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三节《中论》之中心思想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3
第四章_龙树──中道缘起与假名空性之统一
第三节 《中论》之中心思想(p.216~p.218)
一、龙树《中论》之根本大义──中道的缘起(p.216)
【(一)《中论》的归敬偈】
《中论》所要阐明的,是中道的缘起。《中论》初的归敬偈,就充分的表示了,如《中论》〈观因缘品第一〉说: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缘起),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1(大正30,1b14~17)
 
佛所开示的教法,在世间一切学说中,是最上第一的。佛说的所以最上第一不是别的,是佛说的因缘──缘起说。
佛依缘起说法,能离一切戏论而寂灭,这是不共世间学的,所以说:「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二)八不的缘起(中道的缘起)】
缘起为佛法宗要,是各部派所公认的,但解说不一。龙树所要阐扬的,是不生不灭等「八不」的缘起,也就是中道的缘起。
 
《杂阿含经》所说:「处中说法」2,「宣说中道」,就是不落二边──一见、异见、常见、断见等的缘起。
 
阐明不落二边的缘起,所以名为《中论》。
 
二、龙树是通过大乘「空」义,来阐明中道的缘起(p.217~p.218)
中道的缘起说,为佛法宗要。阐明这一要义,龙树是通过空义而显扬出来的,如说:
 
【(一)《七十空性论》】
《七十空性论》:「由一切诸法,自性皆是空,诸法是缘起,无等如来说」。3
 
明一切法是空,一切法是缘起。
 
【(二)《回诤论》】
《回诤论》:「诸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无等第一语,敬礼如是佛」。4
 
列举了空、缘起、中道三名,而表示为同一内容。
 
※ 这两部龙树论,都表示了空与缘起的关系。
 
【(三)《中论》】
说得更完备的,如《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24〉说: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大正30,33b11~14)
 
缘起法为什么是离二边的中道?因为缘起法是空的。在《阿含经》5中,空是无我我所,也就是离我见、我所见的。
假名6──施设,虽也是《阿含经》所说过的7,但显然由于部派的论究而发展8;为了《般若经》的一切但是假名9,所以《中论》将缘起、空、假名、中道统一起来。
不过龙树学的宗要,说空说假名,而重点还是中道的缘起说。空以离一切见为主,与离二边见的中道相同,所以在缘起即空、即假、即中道下,接着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结归于一切空,也就是归于中道。10
三、结说:依「中道的缘起」断边见、邪见等一切见(p.217~p.218)
龙树依中道的缘起说,论破当时各部派(及外道)的异见;着重离见的空──中道,正是《阿含》与《般若经》义。如来说法,宗趣在此,所以《中论》结赞说:「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11
 
※ 以下,依缘起、假名、空、中道,一一的分别加以论究。
 
注解
^1
(1)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p.75:
「圆满的觉悟者宣说『缘起』,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戏论止息而寂静安稳的,我向这位说法中的至尊行礼致敬。」
(2)《顺中论》卷1,龙胜菩萨造,无著菩萨释,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不灭亦不生,不断亦不常,不一不异义,不来亦不去,佛已说因缘,断诸戏论法,故我稽首礼,说法师中胜。」(大正30,39c25~28)
^2 《杂阿含经》卷34(961经):「佛告阿难:我若答言有我、则增彼先来邪见。若答言无我,彼先痴惑,岂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从今断灭。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所谓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谓缘无明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大正2,245b18-24)
^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7所引(汉藏教理院刊本,p.32上)。
^4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7所引(汉藏教理院刊本,p.32上)。《回诤论》卷1,后魏三藏毗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我归命礼彼,无上大智慧。」(大正32,15a26-27)
^5
《杂阿含经》卷11(273)(《抚掌喻经》):「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剎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是故,比丘!于空诸行,当知、当喜、当念;空诸行,常、恒住、不变易法空,无我、我所。」(大正2,72c12~15)
 
参见《空之探究》第二章第五节〈常空、我我所空〉p.103。
 
^6详见《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节〈假名──受假〉p.233~p.242。
^7
(1)《杂阿含经》卷22(582经)(大正2,154c19-155a4):
时彼天子说偈白佛:「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颇说言有我,及说我所不」?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若罗汉比丘,漏尽持后身,亦说言有我,及说有我所」。时彼天子复说偈言:「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已尽诸有漏,唯持最后身,何言说有我?说何是我所」?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若罗汉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诸漏尽,唯持最后身。说我漏已尽,亦不着我所,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说。」
(2)《杂阿含经》卷13(335经)(大正2,92c16~25):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3)《空之探究》第二章第二节〈胜义空与大空〉p.83:
「〔《第一义空经》之〕经义是:唯有法假施设,缘起的生死相续,有业有异熟,而没有作业受报的我。缘起法是假有,我不可得是胜义空。《胜义空经》的俗数法(法假)有,第一义空,虽不是明确的二谛说,而意义与二谛说相合,所以《瑜伽论》就明白的说:「但唯于彼因果法中,依世俗谛假立作用」。法假施设是假(名),胜义空是空;假与空,都依缘起法说。依缘起说法,《杂阿含经》是称之为:「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的。龙树的《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二谛与空假中义,都隐约的从这《胜义空经》中启发出来。」
^8
(1)参见《大毗婆沙论》卷9(大正27,42a24~ b4) ;《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节〈假名──受假〉p.236。
(2)《异部宗轮论》卷1(大正49,16c14~15):
「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数取趣],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另参见《空之探究》第四章第五节〈假名──受假〉p.238。
(3)说一切有部七论中有《施设论》;南传铜鍱部也有《人施设论》。
^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大正8,230c6-231a21):
「佛告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亦但有名字名为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须菩提!……须菩提!譬如外物草木枝叶茎节,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说,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须菩提!譬如梦响影幻焰,佛所化皆是和合故有,但以名字说,是法及名字不生不灭,非内、非外、非中间住;般若波罗蜜、菩萨、菩萨字亦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施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
^10印顺法师《中观论颂讲记》p.463 ~ p.464:
因缘生法,指内外共知共见的因果事实。外人因为缘生,所以执有;论主却从缘生,成立他的性空。所以说:即是空的。空不是没有缘起,此空是不碍缘起的,不过缘起是无自性的假名。这样,缘生而无自性,所以离常边、有边、增益边;性空而有假名的,所以离断边、无边、损减边;双离二边,合于佛法的中道。这是双约二谛空有而说的。中道,形容意义的恰好,并非在性空假名外,别有什么。这样,假名与中道,都在空中建立的。一切诸法寂无自性,所以是空;缘起法的假名宛然存在,所以是有。这相即无碍法,从胜义看,是毕竟空性;从世俗看,虽也空无自性,却又是假名的。这样,所以是中道。
^11《中论》卷4,(青目释)(大正30,39b25~29):
「『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一切见者,略说则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广说则六十二见,为断是诸见故说法。大圣主瞿昙,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智慧者,是故我稽首礼。」

{返回 厚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四节 缘起——八不缘起
下一篇: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二节《中论》与《阿含经》
 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七节 中道——中论与中观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五节 空之解说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七节 自性空与无自性空
 心念与业报
 空之探究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空、我我所空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九节 法空如幻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八节 空与一切法
 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六节 空之双关意义
 空之探究 第四章 第六节 空性——无自性空
 成佛之道 10 大乘不共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的内容(净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魔有时会化现为佛菩萨的样子,请问魔会不会变成上师的样子?[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3[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一四三 威光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诸法之精要——皈依 四、皈依的学处 4.五条共同之学处[栏目:诸法之精要·皈依]
 周叔迦先生著作年表[栏目:周叔迦居士]
 62.逃出井底的阿三 How Ah-3 Got Out Of The Well[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No Ajahn Chah《00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珍惜人身 修学佛法[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