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2.在竹竿上特技表演的启示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99
042.在竹竿上特技表演的启示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
  「从前,有在竹竿上表演特技的师徒两人,老师以肩膀顶着一根长竹竿,徒弟则在竹竿上作表演。
  表演前,老师对徒弟说:
  『你在竹竿上头表演时,要时时向下留意我、护着我,我在下面也会随时留意你、护着你,这样,我们上下彼此留意,彼此护着对方,在互相扶持之下,我们的表演必定万无一失,如此一来,就能财源滚滚而来了。』
  但,徒弟却对老师说:
  『老师,这样不对!老师!你应当专心护着你自己,将您应当作的做好,而我也应当专心护着我自己,做好我应当作的,我们各自做好自己的动作,这样,表演才能完美,观众给的赏钱才会多,我也才能安全地做完表演下来,这样才有道理。』
  老师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对徒弟说:
  『你说我们应当各自护着自己,我同意,但我的意思也是这样,因为护着自己,就不会妨碍别人,这就等于护着他人,如果他人都能自护,就不会来妨碍我,也等于是护着我。』
  所以,比丘们!要像那位徒弟所说的,应当以『自护』之心来修习四念处,也应以『护他』之心来修习四念处,比丘们!自护的人能够护他,护他的人也必定自护。
  比丘们!怎样才是做到自护而后护他呢?那是要依着努力修习、多修习去实践,这样,自己修得好了,必然不会去伤害别人,这就是自护而能护他。
  比丘们!怎样才是为了护他而实践自护呢?那是依着忍他人之辱、不伤害他人、慈爱他人、悲悯他人,这样,为了护着他人,就实践了自护。
  比丘们!为了自护,则应当修四念处,为了护他,也应当修四念处,自护则能护他,护他则能自护。」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六一九经》、《相应部第四七相应第一九经》。
  二、为什么徒弟提出不同的论点呢?徒弟的考量是,如果老想护着对方,导致分心而使自己的动作失误,结果表演还是不能成功。(参考《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大正大藏经第二四册第三二页)
  三、老师后来对徒弟说的:「如果他人都能自护,就不会来妨碍我,也等于是护着我」,其实还在「自护则护他」的范畴,不是前面所强调「你护我、我护你」的「护他」,有些强辩之嫌,所以,老师后来所说的,其实是同意徒弟的观点。这段话在《相应部第四七相应第一九经》中无,与《杂阿含经》同属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中亦无。
  四、试想,一位佛法修学浅薄的人,我执、我见粗重,不能调伏自己的贪、瞋、痴,如何能真正利益他人呢?就如两个人吵架,贪、瞋、痴具足,另一人过来劝架调解,如果劝架的人不能善观因缘,警觉于自己的我执与主宰欲,很可能最后变成三个人吵在一起。所以,个人对印顺法师以下的二段话,深表赞叹:
   「众生在生死中,一切都没有办法,病根就在妄执真实的自性。若是打破自性的妄执,体达无自性空。那一切就都获得解决了。缘起的空有无碍,是诸法的真相,但却是圣者自觉的境界;在我们,只能作为崇高的理想,作为前进的目标!可以意解他,却不能因观想圆融得解脱。在自性见毫厘许未破的凡夫,先应该侧重透彻一切空,打破这凡圣一关再说。」(《中观论颂讲记》第一九页)
   「菩萨这套长在生死而能广利众生的本领,除『坚定信愿』,『长养慈悲』而外,主要的是『胜解空性』。观一切法如幻如化,了无自性,得二谛无碍的正见,是最主要的一着。」(《学佛三要》第一五○页)
 
 

{返回 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3.就像六只不同类的动物
下一篇:41.鹰与猴的死亡之路
 2.佛陀的修学历程
 46.都说止观二法
 50.死亡的压迫
 66.自以为是创造主的大梵天王
 87.差摩比丘的病中证悟
 63.同一个识在轮回吗?──嗏帝比丘的邪见
 20.善知识与精进不放逸
 45.安般念的教说因缘
 91.面不改色的优波先那
 56.不能导向涅槃的无记── 一个治疗箭伤的譬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行脚心得[栏目:禅林衲子心]
 请问要怎么样学习才能像法师您一样讲得好呢?[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磨砖成镜[栏目:圣严说禅]
 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圆满的唯一之路[栏目:达真堪布]
 相应37经 欲经[栏目:相应部 47.念住相应]
 理解佛法 实践佛法[栏目:仁焕法师]
 出声念佛好,还是不出声念佛好?[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42 下毒之家[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六字名号的意义[栏目:慧净法师]
 不明心见性可不可以讲经说法?有好多法师也未明心见性,所讲法可听否?[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