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佛陀的适当礼敬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3

对佛陀的适当礼敬

葛印卡老师(S.N. Goenka)

以印度文发行的内观通讯(Patrika)在过去的17年多以来,每月都会寄发数千名印度人。每期通讯中都有一篇或长或短,由葛印卡老师所撰述的文章。下文即摘自不同期的内观通讯并略经修饰而成。

佛陀的生活小故事

当佛陀80岁,即将于卫塞(Vesakha)注满月的夜晚圆寂的消息通告出来时,众多的追随者手捧鲜花,聚集到娑罗双树(twin sila)下,佛陀的跟前来表达他们的敬意。甚至诸神也自天上献洒鲜花和檀香粉,并演奏梵乐与歌曲来表达祂们的崇敬。佛陀对服侍他的阿难说道:

「阿难﹗佛陀并非透过如此的花雨倾洒、乐器演奏或来自天界的歌唱所礼敬﹗而是当比丘、比丘尼或在家禅修者将自己确立在宽宏的正法之道上,并且开始过真实和纯洁的生活时,佛陀才被礼敬。阿难,让人们谨记在心﹗」

在另一个场合,佛陀被问及可否于他在世时建佛塔(stupa)来作为纪念。佛陀回答可以,然而种植一棵菩提树才是对他更合适的纪念,因为来到此树荫下的寻道者,将受到启发而禅修,为达到涅槃(nibbana 解脱痛苦)而努力。

阿难曾经问佛陀:「您的遗体将如何处置?」佛陀解释道︰「佛陀的许多追随者将会兴建佛塔(stupa)安置火化后的遗体。他们会用鲜花,熏香,花环等等来礼敬。借着这些行为,他们将净化自己的心至某种程度,也因此将享有长久的喜乐。他们会在快乐的世界里重生。」

虽然如此,佛陀的教导并非仅只在于提供他的追随者一个快乐的来生,他的教导在于带领他们超越生生世世、超越痛苦和再生的轮回。因此,他曾告诉那些用功的修行者,不要世俗地礼敬他的身体,而应该以致力于体证终究实相来取代。

另一个故事说明了对佛陀的适当崇敬方式,与他的母亲大爱道(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 Mahapajapati Gotami)有关。悉达多‧乔达摩(Siddhattha Gotama)的亲生母亲摩耶夫人(Mahamaya)在生下他后的第7天即过世。悉达多是由摩耶夫人的妹妹大爱道抚养长大。大爱道在她姐姐过世后,将她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奶妈,并亲自哺育悉达多。

在她的老年,母亲瞿昙弥(Mother Gotami)蒙佛陀应许出家并加入比丘尼僧团。透过勤奋地修习内观,她成为一位阿罗汉(arahan 完全觉悟的人)。

所有跟随佛陀学习正法的人,被称为佛陀的「儿子」与「女儿」,这与他们的年龄和世俗关系完全不相关。这是为什么母亲瞿昙弥在非常老时宣称︰「喔!如来(Sugata)﹗我是你的母亲。而英勇的您,是我的父亲﹗」

在母亲瞿昙弥过世前不久,她非常喜悦,因为知道这将是她最后的死亡。充满着感激,她忆起佛陀︰「喔!父亲﹗您让我在真实的法里诞生。喔!儿子﹗我曾哺乳你而暂解你的饥渴。但是,父亲﹗您让我品尝到法的甘露,解除了我生生世世的饥渴。儿子﹗我哺乳养育你的肉身成长。喔!父亲﹗您给予法的甘露养育我法身的成长作为报答。一位妇女被称为王后或者母后可能是容易的,然而被称为佛陀的母亲则是一件稀有的事。」

如此,母亲瞿昙弥满怀感激,适当地礼敬了佛陀。她也教导其他人如何表达适当的尊敬。当知道母亲瞿昙弥死亡临近时,一些尚未体验解脱的比丘与比丘尼们,都非常心绪不宁并开始哭泣。作为一位法的修习者,母亲瞿昙弥对他们解释:「这是个吉祥的时刻,一个喜悦的时刻﹗一个自生死轮回里解脱出来的机会是吉祥的、不能是流泪的时刻。」然后母亲瞿昙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对她有真正的尊敬,那么唯一的表达方式将是努力把自己确立在神圣的法里。

保存适当礼敬的传统

以适当方式礼敬佛陀的传统,在缅甸被少数人保存了下来。乌巴庆老师的学生过去曾遵循当地传统,在他面前行三鞠躬礼来表达对法的敬意。但是乌巴庆老师教导用功的修行者如何正确地礼敬教师。他教他们在第一次鞠躬时观察头顶上无常(anicca-生起和灭去)的感受,在第二次鞠躬时体会苦(dukkha-痛苦的真相),及至第三次则体会无我(anatta-没有自我的真相)。以如此方式表达才是适当的尊敬,否则就只是一种空泛的仪式。

对任何修行者,唯有当他或她按照适当方式来礼敬佛陀时,真正的利益方得以增长。

见贤思齐

如果一个人希望礼敬自己喜爱的圣者或神,就应该忆念他或她的良好特质,并且从中得到启发,在自己的有生之涯见贤思齐。仅只如此做就是真正的礼敬了。

同样地,任何想礼敬佛陀的人都应该忆念他的特质,受这些特质的启发,努力成就这些特质。如此,得以避免陷入宗派的纠葛中。

礼敬佛陀,应如此表达:「向世尊(bhagava-崇高的人)、阿罗汉(arahant-解脱的人)、正等正觉者(samma sambuddha-卓越非凡自我证悟的人)致敬!」这认知表示此人礼敬证悟者所具有的特质,不论这些特质是为释迦牟尼佛(Gotama Buddha)、迦叶佛(Kassapa Buddha)或其它任何人所拥有。并非在礼敬任何特定的人,而是所有达到证悟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在真正的法中,适当的礼敬是以感激来表达。「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 -- 我始终礼敬。」。

一位完全开悟的人会散发出对所有苦难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了解许多人深为宗派、惯例、仪式和哲学推论所缠,而无法理解真正的法(自然法则)。但是至少有一些较不热衷于上述者,则有受益于法的可能。因此开悟的人将会慷慨地将法散播出去,不因任何种姓或宗派而有所区别。这是他被称为教师(sattha)的原因。他是富人和穷人、博学和文盲、男人和女人、统治者和受治者、神和人的教师﹗

无论何时当一个人想要礼敬佛陀,他应该理解真实的礼敬是去忆念开悟者的特质,并努力在自身发展这些特质。

注:五月的满月之日,佛陀诞生、开悟并般涅槃(parinibbana--完全开悟者的圆寂)。

 


{返回 葛印卡老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死亡时发生什么事?
下一篇:感受与正知研讨会:闭幕演讲
 内观十日课程开示 第十天开示 修行方法回顾
 葛印卡老师于中坜圆光寺的开示
 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二天
 专访禅修大师:葛印卡先生
 正知:完全的了知
 对缅甸无限的感恩
 对佛陀的适当礼敬
 世界通行的正法之道
 苦之成因及其根除
 吾师无尽的慈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性的智慧向导--六字真言观音心咒[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掌中解脱》思考题[栏目:智敏上师]
 家庭发生事故和孩子不听话,可以念《地藏经》回向给他们吗?[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不舍肉身,飞往清净刹土了。对于这一现象,想听听您的看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眼光要远,脚步要近[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无门直指 第七十一节 应否道破[栏目:程叔彪居士]
 玄奘精神 第23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2)[栏目:玄奘精神]
 厌离行与欣求行[栏目:张秉全居士]
 增支部1集285-286经[栏目:增支部1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