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2 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3
“Learn to be one who is at home wherever you are. ” - Godwin Samararatne
“学习做一个无论去到那里都是在家的人。”   - 葛荣居士
﹙二十二﹚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路
  曾经有段时间,在公司工作时总觉很烦躁,想跑回家。晚来回到家里,又觉沉闷,于是便去逛街。到了街上,又觉人头涌涌,空气污浊,于是又想回到公司,寄情工作。这样,身便跟着心的不安,跑来跑去,寻找安心之所,但心从没有安下来。佛学称这为「掉举」(restlessness),即是坐立不安,意思是拿到一件东西,却觉得是负累,于是便把它掉下,但掉下后又懊悔,把它拾回、举起,之后又再感到负累,又再把它掉下,如事者一次又一次的掉下举起。你有没有观察过你自己的身与心,有没有掉举,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呢?
 
认识内间的玩具
 
  葛荣居士曾笑说,虽然大众已长大成人了,但仍会依赖一些玩具。玩具是指我们认为是可以带来快乐、满足与安详的外间的物质东西,于是便要得到它,然后又觉得它没什么乐趣,便要转换另一玩具。我们从小到大,总是把时间花于得到玩具,转换玩具,最终心仍然不满足,继续寻找其它玩具。
 
  葛荣居士建议,禅修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玩具。当你实习禅修,成为你自己的玩具时,你对着自己便感快乐、满足与安详,你便再无需要外间的玩具,因你已在内间找到快乐、满足与安详。当你的心快乐、满足与安详时,你独处时会快乐,你与其他人共处时也会快乐,无论你身处公司,闹市或家中,都同样会快乐。
 
任何景象均有趣味
 
  感恩有缘听闻与修习葛荣居士许多建议与提示,不难体验到他上述所讲的说话。
 
  现在回到公司工作,若有烦躁、厌倦或其他情绪生起时,这可成为观察与学习的对象,实习如何觉醒、友善、无加号无减号地面对它们,学习不抗拒亦不跟随情绪,运用经验如实处理与回应事情。这些过往可恶的情绪,现却成为禅修的对象("object of meditation")。没有情绪时亦知道没有情绪,同样可以向它观察与学习。遇到良善、狡猾、合理或不合理的上司、同事或客人时,他们就像不同种类的镜子,让我看清楚自己在不同境况下的反应、回应、有情绪、无情绪的次数、时间长短与程度的深浅,亦让我可以训练自己如何下次可以进步。这些过往使我逃避的人,现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当这心不再爱好某些境或逃避另一些境时,心便自然会安于现状,无需再跑去别处来寻找安稳。
 
  同样,在家闲坐时,若有沉闷的感觉升起,便学习如何友善地陪伴自己这位好朋友来经历这感觉,看清楚这感觉可怕还是不可怕,还可运用这段时间修习观呼吸或修习如何有建设性地反思。那这段过往想逃避的时刻,也成为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甚至在街上遇到污浊空气或人声沸腾时,亦可运用这境况来观察自己心所起的情绪或是没有情绪,训练自己如何可以在不改变周围的环境下继续做需要做的事情,学习如何不认同它们时亦无需讨厌它们,修习舍心(equanimity)。那这些以往讨厌的境,现也成为训练与学习的机会,禅修的对象,变得有趣。
 
  当认识到原来任何烦躁、厌倦、沉闷、快乐、不快乐等等情绪或感觉都可以是有趣而实际的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时,这一切便像内间的玩具,心不再逃避它们,而是面对它们,满足于它们,自然地安于这境况。甚至当这境况改变与变化时,与其害怕或逃避这些变化,不如继续观察这些变化,向它们学习,学习如何以这些变化作为有趣的禅修对象。
 
  祝愿各位不用再东奔西跑去寻找,越是寻找心越是不满足,学习如何可以运用任何现状(包括它的改变和变化)作为观察,学习与禅修的对象,认识这现状的趣味,成为当下快乐,满足与安详的住处。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3 请从现状开始禅修
下一篇:21 请聆听外境与内境
 19 请认识与修习中道
 6 请觉察心如何虚构故事
 50 请认识自己的限制(下)
 33 请实践中道
 13 请学习有智慧地运用心的空间
 35 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38 请勿活在概念中﹙二﹚
 22 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12 请学习如何善待自己
 3 请欣赏努力尝试的个中乐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情不老[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曲肱斋全集 第一册 跋[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超越死亡 第四章 第三节 智慧与慈悲的关怀[栏目:达照法师]
 把握人间佛教改革辩证思维的四个坐标[栏目:徐孙铭教授]
 石头和尚的人生禅(安小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四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章[栏目:清净法师]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佛教的政治观——僧团与历代政治的关系[栏目:佛教与政治]
 三四 光辉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三 昼度树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