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证的圣境
 
{返回 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90

内证的圣境

  禅修中所经验的光朗、明晰,便是“觉受”;在此觉受状态,无所散乱,便是“安住”;透过智慧观照,知其不成为任何的体性,便是“证悟”。

  《吉祥荟萃》第四则

  至尊冈波巴大师又曾这样教诲说:

  有四种因由,能使寂止奢摩他{14}生起:

  一、借由上师加持之力,使之生起;

  二、借由因缘而生;

  三、借由积集资粮而生;

  四、借由净化罪障而生。

  另外,究实论之,未被主观更动、未被妄念污染的本元心性,本来光明、清净,并在一切时候,都是相续不断的。(但在证悟这个本源心性的过程中),又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真实证悟心性的) “确定贤良的境界”;

  二、(貌似证悟心性的) “并非确定贤良的境界”。

  ◆ 借由将心性证悟为犹如秋日的长空、证悟为“不二”,所以,可以上不求佛果、下不怖轮回,而且,即使别人想改变,也改变不了我们对于这种亲证见解的认同,这就是(真实证悟心性的) “确定贤良的境界”;

  ◆ (貌似证悟心性的) “并非确定贤良的境界”,也有四种觉受经验{15},即是寂止奢摩他的“乐”、“明”和“无念”。倘若“乐”、“明”、“无念”的感受状态,时有时无,不能打成一片,以(“明”与) “无念”为因,便有返堕下地之虞,也有断落在“色界和无色界之因”{16}的危险。

  翻译手记:这里似有脱字现象,加于括号中。因为“无念”只构成生于“无色界之因”,而不构成生于“色界之因”。冈波巴大师曾在多处提到这种观点,可参阅。

  所以,在学习识自本心的时候,最初,先要训练心识,使之光光朗朗、明明晰晰;其次,应该锻炼心识,使之集中而不散乱;最后,需要在(本无散乱的)心识本性上,本无散乱地契合。当我们已经对于这个“心识本性”,修习成熟的时候,也就会对于自心本性,产生定解。

  若未流于心性之外,心念还是可以一如既往地自然发散,(但是,这种心念的发散,并不能障碍心性的清净,)这叫做“‘心念’成其为心性的助伴”。

  打个比方说,这就如同虚空一般,虚空虽然本性至极清净,但是,也还是会有各种云、雾、晨霭等等飘来飘去,不过,那些也只是飘过虚空的匆匆的过客罢了。

  假如不能自如地收放心念,也还是不对的,那有生在无色界的危险。

  在实修的时候,应该先以一刹那完成“生起次第”的全部观修,在一刹那圆满忆念生起本尊天身{17}之后,接下来,便应只是浸淫在光明的修习中了。

  另外,那禅修中所经验的光朗、明晰,便是“觉受”;在此觉受状态,无所散乱,便是“安住”;透过智慧观照,知其不成为任何的体性,便是“证悟”。

  一位具有证悟的上师,在遇到一个真正能够心舍此生的具弟子后,会先传给他“使未成熟者赖以成熟”的四种灌顶{18};其次,就会再传给他“使未解脱者赖以解脱”的实修方法——生起和圆满两种次第{19}。

  在“生起次第”阶段,需要修习“如幻天身”,以及修习“脉”、“气”;“有戏论圆满次第”,也是如此地修习{20};而在“无戏论圆满次第”阶段,则是设法真实直观地现见自心的空性与光明。

  通过如此地修习“生圆二次第”,将会产生各种内证的功德;但这些功德的产生,又是靠着栖心实修于兰若静处,才得以成办的。

  在修持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身安乐”,便会有“心安乐”跟着出现,(再进一步修持,)内在也会升起“五种征相”,一般说来,也会产生“八种功德”{21}。

  当“如烟”(等)的征相和利益{22}升起的时候,外气就会断灭而趣入中脉;

  当第二种征相升起的时候,将会感受到“明相”{23}的境界,这里所谓的“境界”,不是说是我们看到的外在的境界,而是指内在的“自心对于心性的体验”;

  当第三种征相升起的时候,将会在内心的境界中,现起光明和无念——那是(有为之)修的究竟,这时,心、风已进入正确的地方了{24};

  当第四种征相升起的时候,就会明晓一切法性,并将成就“四种事业”{25},这就是所谓的“见解的真义”。此时,对于心性,我们也就产生了定解。

  ◆ 这里所谓的“明晓一切法性”,是说一切轮回、涅槃之法,我们都已透过证悟,而显现为光明;

  ◆ 这里所谓的“将成就四种事业”,是说假如我们希望成办“四种事业”,这时,不必依赖繁杂的念诵等等,也可以不太费力地如愿以偿。

  当“风”趣入光明时,就会产生“本然之知”的征相——也就是出现身如彩虹,或者出现身如光团。假如真的产生了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也就是产生了“本然之知”的征相了。

  这个时候,既无“能见”(之人),也无“所见”(之物),对于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经中就叫它“空性”;这种状态,又是超出三界,而且是“离心意识”的,所以,经中又叫它“无愿”。

  ——冈波巴大师全集《吉祥荟萃第一辑·吉祥荟萃》第四则竟


{返回 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内外之魔
下一篇:无常
 注释
 冈波巴大师:《吉祥荟萃》简介
 依止善知识
 内证的圣境
 三士六法
 散论
 冈波巴大师全集 法会大开示——翻译缘起(代序) 附:智学法师简介..
 无常
 所向披靡
 冈波巴大师全集 法会大开示——直贡噶举法王《冈波巴大师全集》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的机会是让我们进步[栏目:传喜法师]
 混沌一气分天地[栏目:太虚法师]
 什么是万德洪名?[栏目:慈法法师]
 话说大悲咒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相应85经 世间是空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我”所引发的痛苦[栏目:达真堪布]
 印光大师说故事 89、白鹅念佛 双双往生[栏目:灵岩故事]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三五六)[栏目:杂阿含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三八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