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03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03
  请掀开经本下册,我们现在看人题:
  演【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这是作《疏钞》的人。莲池大师写《疏钞》,他原本这个题上面是「后学古杭云栖寺」的字样。后来刻书的人,因为大师是明朝人,就将「后学」两个字省略,换一个「明」字,一看就晓得他是明代的人。
  演【人题中。学者,效也。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故古人有大彻之后,乃终身居学地者。今大师自称后学,亦此意也。】
  向下都是介绍莲池大师。先说明「后学」的意思。「学」也是觉的意思,也是效法的意思。后觉的人,一定是效法先知先觉之所为,这个所为就是他求觉的方式。他是怎么开悟,怎样证果?这些值得我们模仿,值得我们来效法。古人留给我们修学的榜样,大彻大悟之后他还像初学的人一样,那么样的谦虚,那么样的好学,这就很难得。这一点更是我们应该要学习,一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学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觉得自己在一切人之上,狂傲!那是障碍。真正有修有学的人一定非常谦虚,一直到如来地还是那么样的谦虚,你看哪一尊佛不谦虚!凡是带著傲慢习气决定没成就。我们在一切经里面没有看到有傲慢的菩萨、傲慢的佛,连傲慢习气都看不到,傲慢习气是阿罗汉有,辟支佛以上都没有,绝对不带傲慢的习气。后来的这些修学的人,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特别是要检点自己,往往是不知不觉好像学问增长一分,我慢也随之增长一分,这个确确实实是有。
  甚至於我们还听说,世间真的有这个事实,儿子瞧不起父亲,父亲不认识字,种田的。把这个儿子栽培到大学毕业,儿子自己觉得不得了,父亲没有知识、没念过书,回到家来连父母都瞧不起。诸位想想,他那是什么学问?作父母的后悔莫及,当年叫他种田就好,还晓得孝顺父母。哪里晓得学问愈大,眼睛慢慢长到头顶上去,看不见人,烦恼习气与日俱增,这不是学问;俗话常说「学问深时意气平」,那是真正学问。当然更不是佛法里面所讲的觉悟,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有贪瞋痴慢的习气,觉悟的人决定不可能有。所以迷的样子,觉的样子,我们要能够观察得出来,特别是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的觉了,还是一天比一天迷得深,这个要紧。莲池大师是何等人物,不是佛再来也是菩萨再来,他的本地我们虽然不知道,确确实实不是普通人。他在世间成为一代祖师,还这么谦虚,称后学也是这个意思,仿效古大德自称后学。
  人题里面,原本是「后学」,后人把它改了,改了也对,因为在当时他称后学是正确的,明朝亡了之后到清朝,必须冠上朝代,晓得他是什么时候人,所以换成「明」,他是明朝时候人。
  演【古杭,古称杭州。】
  他的籍贯是杭州。古杭,古时候这个地方叫杭州。
  演【南宋建都更名临安。】
  宋朝原来的首都在汴梁,就是现在河南开封。那个时候金兵入侵,宋朝没有办法抵抗,宋高宗迁都到现在的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这就是岳飞那个时候。迁到这个地方来之后,把这个地方名改了,改成「临安」。
  演【今曰杭州复古也。】
  现在又称为杭州,明朝就改过来,一直到现在都叫杭州,这是地名。
  演【云栖寺名。】
  这是大师的道场。
  演【在五云山之麓。】
  麓是山下,这个地方也在杭州。
  演【先是山之颠,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以名山已。】
  这是叙说五云山得名来源,就是有五色祥云常常在山顶,叫它做「五云山」。
  演【而五云飞集山西坞中,经久不散,时人异之,号为云栖坞。】
  坞就是山谷。云从山顶上渐渐降到山谷,常常不散,五色祥云,大家就叫那个山谷叫云栖坞,好像云它栖息在那地方,这是说明云栖寺的来源。
  演【宋时有志逢禅师建寺。】
  就建在这个地方,寺的名字就叫做云栖寺。
  演【号曰云栖寺。岁久芜废,大师爱其岑寂,趺坐其间,时人为之构室,寺复兴焉。】
  这个地方风景非常好,很寂静,一般人都不到这个地方去,这个庙年久失修,没人住。宋到明当中还隔一个元朝,大师是明朝末年的人,算算这个年代总有两百年以上,这个庙年久失修,已经荒芜废弃了。莲池大师走到这个地方,喜欢这个地方的环境,环境非常寂静,他自己没有意思要把这个寺复兴起来,他只是在废墟里头搭茅蓬,在那里住。以后被人发现,人家亲近他,发现到真正是一个有道的高僧。於是亲近的人愈来愈多,地方上长者、居士渐渐的都晓得了,大家发心把这个寺庙恢复,就是现在的云栖寺,成为一个丛林道场。它里面的大殿叫神运殿,是神力帮他建的。这在中国佛教史里面很有名,这是大师德行感召。古人常讲,「不怕没有庙,只怕没有道。」大师有道,虽然没庙,有鬼神来帮他建立,感动四方的学人逐渐聚集这个道场,这个道场自自然然就复兴。
  演【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沙门」,这也是大师谦虚的称谓。沙门是梵语,翻成中文是「勤息」,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叫做沙门。沙门是古印度修行的人通称。我们晓得印度在古代是宗教之国,佛经里面常常提到九十六种外道。这个外道其中有相当高明的,他们功夫可以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有神通、有禅定(四禅八定)。出家修行的很多,通称为沙门。从这个地方来看,不但佛法要断贪瞋痴,印度这些外道也断贪瞋痴,跟佛法断的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佛法是真断,它那个只是伏断,禅定功深,贪瞋痴不起现行,四禅八定都是伏断。阿罗汉到第九定才真正断,这一断就出三界,超越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怎么来的?贪瞋痴变现出来。我们要问:将来还要不要轮回?你不要问别人,问问自己还有没有贪瞋痴?真没有贪瞋痴,轮回就没有了。贪瞋痴是因,六道轮回是果报,有因必有果,因断了,果当然就没有了。不断贪瞋痴,决定免不了轮回,而且贪瞋痴相当麻烦,如果贪图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果报多半在三途。如果贪图佛法、贪图善业,贪瞋痴没断,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要出六道一定要断贪瞋痴,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沙门」这个名称到中国来之后,变成佛教出家人的通称,其他中国这些外教不称沙门。沙门,这是谦虚,是在学地上的称呼,就好像作学生的称呼。经里面讲沙门有四种不同,此地说出来:
  演【有胜道、说道、活道、污道四种不同。】
  出家人可以分为这四类。
  演【胜即佛菩萨等。】
  胜道沙门,「胜」是殊胜,最为殊胜的沙门,就是戒定慧圆圆满满,贪瞋痴消灭得干干净净。胜道沙门,这是佛、菩萨。诸位看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奇怪,佛怎么在学地?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都是学生,都不圆满,因为他们是正等正觉,不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三教的佛也可以称为沙门,只有圆教的佛不称,圆教佛真正是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等觉菩萨他还要修,他还没圆满,还是学生,圆教佛才真正是毕业、圆满。
  演【说谓说正法者。】
  说道沙门,就是讲经说法的法师。这些法师他没有成无上道,他也是在学地,将他自己所修、所学、所证得的境界,提供给初学同修来做参考,帮助他们修学,这是说正法者,说道沙门。
  演【活谓修善品者。】
  活道沙门,「谓修善品者」,就是依照佛经的理论、方法真正修行的人。
  演【污谓诸邪行者。】
  污道沙门,这一类的沙门虽然他出家,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也不晓得修行的方法,反而是邪知邪见,落在名闻利养里面。
  我们不要去看别人,问题是我们自己属於哪一类。无论是出家、在家,要想成就要真修。这四种,胜道不必谈,是没问题的。我们要问:说道的,说正法者,他修不修行?说道一定修道,先修后说,不是说了不修。他修了,他真正证到这个境界,他对理论方法没有怀疑,他才能说,他才能肯定的来说,毫无疑惑的来给我们介绍。如果自己没证道,所谓是道听涂说,听别人这么讲,我也这么讲,没把握,自己没见道。古时候讲经说法都是有修有证,所以说道在修道的上一层,修道未必能说道,说道决定修道。
  污道,罪业就深重。一般众生堕地狱机会不多,诸位想想,五逆十恶有几个人去做?五逆罪是「杀父、杀母」,几个人杀父、杀母?没有人;「出佛身血」,也没人;「杀阿罗汉」,阿罗汉在哪里你也不晓得;「破和合僧」,这都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最容易堕阿鼻地狱是谁?污道沙门,这就是经里常讲:「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进到佛门里面来,破坏佛法,这个罪业太重太重。
  演【袾宏,是法讳。】
  这个名字是大师他老人家的法名。『袾』有两个读音,也念ㄕㄨ,殊胜的「殊」。原来大师这个名字就是用殊胜这个「殊」,因为专制时代怕人家给你戴上一顶毁谤的帽子,那个麻烦就大了。明朝的皇帝姓朱,你用殊胜的「殊」,人家到皇帝那里告发:这个人心术不正,瞧不起皇帝,「歹朱」。这个麻烦大,必定又要兴文字狱。所以他老人家把它改成「衣」字边。
  演【号莲池,仁和人。】
  「仁和」,这个地方也在现在的杭州。在汉朝时候这个地方叫钱塘,到五代时候吴越王将这个地方改名叫钱江县,与钱塘合并称作杭州。宋朝时候这个地方改名「仁和」,现在称为杭县,民国建立后是浙江省会所在处,我们通称为杭州,就是杭州的一个区,这是地名古今沿革不同。下面是说他出家一段事迹。
  演【从性天和尚祝发。】
  祝发就是剃度,他的剃度师是性天和尚。
  演【遍参知识。】
  剃度之后,剃度师是接引你入佛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佛门里面最重要的老师是得法的老师,得法在禅宗就是开悟,你在哪一个法师会下开悟,这个老师对你非常重要,为什么?法身慧命是从他这里得来,称之为法子,法子比徒弟重要得多,直接是得法的。在净土宗它这个水准没那么高,净土宗只要真正建立信愿行,这就得法,而不是得理一心不乱,不是的。因为净土真正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决定往生,这一往生是一生当中决定成佛,这是非常的殊胜,哪怕是下品下生都是成就,这就是一切法门所不能及的地方,所不能比的。
  「遍参知识」就是去求学,到处去参访。参访要晓得,遇到一个真正的老师就要留下来,不能够离开,这个地方真正能够成就人,怎么可以离开?如果这个地方很苦,饭都没得吃,你是为了吃饭而来,还是为了修道而来,他这里有道没饭吃,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饿死也得要学道,要有这样的决心,决定不能离开。为什么?法身慧命要紧,身命不要紧。法身慧命要紧,古人重视这一点,所以遇到真正有道的所在,他是决定不舍弃的。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看哪个地方过得舒服自在,就去了。那个地方太苦,不能去,太苦了。不管它有道没道,先打听一下环境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待遇怎么样,他谈这个而来,这就很难有成就。
  演【於笑岩处有所契入。】
  「笑岩」就是遍融禅师。这位禅师怎么教他的?这个禅师在当时很有名气,是一位高僧。他那时候作学生,出家没多久,到他那里去参访他,三步一拜,非常的虔诚,拜到老和尚座下。老和尚给他说什么法,使他开悟?传记上记载得很清楚,老和尚说的法是老生常谈,没一句话稀奇。老和尚告诉他:「你年轻人不错,记住!这一生不要被名闻利养害了。」他就在这一句话上悟入。当时在座听老和尚讲,听了之后都笑笑,有这么虔诚的人来,老和尚一定给他说妙法,哪里晓得是老生常谈。那么多人同时听,都得不到受用,只有他得受用,这就是古人所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些人同样在听,为什么得不到受用?没有诚敬心、没有恭敬心,虽然听了,不得受用。莲池大师说:「这个老和尚是真正善知识,他跟我讲的话非常平实,我一生一定要把它做到。他不欺骗人,不谈玄说妙故意抬高自己身分,他老老实实的。」这把我们末世学人弊病一句话道破,点醒我们。他一生得力,得力在老和尚这句话。能舍名闻利养,就能办到。有一丝毫名闻利养,名闻利养好像毒药,我这一壶醍醐里头掺一点毒药,全部都变成毒药,醍醐里头掺不得一丝毫的毒药。有所契入,他在这里悟入。
  演【遂结茅深谷主张净土。】
  就是在云栖坞,古时候的云栖寺,在废墟那个地方搭个茅蓬在那里面进修。他是专修念佛法门,传记里面看到,他没有做过佛事,什么都不会,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有一年地方上闹旱灾,很久不下雨,有些人说他的道德高,是真正有道的高僧,请他出来求雨。他什么仪规都不懂,好吧!求雨,你们大家就跟我一起,他在前面拿著引磬,在田埂上就念阿弥陀佛。说也奇怪,他走到哪个地方,雨就下到哪里,真有感应。什么仪规也没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演【僧腊五旬。】
  僧腊是指出家的年数,他出家五十年。
  演【世寿八十。】
  诸位一看就晓得,他三十岁出家,八十岁圆寂。
  演【化缘既毕,念佛而逝。】
  他是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在历代祖师里面他的成就非常的殊胜,最难得的是这部《疏钞》,可以说是把《弥陀经》博大精深的教义完全给我们解释出来,使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净土法门不可思议。
  演【述者,传述也。】
  「述」这个字,也是非常的谦虚。实际上这是他的著作,他不说他「著」,他说「述」,述而不作,叙述古圣先贤所说,我只把它说出来而已,不是自己作,这是谦虚的话。
  演【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能作。】
  『知』,真正通达明了,可以制礼作乐。『礼乐』是规范心行的教学。「礼」是约束我们身体,一举一动、一言一笑要合礼,礼是行为的标准。「乐」是调心,调养性情,喜怒哀乐得其中,不要过分。孔老夫子教学,他用礼乐做为教学的手段。佛门里面也不例外,对礼乐非常重视。戒就是礼,梵呗就是乐。如果礼乐都失掉,教育的功效就达不到,教学的工具没有了。经文是讲理论、方法,必须用手段把这些理论、方法来实行,实行的方法就是礼乐,在佛门就是戒律跟梵呗,所以这两样东西很重要。作不容易,述也不简单。
  演【识礼乐之文能述。】
  『识』是认识,对古人的作品你能看得懂,真正能体会他的意思,你可以传道,你可以传述。
  演【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
  圣贤人。
  演【此经虽有古疏数家行世。】
  《弥陀经》在古时候有人作注解。
  演【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
  你想想窥基大师的注子,那在莲池大师之前,窥基大师唐朝人,莲池大师明朝人。窥基大师注解一直流传到现在,当然莲池大师也看过,那在《弥陀经》注子里面算是很好的注解。真的,『词虽切而太简,理微露而不彰』。「彰」是明显,道理有,含在里面,高人才看得出来,我们一般人读的时候看不出来。就是说不太明显,或者说不够明显,在他没有问题,可是后人烦恼业障深重,程度浅的人看不出来。这是说古大德《弥陀经》的注解,在《卍续藏》里面有不少种,确实很简单扼要,不够详细,初学的人读起来还是困难。
  演【今兹疏钞。】
  这就说到他老人家这个著作,跟古人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底下说:
  演【合天台、贤首,会性相二宗,事理双融,宗说兼畅,言先圣之欲言,发前贤之未发,可谓千古独创。今言述者,乃谦词也。】
  他老人家谦虚,不说「著」,他说「述」。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要特别留意,你才晓得《疏钞》的价值,真正不可思议。『天台』是智者大师所建立法华宗,『贤首』是华严宗,这在中国是教下里面最主要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对於佛教的贡献实在是太大。《疏钞》是依这两个学派的教义,读这部《疏钞》,就将天台、贤首都融合在一起。『会性相二宗』,「会」是融会,「性」、「相」两宗是整个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法把它分类,不外乎一个性宗、一个相宗。古人注《弥陀经》不是这个注法,说真的,他是把释迦牟尼一代佛法的精华,都用在《弥陀经》去发挥,所以这一部《弥陀经》注解就代表了整个佛法。我当年在台中修学的时候,李老师讲:「如果不读半部《大藏经》,你就决定看不懂蕅益大师的《要解》。」这是真的,他们两个人都是把整个佛法融会在《弥陀经》里头,在《弥陀经》注解里面全部发挥。
  『理事双融,宗说兼畅』。「宗」是宗门,禅宗的宗旨,「说」是教下,宗门、教下统统融合在这个注解里。『言先圣之欲言』,「圣」是佛菩萨,佛菩萨度化众生就是这个意思。『发前贤之未发』,发是发明,前贤,贤是注解的人。「圣」是说经的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这个经就是这个意思。而古来注解的人确实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明,一直到莲池大师真是畅佛之本怀,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经 》,他是完完全全领悟、了解,更难得的是把它发明出来,让每一位修学净土的同修们都能得到无上的利益,这个难!古德法师在此地的赞叹,一点都不过分。『可谓千古独创』,这个赞叹对莲池大师来说不过分,确实是如此。我们没有读《演义》,单单看《疏钞》还是看不出这个意思。文到此地,将莲池大师简单为我们介绍,而且介绍莲池大师注《弥陀经疏钞》大略的情形,我们晓得之后,对於这个注解才会重视,否则的话摆在面前不识货,当面错过,那真是太可惜了。
  疏【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
  上册《疏钞》是莲池大师的著作,下册《演义》是古德法师听讲的笔记,也就是《疏钞》的注解,我们得到这一法宝,对於《疏钞》理解更为透彻。这个文字哪些是莲池大师写的,哪些是他的弟子所作,我们要认识清楚。我们再看《演义》里面的注解,这两行首先叙述他作注解的体例,就是体裁。
  演【科中通序大意者含二义。】
  「科中」,在佛法称为科判,第一段是讲通序大意。什么叫通序大意?通序大意里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
  演【一、通序一经大意。】
  序是叙述,「通」是当一般讲,对后面别序来说。通序就是这种体例可以能够贯一切经。
  演【以明性赞经二科,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为修持之本。】
  这一句很重要,一开端就说出净土法门修学所依据的最高原理;没有理论做依据的,我们不能相信。它确确实实有理论的依据,这都在通序大意里面发明。这个经一共是四卷,第一卷就是通序大意。通序大意后面就是玄义;序占了半卷,十门开启占了半卷。所以前面一卷没有经文,但是特别的重要。「明性,赞经」,这是通序里面的两大段。通序一共有五大段,前面两大段它的主意就是「发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个与天台、贤首、性相两宗有密切不能分的关系,这个难得。完全明白之后,才晓得这个法门怎样修学,才知道这一句阿弥陀佛应该怎么念法。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含无量无边的功德,为什么?它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是理论的依据。
  演【然后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
  谈到修行,「依解起行,执持名号,求愿往生」,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念佛人不是说不要解,「我只要老实念佛就行」,话说得没错,问题在哪里?老实做不到。自己以为老实,不行!那正是不老实,自以为老实就是不老实。什么是老实人?道理真正明白,一个妄念都没有,才叫老实。「我只要念阿弥陀佛,我不要求解」,他还有这个妄念存在,这就不老实。所以老实不容易,不是那么简单。老实念佛,决定成就。简单的说,没有是非人我,是老实人;还有是非人我,算什么老实人!有是非人我那个人算老实,那哪一个不老实?个个都老实。我们想想,我们是非人我断掉没有?一定要求解,依解起行,这个解在此地可以专指这一部《疏钞》,加上《演义》。我们要认真来研究它,把它搞明白、搞清楚,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执持名号,求愿往生。执持名号是行,求愿往生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的成就。
  演【其钝根者,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亦得往生。】
  这几句有必要!它讲得太深,合天台、贤首、性相二宗的精华,怎么不深?实在是有相当的深度,所以你看前面的通序,往往比看后面的注解还要深。我们根性迟钝、愚痴,我们看也看不懂,听也听不懂,这没希望了吗?行,还是有希望。有这个机会去读、去听,不要放弃,不要认为「我迟钝,听也听不懂,算了,不要听了」,这就错了。听不懂也得要听,看不懂还要看,这才行。听多了就懂,看多了就懂,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试问你有没有念一千遍?没有。没有,那你慢慢去念。一定要多读、多听,这个机会绝不放过,这叫菩萨。办法就是「单由事相」,专持名号也能往生,这叫事持。执持名号有事、有理。事持,他是因为理不明,我们这一句佛号念下去,理不是完全不明,是不能透彻,理没有透彻,但是这一句佛号还是能够降伏烦恼。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心里面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念头给伏住,压下去。这个不难懂,中下根性的人都懂。
  如何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相应,这个难懂。这个不懂不怕,就单从事相上来持,我念念都能够伏贪瞋痴,念念都能够伏分别、执著、妄想,念念里面有信愿行,这就行了,就可以往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达不到,那就很不错,就很难得。如果这些理论统统搞明白,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叫理持。理里面有事,事里头理不明,理里头一定有事,不会说是他理明之后他不念佛,没有这个道理,那就大错特错,那是执理废事,执理废事的人一定落空,古人所谓「说食数宝」,你没修行!凡是明理的人,他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绝不中断,一定比事持的人还要来得勤快、还要来得认真,真修行!他识货。凡是理上懂了,事上不肯干,他未必是真正识货,他是冒充识货,那是假的,自欺欺人。诸位要晓得,理持决定不废事持。
  演【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后方便。为一经大旨也。】
  佛经灭尽的时候,《弥陀经》还能够留一百年,《弥陀经》最后灭,所以作末法最后方便。法灭垂尽最后一百年,你要是见到《弥陀经》,执持名号还是能往生,还是能成就。所以这部经,不单释迦牟尼佛,是诸佛彻底悲心,真正是能度一切众生。不像其他的法门,其他法门说老实话,大多数都是给你作结缘,阿赖耶识里头薰习一个佛法的种子,想一生得度谈何容易!要想一生得度,只有这个法门。所以诸位要认识清楚,这部经是佛法里面第一经,舍这个法门没救。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法门,算是你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遇到。遇到一个当生成佛的法门,这到哪里去找!遇到之后真正认识,抓住决定不放松,一切法门可以舍弃,这个法门万万不能舍弃,这是我们真正幸运。无量劫以来都没能抓得到,没能够遇得到,纵然遇到,遇到也不识货,那等於没遇到。这一生我们有莲池大师、古德大师为我们这介绍,我们的心眼开了,识货了。如果没有这两位大善知识帮助我们,在旁边给我们讲解、说明,我们还是不识货。这是一经宗旨,《弥陀经》宗旨所在。第二个意思:
  演【二、通序作疏大意。】
  前面是讲一经大意,是说经,这一段是叙说莲池大师作注解的意思。
  演【以感时述意二科,明此一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
  「感时,述意」,这是通序五大段当中的两段。「感时」,感慨时节因缘。我们现在在末法时期,莲池大师是末法,进入到末法时期,末法时期除了净土之外,其他的法门很难成就。佛在《大集经》里面讲,「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生在末法时期,修学净土法门正是依教奉行,是佛的好学生。我们学其他的法门,那是不听话,那没法子,这个责任要我们自己负,佛都给我们说清楚。「述意」是叙说他自己的意思,注这个《疏钞》的意思。这两大段,说明这部经「事理双融,性相通备」。备是具备、具足的意思。由此可知,莲池大师并不是把天台、贤首、性相,把它融合起来在这个经里头发挥,实际上这个经里头对於各宗各派它统统具足,它本来具足,大师不过是发明而已,给我们点出来。这个经与天台、贤首、性宗、相宗确实相通,到以后处处都在《疏钞》里面为我们指出。
  演【时机执性执相,各滞一边。】
  「时」是指现在这个时代,「机」是指一些学佛的众生,就是现代人、学佛的人,执著!执著性的就参禅去了,执著相的去学教,都偏在一边,都不能够圆融。
  演【至令广大法门,迷而不觉。】
  这是真正可惜,太可惜了。无上的珍宝当面错过,一生成佛的因缘在面前不认识,你说多可惜,不晓得取法。
  演【故竭思累载,数易韦编,作此疏钞也。】
  莲池大师怜悯末法时期这些众生,无上法门、无上的珍宝当面错过太可惜,所以他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数易韦编」就是稿子改了再改,改了好多遍,才完成这一部《疏钞》的著作。这一段解释大师《疏钞》前面这两行所叙说的体例,经过古德法师这样一发明,我们对这个意思就很容易明白。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四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三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三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0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在与牵挂[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二、乘着彩虹而来(8)[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中国佛教的当代抉择——浅谈赵朴初居士《佛教常识答问》的历史意义[栏目:韩焕忠博士]
 基督禅与佛教自觉[栏目:李四龙教授]
 佛医与中医(妙空)[栏目:佛教与养生]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三)[栏目:唯识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