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3.遍知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61

3.遍知智

在前一阶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阶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阶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4.生灭随观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2.把握因缘智
 第一篇 理论 1.11 隐蔽三法印的因缘法
 第一篇 理论 1.3 三十七道品
 第一篇 理论 1.4 四圣谛
 第一篇 理论 1.1 佛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5.坏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3.1.5 修行的助缘(有利于断烦恼的条件)..
 附录B 一个典型状态的识的例子(心王-心所)
 第一篇 理论 1.9 奢摩他与毘婆奢那修法的差别
 第一篇 理论 1.3.1.4 修行所缘
 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扫心地[栏目:瓜熟蒂落·达真堪布]
 The Third Precept says we should avoid sexual misc..[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五百罗汉 380、无忧眼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2放松与自然[栏目:德雄尊者]
 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是什么(释清净)[栏目:佛学小知识]
 粒米胜须弥[栏目:布施]
 朱元璋和佛教之间的渊源是什么?[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徐绍强)[栏目:玄奘研究]
 圣者言教 第五课(四)转烦恼为道用[栏目:圣者言教]
 太虚大师年谱目次[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