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的开宗及其传承
一、宗名
本宗依《华严经》而立,故称华严宗。陈隋之间杜顺禅师作《法界观》一卷,总括华严奥旨而开宗。唐代贤首国师撰《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华严法门因而大行,所以本宗亦称贤首宗。又本宗以四法界说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故又名法界宗。后以现今通行的《八十华严疏钞》是清凉国师澄观所作,故亦名清凉宗。
二、传承概说
《华严经》是如来成道第二七日,在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七百年顷,龙树于龙宫中见此经有三本,以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或谓三十八品),流传印度民间,且作《大不思议论》十万偈来阐释其文义;复作《十住毘婆沙论》,以注释《华严经?十地品》的一部分,此即华严释论的滥觞。至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顷,世亲作《十地经论》,解释(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的释论。
我国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由佛陀跋陀罗(即觉贤)译出本经六十卷,即所谓《旧华严经》,未久,有法业讲之,并撰《华严旨归》二卷,是中国讲《华严经》的第一人。北魏永平年间(公元五○八至五一一年),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于洛阳译世亲的《十地经论》,僧统慧光祖述之,并开立地论宗,着有《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略疏》四卷,立渐、顿、圆三教判,而以华严为圆教。地论宗虽是华严的别派,但仍然以《十地经论》为正依,未用及《华严经》。唐代圣历二年(西元六九九年),实叉难陀再译本经为八十卷,此即《新华严经》;贞元年间,般若三藏译出《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依用《华严经》,始为贤首大师法藏,法藏师事智俨,智俨师事杜顺。杜顺作《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等,大为阐扬华严教学,受唐太宗的归敬。智俨先后习学《四分律》、《毘昙》、《成实》、《涅槃》,以读《华严经》有所省悟,乃作《华严经搜玄记》、《华严孔目章》、《华严五十要问答》等,发挥十玄六相的奥旨,奠定华严宗成立的基础。法藏夙受则天武后崇敬,尝就《华严经》提出疑义;及至永隆元年(公元六八○年),日照三藏来华,乃以其所进献的梵本,补原译经的脱落处;又尝参与实叉难陀的《新华严经》译场。着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等,并判释如来一代所说的教典为三时、五教,以华严的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为别教一乘。先后讲《华严经》三十余遍,以前二师教学为基础,集一宗的大成,观门教相至此圆备。澄观注解新译大经,卷帙数百,世称华严疏主。其下的宗密,曾习禅学,开所谓华严禅,这是教禅一致的开始。
本宗历祖相承,以毘卢遮那佛为开法教主,别立十祖,即普贤、文殊、马鸣、龙树、世亲、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或杜顺以下至宗密五师,称五祖;此五祖再加上马鸣、龙树,则成七祖。宗密示寂后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一时皆衰。至宋代,子璇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各作《五教章》的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有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明代有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如妃、祖住。清代在北方主要有宝通寺一派,代表人物是通理,是清代中期有名的华严学者。另有续法、周克复等,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此中,续法与通理亦被认为是中兴华严者。民初复有月霞创办华严大学,智光、常惺、定西、慈舟、了尘等,均曾就读该院,而以常惺为着。
朝鲜的华严宗是由与法藏同门的新罗僧义湘,禀承智俨之法而传入海东,为海东华严宗的初祖,与元晓亦共同盛弘本宗。其中,元晓着有《华严经疏》,义湘着有《华严一乘法界图》等。至高丽时代的王子义天,携带其国的《华严章疏》来宋,投于净源门下研究宗义,归国则大弘本宗,所以在朝鲜本宗的研学讲说较他宗为盛且久。
日本在养老六年(公元七二二年)十一月,就已经开始书写《新华严经》,而于天平八年(公元七三六年)七月,唐代的道璇携入《华严》的章疏,始传本宗。新罗僧审祥则为日本讲《华严经》的第一人,是日本华严宗的初祖。其后,传法于日僧良辨,由于良辨的奏请,圣武天皇(公元七二四至七四九年在位)敕建东大寺,成为华严的根本道场。后经实忠、等定、正进等传法至光智,光智是中兴华严宗的高僧,创建尊胜院作为专修华严的道场,其下分为东大寺系、高山寺系。此二系派出凝然、高辨二法师,为鎌仓时代的二大巨匠,同为复兴华严的大德。东大寺于明治五年(公元一八七二年)九月,曾一度为净土宗所管辖,至十九年六月方独立。
三、华严五祖
华严初祖 杜顺大师(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雍州(今陕西省)万年人。俗姓杜,法号法顺,十八岁依止因圣寺的僧珍禅师出家习禅。一生禅通妙用,济世度人,时人号之为“炖煌菩萨”。隋文帝敬信,以月俸供养。专宗华严,著作《法界观门》,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而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异事迹很多,比方说,有瞎子、聋子拜见他以后,能见能听。有一次他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上过岸后,才又水流如故。唐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年)圆寂于义善寺,深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称他为帝心尊者。
重要著作有《五教止观》一卷、《法界观门》一卷,以上两种著作为创立华严宗,开展华严思想的根本要典。其它尚有《十门实相观》、《会诸宗别见颂》各一卷。弟子有智俨、动意、达法师、樊玄智等多人,均闻名于当代。
华严二祖 智俨大师(公元六○二至六六八年),天水人(今甘肃)。别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孩童时代喜欢堆石成塔,串花成盖,自己就当起法师,并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做他的听众,为他们说法。十二岁时,初祖顺和尚上门度化,父母欣然应允。智俨乃跟随顺和尚至终南山至相寺,其后跟随师兄达法师悉心受学,两年后出家。曾亲近法常法师,听讲《摄大乘论》,后随智正法师修学《华严经》。二十七岁,作《华严经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华严搜玄记》,成一宗之规模。其它的著作,将近二十余种。他除了以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外,一生不求名闻,风范清高。唐高宗总章元年预知时至,对门人说:“吾此幻躯纵缘无性,今当暂往净方,后游莲华藏世界,汝等随我,亦同此志。”到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圆寂于清禅寺,世寿六十七,是为华严宗第二祖。
弟子闻名者有法藏、怀齐、义湘、慧晓、薄尘、道成法师等多人。其中,法藏大师为华严三祖;义湘大师于新罗弘扬大法,彼国推为华严宗初祖。
华严三祖 法藏大师(公元六四三至七一二年),康居国人,出生于长安。世称康藏国师、贤首国师、国一法师、香象大师。法藏是他的名字,贤首是武则天皇帝封赐给他的名号。大师十六岁时,曾经在陕西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烧一指,以表示对佛教奉献的虔诚。后来听了智俨大师讲《华严经》,就归投在他的门下。
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有一印度僧自西域来至长安。此印度僧通晓经律论三藏,高宗亦敬以师礼。当时法藏尚未出家,曾至印度僧处求受菩萨戒。众人即向印度僧说:“这位青年不但能读诵《华严》大经,并且能理解其经义。”印度僧惊叹道:“华严一乘是诸佛的秘藏,此经甚难值遇,何况能理解经中要义!若有人能读诵(净行品)一品,其人已具足菩萨净戒,不须再另求菩萨戒。”
公元六八四年,参访日照三藏于西太原寺,得(入法界品),补足晋译《华严》的缺分。大师曾经协助实叉难陀三藏翻译八十卷的《华严》,并于义净大师译场任证义。
他摄取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实践法门,并以《华严经》为骨干,融合智俨大师的《搜玄记》,完成了华严教理的组织系统。所以,华严宗到了大师的时候,才完成自家教观双门圆满的架构,华严宗由于大师弘扬,而集其大成,因此华严宗又称为贤首宗,大师对于华严宗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法藏大师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多弘大法于宫廷。每有瑞应:或有光明从口而出,或见五彩祥云凝空,或感大地震动。尤其善用实物譬喻,例如则天皇帝曾请大师在长生殿讲《华严经》,讲至天帝网义、六相、十玄的意旨时,皇帝茫然不解。大师乃指殿前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皇帝因此欣然了悟。大师又曾为理解力迟钝者,取十面镜子,分列于八方,上下亦各置一面,各面镜子皆面面相对;再于中央置一佛像,于其后燃一炬照之。于是光影互相映现,重重无尽。众人因此皆能理解华严无尽的深理。
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奉中宗旨,集百位法师于荐福寺祈雨解旱,七日后,感应道交,大雨滂沱。中宗深受感动,发心受持菩萨戒,并赐师号“国一法师”。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冬,奉旨祈雪,精诚上感,雪乃盈尺。法藏大师有感于寺院有导天地祥和的功能,乃奏请中宗,于东、西两都(长安、洛阳)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兴建华严寺,收藏佛经典籍。时人敬慕,尊称他为“大乘法师华严和尚”。
法藏大师历经唐高宗、则天女皇、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受五帝敬重,礼遇有加。传曰:“和尚虽为五帝门师,王臣并皆礼事,然犹粪扫其衣,禅悦粗食,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为务。”
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学者如云,未能悉数列出。
在著作方面,有《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华严金狮子章》一卷、《华严五教章》四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游心法界记》一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华严经关脉义记》一卷、《华严经义海百门》一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二卷、《华严三昧章》一卷、《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经传记》五卷、《翻译晋经梵语》一卷、《唐译新经音义》一卷、《楞伽经疏》七卷、《密严经疏》三卷、《梵网经疏》三卷、《法华经疏》七卷、《起信论疏》三卷、《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等,不下三、四十种之多。
华严四祖 澄观大师(公元七三八至八三九年),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法号澄观,字大休,号清凉国师、镇国大师、大统国师、华严疏主。华严教法,遥承于法藏。随本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岁,于昙一大师处求受具足戒,于常照禅师处求受菩萨比丘戒,亲近钱塘天竺寺法诜法师,修学华严教法。
大师在出家受具戒后,立下“十愿”自励,比方说,三衣一钵,从来没有离开过身边。三衣一钵不离身是佛教的规定,表示他对佛教的戒律非常的尊重,并且严持不犯。还有,他不重视金钱与权力,皇帝请他当各个大寺院的住持,他视如尘土,虽受到朝野优厚礼遇,毫无欣然自喜。
大师一生没有到过世俗人的家,凡是美好的东西,可爱的东西,总之能染污身心境界的,他一概远离。出家之后,一生没有倒下来睡过觉,顶多是盘腿打坐而已,而且没有离开过念佛的念珠,心里面没有违背过佛陀的教义,每天必诵《华严经》,下午还要施食给饿鬼孤魂。大师如此刻苦自励,终于成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把华严宗发扬光大起来,为中国佛教文化开出灿烂的花朵。曾参学于南山律宗及南禅、北禅、《三论》、《涅槃》等当代名师。另亲近东京大诜和尚,听受《华严》,闻后立时能复讲,诜和尚赞叹他说:“法界宗乘,全在你了!”
唐代宗诏师与不空三藏于大兴善寺翻译《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等,任“润文”。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七九六年),诏同罽宾般若三藏等,共译乌荼国所进《四十华严》,于贞元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完成。
大师于公元七八四年正月起,撰写《八十华严疏》,公元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当他完成了《华严经》的批注以后,特地举行了一个《华严经》批注落成法会,而这个《华严经疏》落成典礼的法会,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参与盛会,乃有“华严疏主”的美誉。大师所撰《华严经疏》六十卷,与法藏大师撰《探玄记》二十卷,被誉为“华严双璧”。
清凉澄观大师做过七个皇帝的老师,贞元十五年(公元七九九,一说十一年)德宗圣诞时,曾至宫中对皇族说法,皇帝听了大悦,说:“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国师。
顺宗登位(公元八○五年),诏大师于兴唐寺,为造普光殿、华严阁,塑华藏剎,绘“法界会”。元和五年(公元八一○年),宪宗问“法界”义,闻法欢喜,敕有司铸金印,赐“僧统清凉国师”号,统冠天下僧侣,主管僧门诸事。
穆宗、敬宗二帝咸景仰大师,敕封“大照国师”号。文宗礼师受戒,誓不食蛤,加封“大统国师”之号。
综观澄观大师一生宣讲《华严》五十遍,设无遮大会十五次,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弟子有宗密、僧叡、法印、寂光等,其它得法者百余人,学僧数千人。
著作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随疏演义钞》九十卷、《随文手镜》一百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三圣圆融观》一卷等三十多种。
华严五祖 宗密大师(公元七八○至八四一年),果州(今四川)人。法名宗密,世称圭山大师、圭峰禅师。二十七岁,依止遂州(四川巴中)大云寺道圆禅师出家。
受戒后,参访荆南惟忠禅师、洛阳报国寺神照禅师。公元八一○年,抵襄汉,遇恢觉寺灵峰阇黎,病中授以澄观大师《华严大疏》六十卷、《大钞》四十卷。宗密得法,欣庆踊跃,立志寻师。元和五年(公元八一○年),入澄观大师座下,跟随澄观大师学《华严》,大师曾赞叹他说:“能够追随我遨游于毘卢华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赞为不可多得的英才,继承清凉大师,宗弘华严。师又随荷泽宗的禅师学禅,提倡教禅一致,影响后代甚钜。大师毕生的贡献之一是对《圆觉经》的精辟注释。他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圆觉经》做详尽的批注,着有《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等书,为历来注解《圆觉经》的泰斗。
太和元年(公元八二八年),文宗诏入内殿,问诸法要,因赐紫袍,敕号“大德”。
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化于兴福塔院。世寿六十二。裴休宰相为撰碑文,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追谥“定慧禅师”。
弟子有圭峰温、慈恩寺太恭、兴善寺太锡、万乘寺宗、瑞圣寺觉、化度寺仁瑜及玄圭、智辉等数千人。
著作有《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原人论》一卷、《禅源诸诠集》百卷(今存序)等三十余部。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大师的推弘,完成了华严宗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四、华严宗根据道场
终南山与至相寺
华严宗固然是与五台山有关,但是其初起是在关中的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向二十九公里处。东起蓝田,西至郿县,绵亘八百余里,为秦岭山脉部份,又称中南山、太乙山、地肺山,略称“南山”,山名最早见于《诗经》,地近西安。
溯自周武灭法时,长安僧侣多避难山中。如静蔼法师,于法难将临,率弟子四十余人入终南山。于此,东西营造二十七寺。华严行者普安法师,晚投于蔼法师门下,周武灭法,栖隐于终南山楩梓谷西坡。
四祖澄观示寂后,亦奉全身塔于终南山。自周末至唐初,终南山高僧辈出,尤以至相寺为培养《华严》学者的圣地。
至相寺为隋初渊创建。渊(公元五四四至六一一年),一生弘扬《华严》。常问学于灵裕。法难之际,因普安法师的力请,入终南山共创寺宇,名至相寺,高树法幢,德望远播。嗣后有智正仰慕渊之风,来住此寺二十八年。隋代大业七年(西元六一一年)四月渊入寂,弟子法琳于其散骸之地,建立舍利塔一座。其后有智俨住于本寺,从法琳、智正学华严,为我国华严宗第二祖,世号至相大师。至相之名遂因智俨而著名。
隋朝六大德之一的慧藏(公元五二二至六○五年),独重《华严》,一生弘扬不辍,寂后葬于至相寺前。
华严宗初祖杜顺,因隐居终南山,世称“终南法顺”。法琳于此山建龙田寺。
《华严》开宗至今千余年,从初祖杜顺、二祖智俨,至相寺可称为是华严宗的根本道场。
五台山与华严行者
五台山位于山西太原以北二百三十公里处,有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最高峰三○六一公尺)、中台翠岩峰,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台,故称“五台山”。又以五峦巍然,拔乎群山之上,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别号“清凉山”,为古来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
自北魏孝文帝(公元四七一至四九九年在位)游中台,创建大浮图灵鹫寺后,即佛寺林立。极盛时,五峰内外多达三百余佛剎。武则天时代亦派建安王(武攸宜)重修清凉寺。
与《华严》有关的行者,如北魏僧灵辩(公元四七七至五二二年),持诵《华严》多载,为求文殊菩萨加持,开悟经义,于是顶戴此经,经行于台顶,及至足破血流,改以膝行。一日,偶遇一僧,开示灵辩道:“你暂且停止行道,用心思维经义。”灵辩于是阅经,随文自悟。熙平元年(公元五一六年),于五台山清凉寺,撰《华严论》,至神龟三年(公元五二○年),完成十帙百卷。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六八三年),有终南山至相寺的通贤法师及玄爽、房玄德二居士同诣五台,于童子寺请得此论,持返长安,广为流通。(今仅存(如来光明觉品)释义第十卷)。
景龙二年(公元七○八年),华严宗三祖法藏,受中宗礼为菩萨戒师,赐号“国一法师”。师因“万乘归心,八纮延首”,遂奏请于东、西两都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兴建“大华严寺”。
代宗大历十一年(公元七七六年),华严宗四祖澄观登五台,礼文殊菩萨后,又至四川峨眉山礼普贤菩萨,而后重返五台山,驻锡大华严寺。于公元七八四年正月,始撰《华严经疏》,于公元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六十卷大疏。今显通寺山门的对联:“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即澄观大师(华严经疏序)的文句。
显通寺建有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另“无量殿”以《华严经》为主,又称“七处八会”殿,供奉毘卢遮那如来。五台山与华严宗渊源深厚,于此可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