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7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如何培养悲心呢?我们首先要去除悲心的最大障碍:瞋怒和怨恨。

◎不管瞋怒和怨恨的力量多强,它们仍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控制它们,这些负面的情绪会轻易地折磨我们,阻碍我们对慈心之乐的追求。

◎如果不觉得瞋怒是一种障碍,就必须先探讨瞋怒是否有价值。有时候,我们在困境中感到灰心时,瞋怒看起来是有用的,似乎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信心和决心。然而,在此时刻,我们需要仔细去检查我们的心理状态。

◎瞋怒确实会带来更大的力量,但如果我们去探索这种力量的本质,会发现它是盲目的。我们无法确定,它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结果。

◎这是因为瞋怒会遮蔽了,我们头脑中最棒的一部分──理性。所以瞋怒的力量,几乎永远都是靠不住的。它有可能导致极大的破坏、不当的行为。此外,如果瞋怒达到极端,人就会疯狂,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

◎可以受控制的力量,不只源自悲心流露的心态,也源自理性和安忍。这些是对治瞋怒最有效的解方。

◎许多人错将理性与安忍视为软弱的表现。佛、菩萨认为正好相反,那是内在力量的真正表现。

◎悲心的本质是温和、平静、柔软,但也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给我们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安忍。

◎容易失去耐性的人没有安全感、不稳定。因此,动怒通常是软弱的直接表现。

◎你应该要了解,就算敌人好像在伤害你,他们伤人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害到他们自己。

◎检查自己自私的报复冲动,应该先忆念自己想要修悲心的愿,负起帮助他人的责任,让他人不要遭受其行为所带来的苦果。

◎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是心平气和做出来的抉择,它就会更有效益、更精准、更有力量。

◎要培养悲心、理性和安忍,但光是心里想着它们很好并不够。我们必须等待困境出现,才能试着去实践它们。

◎谁会制造我们培养悲心的机会?当然不是我们的朋友,反而是怨敌,也就是带给我们最多麻烦的人。

◎若是我们真的想要学习悲心,就应该将怨敌视为我们最好的导师。

◎对于珍惜悲心与慈爱的人来说,安忍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怨敌也是不可少的。

◎由于修持安忍所累积的福德,是因为敌人提供机缘而促成的,严格来说,我们应该把福德回向于那个敌人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怨敌,因为他们最能帮助我们培养平静的心!况且,在个人和群体生活中,一旦情况改变,敌人往往会变成朋友。

◎结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悲心相待!只有温情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好友。

◎佛教不只关心缓解个人的痛楚,也关心一切有情能解脱痛苦。如果连忍受自己的苦都那么困难,我们怎能负起承担一切有情苦的责任?

◎寂天菩萨说:你受取他人的痛苦到自己身上而经历的苦,和从你自己的痛楚和苦难直接而来的苦,两者之间有种现象学上的不同。

◎前者的情况,有一种不舒服的要素,因为你在分担他人的苦。然而其中会有某种分量的安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你是自愿接受那种苦。在自愿参与他人的苦这情况中,会有力量和自信的感觉。

◎但在后者的情况,当你经历自己的痛楚和苦难时,其中有不情愿的要素,因为在你自己那方面欠缺控制,所以你觉得脆弱、被打败。

◎不断修持悲心,我们将能逐渐降低有害因素的影响,强化能支持培养悲心和善心的因缘条件。

◎所有的人想要更快乐与更成功的关键,在于悲心的增长。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经轮的功德利益
下一篇:聪明过生活
 少欲、知足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菩萨学处
 慈悲 智慧 力量
 生活智慧语录
 省思智语
 慈悲心与菩提心
 慈悲的生活
 慈悲的哲学
 对在家众修行的忠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6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格萨尔王传 第35回 诛达泽取珊瑚珍宝守碣日委阿达娜姆[栏目:格萨尔王]
 入菩萨行讲义 第十九讲 静虑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四、弘法 感物[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第二部 饮食[栏目:西藏医心术]
 法身慧命是永恒的[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自知自作证 禅七开示录(十五)――第七日 大堂开示[栏目:性广法师]
 巨赞“一肩担却古今愁”(甸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杂阿含》(卷五)~D 第106经(阿那律经)[栏目:界定法师]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