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切勿欺师灭祖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2

  切勿欺师灭祖

  白云禅师著述

  欺,以“负、辱”相向,轻慢之心过也!

  灭,以“毁、残”破坏,横蛮之行过也!

  学佛之人,学戒唯求不犯,学定唯求不乱,学慧唯求不愚;是为住心菩提,行于觉道者也!

  中国人投师学佛,宗旨固立三宝为依皈,然师佛,师法,师僧之道,仍在“色、法”二身,不舍“知识”而予护予嘱,得承教承诫而与之处;故“依止、参学”之举,立一日师,终身父,流传诚信之句!

  依止在求学理法,参学在求证知见,其间有修养与比较之义,却无忤逆譭侮之情;师授弟子以教,化身色而身法,恩犹山海,德逾严慈,焉有“负、辱、毁、残”之理?若不尽然,则为师有愧,乃教之不严,乃太过于慈,仍属师之过犯,责无旁贷,难辞其咎!

  即使弟子等业障深重,毕竟彼为求学之辈,未具求证之能,故仍属过失,犹缺救方;当以检讨为趣向,重复改进其教法,入于“真善”境界,始为度众之知识!

  然虽如是,为师过犯,弟子者,可以远离,另觅知识,求学佛法;切不可相向譭诋,以至侮辱。否则,即成

  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得起考验
下一篇:学佛知见
 僧尼的三方向
 大般若经要解——离相义
 法的洒脱
 学佛方程式
 觉悟之道
 要问为什么?
 大般若经要解——空相义
 正法眼藏
 自我行为的修养与生命价值观的展现
 四马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死后的世界[栏目:人间世]
 有时安静下来的时候,外来听到的声音会象是电波一样...[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忏悔要及时[栏目:慈法法师]
 趣佛菩提,其妙难酬[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开发潜能[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四篇 感应事迹举例 九、宿世杀业(免贼难)[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五戒可以一条一条到受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菩萨修行之道[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随喜与随喜功德[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心的自由[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