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5 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30
“ People can steal away all your material possessions, but they cannot steal your mind.” 
  - Godwin Samararatne
“别人能偷走你所有的物质东西,但不能偷走你的心。” - 葛荣居士
﹙三十五﹚请认识烦恼的本来真面目     路
  近来从新闻或亲朋听到很多负面消息,如世界局势的动荡、经济衰退、失业、负资产等。回望自己的处境,也需面对公司精简人手,上司或客人越来越多的要求等。很多时都会有紧张或惊怕(fear),那又如何禅修呢 ?
 
不寻觅捷径、认识心的运作
 
  禅修的起步便是学习不去渴求问题快些解决,不求捷径,就运用葛荣居士几个简单的提示来修习。他多次提示,苦恼不是源于外,而是源于内心对自己、别人和事物有种种预期。所苦恼的,不是这人或事,而是强求这人或事的行为或发展要跟自己的预期一样。
 
  换言之,所惊怕的,并不是这世界局势或经济的变化,而是心在不自觉间已为整个局面虚构了一个美丽的模型,便是廿一世纪的世界局势应该是不会如此不稳定的;随着科技的发达,经济应该只是大涨小回;公司精简人手,上司或客人亦应该体量自己工作负苛的增加,不应再诸多要求;自己禅修了这么多年,亦应要详和、静观其变,不应该有紧张或惊怕。心就在转瞬间,不自觉地虚构了很多美丽的预期和模型。还在惊怕若世事的发展真的不能达到这些预期,那就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观察、了解、面对
 
  有趣的是,禅修并不是明白了世间事的无常和内心预期的虚无,便没有了惊怕。而是当觉知(aware)到惊怕升起时,友善地提醒自己、无需预期自己没有惊怕。友善地问自己:「可以让惊怕自然升起(生)、停留(住)、变化(异)、离去(灭)吗?」明白这正是培育心友善地面对惊怕和观察(observe)它的时刻。
 
  起初学习友善地观察惊怕时,有很多不舒适的感受,于是便去看电视看书来转移视线,想尽快忘记或逃避它。但有时又会记起葛荣居士的提示:「无需预期它快些离去,学习与它交一个好朋友。」于是便继续陪伴自己去观察与经历它。这么样一次又一次修习与实践,有时候压抑或逃避它,有时候面对它。就在这过程之中,不自觉地亲身体验到惊怕的力量原来是源于自己对它的压抑或逃避。当友善地安详地面对它时,虽然不舒适的感受依然存在,但并不辛苦,它的力量自然会减弱。禅修的目的并不是减弱惊怕的力量,这只是副产品。重点是在这过程中,亲身认识到惊怕的本来面目是从无而来,从无而去,所谓的停留时也是虚空的、没有力量的,除了自己给予它的力量之外。若不训练心去认识它,便会误以为它是真实的、可怕的、有力量的。
 
  有了这佛家对真相的智慧,还需处理或回应事情,不可以只是坐着面对虚空的惊怕而不动。曾经脑海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既然万事本空无,为什么还要处理或回应(respond)事情呢?经过一次又一次禅修体验,渐渐便明白到,若不处理或回应事情,这行为本身便是一种逃避。那么,就算所谓的明白到惊怕是惟心所虚构的,也只是理论或概念层面的明白。若要培育真正的明白,身体的行为和心的明白须一致,同时面对和回应前面的境况。这才是真正明白到面前的一切惊怕、困难和障碍都是惟心所虚构的。
 
  怎样无惊怕地回应世事?便是观察,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可以做。就以上述所提及的世界局势或经济的变化为例,若先观察自己在这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便会明白到这是不可以靠任何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做,那就让它自然发展吧。但自己起码可以做的,便是培育心不去预期或惊怕它的自然发展,不去东奔西跑,不去慌张,不去四周散播负面情绪。心清晰知道行为的「外相」好像什么都不做,其实真相是没有什么可以做,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不把世事负面化。
 
  若以失业、负资产或工作的种种要求为例,也是先观察自己在这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有限的资源(财力、知识、人力和工作经验)中,尽力演好这个角色。若强求在有限的资源下要完美地演好一个角色,只是欲念。禅修便是学习观察与了解实况,作出最为接近实况的决择。在众多毫不理想的职位或财务安排下,勇敢地选择一个对比上可以将损失减至最低的安排,然后学习友善地陪伴自己去经历这个安排,承担这个安排的后果。明白到在这经历之上再加添任何紧张与惊怕都是于事无补的实相。
 
  祝愿各位都以惊怕为禅修的对象,友善地向它培育心与行为的无惧。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36 请学习如何从情绪中复原过来
下一篇:34 请修习不随情绪走
 9 请察觉生活中的空间
 19 请认识与修习中道
 41 请勿活在概念中(五)
 58 请让被压抑的情绪释放
 50 请认识自己的限制(下)
 16 请培育清明与详和的心
 48 请治疗内心的伤痕
 31 请认识所需要的是什么
 18 请培育清明的舍心
 2 请学习如何回应环境的转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应念六字还是四字?[栏目:大安法师]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六十九天[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不舍众生 1990.7.16~1990.7.31[栏目:星云日记]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20.结交品[栏目:第二卷]
 04-085《念佛法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一) 乐的追求[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第五章 依止众善知识 证悟甚深密意[栏目:白玛邓灯尊者]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二、因果报应是轮回的铁则[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电梯里的镜子[栏目:日常的佛心]
 舍弃名利心才能摆脱束缚[栏目:心似莲花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