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意义及方法(林清玉)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2
学佛的意义及方法
林清玉 讲  余福兴 笔录
大纲:
一、学佛的意义:佛陀释义——自觉——接纳——表达
二、为什么要学佛:贪嗔痴的缘起——粘着
三、学佛的目的:净化身口意
四、学佛的态度:自依止——如实知——回到呼吸——不拘名相——身口意为范围——自由活泼——正如正见——定力——疑
五、学佛的方法:趣味——精勤——念兹在兹——活泼的定力——熟练
 
「佛陀」释义
   黑板上为了几个纲要,我就按照这个纲要叙述下来。首先,所谓「学佛」是学什么?「佛」这个字,从历史上的因缘来说,「佛」指的是我对面这一尊佛陀的相片,这是道场唯一有的佛像,原来是台湾早期艺术家黄土水的雕刻作品,象征台湾人心目中的佛陀。在佛教徒心目中的佛陀是个人,不是神,是人类的一份子,借着这一套佛法而开悟解脱,成为圣者。并且在开悟后更进一步思考:要不要把这一套方法告诉其他的人,几经思维,他觉得需要,而且有那个因缘,所以他才开始说法,当时所说的法,就是四圣谛。「学佛」就是向佛陀学习四圣谛的方法,培养对烦恼的觉察能力,使我们能够把烦恼拿掉。「佛陀」这两个字并不是他的本名,那是当时人对它的尊敬所给的一个名称。原意是指一个有「正觉」的人,这个「正」字我们要怎么来看待呢?通常一般将「正觉」解释为「正确的觉察」,但是这个「正确」是指什么,我还很好奇,想去了解什么叫「正确」,什么叫「不正确」,因为如果不了解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的话,那么你也不了解自己到底做到了没有,只是会念这两个字而已。依我的体验来谈,这个「正」字的意思就是:当你看清楚一样东西之后,你如果对那个东西能够出离,那这个态度就叫做「正」。所以「正觉」的意思就是说你常常在一个觉察状态,使你对那个东西彼此能够有个弹性距离;这样的功夫要如何能够形成,就是我们的课程中要训练的目标。
    生活当中面临烦恼起来的时候,我们训练用观察的力量对它保持距离,至于要由离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因缘,但是最起码,透过训练,烦恼在身口意中的展现面貌,要能够看得出来,进一步再与之保持距离,能出离一公分或一公厘,都是出离。这里头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觉察能力,另一个是出离的力道。
     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佛陀的肉体已经离开了,但是人类仍然非常想念佛陀,主要是对他在世时所展现的那一套佛法觉得非常受用,真正值得加以传承。如果具备了这一套觉察的功夫,我认为那就是在学佛。
 
自 觉
    觉察这功夫并不是别人的,不是老师的,也不是同学的,而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觉察,所以学佛跟自己的体验有相当大的关联,在这个层面上说,学佛就是要学习如何能够自我觉察的功夫。
    谈到自我觉察,到底是要觉察自己的什么呢?我们了解到自己有身、心这两样对象,身、心各是如何展现,它们又是如何互动?这三方面都是我们在觉察中不断去面对的东西,我们所有的烦恼问题都是来自这三方面,除了个人的烦恼;也就是五蕴之间的不协调,身口意的不合和之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佛陀所讲的这一套方法,并不是要处理所有的问题,而只是针对个人的烦恼问题,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因为有烦恼啦!如果一个人自认为没有烦恼的话,基本上,他就没有开始学佛的动力,有了烦恼会让自己感觉束缚,严重的话,还会死气沉沉,学佛是要让一个人的生命力透过解脱的方法解放出来,这个「佛」,正好与「活」同音,也就是生命要有一泉源,能够生机不断的活过来。
 
接 纳
    相应于身心来说,自觉是有层次的,刚开始是自己去察觉到,后来是你要去接纳那个问题,接纳并不是与问题同化,而是对那个问题了解,至少你是一个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自己问题的人,你如果逃避的话,我们就说,那不是佛法,你只有直接去面对那个烦恼,才叫接纳,自我接纳也不是与它认同,而是认识它。
 
表 达
    当你能够自觉、自我接纳后,你要能够自我呈现,自我呈现有助于了解你当初的自觉、自我接纳的内容到底有没有效果,对不对。换句话说,这个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有再去检查的意思,有时候我们以为我们觉察到了、看到了、清楚了,对那个东西也有了了解,可是在自我检验的时候我们发觉,是还有不精确的地方,在学佛的过程中是拿掉不精确,慢慢建立出明确的态度来。
    自我表达是要透过身口意的展现才算完整,并不是说「观察到念头上正确了就可以了,不必在语言上及身体上吹毛求疵」。在念头上对了,当然是值得恭喜,但只是个起步,还需要与身体实践溶为一体,学佛是整体性的改善,我相信,佛陀当初在开悟之后,整个人格的展现是完美的,不是说只是观念上有而行为上做不到,或者说观念上能够接受,而感受上还是在挥之不去的状况,身口意,面对当下的因缘,整个身、念头及感受都是在同一因缘上,而没有分裂现象。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暂时还做不到这样子,但是并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一项一项来探讨到底问题出在那里?或许在观念上有,可是行为、感受仍不能一起去接纳那个不错的东西,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就回到我们的身,或者感受上来观察,目前的状况是什么。
    谈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学佛并不是在学佛理,而是把佛理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一定要从自己开始来体验,学佛,整个就是体验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佛——贪瞋痴
    刚才我们提过,因为有烦恼,所以要学佛,那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人有贪嗔痴,所谓烦恼是指贪、嗔、痴,如果你认为你没有贪嗔痴,我认为你已经没有烦恼,如果你没有贪瞋痴而又有烦恼,那我想你那个烦恼已经和我现在讲的烦恼不同了,所以我们需进一步探讨烦恼的内容是指什么。依我目前的体验来看,烦恼就是贪嗔痴,贪嗔痴这一个东西,平常不知道躲到那里,但是随时都有可能会冲出来;它尚未冲出来时,我并不知道我有贪嗔痴。它冲出来的时候,我才能见识到,比如说早上有一个同修,当他听到另外一个同修在报告时,其中的某一句话去触动他心灵的某一点,他就跟它相应了,他的身体马上就起了变化,从这里观察到,其实自己平常的身体上就有东西在蕴酿,一有因缘就会触发而起,我们就透过这种程序,来看到贪嗔痴的存在。
   其次,我们要再探讨,人为什么会有贪瞋痴?有一个心理学家马斯洛,他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即人有五大需求要被满足,这五大需求像一个金字塔层层排列:最底层的是身体的基本满足的需求,第二层是安全的需求,第三个层次是归属的需求,第四个层次是自尊的需求,塔尖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对于人的观察及诠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说,人是五蕴所组成的,并且有些基本需求要被满足,生命才能持续。在满足需求的过程当中,那满足的量到
底要怎么订立呢?比如说,按一般的习惯来讲,通常一天吃三餐,但是如果碰到身体特殊状况时,很可能一天五餐或六餐,那要看自己怎么去调整。有些人,一天二餐,身体也好得很,更有一些人觉得自己需要断食,所谓断食就是不吃东西,只是喝水而已,有的人连水也不喝,那到底这个吃与不吃之间,要怎么看,我们知道,断食并不是自杀,相反的,他是在维持生命,认为生命并不需要吃那么多,对需求量的看法并不一样。
    根据经典上的记载说,佛陀在开悟之前,有一段日子,每天都吃很少的食物,身体很瘦弱,在开悟之后,喝牧羊女供养的羊乳,慢慢的身体再调过来。对饮食的需求量,到底有没有办法去衡量出来?那么在摄取食物的过程,是不是会过量或太少,对这个需求量的判断,并不太容易去掌握、忖度,因此就依照一般的习惯,一天吃三餐,而且在食物非常的富足之下,还可以做自己的喜欢来选择食物,在这样的环境及因缘下,我们主张饮食需要定时定量。可是我们反观,住在非洲的从,他们连食物都很难找得到,小孩子看起来头和肚子都大大的,而四肢瘦瘦的,而他们就在这样的生活中度日子,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对于食物需求量的诠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从这里是要说明在需求及满足需求当中,很容易培养出贪嗔痴来。
 
黏 着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到,我们都一直谈烦恼,但是在生活当中,并不只是烦恼而已,我们同时还看到快乐,快乐的定义是当下的因缘合你的意,就起舒服的感受,如果这样的因缘拿掉的时候,那个舒服的感觉还有不存在?如果不存在了,那表示对快乐有粘着,因为粘着不到就开始有了烦恼,所以在学佛的时候,碰到快乐,也不要逃避;相同的,有烦恼的时候,也不会逃避那个烦恼;只是你要知道,快乐起来了,快乐消失了;烦恼起来了,烦恼消失了;只是烦恼消失时,那个轻安的状态,相对于烦恼而言,就是快乐;我们只是观察,一面在这样的苦乐当中,一面提升觉察的能力。
 
学佛的目的——净化身口意
    让自己解脱对于苦乐的束缚及粘着,第一个让自己作这个觉察运动的道场到底是在那里呢?是在自己的身、口、意之间,我们对于这样的一个道场,第一个步骤是要把它清理干净,作自我净化的功夫,这是对于当下的我一个责无旁贷的责任。除了身口意的觉察功夫之外,我们要帮忙别人去觉察他们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提醒别人对于身口意的觉察能力,放下对于身口意的粘着,不但自己这个身口意的道场能够清净,别人的身口意道场也能够清净;自己和别人都清净了,我们说这个大环境也渐渐可以清净,学佛的目的就是要烦恼能够解脱,得到清净的四大及身心相融相成的境界。
 
学佛的态度——自依止
   针对觉察的这一课题,需要建立什么修行态度,第一,要培养自依止的态度,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烦恼的解脱。为什么?因为我们认为烦恼的力量是从自己的身上产生出来,比方说,因为对方的一句话,而引起我的境界,那么烦恼的原因是不是他的那句话?如果是的话,那么只要他不要讲那一句话,烦恼就解除了。从自依止的态度来看,就不是这样,而是要探讨。为什么他讲那一句话的时候,我的境界就会起来?他讲那一句话有他讲那一句话的因缘,并不是针对我来讲的,那么我起这个境界是不是内在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觉察到,又碰到外面这个因缘,内在的东西就被唤起,两者碰在一起了,情况因此出现,我们是用这样的一种态度来理解这个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自我负责的态度。
    这个自我负责的态度,要如何自我检证呢?有两点,第一点,对因缘会更如实的去看待,对于外在因缘,我们看到,对于内在因缘我们也看到内在心灵有一个脆弱的点在那里,对于脆弱的点,我们会如实回来看。第二点是说,你再有怎样的苦点(或烦恼)在那里,你要训练一个能力,也就是说,当下回到呼吸。这就比较难以做好了,也许你会认为,那有什么困难?我们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呼吸吗?你若是真的是在自依止的当下,能够对自己负责的话,就要能够回到呼吸,即使在临死的当下;也没有什么其他好挂虑的,就是回到呼吸,真的做到了,那就恭喜了,你将能够做个独立自主而负责任的一个人。
 
不拘名相
    第二,学佛是要从体验及觉察开始,每个人在觉察之后,要报告觉察内容,或者在自己的觉察后要产生互相接纳的过程(即自我回馈)中,所运用的语言文字,事实上又是另外一种锻炼。比方说,我现在右脚感觉在麻,我在体验到那个麻的感觉之后,向各位报告,我用台语或国语来表达,名相虽然不同,但是感觉还是同一个。所谓不要被名相给束缚住了,也就是不要去贴一个标签,而要注意那个标签背后所展现的内容。当身为一个倾听者时,我们要注意被叙述的内容是什么,你如果对于叙述的语言文字不懂,可以再问清楚,再问是为了要理解那个内容本身;当身为一个叙述者时,不要忘了自己是在面对那个内容作一个描述,而不是去判断那个内容对不对,对于什么是叙述,什么是判断这当中的不同,要注意加以厘清。
 
身口意为范围——自由、活泼
    这样子的觉察态度,整个展现是在身口意不断的重复。我们看每个身体的行为举止、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是相当自由活泼的,所以整个学佛的态度是相当自由的,活泼的去观察。
 
正如正见
    从看清楚到了解身口意的各种展现,在这当中有没有判断,自己要区别清楚;判断的话就不是描述,你给它不自由的东西了,认为它是这样不是那样;你要试着去看出自己是在判断或描述,怎样在描述之后再去判断,或者说你看出你在描述或判断中,训练出那个能分辨的察觉能力,所谓是非分明,或者一就不是二,二就不是一,身就是身,身就不是口,口就不是意,竟就不是身,要一个一个来,所以学佛在觉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你一定要看清楚。
 
定 力
要如何能够看清楚呢?所谓看一定有一个目标,如果目标不动的话,是不是比较容易看清楚?或者是自己不动,而目标在动,总而言之,要有一个不动,比较容易清楚,比如说看电影的时候,要坐下来看比较清楚,道理是一样的。当对方不容易控制的时候,你自己要自我训练、自我控制。所谓「定」指的是从开始到结束要能够清楚。比如说,今天刚开始上课,我们就静默三分钟,那话一讲完,就开始静默,三分钟时间一到,就起个念头,三分钟到了,静默结束。除了开始和结束之外,在中间的部分,还有哪些次第的展现,也要能够清楚。这个开始和结束是随时都可以开始,也随时都可以结束的,要依每次的游戏规则而定,也许你上一次打坐时间很长,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因缘开始及结束的,那么你那一次打坐,就是没有定力,白打了。我们现在来做三个呼吸的打坐。从呼开始,在第三个呼吸中的呼气中结束了,那我们说你很清楚,这三个呼吸间的定力具备了,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都能拥有三个呼吸的定力,也是一个不错的修行目标。比如说运动的时候,心跳加速但是很有频率,你能够在这样的频率当中,试着去观察清楚自己的呼吸频率,那表示有定力。具备了这样的定力,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正知正见,整个学佛对于这样的修行态度很重视,对于自己身口意的展现的觉察,随时在开始,随时在结束。并不是对于身口意的展现内容起眷恋,而是说要能够了解得清清楚楚,之所以有开始及结束都是因缘,了解了因缘之后,轨可以创造因缘。
 
    要把身口意的展现内容看清楚了,才能建立起正念正知,可是今天我们还是在学习阶段,并不容易看清楚,要怎么办呢?那要允许存疑,为了要锻炼对于观察的实际体验,对于尚未体验到的部份,要持保留的态度,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虽然佛陀的人格完美,这一套修行方法看起来也很不错,可是目前我尚未体验到其中滋味,我也不能确定到时候是否用得上,这是存疑的地方,不过对于我自己曾经体验过的部份,对自己就不要再起疑,因为在体验的那一剎那,你与身口意的展现是同步的过程,这就是亲证的功夫。
 
学佛的方法──趣味性
    接着谈学佛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要对自己的身口意发生兴趣,这其中有三个阶段,首先这个兴趣要能够开发自我觉察的力量,其次,从一分自觉中培养一分的自信,对于觉察的力量完全能够体验得到。由于对自己的趣味感,面临烦恼的问题就能够以轻松心情来面对;由于自我觉察能力的增强,对于处理烦恼能力仙就更有信心。
 
精 勤
    第二个方法是对于身口意的展现要勤于觉察,学习二十四小时商店不闭馆的精神,随时要回来觉察身口意,也就是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连结在一起,包括睡觉时的作梦,也要尽可能的关心,加以记录。勤快是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仍离不开前面第一点,即精勤当中要看到自己的乐趣及保持轻松的态度,而不是反而变成累呼呼的辛苦状态。
 
念兹在兹──活泼的定力
    第三,你要像思念你的爱人一样,对于这样觉察的练习念念不忘,这并不是说你有情结,而是烦恼是展现在身口意这个道场上,你要认真的去巡视它们,念念不忘随时回到这个地方来。最后是对于以上这些修行方法都给它安排成调理出一个开始及结束等分段的次第,也就是要怎样拥有一个定力,虽然随时随地我们都要在观察状态当中,但是也并不是说,「等等,我还没观察好,对象不能来吵我。」不是这样子的,而是随时可以拿起或放下。对于以上所谈的方法要能够熟练,眼睛闭起来要做,行住坐卧中也要做,从觉察的功夫当中,认识身口意的烦恼现象及其原因,终于能够长出一点光明的智慧来。今天就介绍到此。
 
    王开府问:刚才在学佛的态度中提到自依止这一点,会不会变成对别人的不理态度?
    林清玉答:你对于别人也是关心他跟他自己的烦恼,那他如果认为自己没有烦恼,而你要说他有烦恼,你就触怒了对方,那么若引起他的生气,也是他在烦恼,不过,当你体验到自己怎么拿掉这个烦恼的时候,你对于别人的生气,你就比较能够慈悲,你真的是从那个路上走过来的,如果你说道理是这样,怎么不按照这道理做,那很可能你只是在道理上知道,在作法上很可能不是很熟练,何况即使同一个道理,作法往往不止一种,所以你要学习去尊重彼此的不同,只要提醒对方你所观察到的部分,帮忙他去觉察他自己的展现,这也是自觉之后觉他的部分。这样的提醒往往会使自己在修行中变得愈来愈热情于互动而不是冷漠。 

{返回 其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见色之研究
下一篇:法语撷要
 从解脱的定义看佛教义理中的意会性特征(李音祚)
 和谐,因多样而美丽(李木源)
 佛教起信与入门
 从「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看中、印佛教区别
 培植柔和之心
 苦与乐的因缘―离苦得乐(王家轩)
 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
 救苦救难.绝症不惧的关键
 戒淫修福保命
 五行性——王凤仪言行录节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对捐款布施的开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淤泥不染 修学净土的三资粮[栏目:竺摩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暇满[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寻找恭敬[栏目:禅林衲子心]
 业果无法躲避,业障可以消除[栏目:达真堪布]
 窥基(632~682)[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105 幸福人生[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知恩、感恩、报恩[栏目:宽运法师]
 增支部1集327经[栏目:增支部1集]
 慎莫念过去[栏目:幸福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