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八、六证显七识是有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3
【论文】
 
五‧七九 已引圣教,当显正理。
 
 
 
【疏翼】
 
  第二别答即别以教理为量中,第二依隐经以理证有。
 
 
 
【述记‧卷三十】
 
  理中有三︰初、结前生后,次、依标正释,后、总结。
 
  此、结前显教,生后隐教,诤理取之。
 
 
 
【疏翼】
 
  此即结前生后。
 
 
 
【论文】
 
五‧八○ 谓契经说:不共无明微细、恒行,覆蔽真实。若无此识,彼应非有。
 
 
 
【疏翼】
 
  第二依隐经以理证有中,第二依标正释。
 
 
 
【述记‧卷三十】
 
  此下[1]、第七识六证。
 
  颂云︰不共、六二缘,意名、二定别;无想许有染,有情我不成。
 
  自下第二、正辨难中,有六义证[2]。此初[3]证中,文有其二︰初、引经证,后、理征释。
 
  如《缘起经》[4]有四无明︰一、现[5],二、种[6],三、相应[7],四、不相应[8]。或有为二[9]︰共[10]、不共等[11]。
 
  此中难不共者,谓此微细、常行,行相难知。「覆」无我理,「蔽」无漏智,名「覆蔽真实」。
 
  「真实」有二︰一、无我理,二、无漏见。义有二义︰一谓境义,见分境故,真如[12]即理故。然不共无明有,大小乘经皆共依信。
 
  此上、经文。
 
  「若无此识,彼应非有」,是论师说。
 
 
 
【疏翼】
 
  此即第一,引经证。
 
【论文】
 
五‧八一 谓诸异生,于一切分,恒起迷理不共无明,覆真实义,障圣慧眼。
 
 
 
【疏翼】
 
  第一不共证中,第二理征释。
 
 
 
【述记‧卷三十】
 
  何名不共?
 
  下、释有二︰初、破小乘,立有第七,后、释「不共」之义。初中有二︰初、释经义[13],后、正难之。
 
  此除圣者,圣者无漏道现行时,彼不有故,如下当知。
 
  「一切分」,通三性心。「恒起」,释经「恒行」之字。「迷理不共无明」,迷无我理故。「覆真实义」者,能覆真如,释「覆」义,「义」如前说。「障圣慧眼」者,障无漏智,释「蔽」义。
 
 
 
【疏翼】
 
  此第一,释恒障义。
 
 
 
【论文】
 
五‧八二 如伽他说: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谓不共无明。
 
 
 
 
 
【疏翼】
 
  第一释经义中,第二释通三性。
 
 
 
【述记‧卷三十】
 
  真义之心──无漏真智。《摄论》无着本第一说︰此无明通三性心,恒与俱起[14],如次前说。
 
 
 
【论文】
 
五‧八三 是故契经说:异生类恒处长夜,无明所盲,惛醉缠心,曾无醒觉。
 
 
 
【疏翼】
 
  第一释经义中,第三释长夜义。
 
 
 
【述记‧卷三十】
 
  「说:异生类恒处长夜」。「夜」是暗故,无明恒有,说为「长夜」;若生死中,无无明者,便中明故。「无明所盲」者,谓此不共,恒现行故,盲其慧眼。不尔,中途有无无明时,即非无明盲。惛昧、醉乱恒自缠心,曾无「醒」、「觉」──「惛」即「无觉」;「醉」即「无醒」;若中途有无无明时,便有「醒」、「觉」。
 
  以此经证无明恒行,遍三性位。
 
 
 
 
 
【疏翼】
 
  以上第一破小乘而立有第七中,第一释经义讫。
 
 
 
【论文】
 
五‧八四 若异生位有暂不起此无明时,便违经义。
 
 
 
【疏翼】
 
  第一破小乘而立有第七中,第二正难之。于中分三︰一、违经难,二、违比量难,三、六识不成依难。此即初难。
 
 
 
【述记‧卷三十】
 
  不尔恒行[15]。
 
  下、正申难。
 
  小乘等说︰经言「恒」者,谓多分说,实理亦有不起时故。今以违教为彼宗过。
 
 
 
【论文】
 
五‧八五 俱异生位,迷理无明有行、不行,不应理故。
 
 
 
【疏翼】
 
  第二正难小乘中,第二违比量难。
 
 
 
【述记‧卷三十】
 
  此、违比量。
 
  量云︰汝言异生起善、无记位,无无明时,无明应亦起。异生位故。如余起时。
 
 
 
【论文】
 
五‧八六 此依六识,皆不得成。应此间断,彼恒染故,许有末那,便无此失。
 
 
 
【疏翼】
 
  第二正难小乘中,第三六识不成依难。
 
 
 
【述记‧卷三十】
 
  若谓:不共在六识身,亦不应理。
 
  所以者何?
 
  应许此无明间断,从所依识故;彼六识恒染,从无明续故;经、颂俱言无明恒起,其六识身,许通三性。若六识身有此无明,此便间断;彼六识身,便唯染俱,许与无明恒相应故。
 
  《摄论‧无性》第一卷云︰此于五识,无容说有,非不染意识中有,亦非染意识中有。若谓意识由彼烦恼成染等,「若复有说善心俱转」等[16],料简大精。然彼「不共」与此下相违,至彼对会[17]。「许有末那,便无此失」。
 
  上破小乘。
 
 
 
【疏翼】
 
  以上第二理征释中,第一破小乘而立第七讫。
 
 
 
【论文】
 
五‧八七 染意恒与四惑相应,此俱无明,何名不共?
 
 
 
【疏翼】
 
  第二理征释中,第二释「不共」之义。文分为二︰一、小乘问,二、三师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下、因解不共之义,初小乘问。
 
  彼宗「不共」,无惑相应故。
 
 
 
【论文】
 
五‧八八 有义:此俱我见、慢、爱,非根本烦恼,名不共何失?
 
 
 
【疏翼】
 
  第二释「不共」之义中,第二三师答。依次分三,此即第一师释。
 
 
 
【述记‧卷三十】
 
  下、有三说,此即初师。
 
  此中无明不与根本共,非不与随共。然此四惑,非是根本,是随惑摄,故无此失。
 
  何随惑摄耶?
 
  此有二义︰一云︰非二十随,二十外摄。〈杂事〉[18]说随有[19]多种故,即诸烦恼分位差别。随其所应,根本分位[20]。
 
  二云︰即随惑义。说不正知为我见,憍为我慢,掉为我爱,无明一种是根本故。
 
 
 
【论文】
 
五‧八九 有义:彼说教理相违,纯随烦恼中,不说此三故。
 
 
 
 
 
【疏翼】
 
  第二三师答中,第二师释。于中分三,第一破前中又分三︰一、纯随惑不摄,二、根本中摄,三、无说四随惑俱。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
 
  此师有三︰初、破前,次、申义,后、释难。此初也。
 
  二十随,非名烦恼,如前已说[21]。不见不正知,名我不正知;亦不见憍,名为我憍;掉,名我掉。又离二十外,无别此三随,更别推求无此三故,是为一失。
 
 
 
【论文】
 
五‧九○ 此三,六、十烦恼摄故。
 
 
 
【疏翼】
 
  第一破前中,第二根本中摄。
 
 
 
【述记‧卷三十】
 
  依《瑜伽》[22]等,说六根本烦恼。《对法》[23]等论,说十根本烦恼。此三,皆是若六、若十烦恼所摄,何名随惑?
 
 
 
【论文】
 
五‧九一 处处皆说:染污末那与四烦恼恒相应故。
 
 
 
【疏翼】
 
  第一破前中,第三无说四随惑俱。
 
 
 
【述记‧卷三十】
 
  论说与四烦恼俱故,不言与随烦恼俱故,《对法》第七说诸烦恼,皆名为「随」[24]。前师可尔。若随非根本,此是根本,亦是随摄,以随不言是烦恼故。即此三种唯说是根本,纯随中无。故证此三,非随惑也。
 
 
 
【疏翼】
 
  以上第二师释中,第一破前讫。
 
 
 
【论文】
 
五‧九二 应说:四中,无明是主,虽三俱起,亦名不共。从无始际,恒内惛迷,曾不省察,痴增上故。
 
 
 
【疏翼】
 
  第二师释中,第二申义。
 
 
 
【述记‧卷三十】
 
  若尔,此痴何名不共?
 
  此、申义也。
 
  「主」,是自在义,为因依义,与彼为依,故名「不共」。
 
  何故无明名为不共?
 
  谓「从无始际」,显长夜常起;「恒内惛迷」,明一切时生;「曾不省察」,彰恒执我,无修返时。
 
  此意总显痴主自在义。
 
 
 
【论文】
 
五‧九三 此俱见等,应名相应,若为主时,应名不共。
 
 
 
 
 
【疏翼】
 
  第二师释中,第三释难。文分为二︰一、外问,二、答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下、释难也。
 
  此、外人问。
 
  此俱见等,非为主故,「应名相应」。若许为主,彼亦「应名不共」。以痴例余,为主,应尔!
 
 
 
【论文】
 
五‧九四 如无明故,许亦无失。
 
 
 
【疏翼】
 
  第三释难中,第二答释。
 
 
 
【述记‧卷三十】
 
  余三为主时,亦得名「不共」,亦如无明为主义故。
 
  此义未详。不见诸论名不共贪故,对余痴故,论多说痴。理实,贪等亦有「不共」名故。
 
  然此师意︰非第七识中有不共贪等,无明为主故,今此据彼六识作论。若此师意︰即六识中独行贪等,名不共贪,通见、修断等[25]。唯此[26]俱贪,不[27]与六识慢等俱[28]者等,方名相应,不为主故[29]。是主无明,余识亦有。
 
  又「如无明故」,总是难文。「许亦无失」,是答前难文。
 
  又「此俱见等应名相应」者,是破前师,前师见等亦名「不共」,今言非主,应名「相应」。总是第二说之文也。
 
  「若为主时应名不共」者,初师难文。若以为主,名为「不共」,此俱见等不为主,非不共者,余六识中见等为主时,应名「不共」,「如无明故」。
 
  论答「许亦无失」。
 
  又「如无明」以下,总是答前师难文,并得。合为四解。
 
 
 
【疏翼】
 
  以上第二三师答中,第二师释讫。
 
 
 
【论文】
 
五‧九五 有义:此痴名不共者,如不共佛法,唯此识有故。
 
 
 
【疏翼】
 
  第二三师答中,第三师释。
 
【述记‧卷三十】
 
  下文有三︰一、释不共,二、问答辨,三、显差别。此初也。
 
  即《摄论‧无性》,其论本意亦同于此。
 
  颂言「俱行一切分」故。故此无明唯此识有,余识所无。如不共法[30],非二乘共,不言自十八中唯一法,不与余法共也。
 
 
 
【论文】
 
五‧九六 若尔,余识相应烦恼,此识中无,应名不共。
 
 
 
【疏翼】
 
  第三师中,第二问答辨。
 
 
 
【述记‧卷三十】
 
  下、问答辨。有四︰一、问,二、答,三、难,四、通。此问也。
 
  前师难云︰余识相应一切烦恼,如见取等,此识中无,应名不共!
 
 
 
【论文】
 
五‧九七 依殊胜义立不共名,非互所无皆名不共。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二答。于中又二︰一、约殊胜立,二、重显。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此、答也。
 
  谓此无明胜,遍三性位。余识无此遍三性心之无明故,名为「不共」;非在自有,余识所无,名「不共」等。
 
 
 
【论文】
五‧九八 谓第七识相应无明,无始恒行,障真义智。如是胜用,余识所无,唯此识有,故名不共。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重显。
 
 
 
【述记‧卷三十】
 
  重显前义,其文可解。
 
 
 
【疏翼】
 
  以上第二问答辨中,第二答讫。
 
 
 
【论文】
 
五‧九九 既尔,此俱三亦应名不共。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三难。
 
 
 
【述记‧卷三十】
 
  此、外人难。
 
  此[31]识相应三──见、慢、爱──应名「不共」,亦非余识有,遍三性心故。
 
 
 
【论文】
五‧一○○ 无明是主,独得此名。
 
 
 
【疏翼】
  第二问答辨中,第四通。于中有二︰一、第一正释,二、第二别释。此第一正释也。
 
 
 
【述记‧卷三十】
 
  此、论主通。
 
  无明主义,如前已解[32],此第一答文也。不许见等名为不共,彼非主故。
 
 
 
【论文】
五‧一○一 或许余三,亦名不共,对余痴故,且说无明。
 
【疏翼】
  第四通中,第二别释。
 
 
 
【述记‧卷三十】
 
  此、第二释。
 
  许此俱三,「亦名不共」。
 
  若尔,何故唯说无明?
 
  对余识中无明惑故,且说此识不共无明,非此余三,不名「不共」。谓余部计余识无明,是不共摄,不遍三性心。今此胜用,能遍诸心,故偏对彼说。余三[33]名「不共」,论师理准,未见正文。
 
 
 
【疏翼】
 
  以上第三师释中,第二问答辨讫。
 
 
 
【论文】
五‧一○二 不共无明总有二种:一、恒行不共,余识所无;二、独行不共,此识非有。
 
 
 
【疏翼】
  第三师释中,第三显差别。
 
 
 
【述记‧卷三十】
 
  下、显差别,有三︰一、彰二别明识有无,二、引证,三、大小异。此初也。
 
 
 
【述记‧卷三十】
 
  此、总凡解「不共无明」[34]。
 
  显此识者,「一、恒行不共」,此七俱是,今此所诤,「余识无」也。
 
  其第二、「独行不共」,则与忿等[35]相应起故,名为「独行」[36]。或不与余俱起无明,独迷谛理[37],此识非有。
 
 
 
【论文】
五‧一○三 故《瑜伽》说:无明有二,若贪等俱者,名相应无明;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
 
 
 
【疏翼】
  第三显差别中,第二引证。
 
 
 
【述记‧卷三十】
 
  为成此后所说无明,下引证。有二︰初、引教,后、释别。此、引教。
 
  五十八言「无明有二」等[38],但言「非贪等俱」,即令知与第六识俱无明,非谓第七。不障与忿等二十俱起,故知唯在第六识也。
 
 
 
【论文】
五‧一○四 是主独行,唯见所断,如契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
 
 
 
【疏翼】
  第二引证中,第二释别。中分为二︰一、释主独行,二、释非主独行。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下、释别。此第二无明[39]中,有二︰一、主独行:迷谛理起,唯分别起,唯见道断,不与忿等十种相应。若在欲界,与后五随、无惭、无愧──七随俱转[40]。或八[41],或五[42],六[43],或十[44],如前四说诸随烦恼遍染相应。 
 
  此何以知?
 
  「如契经说」等,唯是《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第二卷说[45]。即知彼文,唯据此一无明为论,非谓一切。
 
 
 
【论文】
五‧一○五 非主独行,亦修所断,忿等,皆通见所断故。
 
 
 
【疏翼】
  第二释别中,第二释非主独行。
 
 
 
【述记‧卷三十】
 
  第二不共,是见道断,亦通修所断。
 
  所以者何?
 
  「忿等」十,「皆通见所断故」。彼[46]言「通见」,明知亦修。以极成故,所以不说。以忿等十,各别头生,故与相应,名「非主独行」[47]。此十[48],亦增上是主故,无此十时,唯无明增[49]。此随小乘,名为「不共」。然此忿等,无别有体,即根本故,从轻相说,名「不共」也[50]。此虽二别,仍是不遍三性心起无明所摄。
 
 
 
【疏翼】
 
  以上第三显差别中,第二引证讫。
 
【论文】
五‧一○六 恒行不共,余部所无;独行不共,此、彼俱有。
 
【疏翼】
  第三显差别中,第三大小异。
 
 
 
【述记‧卷三十】
 
  大小异也。
 
  然第七识「恒行不共」,余部所无,唯大乘有。今以圣教逼之令信「独行不共」,大乘、小教,此、彼俱有。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一证引不共无明经讫。
 
 
 
【论文】
五‧一○七 又契经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广说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无此识,彼意非有。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二证引六二缘经。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二证──六二缘经。文中有二︰初、引经证,后、破诸部。初文可解。
 
  世亲《摄论》证六二缘与此有异。谓眼等五,本识二故[51]。无性及此,据共许缘[52]。世亲唯说不共许缘,谓如眼识以本识及眼为二,乃至意识应有二缘!若无第七,六识唯一。
 
  彼[53]文似难大乘异师有八无七。然对所依,以辨从二,非谓二缘,二缘即是根、境法故,故阿赖耶是不共许[54]。
 
 
 
【论文】
五‧一○八 谓如五识,必有眼等增上、不共俱有所依。
 
 
 
【疏翼】
  第二证引六二缘经中,第二破诸部。于中分四︰一、总破,二、别破上座部,三、别破经部,四、量破前后。初中有三︰一、举喻及宗法,二、举有法及因,三、结非。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
 
  破中有四︰初、总破萨婆多等,初句是喻。下、简次第灭意,及现本识因缘所依,逆次第配[55]。此[56]为宗法。
 
 
 
【论文】
五‧一○九 意识既是六识中摄,理应许有如是所依。
 
 
 
【疏翼】
  第一总破萨婆多等中,第二举有法及因。
 
 
 
【述记‧卷三十】
 
  此、举有法及举因成。
 
  「意识」者,是有法。因云「六识中摄」,言在中摄,不言六识摄,是一识摄故。喻「如五识」。此皆举之。
 
 
 
【论文】
五‧一一○ 此识若无,彼依宁有?
 
 
 
【疏翼】
  第一总破萨婆多等中,第三结非。
 
 
 
【述记‧卷三十】
 
  结上、明非。
 
  此第七识无,第六依宁有?
 
 
 
【疏翼】
 
  以上第二破诸部中,第一总破萨婆多等讫。
 
 
 
【论文】
五‧一一一 不可说色为彼所依,意非色故,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故。
 
 
 
【疏翼】
  第二破诸部中,第二别破上座部。
 
 
 
【述记‧卷三十】
 
  第二、上座部救胸中色物为其意根,非第七者[57],不然。「意非色故」,说七心界皆是心故,意识应无二分别故,如五识等依色根故。
 
  不言自性分别者,合有二解︰一云︰五识实有自性[58],二云︰三种皆无,此随彼语[59],如《瑜伽》第一抄[60]、《对法》第二抄会[61]。及下第七,方可了知[62]。
 
 
 
【论文】
五‧一一二 亦不可说五识无有俱有所依,彼与五识俱时而转,如芽影故。
 
 
 
【疏翼】
  第二破诸部中,第三别破经部。文分为二︰一、举世共成喻,二、举同取境喻。此即初喻。
 
 
 
【述记‧卷三十】
 
  第三经部师救云︰五识无俱依。前念五根生后五识,意识亦尔。所难同喻不成者,谓不许有同时因果故。
 
  此计不然。以世现见极成法,难彼五识与五根,如芽与影必同时故。影由芽发,既必同时,五识五根,当知亦尔。
 
 
 
【论文】
五‧一一三 又识与根既必同境,如心、心所,决定俱时。
 
 
 
【疏翼】
  第三别破经部中,第二举同取境喻。
 
 
 
【述记‧卷三十】
 
  若说芽影必异时有,非同喻者,心、心所法同缘一境,应计[63]异时?
 
  心、心所法同缘一境,如思、受等与所依心说是因果,既许同时,故五识根同取一境,亦许同时因果义立。然彼爱等心所之法虽前后起,今以为宗,以思等为难,令同时已[64],方为同喻例于根识。不尔,便有他不定过。量、思可解[65]。
 
  由此,同时五根生识。
 
 
 
【疏翼】
 
  以上第二破诸部中,第三破经部讫。
 
 
 
【论文】
五‧一一四 由此理趣,极成意识如眼等识,必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增上、生所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
 
 
 
【疏翼】
  第二破诸部中,第四量破前后。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四、为总破前后。
 
  说量云︰「极成意识」,是有法。言「极成」者,简诸部计最后身菩萨有漏不善意识[66],及他简自他方佛意。若俱立此一切意宗,便有他自所别不成过,故今简之。
 
  次论复言:必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增上、生[67]所依是法。
 
  「不共」者,简现第八识。以是共依故,非亲生故,非相近故,今对五转识生所依说故,但言「不共」。若不简之,便成有共依,所立不成过。又无同喻,他不许五依第八故,设许五喻,所立不成。
 
  「显自名处」者,此即显是十二处中意处所摄,简上座部胸中色物以为意根。彼是法处,非意处故,唯第六识得微细之色,法处所收。此理不尔,应外处摄!为简外处,故置「显自名处」所摄,意言显是意处所摄。恐无同喻,但可总说「显自名处」。彼[68]非所立,违自宗故。对上座师,立已成故。
 
  「等无间不摄」,简次第灭意等无间缘,今成俱有依。若不简者,便非所立,立已成过。过去之意,一切小乘皆许有故。
 
  「增上」者,简因缘,即种子依。若对余宗,便非所立;若对经部,便立已成;若举五识以为同喻,所立不成。
 
  「生所依」者,简第七识与八、五识为依。是八染净依,非亲生故,非相近故。是五染净依,非「生依」摄。
 
  今显第七为六生依,以近胜故。又简俱时心所,亦第六识依故。前,无同喻过;后,立已成过。
 
  又「所依」言,简余依法。彼但是「依」,非「所依」故[69]。立已成过。此中一一互相简略,然思可知,故不可[70]说[71]。
 
  因云「极成六识随一摄故」,此简,如前[72]。如「极成」「眼等识」喻。此上宗中「极成」之言,通下喻故。
 
  此中问曰︰五根别有体,意别立第七;五尘体实有,法亦实有耶[73]?
 
  答︰经云「从六二缘」,不言有体无体故。
 
  问︰法虽无体,亦意得生,为例不成者,亦应从二缘生,根现无体,亦得成!以过去意[74]而为意故。
 
  答︰不然。根能顺生、同世、一处、有力故,现无体故,即不成。法但为境,即生心,故法无时,不例五,此如五十二中说,问难大好[75]!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二证引六二缘经讫。
 
 
 
【论文】
五‧一一五 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识,彼应非有。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三证引意名经。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三、意名不成经。文中有三[76],初文可解。
 
 
 
 
 
【疏翼】
 
  此即第一引经证。
 
 
 
【论文】
五‧一一六 谓若意识现在前时,等无间意,已灭非有。
 
 
 
【疏翼】
  第三证引意名经中,第二破小乘。于中分二︰一、破萨婆多,二、破经部。初中又二︰一、现在己无难,二、过未非有难。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
 
  第二、破萨婆多等。
 
  彼小乘言︰思量名意,过去心是。
 
  今破︰不然。识现在时,意已谢灭,现无思量之用,过去之心,如何名意?
 
 
 
【论文】
五‧一一七 过去、未来,理非有故,彼思量用,定不得成。既尔,如何说名为意?
 
 
 
【疏翼】
  第一破萨婆多中,第二过未非有难。
 
 
 
 
 
【述记‧卷三十】
 
  彼言:去来有者,不然,去来理无故,如萨婆多等,前[77]已破讫[78]。经部等义,去来无体,若过未无体,如何言思量?双问二家如何思量?设前有体,亦已无用;后无体故,其用理无;用、体既无,如何名意?
 
 
 
【疏翼】
 
  以上第二破小乘中,第一破萨婆多讫。
 
 
 
【论文】
五‧一一八 若谓假说,理亦不然,无正思量,假依何立?
 
 
 
【疏翼】
  第二破小乘中,第二破经部。文分为二︰一、破假说,二、破曾有。
 
 
 
【述记‧卷三十】
 
  经部宗言:过去无体,假说用者。
 
  难云︰汝之现在,无正思量,假法何立?假法[79]必有法可似故。无有现在实正思量,假依何立?
 
  大乘前破卫世外道假依真事[80],如此理难乖前义者,不然,据理而说,不依于真,方有似转。经部所计现在正思,过去似此假名为意。就彼宗难,无违教失,故前[81]所说存自、就他难;今者废己、从他难。又前约胜义难,真实义中,不依于真而辨假故,今依世俗难,世俗之中,有真似故。
 
 
 
【论文】
 
五‧一一九 若谓现在曾有思量,尔时名识,宁说为意?
 
 
 
【疏翼】
  第二破经部中,第二破曾有。
 
 
 
【述记‧卷三十】
 
  彼经部救,或萨婆多云:彼过去意于现在时曾有思量,故过去名意者;难云「尔时名识,宁说为意」?了别名「识」,现在名识,汝意定然,如何过去法曾思量,名「意」?设彼似现意,故名「意」,应似现了别,故名「识」!「识」不得名「意」,如何似,可名思量?
 
【疏翼】
 
  以上第三证引意名经中,第二破小乘讫。
 
 
 
【论文】
五‧一二○ 故知别有第七末那,恒审思量,正名为意,已灭依此,假立意名。
 
 
 
【疏翼】
  第三证引意名经中,第三总结成。
 
 
 
【述记‧卷三十】
 
  第三、总结。
 
  第七末那一切时思量,现在起故,不似他故,正名为意。过去之心,不问何识,依此现起意,「假立意名」。其实,过去亦非是意,以无体故。
 
  若尔,彼应似现识名「识」,如何似现意名「意」也?
 
  意有二义︰一、思量义,二、依止义。第七通有二名,过去但名依止,体虽现无,与现依止、思量之意相似,故但名「意」,不名为「识」。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三证引意名经讫。
 
 
 
【论文】
五‧一二一 又契经说:无想、灭定,染意若无,彼应无别。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四证引二定差别经。于中分三︰一、引经,二、正破,三、总结。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四、二定无差经,文亦有三。
 
  其文易解,初二句,是经文,下二句,论意[82]。
 
 
 
【论文】
五‧一二二 谓彼二定,俱灭六识及彼心所,体数无异,若无染意,于二定中,一有、一无,彼二何别?
 
 
 
【疏翼】
  第四证引二定差别经中,第二正破。于中有三︰一、二定无别难,二、加行因无别难,三、凡圣无别难。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第二、正破。
 
  彼二定中「俱灭六识」,六识灭同。说无第七,彼宗义故。体数无别[83]者,谓二定所灭者,各二十二心、心所法。即此能灭二十二数以为定体,故无别也。若小乘,唯二十一,善大地[84]唯十故[85]。
 
  无染第七意于无想定中有,于灭定中无,彼二何别?
 
  若有第七,即灭定中无,无想定有。所灭体数,多少不同︰无想灭一识,灭定灭二识,遂各有异。既无第七,故无别也,今灭第七,但灭染也。
 
  《摄论》[86]难云︰俱灭[87],何异?未辨大乘定体多少,令因辨之。准所灭数,并第七识二定多少、种上总假立一[88],并所灭数多少别也[89]。
 
 
 
【论文】
五‧一二三 若谓加行、界、地、依等有差别者,理亦不然。彼差别因,由此有故。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二加行因无别难。
 
 
 
【述记‧卷三十】
 
  而彼救言:加行等别,二定别者,谓《摄论》云出离想、静住想,即是此中所说「加行」[90]。
 
  「界」,谓三界;「地」,谓九地;「依」,谓依身;圣者、异生依各别故。「等」者,二得[91]、二名[92]、内道、外道,五蕴、四蕴果[93]等[94],种种别故。
 
  二定别者,不然。彼加行差别因,由此第七识方有故。此第七识无者,彼加行差别,亦无。谓第七识在凡不灭,故一切圣厌无想定,而不欣入;在圣灭故,一切众欣。由此,可言加行等别。若无第七,无凡可厌,无圣可欣,故加行等,无因可别。
 
 
 
【论文】
五‧一二四 此若无者,彼因亦无。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三凡圣无别难。
 
 
 
【述记‧卷三十】
 
  设言:但因六识无漏,凡圣别者,此六识无漏,复如何成?成凡圣者,亦由第七。
 
 
 
【疏翼】
 
  以上第四证引二定差别经中,第二正破讫。
 
 
 
【论文】
五‧一二五 是故定应别有此意。
 
 
 
【疏翼】
  第四证引二定差别经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三十】
 
  第三、总结。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中,第四证引二定差别经讫。
 
【论文】
五‧一二六 又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五证引无想有情经。于中分三︰一、引经,二、正破,三、总结。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此中一期无心之义,二说如后[95]。
 
 
 
【论文】
五‧一二七 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
 
 
 
【疏翼】
  第五证引无想有情经中,第二正破。于中有四,第一总破诸部中又分二︰一、我执无失,二、如涅槃失。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
 
  下、第二文。于中有四︰一、总破诸部,二、破一切有,三、破大众部等,四、破经部,其文可解。
 
  「无六识」者,亦有二解︰一、一生长时,二、除初后,故言长时。
 
 
 
【论文】
五‧一二八 非于余处有具缚者,一期生中都无我执。彼无我执,应如涅槃,便非圣、贤同所诃厌。
 
 
 
【疏翼】
  第一总破诸部中,第二如涅槃失。
 
 
 
【述记‧卷三十】
 
  以余具缚者为例喻。
 
  量云︰无想有情位应起我执。异生摄故。如余异生趣位。
 
  又无想定都无我执心、心所者,应如涅槃,非是圣贤之所诃厌。
 
  量云︰无想,圣人应不诃厌。无我执故。如涅槃等。
 
 
 
【疏翼】
 
  以上第二正破中,第一总破诸部讫。
 
 
 
【论文】
 
五‧一二九 初后有故,无如是失。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二破一切有部等。于中分五︰一、救,二、难,三、再救,四、再破,五、又救又破。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第二萨婆多等小乘救言︰初生之位、后命终时,皆有心起,有我执故,故无失也。
 
 
 
【论文】
五‧一三○ 中间长时无故,有过。
 
 
 
【疏翼】
  第二破一切有部等中,第二难。
 
 
 
【述记‧卷三十】
 
  难云︰中间长时无我执故,有大失也。如余具缚有情,非长时无我执故。
 
【论文】
五‧一三一 去来有故,无如是失。
 
 
 
【疏翼】
  第二破一切有部等中,第三再救。
 
 
 
【述记‧卷三十】
 
  除经部师,余部救言︰长时虽不起,亦名有我执,故无失也。
 
 
 
【论文】
五‧一三二 彼非现、常无故,有过。
 
 
 
【疏翼】
  第二破一切有部等中,第四再破。
 
 
 
【述记‧卷三十】
 
  汝去来世非「现」在有,无为「常」故,「无」故,「有过」,不成我执。
 
 
 
【论文】
五‧一三三 所得无故,能得亦无。
 
 
 
【疏翼】
  第二破一切有部等中,第五又救又破。
 
 
 
【述记‧卷三十】
 
  小乘救言︰去、来二世,虽现在无,有「得」现在,名成我执[96]。
 
  难云︰「所得」之世既无,「能得」之「得」,非有。「能得」无故,不成我执。
 
 
 
【疏翼】
 
  以上第一正破中,第二破一切有部等讫。
 
 
 
【论文】
五‧一三四 不相应行,前已遮破。
 
 
 
【疏翼】
  第一正破中,第三破大众部及正量部等。
 
 
 
【述记‧卷三十】
 
  次大众部、一说等四部[97],及化地等云:别有随眠[98],是不相应行[99]。此位成就,故名成我执。
 
  上[100]已破故[101]。此正破大众等部,及破正量部等得类,即不失、增长,并在其中[102]。
 
 
 
【论文】
五‧一三五 藏识无故,熏习亦无,余法受熏,已辨非理。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四破经部。
 
 
 
【述记‧卷三十】
 
  经部救言︰虽无彼现行,此位有种子在,名有我执。
 
  何有种子?
 
  若彼救言︰我有色、心,皆得受熏。
 
  彼有色根故有种子者,唯除藏识「余法受熏」。上[103]来已辨彼非理故。
 
 
 
【疏翼】
 
  以上第五证引无想有情经中,第二正破讫。
 
 
 
【论文】
五‧一三六 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疏翼】
  第五证引无想有情经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三十】
 
  第三、总结。
 
  故有第七,于彼[104]「起我执」,是异生故。出定以后,复沉生死,起诸烦恼,圣贤所诃。若无第七,不应诃彼无过失定。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五证引无想有情经讫。
 
【论文】
五‧一三七 又契经说:异生善、染、无记心时,恒带我执。若无此识,彼不应有。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六证引恒带我执经。于中有三︰一、引经,二、正破,三、总结。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六、我执不有失。于中有三,初、引经。
 
  云「异生」者,不言有学等,以彼无漏善心,无我执故。此据全分者故。
 
 
 
【论文】
五‧一三八 谓异生类,三性心时,虽外起诸业,而内恒执我。
 
 
 
【疏翼】
  第六证引恒带我执经中,第二正破。
 
 
 
【述记‧卷三十】
 
  下、第二文。于中有三︰一、显自我执,二、破他宗,三、成己有漏。初中又三︰一、立宗[105],二、引证,三、释教。此即初也,其文易了。
 
 
 
【论文】
五‧一三九 由执我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
 
 
 
【疏翼】
  第一立宗中,第二施等不亡相。
 
 
 
【述记‧卷三十】
 
  何以知然?
 
  「亡」,犹无也;「相」,谓相状。杂染相状,通三性也,由我执故,起施等善法;由有第七内执我故,外行施等分别相生;若有漏三性俱心,无我执者,如无漏心便能亡相,应成无漏故[106]。
 
  《摄论》云:谓我能行施等。[107]今有二解,一云︰「我」者,即是第七内缘行相,非必外缘。二云︰此「我」外缘,行相粗猛,非第七起;由第七故,第六起。
 
  此举由第七生,增明为论,非实显之。彼[108]是第六识中我执,体有间断,遍三性心间杂生故。此解为胜,是根本故,第七不缘外境生故[109]。
 
 
 
【疏翼】
 
  以上第一显自我执中,第一立宗讫。
 
 
 
【论文】
五‧一四○ 故《瑜伽》说: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
 
【疏翼】
  第一显我执中,第二引证。
 
 
 
【述记‧卷三十】
 
  为证此义,《瑜伽》五十一、《显扬》十七等,同云「染污末那为依止」等。由第七故,余诸识中,相缚不脱。
 
  此中通言六识相缚,《瑜伽》等说第六相缚。彼,据亲生识语;此,约实由为论。
 
  既尔,二乘染末那灭,何故五识相缚犹在?
 
  答︰由七中法执,虽非缚体,执有相故,是先我执所引生故,令六识等相缚不脱。若断法执已,相缚便脱。或由因类,相缚犹在。不尔,生空智应亦有相缚。
 
  「了别」者,心行相。境相能缚心,名「相了别缚[110]」。
 
 
 
【论文】
 
五‧一四一 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
 
 
 
【疏翼】
  第一显自我执中,第三释教。于中分二︰一、解相缚,二、引颂证。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下、释教也。
 
  何谓相缚?
 
  「谓于境相」不能了知依他缘生,「如幻事」、阳焰等,能缘「见分」──诸心、心所──为境「相分」之所拘碍,「不得自在」,体便粗重,无所明觉,起时硬涩,有分别相。相分缚心,名「相缚」也。
 
  问︰相分为见缘,缚见名相缚;见分自证缘,缚体名见缚;缚证自证,例亦应然,何故不名为见缚等?
 
  答︰以相缚见,体状易彰。或所缚见有非、比量[111],或能缚相通于内外,从此胜义,且名「相缚」。非见分等体非能缚,自证分等说非所缚,如前卷二:展转相望互为能所二种缚也[112]。
 
  问︰有漏有相,即名「相缚」;后得有相,应为「相缚」!
 
  答︰此亦不然,作证解故。
 
  既尔,自证应非见缚?
 
  此亦不然,体是惑故。 
 
  若尔,善心见,应非缚?
 
  此有漏故,烦恼增故,有漏第八之所生故,有漏末那之所增故,后得无漏时能断此故,有粗重故,不可为例。即通三性,皆有「相缚」,如下第九,自当解释。粗重缚体,亦通有漏。至后当知[113]。
 
 
 
【论文】
五‧一四二 依如是义,有伽他言: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
 
 
 
【疏翼】
  第三释教中,第二引颂证。
 
 
 
【述记‧卷三十】
 
  无性《摄论》[114],彼亦言「如说」,不知何处论文。然有解云:《阿毗达磨经》、五十一中有此义同,文有少异[115]。
 
  以上《摄论》但言施等有于我执,此中通论三性心有。彼据胜显说故,此颂即彼文也。
 
 
 
【疏翼】
 
  以上第六证引恒带我执经中,第一引经讫。
 
 
 
【论文】
 
五‧一四三 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
 
 
 
【疏翼】
 
  第六证引恒带我执经中,第二正破。文分为三,第一破一切有等中又三︰一、成有漏所以,二、去来缘缚失,三、他惑成漏失。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三十】
 
  破他有三︰一、破一切有等,二、破大众部等,三、破经部。 
 
  重成有我执,诸法成有漏,皆由第七故。所以者何?要与自身烦恼俱者,方成有漏故;善心、无覆,既与烦恼不俱,应不成有漏,以彼说无第七识故。
 
 
 
【论文】
 
五‧一四四 去来缘缚,理非有故。
 
 
 
【疏翼】
 
  第一破一切有等中,第二去来缘缚失。
 
 
 
 
 
【述记‧卷三十】
 
  若彼萨婆多等言:由前及后去来烦恼发故,缘故,此善成有漏者,不然。其世体无,犹如兔角,故缚无也。
 
 
 
【论文】
 
五‧一四五 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
 
 
 
【疏翼】
 
  第一破一切有等中,第三他惑成漏失。
 
 
 
【述记‧卷三十】
 
  彼若救言:如无学身,虽非己身现有烦恼,现由现在他缘缚故,成有漏者[116],此亦不然,非由他惑成己有漏。
 
  若彼救言:何为不得?
 
  故应难云︰勿由他解,成己无漏,如何有漏由他漏成?
 
  此萨婆多等破[117]讫。
 
 
 
【疏翼】
 
  以上第二正破中,第一破一切有等讫。
 
 
 
【论文】
 
五‧一四六 又不可说:别有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实有,已极成故。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二破大众部等。
 
 
 
【述记‧卷三十】
 
  第二、大众等救。
 
  今破之言︰不相应假,随眠非实。
 
  正量部等不失、增长,破极成故。
 
 
 
【论文】
 
五‧一四七 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三破经部师等。文分为四︰一、无因成漏失,二、无漏成漏失,三、解漏俱起疑,四、无记业不成有漏失。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第三、经部师等言:如无学身诸有漏识法虽不由他惑缘,及过去缘缚,是烦恼引。然自身中有有漏种在,生此有漏法,故此善等例亦应然者,不然。
 
  论主难云︰彼善等种成有漏者,先无因[118]可成有漏故。谓此善种能熏熏时,无始以来先皆不与烦恼俱有,有何所以得成有漏?
 
 
 
【论文】
 
五‧一四八 非由漏种,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
 
 
 
【疏翼】
 
  第三破经部师等中,第二无漏成漏失。
 
 
 
【述记‧卷三十】
 
  彼若救言:虽无先时善等之位有烦恼俱生,由漏种子随逐善等种,故善等种成有漏者,不然。「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无漏种子俱亦有漏种逐,无漏之法不成有漏,有漏善等种,如何成有漏?我大乘宗无漏不与现行烦恼我执俱故,虽有种逐无漏之法,不成有漏。有漏善等,与此相违,故成有漏。汝宗如何善等成有漏?
 
 
 
【论文】
 
五‧一四九 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
 
 
 
【疏翼】
 
  第三破经部师等中,第三解漏俱起疑。
 
【述记‧卷三十】
 
  问︰如《对法》云漏所缚者,有漏善法;漏所随者,即余地法;漏随顺者,决择分善等[119]。彼岂皆与漏俱起故,名有漏耶?
 
  为答此等疑,此即牒前漏所缚云︰虽知如此,而第六识中漏与施等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虽亦由之发,而傍因故成有漏,非是正因[120],正因之言要「俱起」故[121]。即他缘缚,亦傍因也。由此,大乘不缘他境,各各别变故。若缘他、缚他,便非各各变境,即应我作他受果失。
 
  此甚新义。以「有漏」言,正表此法与「漏俱」故。
 
 
 
【论文】
 
五‧一五○ 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
 
 
 
【疏翼】
 
  第三破经部师等中,第四无记业不成有漏失。
 
 
 
【述记‧卷三十】
 
  若以漏发,名为有漏,如「无记业」,如何「有漏」?彼非烦恼引故,如无漏善。若言由他缘缚,亦如前破。
 
 
 
【疏翼】
 
  以上第二破中,第二破他宗讫。
 
 
 
【论文】
 
五‧一五一 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
 
 
 
【疏翼】
 
  第二正破中,第三成己有漏。于中分四︰一、正成,二、明异生有漏,三、明有学有漏,四、明无学有漏。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第三、成有漏义。
 
  「诸有漏法[122],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123]」。
 
  「自身」者,简他身不缚己。「现行」,简种子,唯种不缚故。《对法》等云:漏所随,谓逐[124]他地者,但言漏随,不言缚他地,复不相增益故。
 
  「俱生俱灭」,简前后发。「相增益」者,互为缘、相生义。
 
  正解漏义,简无漏法。
 
 
 
【论文】
 
五‧一五二 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
 
 
 
【疏翼】
 
  第三成己有漏中,第二明异生有漏。
 
 
 
【述记‧卷三十】
 
  有漏现行起故,「熏成有漏种」,后时善等起,有漏义成。亦非无始无因,故成有漏,亦非漏种逐,故成有漏[125]。
 
【论文】
 
五‧一五三 异生既然,有学亦尔。
 
 
 
【疏翼】
 
  第三成己有漏中,第三明有学有漏。
 
 
 
【述记‧卷三十】
 
  异生三种[126]既然,有学亦尔。第七未灭,有烦恼俱故[127],余识之中,必无烦恼与善俱故。
 
 
 
【论文】
 
五‧一五四 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于理无违。
 
 
 
【疏翼】
 
  第三成己有漏中,第四明无学有漏。
 
 
 
【述记‧卷三十】
 
  为会前疑,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犹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对法》第三云︰漏种类者,谓无学身漏有漏法[128]。以前有漏,后名「种类」,小乘等不然。先无有漏种子,故今亦非「种类」。
 
 
 
【疏翼】
 
  以上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二正破讫。
 
 
 
【论文】
 
五‧一五五 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令善等法有漏义成。此意若无,彼定非有,故知别有此第七识。
 
 
 
【疏翼】
 
  第二正辨难或依标正释六证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三十】
 
  第三、总结。
 
  若有第七,「恒起我执」,故「善等法」成有漏也。即是《摄论》我执不有失[129]。望此,极差[130]。
 
【疏翼】
 
  以上第二大段引教及理证有此识中,第二总别答讫。
 
 
 
【论文】
 
五‧一五六 证此识有,理趣甚多,随《摄大乘》略述六种,诸有智者应随信学。
 
 
 
【疏翼】
 
  第二大段引教及理证有此识中,第三释颂下会唯立六识或结会。于中有二︰一、结,二、会。此即结文。
 
 
 
【述记‧卷三十】
 
  自下第三、结会。
 
  今且随《摄大乘》第一说有六证,总结前也。理第三文。
 
 
 
【论文】
 
五‧一五七 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
 
 
 
【疏翼】
 
  第三释颂下会唯立六识或结会中,第二会。于中有二︰一、随转理门,二、且依不共根境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三十】
 
  总第三文也[131]。
 
  此有二义︰一、随转理门:依小根器未建立于第七、八者,说故。
 
 
 
【论文】
 
五‧一五八 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
 
 
 
【疏翼】
 
  第二会中,第二且依不共根境说。
 
 
 
【述记‧卷三十】
 
  此、第二解。
 
  依不共根、不共境故,说有六种,非为尽理。而识类别,实有八种。大乘之中,于处界[132]门中不开识者,以此理通,第八卷当广证理[133]。
 
  上来已解第二能变。
 
 
 
【疏翼】
 
  以上第一有十四行颂半广前下三句颂──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明三种能变识相中,第二有三行颂﹝第五、六、七颂﹞明思量识第二能变讫。
 
 
 
 
 
 
 
 
 
 
--------------------------------------------------------------------------------
 
[1] 「下」字,灵泰《抄》、《秘蕴》、《义演》有,余无。
 
[2] 如上颂文次第。
 
[3] 即不共无明不成。
 
[4] 全名:《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见此经卷下。
 
[5] 即「缠缚转异无明」。
 
[6] 即「随眠转异无明」。
 
[7] 即「相应转异无明」。
 
[8] 即「不共转异无明」。
 
[9] 见《瑜伽》卷五十八。
 
[10] 即「烦恼相应无明」。
 
[11] 谓「独行无明」。
 
[12] 此即「义」之第二义。
 
[13] 「释经义」又分三︰一、释恒障义,二、释通三性,三、释长夜义。
 
[14] 意无明恒与第七识俱起。
 
[15] 具意「不尔恒行,便违经义」。
 
[16] 《摄论‧无性释》卷一原文:
 
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非不染意识中有,由彼,此应成染性故;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余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
 
若立意识由彼烦恼成染污者,即应毕竟成染污性,诸施等心,应不成善!彼烦恼相,恒相应故。
 
若复有说善心俱转,有彼烦恼,是即一向与彼相应,余不得有!此染污意引生对治,不应道理!
 
若有﹝藏文作「由」。应从﹞说言染污意俱有别善心,能引对治,能治生故,所治即灭,应正道理。
 
若尔,所立不共无明,亦不成就!与身见等所余烦恼恒相应故,
 
汝难不平﹝藏文作「mi mthun pa」﹞。非我说彼与余烦恼不相应故,名为不共,然说彼惑余处所无,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说与余烦恼相应,名不成者,观他所立,显彼过故。
 
[17] 即「有义:此痴名不共者」以下。
 
[18] 即《法蕴足论》卷八、第十六〈杂事品〉。
 
[19] 谓随烦恼有八十法。
 
[20] 《瑜伽》卷五十八云︰
 
若有随顺如是烦恼、烦恼俱行、烦恼品类,名随烦恼。
 
[21] 本论卷四云︰
 
谓从无始至未转依,此意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
 
[22] 《瑜伽》卷五十五云︰
 
有六种︰一、贪,二、瞋,三、无明,四、慢,五、见,六、疑。
 
问︰何烦恼与何烦恼相应?
 
答︰无明与一切。疑,都无所有。贪、瞋互相无。此﹝藏文作「贪、瞋」﹞或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藏文作「rtog par byed pa」,下「推构」同﹞,如染爱,憎恚亦尔。慢之与见,或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
 
  《显扬》卷一亦五见合为一见。
 
[23] 《对法》卷一,五见别立。
 
  《瑜伽》卷五十八云︰
 
见性烦恼,五种差别,非见性者,亦有五种,总此十种,名为烦恼自性差别。
 
[24] 如《对法》卷七云︰
 
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所。
 
此复云何?
 
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所。又贪、瞋、痴,名随烦恼心所,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
 
[25] 道邑《义蕴》云︰
 
痴劣、贪增,故名「不共」,亦如第七无明胜故,立「不共」名。
 
[26] 谓第七识。
 
[27] 「不」字,《演秘》疑为「亦」,实则「不」者,即非是义。
 
[28] 「俱」字下,《义蕴》疑脱「俱」字。
 
[29] 如理《义演》云︰
 
然此识中贪,不与六识中慢等俱故名「相应」,但与自识中烦恼相应名「相应」故。以「不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之名。无明不尔,得名「不共」。
 
[30] 即十八不共法。《对法》卷十四云︰
 
何等十八?如经言︰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言、无忘失法、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精进无退、念无退、定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知过去世无着无碍、知未来世无着无碍、知现在世无着无碍。
 
[31] 「此」,谓第七识。
 
[32] 如本论卷五云︰
 
应说四中,无明是主。
 
[33] 我见、我慢、我爱。
 
[34] 《枢要》卷下云︰
 
不共无明有二︰
 
一、与根本俱,恒行一切分,「余识所无」,名「不共」。二、不与根本俱,名「不共」。然复有二︰一、与小、中、大随烦恼俱,不与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与小随惑及根本俱,与中大随俱,名「不共」。
 
随其所应,后二亦通上界,然与相应多少,上下界别。然为三句︰一、唯见断,谓独行四谛下者。二、唯修断,谓第七识者。三、通见、修断,谓忿等相应。
 
[35] 十小随惑。
 
[36] 道邑《义蕴》云︰
 
即是非主。
 
[37] 道邑《义蕴》云︰
 
是主独行也。此言「或不与余俱起」者,不与贪等﹝根本烦恼﹞、忿等﹝十小随烦恼﹞俱,非不与余大八随惑﹝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俱,彼遍染故。
 
[38] 《瑜伽》卷五十八云︰
 
一、烦恼相应无明,二、独行无明。非无愚痴而起诸惑,是故贪等余惑相应所有无明,名烦恼相应无明。若无贪等诸烦恼缠,但于苦等诸谛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钝慧士夫补特伽罗﹝藏文作「钝慧士夫所余补特伽罗」。似应增加「所余」二字﹞诸不如实简择、覆障、缠裹、暗昧等心所性,名独行无明。
 
[39] 即独行不共无明。
 
[40] 道邑《义蕴》云︰
 
今唯言欲界者,无惭等二不通上故。此据《集论》﹝《对法》卷六﹞,且说五随。即大随之前五︰谓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等。何故此说「后五随」耶?答︰大随在小中之后,此是大随五,故言「后五」。
 
[41] 见本论卷四末护法说。
 
[42] 「五」字,原作「十」,误。见本论卷四第一师说。
 
[43] 「六」字,原作「二」,误。见本论卷四第二师说。
 
[44] 本论卷四第三师说。
 
[45] 如论所引。
 
[46] 谓小乘。
 
[47] 道邑《义蕴》云︰
 
由忿等十各增猛,必别头起,行相增故,而立「主」名,非是对无明故,而名「主」。忿与无明各增猛故。
 
[48] 即忿等十小随惑。
 
[49] 智周《演秘》云︰
 
由十增上,十得「主」名。俱时无明,不得「主」号,曰「相应」也。
 
[50] 道邑《义蕴》云︰
 
若望大乘,忿等俱者,但名「相应」,以忿等体即根本故。从轻忿等,亦名不共。
 
问︰忿等粗猛,何得云轻?答︰忿别起,望彼中大行相名粗。今对断物命,瞋忿等可名轻相。余,皆准释。
 
[51] 如《摄论‧世亲释》卷一云︰
 
「五同法」者,第六意识与五识身有相似法,彼有五根、阿赖耶识,为俱有依。此亦如是,有染污意、阿赖耶识为俱有依。
 
[52] 《摄论‧无性释》卷一:
 
「又五同法亦不得有成过失」者,此破唯立从六二缘六识转义,眼等五识,与彼意识有同法性,谓从二缘而得生起。彼染污意若无有者,与此相违,所谓俱生增上缘依,无别有故。
 
又眼等识,各具二缘,皆是识性。如是识性,并有眼等俱有别依,唯增上缘,非因缘等。此为能喻,意识亦尔﹝藏文无此二句﹞,应有如是差别所依。阿赖耶识虽是意识俱生所依,然不应立为此别依,是共依故﹝藏文无此句﹞,因缘性故。
 
 但世亲于其前文亦同解云︰
 
又「五同法」故。所以者何?譬如眼等五识必有眼等五根为俱有依,如是,意识亦应有俱有依。
 
[53] 见世亲第二解「五同法」。
 
[54] 由此文中,能知玄奘善会世亲前后两文不同意。
 
[55] 如理《义演》云︰
 
是逆配简上﹝卷四﹞第二能变﹝说三所依﹞中次第灭意﹝「等无间缘依」﹞,及「因缘依」等。即从后向前简也。
 
[56] 「此」,意即「必有」。
 
[57]《摄论‧无性释》卷一云︰
 
经部所立色为意识俱生别依﹝藏文无「经部所立色」句。与下文「余部所立胸中色物」合为一,亦不出经部上座部名﹞,此不成就,不应道理。以就思择﹝藏文作「ves par rtog pa」,即当此论「计度」,但《对法》卷二「三分别」中「计度分别」,藏文则作「mvon par dpyod pa/」﹞、随念分别,应一切时无分别故。由此道理,余部所立胸中色物﹝藏文作「sbiv la gnas pa'i gzugs/」﹞,意识别依,亦不成就。如所说过,恒随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诸识。
 
[58] 即自性分别。
 
[59] 《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云︰
 
此中略有三种分别︰一、自性分别,谓寻伺。二、随念分别,谓意识相应念。三、推度分别,谓意地不定慧。欲界五识身唯有一种自性分别,虽亦有念,而非随念分别,不能忆念故;虽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别,不能推度故。
 
[60] 《略纂》卷一云︰
 
「有相分别」若依《对法》﹝卷二﹞,摄三分别中「自性」、「随念」二。以五识无「自性」,自性体寻故﹝《瑜伽》卷五十六云「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亦无过失」﹞。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五识故。今此论中,「自性分别」即是「任运」,故说「有相」。
 
[61] 《杂集论述记》卷十一云︰
 
七分别中,何故五识不名「有相」,名「任运」也?以五定随境生,余识不尔。「有相」通有﹝「自性」、「随念」﹞二行相。
 
 又云︰
 
「任运」通七识,余六﹝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唯第六。
 
[62] 本论卷七云︰
 
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杂集》所言任运分别谓五识者,彼与《瑜伽》所说分别义各有异。彼说任运即是五识,《瑜伽》说此是五识俱分别意识相应寻伺。
 
[63] 「计」字,康平本作「许」。
 
[64] 道邑《义蕴》云︰
 
今应难云︰爱等与心定俱时起,同取于境。相应法故。如思、受等。
 
[65] 道邑《义蕴》云︰
 
五根与识决定俱时。许同境故。如心、心所。
 
[66] 如理《义演》云︰
 
如悉达太子纳妻、生子,受五欲乐等是,今大乘不许。
 
[67] 「生」字,本论卷五无,为《疏》增。
 
[68] 「彼」,谓胸中色物。
 
[69] 本论卷四中云︰
 
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即内六处,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非色等法,无所缘故。
 
[70] 「不可」,二字疑倒置。
 
[71] 如理《义演》云︰
 
即将增上义对俱有义,又将俱有义对所依,如是一一诸义相对互简。
 
[72] 如本论《述记》言:
 
因云六识中摄,言在「中摄」,不言六识摄,是一识摄故。喻如五识。此皆举之。
 
[73] 道邑《义蕴》云︰
 
此难法中,一分不相应等、一分假法,令实有也。
 
[74] 即以过去意识为意。
 
[75] 《瑜伽》卷五十二云:
 
问︰如世尊言「过去诸行为缘生意,未来诸行为缘生意。」过去未来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说彼行为缘生意?若意亦缘非有事境而得生者,云何不违微妙言说?如世尊言︰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何等为二?谓眼及色,如是广说乃至意法。
 
答︰由能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
 
问︰何因缘故,知佛世尊有是密意?
 
答︰由彼意识亦缘去来识为境界,世现可得,非彼境识,法处所摄。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藏文作「'dzin par byed pa」﹞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由彼意识于有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于无性义,若由此义而得安立,即以此义起识了别。若于二种,不由二义起了别者,不应说意缘一切义,取﹝藏文作「'dzin pa」﹞一切义。设作是说,便应违害自悉弹多﹝梵文为「siddhanta」;藏文为「grub pa'i mtha'」;汉为「宗」,或为「教」﹞。
 
又不应言如其所有﹝藏文作「有性」﹞非有,亦尔是如理说。是故意识如去来事非实有境,缘彼为境,由此故知意识亦缘非有为境。复有广大言论道理﹝藏文作「rigs pa brjod pa」﹞,由此证知有缘无识,谓如世尊微妙言说︰「若内、若外及二中间,都无有我。此我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其共相观,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此名第一言论道理。及﹝藏文作「yav」﹞于色、香、味、触,如是如是生起,转异,所安立﹝藏文作「kun tu źugs pa」﹞中,施设饮食、车乘、衣服、严具、室宅、军、林等事。此饮食等,离色香等都无所有。此无有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自相观识非不缘彼境界而转。是名第二言论道理。
 
又拨一切都无所有邪见︰谓无施、无受﹝藏文作「'dod pa med pa」﹞,亦无祠祀,广说如前。若施、受、祠等无性,是有,即如是见,应非邪见。何以故?彼如实见、如实说故。此若是无,诸邪见者缘此境界,识应不转。是名第三言论道理。
 
又诸行中,无常、无恒、无不变易。此诸行中常恒不变无性,非有为摄,非无为摄。共相观识非不缘此境界而转。若缘此境,识不转者,便于诸行常恒不变无性之中,不能如实智慧观察,应不生厌;若不生厌,应不离欲;若不离欲,应无解脱;若无解脱,应无永尽究竟涅槃﹝藏文均无假设句﹞。若有此理,一切有情应皆究竟随逐杂染,无出离期。是名第四言论道理。
 
又未来行,尚无有生,何况有灭?然圣弟子﹝藏文作「圣声闻」﹞于未来行,非不随观生灭而住。是名第五言论道理。
 
由此,证有缘无意识。复有所余如是种类言论道理证成定有缘无意识,如应当知。
 
 智周《演秘》云︰
 
﹝影像﹞相分虽有,据本质说,得言缘无。
 
 《略纂》卷二十七云︰
 
过未之识,十八界摄,意缘之时,非法处收,但是当曾六识界摄。缘过未世,亦尔。虽假说名法,非法处收。缘空华等心,亦起此境,亦非法处摄。亦得假名缘法起意。
 
应立量云︰去来二世意所缘境诸色等法,非法处收。缘去来世识故。以意识之所行故。如去来世所缘六识。
 
问云︰此是所缘缘否?
 
答曰︰影像当心唯识,三世摄故,是所缘缘。此本质无法,非是因果,影像可成因果。今就外执破,非大乘中影像不有诸识可行。
 
 又云︰
 
有性之法自有业用,能持自体,令他识不行,自识可行。无性之法,不能自有作业,唯有持他识不行等,故名无性。缘无不知无故,便违自宗。
 
「悉弹多」,此云「宗」,一释此云「教」。
 
 又云︰
 
广大言论中无我观,此无我本质无,如正智即缘彼无显得真如。如加行智即亦有影像,当心据本名无,影像言有。今以本质破外人,若影像是依他起,本质是何性摄?答︰不相应中,法同分摄。此乃与心同种心之相分义,名法同分。非谓乃言缘无我境直照本质,更不变生,即是无法摄。应同前解。
 
 又云︰
 
第一言「共相观」者,此就加行道语。或真如诸法共,故名「共」,非能缘之心依共。又后得智上作此观,故名「共相」。虽非如正智,亦名「共相」。心证解,故名定。
 
 又云︰
 
饮食等中,言「自相观」者,非自相共相中自相,此是总言共中,说「自」。「自」者,自体相,即饮食自相。非如五识一一证知,名自相。若言无我缘苦谛,苦谛即无我等者,此是苦有,可言我无。独缘一切法我无,此何处摄?故知缘无一一中,皆应立量云︰缘无色境,意识应缘。意所取故。如无我等。
 
 又云︰
 
第五云「言论」中,本质亦无,故今时破。非大乘人心影像中,自不变为生灭等相。
 
应立量云︰过去未来应无有生。现在不收故。如兔角等。去来二世,必不有灭。以无生故。如龟毛等。
 
[76] 「意名不成经」一科分三:一、引经证,二、破小乘,三、总结成。
 
[77] 见本论卷二。
 
[78] 本论卷二云︰
 
又去来世非现、非常,应似空华非实有性。
 
[79] 「法」字,《续藏》注云︰一本作「依」。
 
[80] 本论卷二云︰
 
又假必依真事立者,亦不应理。真谓自相,假智及诠,俱非境故。谓假智、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亦非离此有别方便,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然假智、诠,必依声起,声不及处,此便不转。能诠、所诠,俱非自相,故知假说不依真事。由此,但依似事而转。似,谓增益非实有相。声,依增益似相而转,故不可说假必依真。
 
[81] 即本论卷二。
 
[82]《摄论‧世亲释》卷一云︰
 
「二定别」者,灭尽定中,无染污意。无想定中,有染污意。
 
[83] 「别」字,《续藏》注云︰一本作「异」。
 
[84] 无无痴。
 
[85] 如理《义演》云︰
 
谓遍行、别境各五,善有十,并心王。善有十者,彼宗计无痴善根是假立,即慧分故。
 
[86] 见《摄论‧无性释》卷一。
 
[87] 谓心、心所法俱灭。
 
[88] 如理《义演》云︰
 
即是能厌种上,假立也。
 
[89] 道邑《义蕴》云︰
 
无想定唯灭二十二法。若灭尽定,并灭染污第七。准前正义师﹝护法﹞,第七识心所有十八,并一染心王,有十九。
 
[90] 见《摄论‧无性释》卷一云︰
 
不可说在第四静虑、在第一有地差别故,出离、静住﹝藏文作「źi bar gnas pa」﹞、欲差别故,二定差别。由二自相无差别故,心及心所俱灭,何异?
 
 《俱舍论》卷五云︰
 
如是二定差别相者,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作意为先;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前无想定,在后静虑;此灭尽定,唯在有顶,即是非想非非想处。
 
[91] 道邑《义蕴》云︰
 
谓方便得、离染得。灭定具二得,无想唯方便。
 
[92] 道邑《义蕴》云︰
 
无想唯厌想,灭定通厌心、心所,故得名各别。
 
[93] 《大毗婆沙论》卷十九云︰
 
问︰灭尽定受何异熟果耶?答︰受非想非非想处四蕴异熟果。除命根、众同分。彼唯是业果。
 
 《俱舍论》卷五说无想定云︰
 
此是善故,能招无想有情天中五蕴异熟。
 
[94] 余如《俱舍论》卷五云︰
 
顺受有异。顺定、不定生二受故。
 
 《光记》卷二十解云︰
 
此中两对︰「定、不定」为一对。无想是「定」,灭定是「不定」。「生二受」,复为一对。无想顺生﹝受﹞,灭定顺生、﹝顺﹞后二受。应知为对「不定」,故别立「定」。理实此「定」即是﹝顺﹞生受。
 
 论文说无想定云︰
 
唯顺生受,非顺现后及不定受。
 
 又说灭尽定云︰
 
约异熟,有顺生受,或顺后受,或不定受,或全不受,谓若于下得般涅槃。
 
 论文又说二定差别云︰
 
初起有异、二界、人中,最初起故。
 
[95] 本论卷七「五位无心」中,有三说。第一说一期都无;第二说没时
 
 有;第三说生时有。主亦暂有,而长无者二,合说为一。
 
[96] 如理《义演》云︰
 
彼云去来世虽无,能得在,所以无想有情而有我执。
 
[97] 谓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部。
 
[98] 《义演》、《续藏》作「眠」,合《义演》牒释。余作「眼」。
 
[99] 《异部宗轮论》中前四部云︰
 
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
 
 化地部云︰
 
随眠非心,亦非心所,亦无所缘,与缠异。随眠自性,心不相应;缠自性,心相应。
 
[100] 见本论卷一。
 
[101] 本论卷一云︰
 
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如色、心等,许蕴摄故。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如毕竟无定非实有。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非实有体。
 
[102] 《成业论》云︰
 
有说此法名为增长﹝藏文作「bsags pa」。苏玛提室拉《论释》,说为大众部义﹞,有说此法为不失坏﹝《论释》说为遍敬部义,即正量部﹞。
 
 本论《述记》卷十亦云︰
 
有余部执不失、增长,为不相应,是得异名。
 
 并指为正量部。
 
[103] 本论卷二云︰
 
或遮余部执色心等互为因缘。
 
 卷三云︰
 
色、不相应,非心性故,如声、光等,理非染净内法所熏,岂能持种?又彼离识无实自性,宁可执为内种依止?
 
[104] 「彼」,谓无想天。
 
[105] 「立宗」分二︰一、三性心不离,二、施等不忘相。
 
[106] 《枢要》卷下云︰
 
由有末那,施等不亡相,即非﹝第﹞七义中无相智所摄受。
 
云何见道前,及地上有漏施等,成施等度耶?今显异无漏,其相不亡。其无相智所摄受,谓无第六中执名无相智,非第七识中执也。不尔,便无波罗蜜义。
 
[107] 《摄论‧无性释》卷一云:
 
自谓我能修行施等。
 
 下云︰
 
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道理。
 
 此下颂文如次论引。
 
[108] 「彼」,谓《摄论‧无性释》。
 
[109] 道邑《义蕴》云︰
 
第六识作我行施等相,由第七识我执为本。举本显末,亦不违论。疏断后胜,相行显故,《摄论》意也。
 
问︰施等善心,宁有我执?答︰间杂生故。
 
[110] 「相了别缚」,藏文作「rnam par rig pa'i 'chiv ba/」。
 
[111] 本论《述记》卷五十四云︰
 
缘一切境,非皆证解或比量故。若善无覆无记心中,唯现比量。其染污心,亦通非量。所以相缚能拘碍见,不令明净,不令证知,故有别也。一切有漏法能缚见分者,皆名相缚。
 
[112] 如解《密严经》颂云︰
 
众生心性二分合成。若内、若外,皆有所取、能取缠缚。见有种种或量、非量、或现、非现,多分差别。
 
 本论《述记》卷五十四复云︰
 
若尔,自证缘见,缚自证耶?有义:亦缚,有漏类故。有义:彼非,不同见分缘于相故,彼外取故,通诸量故。此自证分缘见分时非外取故,唯是现量作证相故。
 
若尔,第八识等现量心相分应非相缚体!由此,见分亦缚自证,分别类故,不明净故,见分漏心,增自证故。有漏相缚能观心,名为相缚,非谓「相」者﹝只﹞是相分也。《﹝密严﹞经》说「所取能取」者,即是四分互相缚义。不尔,见分便非相缚,自证缘时,不名相分故。
 
 《枢要》卷下云︰
 
又相缚见,故名「相缚」,见缚相,名见缚。见不明证,不自在,故由相缚。相无能证,自在力,如何说见缚于相?不尔,如何﹝《密严经》说:﹞「所取、能取缠」?
 
[113] 如本论卷九云︰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
 
 本论《述记》卷五十四解云︰
 
谓一切有漏善、无记、不善等心,皆有分别相分能缚于心,非谓相缚即是执也。
 
 又云︰
 
此中言「相分」者,一切有漏相。「粗重缚」者,一切有漏不安隐性。
 
[114] 见《摄论‧无性释》卷一。
 
[115] 《瑜伽》卷五十一云︰
 
又复意识,染污末那以为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复解脱;末那灭已,相缚解脱。
 
[116] 如理《义演》云︰
 
有宗云︰世尊身虽诸漏已尽,然由他惑缘而成有漏。如鸯掘摩罗﹝梵文为「avgulimalika」,经名同﹞于佛生瞋,如此人于佛,由此世尊亦成有漏。故作此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
 
[117] 「破」字,《义演》同,余误作「死」。
 
[118] 「因」字下,《续藏》、《金藏》有「故」字,而无下「故」字。
 
[119] 《对法》卷三原文:
 
漏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亦为余地诸漏粗重所随逐故。漏随顺者,谓顺决择分。
 
 下文云︰
 
虽为烦恼粗重所随,然得建立为无漏性。以背一切有,顺彼对治故。
 
[120] 前云「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
 
[121] 《枢要》卷下云︰
 
即显缘缚等非有漏正体。六十五说现量所行有所缘缚。其清净色、不相应、善及一分无记心、心所,非有所缘缚,但由随眠名为有漏。与烦恼种俱者,此依别义,亦不相违等。广说大精,应取彼会﹝如《瑜伽》卷六十五云「若现在事,非现量所行(藏文作「虽为现在事,亦有非现量所行境」。)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说名有漏。但由自分别(藏文作「yovs su brtags pa/」)所起相(藏文有「于彼」二字),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明所行境故」﹞。即显五境有所缘缚,余根、心等,即无是义﹝《略纂》卷三十四云「此善等法即是后『由生起故成有漏』也」。《瑜伽》卷六十五下文云「由生起故成有漏者,谓诸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境现在前故,于彼现起不如理作意故,由此因缘,诸所有法正生、已生,或复当生;如是一切,由生起故说名有漏。又从一切不善烦恼诸异熟果,及异熟果增上所引外事,如是一切亦生起故,说名有漏。又由无记色、无色系一切烦恼,于彼续生,彼所续生,亦生起,故说名有漏」﹞。但显与此表有「漏俱」言相顺,然与五十九断二缚义相违﹝《瑜伽》卷五十九云「复次,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名断彼相应。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
 
由此,所缘缚有二︰一、亲:唯现量所行。二、疏:即净色等。展转心境互相增故。言净色善根一分无记等非有所缘缚者,据亲相分非故。此论下第八﹝中﹞等说二缚断等者﹝本论卷八云「然有二义说之为断︰一、离缚故。谓断缘彼杂彼烦恼。二、不生故。谓断彼依令永不起。依离缚断,说有漏善无覆无记唯修所断。依不生断,说诸恶趣无想定等唯见所断」﹞,依疏义说。不尔,便与二论相违。更勘、和会。既言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非正因,「我能行施」明但相缚,非有漏因。如断缘缚虽断见道及修,前八以未全尽,不名为断,有漏应然。如缘一色,五识及意二所缘缚,并以第七识与「漏俱」言,要至金刚,方可断尽。此如修道初品所断,虽亦为后八品惑缚,然得名断,以自力强故。有漏,亦尔。缘缚、相应,二力增上,故说未断第七,亦名为断。
 
若尔,何故前二既胜,何故不为有漏正因,而取「漏俱」?或复缚据二缚,有漏据「漏俱」。断依二缚,故可说断,不约漏俱说断,亦不相违。
 
[122] 「法」字,论无。
 
[123] 道邑《义蕴》解六识与七互益云︰
 
由前六识烦恼业力招第八,能与第七为根、为境,令七得生,名增益也。
 
 此但一途之说。
 
[124] 《对法》卷三:
 
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亦为余地诸漏粗重所随逐。
 
[125] 《枢要》卷下云︰
 
无始法尔种子,不曾现起与第七俱,云何得成有漏?不要现行与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种、若现,无始皆与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随顺故,并成有漏。非无漏种亦能随顺。又言︰法尔不要七俱,非法尔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无漏义等﹝亦如有漏五相建立︰一、离诸缠,二、随眠断,三、断灭,四、见道,五、修道﹞,如下第八卷释。
 
 如本论卷八云︰
 
然有二义,说之为断︰一、离缚故:谓断缘彼杂彼烦恼。二、不生故:谓断彼依令永不起。
 
 《述记》卷四十九解「离缚」中杂彼烦恼云︰
 
「杂彼烦恼」者,谓第七识起烦恼时,虽不缘彼六识等法,六识等由之成有性,名染污依。故六识等三性位中,彼惑恒起。第七烦恼时,六识等法名为得断。
 
[126] 即自身烦恼俱生俱灭、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
 
[127] 「第七未灭,有烦恼俱故」,余本作「有烦恼俱故,第七未灭」,
 
 今依《义演》改。
 
[128] 《对法》卷三原文:
 
漏种类者,谓阿罗汉有漏诸蕴,前生烦恼所起故。
 
[129] 《摄论‧无性释》卷一云:
 
若说别有常俱起心,我执所依,此无过失。又一切时我执随逐,不应道理。谓若不说有染污意,于一切时,义不符顺。施等善位,亦有我执常所随逐,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而有无明,是心法故,此所依止离染污意,定无所有。非即善心是无明依,应正道理。
 
[130] 智周《演秘》云︰
 
此文与彼第六,大同。其中委曲而征逐者,彼不及此,故言「极差」。
 
 《摄论》本文卷一云︰
 
又一切时我执现行,现可得故,谓善不善无记心中。若不尔者,唯不善心彼相应故,有我、我所烦恼现行,非善、无记。
 
[131] 即第三结会。
 
[132] 《义演》疑「界」为衍文。
 
[133] 谓本论卷八「然有二义,说之为断」处,当广证理。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九、总明第三能变识相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七、引教证有第七识
 摄大乘论 第9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四 九、广开导依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三、能执根身证有赖耶
 摄大乘论 第134讲
 摄大乘论 第11讲 (第12讲没有录音)
 摄大乘论 第131讲
 摄大乘论 第47讲
 摄大乘论 第121讲
 摄大乘论 第119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二十四、三法互持证有异熟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