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个故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笃信佛法(尤其古稀以后潜心专修净土法门),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所以后人亦多称“白香山”。有一天,他去向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请教:“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禅师说:“用身修持,是戒律;用口宣讲,是法义;用心实践,是禅义。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应该合一而修,怎么可以分开呢?”
白居易问:“既然身口意没有分别,为什么要讲修心呢?”
禅师说:“心,本无损伤,原不必修。说修,是要人无论垢净,都不起念头而已。”
白又问:“垢念,可以拂拭。说不起垢念,是对的。怎么连净念也不能起呢?”
禅师说:“这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尘。金子虽是珍贵的东西,但金屑落入眼睛也不舒服。你看看天空的云吧,乌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也一样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还不甘心,又追问下去:“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净,无修无念,这和凡夫有什么不同?”
禅师说:“凡夫是无明的心,禅者是离弃了无明、离弃了执著的心。凡夫不知修,或妄修,而禅者是正知正见的真修。”
修,就是行,就是为了自悟自证。身口意是一个整体,行和证,也是一个整体。垢不要,净也不要,有净就有垢,多么深刻的智慧。什么是凡夫的修?什么是禅者的修?关键就在能不能证?能不能悟?智慧从何处来?智慧只有从证悟中来,只有从信、解、行、证中来。
证有两种证:一是证别人的发现,证别人得到的结论。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理?要靠自己去求证。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了地心吸力,那是牛顿的发现,不是你的发现。你可以重新发现一下,重新证一下;瓦特坐在开水炉前,发现了蒸汽,发明了蒸汽机的原理,那是瓦特的发现,也不是你的发现,你重新发现一下,重新证一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效应,那也是法拉第的发现,不是你的发现,你可以重新发现一下,重新证一下。这种证,也是很可宝贵的,你不会盲从,不会迷信,你能证得,同样是一种智慧的启悟。不是你的发现,你能重新发现一下,重新证悟一下,这不就是证道了吗?
第二种,就是自证。近代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生于1840年,圆寂于1959年,活了一百二十岁。他年轻时下了二、三十年的苦功,读了许多经书,但功效未见,心智还是局限在某一层面,他想到经书里寻找答案,但那些答案总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后来五十多岁时,他在太湖里坐船,因为风浪太大,整个船翻了。他不会游泳,在水里乱抓乱爬,喝了许多水,总算摸上了岸,这时候,他的心智忽然整个解开了。这是某一种突发的机缘,促成了他的自证。圣凡一念之间。一念之差,会使一个人丧失所有的时间,一念之差也可以使一个人悟道。过去所谓浪费了三个小时,其实每一秒都是很美妙的。有了这次证悟,他就不再后悔了。他觉得那三个小时,正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不是浪费。过去到底怎样?那是你今天自心的评价。如何评价还是源自自心。
佛门有个“自家宝藏”的典故:慧海(大珠)去见马祖道一禅师时,马祖问:“你来这里做什么?”慧海回答:参方学道,希望求得佛法的宝藏。马祖说:“你没管好自己家里的宝藏,甚至还没有发现自己家里的宝藏,只顾东奔西跑,向外去找宝藏,其实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找,都没有你自己的那个宝藏来得最可贵。真的宝藏还是在你自己的家里呀!”
一般人以为求道,就是去和别人求,向老师去求;求法,就是去向高僧请益,向名家、大善知识去请求传授。佛门也有“传法”的仪轨,制度,但那只是一种“仪式”而已。圣严法师曾把“皈依三宝、接受佛法、受戒”等等以为有东西可传的想法,称之为“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观念”。传衣传钵,祖师写了法卷传给你,那也只是一种仪规、一种象征性的“传”。真正的“法”不是口传手传,而是心传。即以心相印。大量的禅宗语录、禅门公案中,都记载了只有一个会心的表示,而无别的什么东西可传。“心心相印”这个成语,也是从佛家来的。所谓“心心相印”,就是祖师与弟子智慧相通,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即已传递了信息,从而证明弟子已真正发现了自己心里的宝藏,所以叫“心外无法”,“心外实无可求。”
马祖说的“自家宝藏”就是自己的证悟。这个证悟(宝藏)就叫“明心见性”。从污染的心变为清净的心,从烦恼的心变为智慧的心,从偏执的心变为觉悟的心,这就叫“明心”。性是佛性,“见性”就是见到自己本有的如如不动的佛性。别人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自会、自知。当然无法言传。一旦开悟,也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宝藏。一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永远向外寻求,永远也无法满足自己。真正能满足自己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反求诸己,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所谓“自助人助,人助天助”即是此理。你自己都不肯帮助你自己,别人还会帮助你吗?你立志自强、自立,自力更生,当然大家都会来帮你,不过,那个时候,恐怕你也已不再需要别人的帮助了,恐怕已经决心去帮助别人了,因为你已获得了自求自助的智慧。慧海(大珠)禅师,不就是这么证悟的吗?
信由信仰、信愿、信求、信顺、信心、信奉一直到信证,这是修行的前提,也是培植善根的思想基础。有了善根,就能进入;有了善根,才能深入。所以说:“佛法无边,唯信能人。”有了信的基础,才能走向解、行。解有解慧,行能证悟,获得法喜、法乐,所以“信”是功德。佛教不重说教,而重实践(行)。通过行(实践)而获得的证悟,正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了真理。佛教的真理是看得见、摸得到、可修(实践)可证(检验)的,所以佛教反对盲从、反对迷信,反对未经自证的妄执、无明。
前面说到,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必须解决好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现在可以看到,“信”,正是学习的动力。“解”和“行”正是学习的毅力。“信”和“证”又激发了、开发了、解放了学习的能力。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知识,老师在上课时“满堂灌”的是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的是知识,走进考场,考试的还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怎样理解知识?怎样掌握知识?又怎样运用知识?首先要弄清楚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可信不可信?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知识,都是别人的发现(不是你的发现),都是别人的结论(不是你的体验和证悟)。假如我们也来证明一下,自证一下,得到证悟,那么,这种学习效果(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恐怕就将产生质的飞跃了。我们的学生,也就无须再死记硬背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智慧,也必然会大大解放了。
佛教讲“开发自心”,重在自心的证悟,不是一种表面的外在的实践。佛陀有一次对迦摩罗人说:“你要知道谁说的是真理,是不是真实的,就要通过自己的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检验、证悟你所听到所遇到的事情。”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这一教导,同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有什么区别呢?由于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指出:“宇宙的确就像一个伟大的思想。”这和《法句经》“心为法本”、“心外无法”、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华严宗的“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又有什么区别呢?
没有其他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到达真理,真理只靠你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悟得。在佛法中这就叫“自证自悟”,“如实知见。”
信、解、行、证,这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提出的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