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一、终极信仰与经验传承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4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10月21日,学诚大和尚为弟子作了开示?——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大和尚教诫:信仰佛法,首要的就是对我们所信仰的究竟目标、宗旨的一种信仰,是对最终目的的一种信仰。

一、终极信仰与经验传承
  1.建立终极信仰 
  我们来到寺庙里面,就是来信仰佛法、学习佛法的。信仰佛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外在的表面功夫,做做样子、装装门面,或者说大家聚在一起,念念经、做做礼拜、研讨研讨、交流交流或者出去劳动等就够了。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而不是信仰的内涵,不是信仰的本质。我们对佛法的信仰是完整、系统、究竟、彻底的一种信仰,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信仰。 
  一般意义所谈到的信仰,一天烧一炷香、念几句佛号、念一卷经等,这些好像就够了。信仰佛法,首要的就是对我们所信仰的究竟目标、宗旨的一种信仰,用现在社会上的语言来讲,就是对终极的信仰,对最终目的的一种信仰。这种终极的信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来获得的,也就是必须要有经验来作指导、作引导。 
  终极信仰不纯粹是理性的,也不完全是理性的。因为理性只是对有形有相、有局限的世俗社会的理解、诠释而已。对佛法究竟目标的信仰,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经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过去的人曾经通过佛法修行,证悟成佛,这种经验累积下来,传递下来,流传下来。也就是说,这些经典以及各种各样的注解,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对我们所信仰的对象——终极目标能够生起信心、巩固信心,让自己的信心不会减弱、不会减退。这一点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佛陀已经到达了成佛的境界,也就是他实现了终极目标。他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十八种功德,无量无边的智慧、神通、辩才……我们信佛是脱口而出,还是经过认真思索和深入思考后再信佛、学佛、皈依的?或者自己就是去凑凑热闹,仅此而已,这也是名为佛教徒、名为三宝弟子。自己内心对所信仰的佛法内涵目标不明确、迷茫、不清楚,这样下去的话就不容易产生动力。因为我们最后的目标不清楚,最大的心愿不明白,我们就谈不上信仰佛法、学习佛法。 
  2.师师相承 
  因为学佛是要成佛,我们要相信通过自己努力修行能够成佛。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烦恼、业障……应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我们认真学习,大家一起学习,这非常重要。 
  为什么这么讲呢?佛法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祖师大德传下来的。法的内涵是通过祖师来传承的,通过大家的努力,才能够把它保存下来,写进书本、经本。我们有很多的藏经、法宝、CD、VCD在流通,这些都是如何传承的?都是过去祖师大德们的努力付出留下来的,如西行取经等。当然过去印度也有很多的大德来到中国弘法、译经。如果没有那些僧宝 ——高僧大德的努力弘扬,这些法宝——佛法就流传不到现在。 
  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出家法师,根据佛法来实践、修炼、修心。我们出家的法师跟前辈学,前辈再跟前辈学……因此,修道的经验得以传递、积累。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能够在经典、著述、理论上学习这些文字记载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学习实际经验。实际经验来自于我们当下能够遇到的法师和同行善友,这些法师和同行善友在信佛、学佛、修道过程中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在自己修行过程中累积的,是这个时期经验的累积,更具有指导性——指导、帮助我们解决现在的问题。每一个时代问题表现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五讲 建立终极信仰的意义 二、自他一体惜因缘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四、觉照无常智慧生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七、超越自我
 《唐思鹏著作集》序
 立志成为法门龙象 发心承担如来家业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五讲
 能除众怖作依怙 真实不虚无他方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六讲
 殷切的希望 良好的祝福——学诚法师2006年除夕普茶开示
 体悟世间无常苦 珍惜出家暇满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四八 紧祝迦喻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佛教的无常观[栏目:慧净法师]
 开水白菜[栏目:素食菜谱]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F 910经所述的是一位喜欢骂人的聚落主,有一天他向佛陀咨询恶名的因由[栏目:界定法师]
 降伏其心 念阿弥陀佛为正行[栏目:体慧法师]
 相应49经 善友谊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瑜伽师地论 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栏目:瑜伽师地论·白话文]
 第八章 佛是力量 沉静的力量[栏目:日常的佛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诃欲第二[栏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什么是“苦集灭道”?[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