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
◎如何培养悲心呢?我们首先要去除悲心的最大障碍:瞋怒和怨恨。
◎不管瞋怒和怨恨的力量多强,它们仍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控制它们,这些负面的情绪会轻易地折磨我们,阻碍我们对慈心之乐的追求。
◎如果不觉得瞋怒是一种障碍,就必须先探讨瞋怒是否有价值。有时候,我们在困境中感到灰心时,瞋怒看起来是有用的,似乎可以带来更大的力量、信心和决心。然而,在此时刻,我们需要仔细去检查我们的心理状态。
◎瞋怒确实会带来更大的力量,但如果我们去探索这种力量的本质,会发现它是盲目的。我们无法确定,它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结果。
◎这是因为瞋怒会遮蔽了,我们头脑中最棒的一部分──理性。所以瞋怒的力量,几乎永远都是靠不住的。它有可能导致极大的破坏、不当的行为。此外,如果瞋怒达到极端,人就会疯狂,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
◎可以受控制的力量,不只源自悲心流露的心态,也源自理性和安忍。这些是对治瞋怒最有效的解方。
◎许多人错将理性与安忍视为软弱的表现。佛、菩萨认为正好相反,那是内在力量的真正表现。
◎悲心的本质是温和、平静、柔软,但也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给我们内在的力量,让我们安忍。
◎容易失去耐性的人没有安全感、不稳定。因此,动怒通常是软弱的直接表现。
◎你应该要了解,就算敌人好像在伤害你,他们伤人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害到他们自己。
◎检查自己自私的报复冲动,应该先忆念自己想要修悲心的愿,负起帮助他人的责任,让他人不要遭受其行为所带来的苦果。
◎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是心平气和做出来的抉择,它就会更有效益、更精准、更有力量。
◎要培养悲心、理性和安忍,但光是心里想着它们很好并不够。我们必须等待困境出现,才能试着去实践它们。
◎谁会制造我们培养悲心的机会?当然不是我们的朋友,反而是怨敌,也就是带给我们最多麻烦的人。
◎若是我们真的想要学习悲心,就应该将怨敌视为我们最好的导师。
◎对于珍惜悲心与慈爱的人来说,安忍的锻炼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怨敌也是不可少的。
◎由于修持安忍所累积的福德,是因为敌人提供机缘而促成的,严格来说,我们应该把福德回向于那个敌人的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怨敌,因为他们最能帮助我们培养平静的心!况且,在个人和群体生活中,一旦情况改变,敌人往往会变成朋友。
◎结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悲心相待!只有温情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好友。
◎佛教不只关心缓解个人的痛楚,也关心一切有情能解脱痛苦。如果连忍受自己的苦都那么困难,我们怎能负起承担一切有情苦的责任?
◎寂天菩萨说:你受取他人的痛苦到自己身上而经历的苦,和从你自己的痛楚和苦难直接而来的苦,两者之间有种现象学上的不同。
◎前者的情况,有一种不舒服的要素,因为你在分担他人的苦。然而其中会有某种分量的安定,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你是自愿接受那种苦。在自愿参与他人的苦这情况中,会有力量和自信的感觉。
◎但在后者的情况,当你经历自己的痛楚和苦难时,其中有不情愿的要素,因为在你自己那方面欠缺控制,所以你觉得脆弱、被打败。
◎不断修持悲心,我们将能逐渐降低有害因素的影响,强化能支持培养悲心和善心的因缘条件。
◎所有的人想要更快乐与更成功的关键,在于悲心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