而不是佛法本身。故应以清净心和恭敬心闻法,不搀杂任何水分,这样才能如实接受佛法。
   学佛者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随信行,一是随法行。前者多是直接由信仰或感性认识而产生信心,后者往往是在解决法义疑问的过程中,逐渐对善知识生起信心。至于信到什么程度,两者也有所区别。随信行的人,多在短时间内就能生起强烈信心;而随法行的人,则须跟随师长的步步引领,突破一重重疑惑,抵达一道道境界,信心才能随之坚定。不论何种根基,认准善知识后,都必须念恩生敬。我们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为亲近而亲近,而是为了抉择法义,解决生命问题。
   信和敬,是学佛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经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可见信对于学佛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未生净信,自然不会毫无保留地信受上师所言。即使听了法,也会生起种种妄想和疑问,不会放在心里,更难以依教奉行。目前的佛学院中,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学生对老师没有信心,虽然学了几年,信心、道念往往未进反退。而对佛法和善知识的恭敬,也是学佛的增上缘。面对自己非常尊敬的师长时,我们的心就很容易保持清净。反之,面对自己无所谓甚至瞧不起的人时,我们的心就很容易陷入散乱或妄想中。《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之首即为“礼敬诸佛”,这一礼敬并非针对一佛、二佛,而是将所有微尘都观想成佛菩萨并一一礼敬。若能这样观修,内心自然会保持清净。当我们具足清净心时,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
   由此可见,选择具格上师固然重要,但还需要将自己调整为合格的法器。如果将善知识传授的甚深佛法比做甘露,那么我们就是接受甘露的容器,它必须清洁、无漏、向上,才能承载全部甘露而不染污。


2007年10月修订版


{返回 菩提道次第修学札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下士道的修学
下一篇:关于依止法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如何念死无常
 业力与忏悔
 下士道的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辩证看“无暇”
 关于自他相换
 业的认识
 菩萨道的修行
 解脱道和菩萨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五下 一 频婆娑罗王皈佛[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学修三皈依(50~59)[栏目:傅味琴居士]
 宿业--雨伞节[栏目:哼哈一如说]
 第二章 掂一掂萧张师徒的份 第一节 硬伤累累的“终结者”[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救渡灾难的理和事[栏目:仁焕法师]
 再谈“家和万事兴”[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