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七章 听闻正法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9

第七章  听闻正法    

                   
    一               杂  八五五(八四三)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

  复问舍利弗:「谓入流分,何等为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复问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几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说,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法义分享】

◎亲近有正知正见、有修有证的善知识,你就能听闻正法、进而内正思惟、依法次法向而行。这是向初果。

◎闻、思、修具足,成就四不坏净、断三结,就是证初果,入圣者之流。但不要得少为足,要有「不达目的,决不终止」的决心,一直向究竟解脱迈进。

   二                    中  三八

  尔时,世尊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诋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世尊为彼说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说正法要。世尊即为彼说苦、集、灭、道,彼时郁伽长者即于坐中见四圣谛苦、集、灭、道。犹如白素,易染为色,郁伽长者亦复如是,即于坐中见四圣谛苦、集、灭、道。

◎佛陀对众生说法或引导修行,都是有次第有步骤的。要看众生的根机、因缘而因材施教,由浅入深。若众生没办法消化或心不柔软,善知识就没办法协助众生超越到更上一层。

   三                   长  一七

  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佛所知见、所灭、所觉,佛尽觉知,故名等正觉。

    【法义分享】

◎佛陀、阿罗汉讲经说法的原则:(一)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任何时空都可验证的)。(二)对众生可乐、有所益助。(三)本身亲证、尽知。(四)因缘不成熟就保持圣默然。若有说法,尽皆如实。

    【法义分享】

◎真正解脱者,绝不会为名闻利养而说法。「真言不美;美言不真」。要达究竟解脱,

 就要学习听真话、听逆耳的忠言。

   四               杂  四○三(四○ 四)

  尔时,世尊手把树叶,告诸比丘:「此手中叶为多耶?大林树叶为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树叶甚少,彼大林中树叶无量,百千亿万倍,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宣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如大林树叶,如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故。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法义分享】

◎真正有益于解脱的法,不会多而庞杂、或不切实际。阿含解脱道是有次第、有方法,现世就可修、可证、可达。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七章 听闻正法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六章 乐见圣贤
 感恩天地父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
 金刚经深义(禅修版) 6
 心灵成长——空海法师2012年实修开示 第五章 活在当下
 介绍各种法宝特色
 大地风云经(一)
 出入息16圣行(北戴河开示)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三)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卅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六、超越二元对立,溶入一体世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口放金光—二梵僧[栏目:文殊菩萨·感应录]
 尊重专业[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怎样理解《华严经》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意思?[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您觉得现代社会缺少什么样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在寺院中培养出来吗?[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请问横死是否违背因果律?[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人,不能反客为主[栏目:慧语禅心]
 冤亲债主现前预兆及消业方法[栏目:忏悔业障]
 佛教圣众因缘集 八、恶意欺僧 悭妇罪报[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三[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7、不受忏谢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