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返回 亲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1

佛七开示

第一讲(二月十三)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榕桦寺于农历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九,举行了佛七法会。在这期间,释亲佛住持每日给打七的信众进行开示。现谨取开示内容如下:

法界净宗始祖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中,明确开示念佛的无上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提,斯为第一。”

我们都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加上六识曰:十八界。每天六根对六尘,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但是只要能摄受六根,心如墙壁,单提佛号,历历分明,就能得到正定正受,佛教三无漏学戒、定、慧皆具足。下面我举一个事例来说明刚才讲的道理。

谛闲大师的一个徒弟,是个补锅匠,浙江人,一辈子补锅,挑起担子在街上转.补到四十岁还不敢成家,因为没有积攒,没有钱。他就感到人生的苦,懂得了人生是苦就想了出离.他找到谛闲法师,他和谛闲法师是同乡.谛闲法师是修天台宗的.天台宗要讲教理,没有文化的人学不进去.谛闲法师说,你年龄都四十岁了,又没有文化,就去念佛,修修念佛法门吧.我给你找个小庙子,找一个居士供养你两顿饭,你就一心念佛.他一听就信进去了.他就到那个庙子里去,他也没有念别的经,也没有再打听还有什么更好的经呀咒呀,别的法门呀,他就是一句佛号,坐着也在念,站着也在念,走路也在念.这样念了三年.一天他给那个居士说,明天不要来做饭,他也没说什么原因,过了中午了,居士去庙上看一下,看到他站在寮房里,走拢一看,他已经往生了,手里提着佛珠,站在床面前,居士看到,大吃一惊,把这个情况通知谛闲法师.谛闲法师在宁波,赶来都两天了,他还仍然站在那里.这是很好的证明.他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便一生成就.他往生的品位不低,他已念到一心不乱了,他预知时至,舍报安详,能够站着往生了,他靠的什么?就是一句佛号.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昔者琅琊觉禅师,有一女弟子亲近他参禅,琅琊禅师叫她参‘随他去’。

这女子依而行之不退,一日家中起火,其女曰:‘随他去。’

又一次她的儿子掉在水中,旁人叫她,她曰:‘随他去。’

万缘放下,依教行之。

又一日,在家中炸油条,其夫在烧火,她将面条向锅中一抛,炸声一响,当下悟道,即将油锅向地下一倒,拍手而笑,其夫以为疯了,骂曰:‘你如此作甚么,不是疯了吗?’曰:‘随他去。’

即往觉禅师处求证,觉禅师为之证明,已成圣果。

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一切时一切事皆有因缘时节,要随缘度日;第二、要想有所成就,修行必须万缘放下,所以佛教讲“看破、放下、自在”。我们来参加“打七”,在这七天之中只要发菩提心,发愿,单想一句佛号,大家决定受益非浅,做好往生极乐的资粮。

正所谓:宝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斯之谓也。

 


{返回 亲佛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课合解 第二十三讲
下一篇:佛七开示 第二讲 厌离娑婆 欣求极乐
 二课合解 第十一讲
 二课合解 第十三讲
 佛七开示 第三讲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
 二课合解 第一讲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七讲
 二课合解 第二十二讲
 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五讲
 二课合解 第三讲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三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7.镇伏嗔恨的方式[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四大王第二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文轨及其《因明入正理论疏》(沈剑英)[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正分3 道前基础(3)[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趣入解脱之门——归依(智敏上师)[栏目:三皈五戒]
 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六、不识自性,修法无益[栏目:元音老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七 三、别辨共依、俱转、起灭门[栏目:韩镜清教授]
 学习关怀与付出 -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栏目:从心沟通]
 大无量寿经甄解卷第十一[栏目:道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