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四节 八戒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31

第四节  八  戒

  佛教的在家戒,只有二类——五戒及八戒。而两者虽同为在家,功能或性质却大有分别。“五戒”是恒常所持的戒条,而“八戒”只持一日一夜。若以世俗团体训练教育来譬喻,五戒如日常行为守则,八戒则为定时的短期训练。
  据书史记载(29),南北朝以至堕唐,常有皇帝新自带领宫中后妃臣僚,举行大规模的“余戒斋”者。可见此戒自古以来受到官方及发间的重视,或因其适合团体性的短期(一日一夜)共励同修之故。

  一、八戒的意义
  “八戒”,又名“八戒斋”或“八关戒斋”。原则上,以在家人每月持戒六次,每次为一日一夜,谨守八项戒条及“过午不食”的规定行之。但其期日可视个人意愿及实际环境而伸缩,有长至每年持戒三个月的。也可每月只持一、二天。
  此戒本有九条,前八条名为“八关关戒”,后一条的“斋”,故称为“八关戒斋”,简称为“八戒”。九条戒名如下:
  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淫欲。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
  7.不歌舞倡会、不故往观听。
  8.不坐高广大床。
  9.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由此可知,前五条戒的内容,除了第三条“邪淫”改为“淫欲”之外,都是与“五戒”一样的。第六、七、八条只属较简单的“禁止逸乐”性质的内容。真正重要的,乃是第九条。既然有九条,为何称为“八戒”?原来第九条称为“斋”之故。《大方便经》云:
    “优波离白佛言:夫八斋法,并过中不食,乃有九法。何以八事得名?佛言:斋法,过中不食为体。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斋,不言九也。”(30)
  从这段经文,也可明显看出,此戒的主体(目的)确在于“斋”。至于第九第“斋”与前八条的“戒”之关系如何?《归戒要集》云:
  “谓以前八法名为‘关戒’,后一不非时食名之为‘斋’。关,谓关闭八恶,不起诸过。斋,以‘齐中’为义,即是禁止八恶,令修中道也。复有释云:斋者,齐也;谓禁止六情、染六尘、斋断诸恶、俱修众善、故名斋也。”(31)
  可知,前八条的“戒”,不过是道路上的“关口”性质。通过这些关口才达到“斋”的目的地。所谓“八关戒斋”一辞,意义是如此。

  二、余戒的内容
  八戒的前五条,既与“五戒”相同的,解释如上节,于此不赘。在此应略析者,为第三、六、七、八条及第九的“斋”。
  1.“邪淫”扩为“淫欲”。
  所谓“淫欲”乃指禁示一切欲行,包括夫妻间的正当欲行亦断止一日一夜。这与“五戒”的“不邪淫”内容是不同的。既仅断一日夜,在家人也很易做到。
  2.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不歌倡伎,不故往观听。
  这四项戒,有些经论著述并为一条,有些则分为两条,但其内容却无变。  
  “不著香华鬘”,“鬘”亦有称“璎珞”者。,原为印度人的装饰,以香花串成环,挂载在头上、胸前或手臂等。引申为现代的指环、项链、耳环等饰物,在此八关斋日均不可佩戴。
  “不香油涂身,”印度处热带,人习惯涂香油于身体,此引申如现代女士涂指抹粉、擦香水之类,在此时不可使用。
  “不歌舞倡伎”,泛指唱歌、跳舞、演展览厅、竞技、财博之类的误乐性活动,在这八戒日不得举行或参与。
  “不故往观听”,对于戏剧表演、电视、电台音乐或下棋打牌之类的娱乐性节目,此日不得故意去观赏。设非“故往”,如住处旁有人奏乐之类,则不禁。
  总之,这四项的用意,无非在禁止生活的放逸而已。
  3.不坐卧高广大床。
  按在西域语言,座椅也称为“床”,从古人将椅子称为“胡床”可知。故“高广大床”意指为“宝座”,既高又大,并有金银珠宝装饰的座位,即属身分地位的像征;正如现代人把不同大小规格的办公桌,视作商业机构内部各级人员的地位像征一样。
  因此,此戒的含义,当指一切生活上奢侈性器物应尽量不要使用,尤其助长“我慢”心理的“宝座”之类更为应避免。
  4.不食非时食。
  又称为“过午不食”。这是“八关戒斋”的重心。
  首先,要究明“斋”的期间。举行此戒,原则上应为每月六天,每天为一日一夜。按很多佛教经典记载,每月(阴历计)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如月小则改为二十八),共有六天,应进行“八关戒斋”。相传这是四天王及太子使者巡视世间。如受斋修福,比平时效用更大之故。
  除了每月有六天的“日斋”(短斋)之外,尚有每年持三个月(正月、五月、九月)长斋的。传说引三个月是毗沙门天王分镇南洲,故人间亦应持斋修福(32)。
  在中国传统上,持此戒多一日一夜为期,每月有六天已很够了。但一些经典认为也可连续二天以上。而弘一大师则认为,不妨视环境需要而增减。若以每月六日太多。减为一天也未尝不可(33)
  因而,所谓“过千不食”,就是以一天这计逄的。即持此戒者,当日中皓午以后,直到翌晨破晓之前,均不可进食。亦即在当日中午前应进食完毕之意。为何如此限制?《归戒要集》载:
    “非时食者,谓不过日中,啖嚼五谷瓜果等。若日过西一线,即名“非时”。经云:诸天,早食。佛,日中食。畜生,日西食。鬼神,领先食。今受八戒,断六道,因学佛中食,以表中道,离三边故。“(34)

  三、受戒方式与限制
  受“八关戒斋”的详细方式,可参明·智旭、清·读体、弘赞,及现代的弘一、圣严等人的有关著述。于此仅撮其较重要者分述之:
  1.在受戒的主体方面,亦与“五戒”同,唯有人类方可受“八关戒斋”。
  2.在受戒的“消极条件不存在”(遮难)方面,亦与“五戒”同,凡犯“五逆罪”、“犯佛弟子净戒”等,均不得受此戒。
  3.求受此戒的方戒,以单独地向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戒叉摩尼、沙弥、沙弥尼)求受为原则。但若拘于客观环境,亦可自受,即向佛像忏悔誓愿后持戒。
  4.求受的时间,应以是日清晨开始为正规。必要时亦可在中午以前。
  5.求受此戒者,必须已受“三归”。至于是否已受“五戒”则不限。如在此之前未受“三归”,则可在仪式前段受“三归”,接着受“八戒”。
  6.在持戒中,如不能坚持下去,应经“舍戒”程序。只须对任何一人说出,即为合法舍戒。以后再戒者,只需忏悔后,仍得再受。
  
  四、受戒的功德
  明代高僧智旭说:“当知此为菩萨增上功德,亦为近事种出世因。下乃旁为一辈多罪众生,虽不能相续修善,亦使之暂离恶业。倘驯而致之,萌孽渐生。牛羊弗牧,安知不蔚为牛山美木耶?”(35)这是从“客观价值”来立论的,诚属有理。
  事实上,八戒的主体既在自中午开始不进食,这从现代医学来说,等于作定期适当的节食,对身体实有裨益。经云:“非时不食,复有五福:一少病,二身安,三少淫,四少睡,五生天”(36)。
  除现实功用外,胜义功德当然甚多。如《优婆塞戒经》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外,余一世罪释皆消灭”是。现代诸高僧,如太虚、弘一等,均力倡“八戒”,自有道理。
 
  附  注
  (1)如元代省悟《律苑事规》,明代智旭《梵网经忏悔行法》、《在家律要广集》、如馨《经律戒相布萨轨仪》清代读体《传戒正范》、弘赞《归戒要集》、书玉《二部僧受戒仪式》等,均载于卍续藏第一O六、一O七册。
  (2)参圣严《戒律学纲要》,39页。又参弘一《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载《弘一大师全集》一册,324页以下释“翻邪三归”。
  (3)前揭“全集”四册,399页。江参元照的《行宗记》,“全集”五册,43页。
  (4)圣严认为,“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也算法宝。见前揭36页。
  (5)采自弘一《授三归大意》文,前揭“全集”258页。
  (6)“全集”一册,197、258页以廿。
  (7)圣严前揭,44页。
  (8)“全集”一册,259页。
  (9)参明·元贤《律学发韧》,卍续藏一O六册,926页。又按“五净肉”指:“不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自死”、“鸟兽食残”五种情形之肉类。
  (10)参智旭《在家律要广集》卷一,卍续藏一O六册,715页以下。
  (11)此经载于大正藏二十四册。
  (12)参清·弘赞《归戒要集》卷中,卍续藏一O七册,137页。
  (13)佛教把世界宇宙分为:“众生界”及“器世界”,前者指人及其他动物(神鬼等亦在内),但植物却不在内。由是有学者认为佛教此点不如庄子“万物与我一体”的博洽。见熊十力《存斋随华》,96页。
  (14)可参圣严前揭,60页以下。
  (15)“全集”一册,254页。
  (16)同前注。并参圣严前揭,64页。
  (17)《归戒要集》卍续藏一O七册,137——8页。
  (18)参《在家律要广集》,卍续藏一O六册,745页。
  (19)圣严认为:“饮酒戒是佛戒的特性”,又说:“佛教五戒的特色是不饮酒,其他各宗教没有戒酒的”,值商榷。前揭53、75页。
  (20)同注(17)。
  (21)同注(18),748页。
  (22)参灵空《五戒与五常之比较》文,载《律宗思想论集》111页以下。又参元贤前揭,928页。
  (23)《自然法》15页。A.P.d‘ entreves著,李日章译,台北聊经公司1992年一版四刷。
  (24)同注(12),并参圣严前揭57页。
  (25)同前提“全集”第六册,454页。
  (26)弘一大师曾列表比较不同宗派对此问题的分歧。见“全集”一册,336——8页,并参320页宗派的分殊称谓。
  (27)弘赞《戒归要集》,卍续藏一O七册,134页。按五戒可否分受,“萨婆多”论有不同说,大正藏二十三508中。
  (28)十善的详细理论,见舟桥一哉《业的研究》181页以下。余万居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年一版。
  (29)可参《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释教部所载。又清·弘赞辑《八关斋注》亦收辑十数则皇室八关斋之记载。卍续藏一O七册,170页。
  (30)弘赞前揭,165页。
  (31)同上注,152页。
  (32)明·智旭注《佛说斋经》,卍续藏一O六册,751页。
  (33)前揭“全集”一册,198页。
  (34)同注(27)。
  (35)同注(32)。
  (36)弘赞前揭,166页以下。


{返回 佛教戒律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八章 受戒的类别——出家戒、菩萨戒(略)
下一篇: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
 佛教戒律学 第二章 佛教戒律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从《摩奴法典》..
 佛教戒律学 第一章 绪论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二节 出家人在法律上的..
 佛教戒律学 后记
 佛教戒律学 第七章 受戒贤的类别——在家戒 第三节 五戒
 佛教戒律学 第十章 佛教戒律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律宗“四科”
 佛教戒律学 第八章 受戒的类别——出家戒、菩萨戒(略)
 佛教戒律学 评议
 佛教戒律学 第十二章 规范会通论 第二节 从现代法学看戒律
 佛教戒律学 第五章 佛教规范的法源 第四节 戒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