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3.遍知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02

3.遍知智

在前一阶智,修行者只体会到身心的因(生起),还没体会身心的灭——由于身迅速不断的生灭,对于见到生灭现象,修行者的智慧还很弱。如果修行者继续保持在当下观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见到生灭的身心,但这时候的智慧还不足以见到相续的空档。例如从坐姿变换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见到灭去的旧姿势(坐姿)。但坐着当下观照时,因为智慧还不够强,还无法见到生灭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这还不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当下要在第四阶智才现前。

《清净道论》称此智为「审察遍知」。

在七清净中此智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此智可以导致真实的道路——亦即下一阶智。

 


{返回 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4.生灭随观智
下一篇: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2.把握因缘智
 第一篇 理论 1.1.1.2 讨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5.坏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6.1 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第二篇 实修 2.2.2 意见
 第二篇 实修 2.3.3 问题
 第一篇 理论 1.10 色和心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8.厌离随观智
 第一篇 理论 1.12.1 如何以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第一篇 理论 1.4.4.3六根中的苦
 第一篇 理论 1.3.1.6 正确的修法(四念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现在被附体的特别多?附体与神通有什么区别呢?(万行法师)[栏目:附体现象·法师释疑]
 大悲咒句偈 4.菩提萨埵婆耶 PU TI SA TWO PE Y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般若经讲记’导读[栏目:黄国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