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一篇 理论 1.12 十二因缘(缘起)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32

1.12十二因缘(缘起)

十二缘起是一连串的因果,连结成一个由十二个环组成的圆形链子,并说明了造成生死轮回的因缘关系。十二缘起是主宰因果现象的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每一个环缘起下一个环,而造成相续不断的生死轮回。十二缘起只是因和果的组合,因果之外并没有一个我或外力的主宰——在此世界和他方世界。

没有人或外力可以造成这种现象,这叫作缘起法,它是一种因和缘的关系,例如无明缘行等等(见底下的因缘链)

缘起法的讨论只针对这个世间的人类。十二缘起的因缘链所示如下:

1.无明缘行(注1)。7.受缘爱。

2.行缘识。8.爱缘取。

3.识缘名色。9.取缘有。

4.名色缘六入。10.有缘生。

5.六入缘触。11.生缘老死。

6.触缘受。12.老死导致忧悲苦恼、疼痛、失望等等。

(注1:决定一个人出生的三种行是:善行、恶行、不动行(四无色定)。)

a)从无明至老死是整个的缘起法,然后“忧悲苦恼”等就接踵而来,这显示了有生就有苦——第一圣谛。这种现实的缘起法叫作生死轮回——「有的轮子(有轮)」,只要一个人还在生死轮回之中,这个轮子就无法停止。

b)项目

1.无明意即没有体证四圣谛。

2.行不是五蕴中的行,而是前生累积的业而造成出生,有三种行:善行、不善行、不动行(最高的无色界色)。

3.识是「结生识」。

4.名色是三个心所法:受、想、思加上业报身(由业而生的色身)。

5.六入是眼、耳等等。

6.触是指心所引导心王与六尘接触。

7.受是认知苦受、乐受等等的心所。

8.爱是六根作用时所起的贪心所。

9.取是由爱的贪心所而引生更强的贪心所。

10.有是业有或存有善恶业。

11.生——是指五蕴或身心。

12.有生就有老死。

佛陀讲述缘起法,因此我们能了解实相的真理(自然的真实状态),而且知道缘起法本身是由因缘而生的。了解缘起法的目的是帮助我们体证身心的无常、苦、无我。

无明是十二缘起的第一环,但事实上十二缘起像一个轮子或圆圈一样,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但是无明是整个圆圈的的首脑,因为无明是烦恼的根源。而以智慧照破无明是打破这条链子唯一的方法。无明来自于病:贪的病、有的病、见的病、痴的病——但这四种病都从无明而生,所谓的无明是对四圣谛的无知。

有一次,阿难告诉佛陀缘起法是多么好,多么容易懂的时候。「并非如此」,佛陀回答:「缘起法是玄妙并且深奥难懂的」。如果有人要研究缘起法的话,可能要找一本专门谈论这个主题的书,并且他会对佛陀深奥的智慧感到叹为观止,缘起法的利益是显示每件事皆由因而生,并且无我、无灵魂或上帝等来促成这些事,以此来防止「我」的邪见。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下一篇:第一篇 理论 1.11 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
 第一篇 理论 1.4.4.1苦的四种形式
 第一篇 理论 1.3.1.5 修行的助缘(有利于断烦恼的条件)..
 身念处禅观修法 简介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4.生灭随观智
 第二篇 实修 2.2.4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修法对或错
 第二篇 实修 2.3.4 检查身心
 第一篇 理论 1.5 毘婆奢那
 第二篇 实修 2.3.1 此修法与四圣谛的关系
 第一篇 理论 1.3.3 四神足
 附录B 一个典型状态的识的例子(心王-心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宦海叹浮沉 念佛登觉岸[栏目:大安法师]
 我们可以不必等到死就可以溶入这个美妙的世界吗?[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度母法会的教言汇集[栏目:唐巧奥萨堪布]
 七 优波私婆学童所问[栏目:经集 五 彼岸道品]
 看清业力的真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三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三部分 慧 第二章 法性[栏目:阿姜查禅师]
 三主要道之“道”[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11讲[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僧侣的衣服是怎样的?[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