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烦恼与菩提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63

烦恼与菩提

文/ 释本性

佛门有句话:金屑虽贵,在眼亦翳啊。

而相反——

曾经,人问曹山本寂:世间什么最贵?

本寂答:死猫的头。

人问为何,曹山说,因为从没有人给之定过价钱。

事情确是这样,贵的未必真贵,贱的未必真贱。举一反三,大用的未必真大用,小用的未必真小用;成功的未必真成功,失败的未必真失败;得便宜的未必真得便宜,吃亏的未必真吃亏;快乐的未必真快乐,忧愁的未必真忧愁……

关键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对待问题的态度。

就以苦乐来说——

玄奘大师以当高僧为乐,推辞了宰相之位。而慧琳大师以高僧之身,兼作宰相,乐此不彼,号称黑衣宰相。

曾经,人让马祖选官,他却偏偏去选佛,而后,成就一代宗师。

有次,洞山问徒弟:世间什么最苦?

徒弟:地狱最苦。

洞山说:不对。

徒弟请求开示,洞山告诉他:穿着僧衣,不明了大事,这样最苦。

佛教常说:烦恼即菩提。反之,菩提弄不好也就成了烦恼。

赵州禅师对此很有体会,也很有办法,他握明珠于手,黑来显黑,白来显白,能把一根草当佛的丈六金身使,也能把丈六金身的佛当一根草用。

为此,有人问赵州禅师:烦恼是哪家的?

赵州:大家的。

那人问:如何避免烦恼?

赵州:干嘛去避免。

是啊,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烦恼人人有之,何必去避免之。

如不避,烦恼来了,怎么办?还是那句话:要保有平常心啊。

当年,赵州禅师未悟时,问南泉禅师:什么是道。

南泉答: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问:是否有目标可循?

南泉又答:有目标就错。

赵州不明白,再问:无目标可循,又怎么知道呢?

南泉再答:得道之人,虚怀若谷,无滞无碍,无知无不知。

是啊,是啊,确实如此,确实如此。菩提也罢,烦恼也罢,来也罢,去也罢,关键还在看待的角度,还在对待的态度。我们凡夫,不明此理,只执自我,只执己见,只执己词,必有歧见,岂不烦烦恼恼。

怪不得,文偃禅师要那样教化不开窍的禅人——

你们不可只知食人口水,记一堆废话,担着无数老掉牙古董到处行脚。而且,不管驴唇马嘴,到处夸耀自己,什么都懂,天上懂一半,地下都知。就是你能从早说到晚又怎样?死后阎王面前他可不会听你说的。你们都是舍离父母、师长而出家,踏破草鞋,千里迢迢,在外面经冬历夏的人,你们要小心,不要因为图人一粒米而失半年粮啊。

有此禅人怎么办?文偃禅师的看待角度与对待态度是——

我不问你们十五月圆以前如何,只问十五以后如何。禅人不知文偃意思。文偃提醒:日日是好日。

是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有一颗平常心,何愁烦恼不菩提,何愁人生不快乐。如无一颗平常心,只怕菩提也烦恼啊。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人如信己
下一篇:有修有证才是真
 莫向外求
 为何活着
 行脚参学与交通工具
 活着没有意思吗
 欣赏残缺之美
 红炉片雪
 人病人药治
 随缘与平常心
 悟性的敏钝决定修法的顿渐
 寄禅山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级佛学教本 第十五课 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老父辞世感怀(无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五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因果不虚-所断之不善[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没有找到自己的上师以前,能修成上师相应法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六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三月哀号[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夏雨清凉解要 十四[栏目:智谕法师]
 零食与烧小锅[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佛是尘 法是尘[栏目:圣严说禅]
 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栏目:亲佛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