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弘一法师: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
 
{返回 唐密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123

弘一法师: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

  弘一法师(1880—1942),字演音,俗姓李,名叔同。在俗时为著名艺术家,其一首烩炽人口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使其美名远播,妇孺皆知,流芳至今。大师于1918年出家,发愿深研律藏,得南山律法脉的内在精神,后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其在家时天资聪慧,治学严谨,学问深广,名震一时,出家后持戒精严,修行勇猛而蜚声教内外。
  民国至今,社会上对唐密的认识大致分三类人:
  一是一无所知者,此类佛子众多,多为初学者;
  二是知道有此宗,但不知真正的中国大乘佛教八宗之密宗乃为“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大师所传,反而冒认他人所传为密宗,实是十分无知可笑。或未深研实参,仅依己知见妄加议论,开口自然贻笑大方,不足与言;
  三是知之,开始怀疑,深研实参后,发现自己错了,深感惭愧。弘一大师就属第三类,下面是他老人家对中国密宗即唐密的论述:

  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之不同也。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至隋唐时,便渐成就大小乘各宗分立之势。
  密宗 又名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印度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先后传入此土。斯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为正所依。元后即衰,近年再兴,甚盛。
  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为高深,修持最为真切。常人未尝穷研,辄轻肆毁谤,至堪痛叹。
    余于十数年前,唯阅密宗仪轨,亦尝轻致疑议。以后阅《大日经疏》,乃知密宗教义之高深,因痛自忏悔。愿诸君不可先阅仪轨,应先习经教,则可无诸疑惑矣。 
  吾人于此,万不可固执成见,而妄生分别。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即佛法之名称亦不可得,于不可得之中,而建立种种差别佛法者,乃是随顺世间众生以方便建立。因众生习染有浅深,觉悟有先后,而佛法亦依之有种种差别,以适应之。譬如世间患病者,其病症千差万别,须有多种药品以适应之,其价值亦低昂不等。不得仅尊其贵价者,而废其他廉价者。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良。佛法亦尔。无论大小、权实、渐顿、显密,能契机者,即是无上妙法也。故法门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斯为善矣! 
  (摘自《佛法宗派大概》,系弘一大师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于福建安海金墩宗词所做讲演)


{返回 唐密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唐密述要》目录
下一篇:四威仪简略作法
 《唐密述要》第五部分:唐密事相
 弘一法师:密宗之教法最为高深
 《唐密述要》第四部分:唐密教相
 《唐密述要》第二部分:唐密传承
 唐密修行——护身法
 四威仪简略作法
 密咒演变之四阶段(太虚法师)
 《唐密述要》第一部分:唐密流传
 《唐密述要》第六部分:唐密文化
 《唐密述要》目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分辨正法邪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之二十五[栏目:达照法师]
 佛陀的教育 九 学佛的三步骤[栏目:金明法师]
 佛经的作用[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由“点”到“线”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去观它?[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转念的妙用[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如何修得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大圆满经籍在吐蕃时期的翻译[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佛说阿弥陀经》慧静法师讲经弘法系列十二[栏目:慧静法师]
 《正理经》简读之二[栏目:因明学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