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密须知——阿阇黎(冯达庵)
 
{返回 择师知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7
学密须知 ——阿阇黎
 
冯达庵大阿阇黎
 
十、 阿阇黎
 
 
阿阇黎。梵语也。义译轨范师。显密诸宗凡对于所提倡之法门。深达其教义。彻悟其宗旨。堪为后学导师。皆得为其宗之阿阇黎。顾此名特盛行于密宗。
 
 
密宗阿阇黎。以导后学即身成佛为主旨。忏悔也。授戒也。灌顶也。层层启迪。无非扶植佛种之道。然欲学人实受法益。阿阇黎不可不具两种道行。
 
 
(甲)通宗。
 
观行功力能与上节三种法界一一相应。方称深达本宗。不能与真如法界相应。尚缺宗师之基。不能与莲花法界相应。未足为人作胎藏界灌顶。不能与金刚法界相应。未足为人作金刚界灌顶。但依教法行事者。亦可为夙根素具之人作增上缘。使既植之佛种复活耳。
 
 
(乙)通教。
 
阿阇黎居于接引众生之位。对于后学。非善巧指示不为功。故密教妙义固须通达。即显教诸义。亦须切实研究。盖使不精显教。无以衬出密教之特点。浅境或误作深境。而对来机种种非难。亦未能如理摄伏之也。
 
此外尚有诸种德相。为阿阇黎所应备者。详见大日经具缘品。及苏悉地经分别阿阇黎相品等。可供参考。
 
 
一乘大教。直显佛性。修持之人。固不论缁素。而为导师者。亦无在家出家之分。默契深旨者。自能洞解。然三乘教法中。颇有困于"不了义"。疑在家人不合作密宗阿阇黎者。苏悉地经及大日疏。虽有释疑之文。而文理稍繁。浅学或未能猝晓。惟微妙大曼荼罗经。立言直捷。且再三提示。今摄其大意如左。
 
" 持金刚之阿阇黎。不论比丘优婆塞。皆当远离五罪(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信行三密。以三摩地起智慧方便。教化有情。令生信解。
 
 
" 若有比丘或俗人。奉行密教为阿阇黎。能令一切有情生正等正觉种子者。四 众对之皆应尊重恭敬供养。与对佛无异。
 
 
" 阿阇黎及诸行人。或独持菩萨戒。或兼持比丘戒。皆须远离身邪行过。独持菩萨戒者。虽不废夫妇之伦。而不溺于情欲。故亦得三摩地智。转利有情。上文所谓优婆塞俗人。以及独持菩萨戒者。皆指在家之人。但举一条既足显明阿阇黎之不拘缁素。况至再至三也耶。
 
 
大曼荼罗经。对于阿阇黎之不得饮酒食肉。更有严重诰诫。下文即金刚手菩萨与佛问答之言:金刚手白言:若阿阇黎受行世法。恒取快乐。恒食酒肉荤辛之味。彼阿阇黎云何度弟子入坛。云何度弟子免轮回之难。云何得真言悉地。我今疑惑。其事云何。佛言金刚手。无有阿阇黎受行世法恒取快乐。乐食酒肉荤辛之味者。
 
 
观此文可知贪着世乐酒肉之徒。虽号称阿阇黎引人入坛。自他均不能得真言悉地之益。并不能脱离轮回之苦。
 
或问:「垂迹大士。间有从游戏三昧出。故意饮酒食肉者。此如何辨。」
 
答曰:「真垂迹者。必吞针及食种种极秽物无不自如乃可。否则只为凡习驱使耳。勿混视之。」
 

{返回 择师知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苏悉地羯啰经分别阿阇梨相品第三
下一篇:智者喜晏-灌顶宝蔓前行略论(蒋扬亲绕)
 为何要分别上师
 什么是抛弃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
 如何如法选择显宗、密宗的上师
 勿任意说上师是菩萨的化身及如何择师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择师(兰仁巴著 多识仁波且译)
 依止上师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依止上师——当生解脱必修之法(达真堪布)..
 上师的行为一切都是圆满的吗?
 如何选择明师?
 简论上师善知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四)
 如何选择金刚阿阇黎(索南诺布仁波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A 一、林经(上、下)[栏目:界定法师]
 相应34经 到彼岸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密宗 壹、密宗传承史略[栏目:真言宗简介]
 永明延寿禅修思想境界的诗证——试以《永明山居诗》为中心 (吴正荣)[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出世间禅&世间禅定[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手淫、意淫的严重后果[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解脱之道讲记 b26 灭谛 四 解脱者的心境[栏目:体方法师]
 大迦叶与中国佛教(李富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