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一○‧一三七 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
【疏翼】
第一解四句颂文中,第二解次七字显胜德。
【述记‧卷六十】
次解众德有四︰一、「不思议」,二、「善」,三、「常」,四、「安乐」。
先解第二句,解「不思议」有三释[1]。
《摄论》第九,世亲等解,同无异见[2]。此第一解,智之与境,皆具此二[3]义[4]。
【论文】
一○‧一三八 微妙甚深,自内证故。
【疏翼】
第一解「不思议」三释中,第二释。
【述记‧卷六十】
别解「不思议」[5]。
又智「微妙」,性相「甚深」,其[6]所缘境,「自内证故」;又境「微妙」,唯「甚深」智能「内证故」;又二皆通[7]。
《摄论》唯有「内证」之言,唯解缘真如故。
【论文】
一○‧一三九 非诸世间喻所喻故。
【疏翼】
第一解「不思议」三释中,第三释。
【述记‧卷六十】
别解「不议」。
绝比[8]无方,故「不思议」,如《摄论》[9]中。
今[10]以三义解「不思议」。
《显扬》十七有,亦不出此三[11],《瑜伽》[12]等亦然,所以不述[13]。
【论文】
一○‧一四○ 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净法界,远离生灭,极安隐故;四智心品,妙用无方,极巧便故;二种皆有顺益相故,违不善故;俱说为善。
【疏翼】
第二解次七字﹝即第二句及第三句前二字﹞显胜德中第二解「善」。于中分三︰一、明二种顺益相,二、外问如来岂无五根三境,三、论主三释如前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十】
次二、明「善」。
颂言「善」者,「白法性故」。体白法[14],故异不善及无记;能断黑,故[15]名「白」。
若尔,此与有漏善何别?
以「法界远离生灭,极安隐故」,「四智心[16]品,妙用无方」[17],及「极巧便故」。无为、有为,二皆「顺益」,与有漏善差别。并「违不善」以下[18],合其[19]四义;故俱[20]名善。
前第五[21]卷,已解善讫[22]。
【论文】
一○‧一四一 论说处等八,唯无记,如来岂无五根、三境?
【疏翼】
第二解善中,第二外问如来岂无五根三境。
【述记‧卷六十】
此为外难。
四智心品,既唯是善,《对法论》第四说八唯无记,谓五根、三境[23]。如来岂无五根等耶?
【论文】
一○‧一四二 此中三释,广说如前。
【疏翼】
第二解善中,第三论主三释如前答。且分为二︰一、总指如前,二、辨身土实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十】
今、论主答。
此中三释,广说如前,如前[24]有漏等三解。
【论文】
一○‧一四三 一切如来身、土等法,皆灭、道摄,故唯是善。圣说灭、道唯善性故;说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识所变有漏、不善、无记相等,皆从无漏善种所生,无漏善摄。
【疏翼】
第三论主三释如前答中,第二辨身土实摄。
【述记‧卷六十】
真如等五法,「皆灭、道摄」。「灭、道摄」者,诸经论中说既唯无漏,故此唯善[25]。
又《对法》第六[26]、《瑜伽》[27]等说:有清净世[28]界非苦、集故[29],《摄论》亦然[30]。
此二解,并前四,合[31]六解。
既尔,即佛所有眼等皆是无漏善。似有漏不[32]善及无记等,及似有漏善故[33],名之为善等,非实然也。
【疏翼】
以上第二解次七字﹝即第二句及第三句前二字﹞显胜德中,第二解「善」讫。
【论文】
一○‧一四四 此又是常。无尽期故,清净法界,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故无断尽,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生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然四智品由本愿力,所化有情,无尽期故;穷未来际,无断无尽。
【疏翼】
第二解次七字﹝即第二句及第三句前二字﹞显胜德中,第三解「常」。
【述记‧卷六十】
次三、解「常」。
「此又是常」。五法俱「无尽期故」;又真如[34]「无生灭」,故常;「无变易」,故常;皆[35]自性常故。
「四智心品所依」真如「常,故」常。即[36]四智品[37]体「无断」及「无尽」,故「说常」。「无断」常者,是报身[38],不断常义。「无尽」常者,是化身相续常义。《庄严论》说三种常故[39],如常施食、受乐等事。
「四智」「非自性常」义。「从因」所「生」者,谓修[40];从种生故。若初唯生,后不灭者,便违佛说。
「一向记」言:生者皆灭故。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不见说故。违比量故。
获得常色等者,「由愿力」「化有情」,是不断不尽[41]、「相续常」义。
七十八、《解深密》第五[42]说:化身,有生[43]起相故[44]。
「穷未来际」,亦释「不[45]断无尽」常义,愿力常故。余文可解[46]。
【论文】
一○‧一四五 此又安乐,无逼恼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及能安乐一切有情,故二转依俱名安乐。
【疏翼】
第二解次七字﹝即第二句及第三句前二字﹞显胜德中,第四解「安乐」。
【述记‧卷六十】
次四、解「安乐」。
无逼无恼诸有情故──非如有漏善逼,逐受[47]生死,恼乱有情类,不令趣涅槃;又有漏法皆是行苦──逼迫性故,增烦恼故,故非安乐。如是等[48]二转依果,俱名「安乐」。
「乐」,谓五乐;「安」,谓五安,各有多种[49]。
「安」之与「乐」,差别云何?
谓诸有漏乐,受[50]乐而不安,粗动转故;有漏轻安,安而不乐,不能顺益得涅槃故。此「安乐」者,如第一卷疏[51]解差别。
【疏翼】
以上第一解四句颂文中,第二解次七字﹝即第二句及第三句前二字﹞显胜德讫。
【论文】
一○‧一四六 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
【疏翼】
第一解四句颂文中,第三解余八字﹝即第三句后三字及第四句﹞简二乘显三乘别。文分为二︰一、解「解脱身」,二、解在牟尼名法身。此即初文。
【述记‧卷六十】
次第二[52]、解解脱身,于中有二︰初、略,后、广。
「二乘所得此二转依果」,「但名解脱身」者[53],解脱生死及缚法故。以彼转依,无十力等殊胜法所庄严故,不名法身。
「殊胜法」者,断所知障得无量功德依故。《解深密经》[54]、七十八等说「真如为解脱身」言︰世尊!二乘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当名何身?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二乘与佛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无量最胜功德算数譬喻所不能及[55]。
彼[56]名真如是二乘解脱身,非五分法身中解脱身[57];五分法身中解脱身,体唯胜解数故[58]。菩提及涅槃[59],俱「离缚故,但名解脱身[60]」。
【论文】
一○‧一四七 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疏翼】
第三解余八字﹝即第三句后三字及第四句﹞简二乘显三乘别中,第二解在牟尼名法身﹝即解第三十颂第四句﹞。
【述记‧卷六十】
次、解在[61]牟尼名法身。
「成就无上寂默法」者,梵言「牟尼」[62],此言「寂默」。寂默法者,离言法也。或离过故[63],名为「寂默」,通三乘解。或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名为「寂默」。唯我世尊大牟尼尊二转依果,亦名法身,亦解脱身[64]也。
言「法身」者,非三[65]身中之法身也。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功[66]德,名为「法身」。此中意说有为、无为,各于自身功德法依,名法身故。
何故名身?
「体」性义,「依」止义,众德「聚」义,具三义故,名为「身」故。故通三身若别、若总,离名相义[67]。此亦[68]《佛地论》有[69]。余文可解。
【疏翼】
以上第二解﹝第三十﹞颂文中,第一解四句文讫。
安慧《唯识三十论》卷二末云︰
此转依若由断声闻等所有粗重而得者,今说名「解脱身」;若由断菩萨所有粗重而得者,今说「大牟尼名法」。由断二种障差别故,显示有上转依﹝藏文为「bla na yod pa/」﹞及无上转依﹝藏文作「bla na med pa/」﹞。
如有颂云︰阿陀那识体,当知二障相;或种、一切种,此说二缚二。言「二」者,谓声闻及菩萨。缚于前者,即是烦恼种子;缚于后者,即是二障种子。由灭此二,当证一切智性。
言「此即无漏界」者,谓即此转依自性,说名无漏界。由无粗重故,由远离一切漏故,名为「无漏」。由是圣法因故,为「界」。「界」声者,此中即是因义。
「不思议」者,以非寻思境界故──自内证知故,无有比喻故。
「善」者,以是清净所缘、安乐及无漏法为自性故。
「常」者,谓由恒常及不尽故。
「安乐」者,由是常性故。若彼无常,即此是苦。转依是常,是故「安乐」。
由断烦恼障故,诸声闻得解脱身。今此转依相,即名大牟尼法身。所以者何?由修习诸地及波罗蜜多,断除烦恼及所知二障,圆满成就转依故,即说「大牟尼法身」名。又由不舍生死,而不为生死所染污,于一切法得自在故,即说为菩萨法身。
「大牟尼」者,谓具有最胜威力故,即佛世尊名「大牟尼」。」
「别抄」卷六末云︰
问︰一切如来功德平等以不?答︰一切功德平等。
《瑜伽》卷三十八〈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初云︰
一切如来功德,平等平等,无有差别,唯除四法:一者、寿量,二者、名号,三者、族姓,四者、身相。一切如来于此四法有增减相,非余功德﹝藏文作「de la savs rgyas thams cad ni gnas bźi po sku tshe dav/ mtshan dav/ gduv dav/ sku ma gtogs par thams cad mtshuvs wiv mbam ste/ khyad par med do/ savs rgyas rnams ni chos bźi po de dag gis skyed 'brid 'gyur źiv mi mthun par zad kyi/ gźan gav gis kyav ma yin no/﹞。
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藏文作「bud med kyi dvos po spavs pas na/」﹞,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一切母邑性多烦恼,性多恶慧﹝藏文作「bud med thams cad ni rav bźin gyis bon movs pa mav ba dav/ wes rab 'chal ba yin la/」﹞,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藏文作「rgyud/」﹞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
[1] 今分为三︰第一释,第二释,第三释。此为初文。
[2] 见《摄论》卷三中〈彼果智分〉第十一、两《释》卷九。于「说法
身五相」中,第五云︰
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知故﹝藏文作「bsam gyis mi khyab pa'i mtshan bid ni de bźin bid rnam par dag pa de so so rav gis rig par bya ba dav/」﹞;无有世间喻能喻故﹝藏文作「'jig rten na dpe med pa dav/」﹞;非诸寻思所行处故﹝藏文作「rtog ge ba'i spyod yul ma yin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云︰
言「思议」者,谓依道理审谛思惟,起分别智﹝藏文作「bsam pa źes bya ba ni rigs pa ves par sems pa las byuv ba'i wes pa ste/」﹞,寻思所摄,譬喻所显﹝藏文作「rtog ger rtag pa/ dper wes par bya ste/」﹞。诸佛非此所行处故。不可思议﹝藏文作「de'i spyod yul ma yin pas rtog ge'i sa la yav dag par 'das pa'i phyir bsam gyis mi khyab pa bid do/」﹞,唯应信解,不应思议。
[3] 「二」字,泰《抄》、《义演》、《金藏》有,余无。
[4] 见《解深密经》卷五〈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初、《瑜伽》卷七十八,
二处文同,如云︰
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藏文作「de bźin gwegs pa rnams kyi chos sku'i mtshan bid ni sa dav pha rol tu phyin pa bsgoms pa'i ves par 'byuv bas gnas gyur pa yav dag par grub pa yin no/」﹞。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藏文作「de yav rgyu gbis kyis bsam gyis mi khyab pa'i mtshan bid du rig par bya ste/」﹞。无戏论故,无所为故﹝藏文作「de ni spros pa med civ mvon par 'du bya ba med pa bid kyi phyir dav/」﹞。而诸众生计着戏论,有所为故﹝藏文作「sems can rnams ni spros pa mvon par 'du bya ba la mvon par źen pa bid kyi phyir ro/」﹞。
[5] 「议」字,《金藏》有,余缺。
[6] 「其」字,《金藏》有,余无。
[7] 谓皆通微妙、甚深、内自证。
[8] 「绝比」,《金藏》作「比绝」。
[9] 见《摄论》卷三。
[10] 「今」字,《金藏》有,余无。
[11] 见《显扬》卷十七〈成不思议品〉第十,如云:
静虑者及佛二种境界中,真如及无漏性皆不可思议。又诸佛等成所作义,谓所作利益众生事,亦不可思议。何以故?无譬喻故──一切世间无有少事能譬甚深二种境界;又自在故──诸如来等由内证得心自在故起所作事,世间所有一切作用、苦、离因缘和合所不见故。
[12] 即《瑜伽》卷六十四〈摄决择分‧闻所成慧地〉中,及卷二十五〈声
闻地‧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四初。
[13] 《瑜伽》卷六十四云︰
诸修静虑静虑境界由三种相不可思议﹝藏文作「de la bsam gtan pa rnams kyi bsam gtan pa'i yul ni rnam pa gsum gyis bsam gyis mi khyab pa yin te/」﹞:谓真如甚深义故﹝藏文作「de bźin bid zab pa'i don dav/」﹞;自在转故﹝藏文作「dbav bsgyur ba dav/」﹞;无漏界证得故﹝藏文作「zag pa zad pa'i dbyivs yav dag par 'grub pas so/」﹞。诸佛世尊诸佛境界由五种相不可思议﹝藏文作「de la savs rgyas rnams kyi savs rgyas kyi ni rnam pa lvas bsam gyis mi khyab pa yin te/」﹞,即由先所说三相﹝藏文作「ji skad bstan pa gsum po de dag bid dav/」﹞。复由二相﹝藏文作「gsan gnis kyis te/﹞──谓无障故﹝藏文作「sgrib pa med pa dav/」﹞、成立有情所作事故﹝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gyi bya ba mdzad pas so/」﹞。
卷二十五说远离六种不应思处,中后二种亦同为「静虑者静虑境界」
及「诸佛诸佛境界」。
[14] 「法」字,《金藏》有,余无。
[15] 「故」字,《金藏》有,余无。
[16] 「心」字,《金藏》有,余缺。
[17] 「方」字下,余有「比」字,《金藏》无。今依《金藏》。
[18] 《金藏》作「并以下违向不善」七字,《义演》牒文同余本作「并
违不善以下」六字。
[19] 「其」字,《金藏》作「具」。
[20] 「俱」字,《金藏》有,余无。
[21] 「五」字,《述记》原作「六」,今改。
[22] 如本论卷五云︰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
本论《述记》卷十八初,三性各分为三云︰
善有三者,一、感爱果善:谓有漏善法。二、性巧便善:谓有为善法。三、性安隐善:谓无为善法。不善三者,一、感非爱果不善:谓极恶法。二、性非巧便不善:谓染污法。三、性不安隐不善:谓有漏法。无记三者,一、相应无记:谓诸无记心、心所法。二、不相应无记:谓无记色、不相应行。三、真实无记:谓虚空、非择灭。
[23] 《对法》卷三原文为:
八界、八处全,及余蕴、界、处一分,是无记。八界者,谓五色根、香、味、触界。八处亦尔。
[24] 即前《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是有漏等解。
[25] 《瑜伽》卷六十九末云︰
若于苦等诸圣谛中,有戏论想而现行者,是世俗智﹝藏文作「de la sdug bsval la sogs pa'i bden pa dag la spros pa dav bcas pa'i 'du wes kyis spyod na ni kun rdzob wes pa 'byuv la/」﹞;离戏论想而现行者,是出世间智﹝藏文作「spros pa med pa'i 'du wes kyis spyod na ni 'jig rten las 'das pa'i wes pa 'byuv vo/」﹞。
[26] 如《对法》卷六云︰
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藏文作「gav yav yovs su dag pa'i 'jig rten gyi khams de dag ni sdug bsval gyi bden pa ma yin par blta bar bya ste/」﹞。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藏文作「de dag las dav/ bon movs pas bskyed pa ma yin/ las dav/ bon movs pa'i dbav gis 'byuv ba ma yin gyi/」﹞;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藏文作「gav yav smon lam dav dge ba'i rtsa ba'i dbav gis byuv ba dag go/」﹞。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藏文作「de lta bas na savs rgyas rnams kyi yul yin pa'i phyir/ skye ba'i gnas de dag ni bsam gyis mi khyab ste/」﹞,尚非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藏文作「de dag ni bsam gtan rnams kyi bsam gtan pa'i yul yav ma yin na/ rtog ge pa rnams kyi yul yin pa lta smos kyav ci dgos/」﹞。
[27] 即《瑜伽》卷七十九〈摄决择分‧菩萨地〉之八初。
[28] 原作「世」,《述记》传抄误为「法」。
[29] 故《瑜伽》卷七十九云︰
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藏文作「de dag na byav chub sems dpa'i dge 'dun 'ba' źig gnas pas na/」﹞,是故说名清净世界。
[30] 见《摄论》卷三〈彼果智分〉第十一末,如云︰
复次,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藏文作「yav savs rgyas kyi źiv yovs su dag pa/ win tu bde ba/ win tu kha na ma tho ba med pa/ win tu dbav sgyur ba'o/」﹞。
[31] 泰《抄》牒文、《金藏》作「合」,余作「则」。
[32] 「不」字,《金藏》有,合《义演》释文,余无。
[33] 「善故」二字,《金藏》无。
[34] 「如」字,《金藏》无。
[35] 「皆」字,《金藏》无。
[36] 《金藏》作「即」,余作「其」。
[37] 「品」字,《金藏》作「其」。
[38] 「报身」二字,《金藏》在「是」字下,余本在「义」字下,并有「也」字。
[39] 见《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末,如云︰
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藏文作「rav bźin gyis rtag pa/」﹞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藏文作「rgyun mi 'chad pa/」﹞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藏文作「rgyun gyis bstan pa/」﹞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
已于此前具引,今重提三种常义。
[40] 《金藏》作「修」,余作「明」。
[41] 「不尽」二字,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42] 「第五」二字,《金藏》有,余无。即〈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初。
[43] 「生」字,《金藏》无。
[44] 《瑜伽》卷七十八原文为:
当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藏文作「chos kyi sku la ni skye ba 'byuv ba med do/」﹞。
[45] 「不」即「无」,即无断无尽。
[46] 「别抄」卷六末云︰
问︰何者「当常」、「现常」?
解云︰魏时有二三藏同于内,各在别处翻译。南院安置勒那﹝摩提﹞三藏﹝梵文为「ratnamati」﹞,云众生身中已具三十二相一切功德,皆悉是常,但由障不得显现。后时断障,此则佛身更不别从净种而生,故名「现常」。由在南院,故名「南道法师」。非是吴蜀故名「南道」。
菩提留支﹝梵文为「bodhiruci」﹞在北院翻译,立云一切众生后时成佛,得有常之身。必从净种而生;生已,常住。非谓众生已得常身,故「当常」。以在北院,名曰「北道法师」也。
灵泰《抄》云︰
「若初唯生,后不灭者,便违佛说乃至违比量故」者,此文即是破「当常」、「现常」也。然智者法师执有「当常」者,说一切众生若未得成佛,即色心是无常;若三大劫修因,当来得成佛已,佛色心即常住不生灭,犹如真如,是凝然常也。
「现常」者,智法师说一切众生身中,常有佛性无生无灭。此佛性故,鼻、眼、耳,一切皆是。犹如母胎中有娠儿,由母数数吃食津润,今此娠儿渐渐长大,后即出胎。众生身中佛性,亦尔。由三大劫多闻令熏习,此身中佛性渐渐长大,后时即得成佛。
今破云︰「生者皆灭」,「一向记故」。又作量云︰佛色、心等,定有生灭。因云从因生故。犹如凡夫。或应返显凡夫色、心应不生灭。从因生故。犹如来也。
[47] 《金藏》作「受」,余作「处」。
[48] 「如是等」三字,《金藏》有,余无。
[49] 《瑜伽》卷三十五〈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云︰
云何菩萨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bdag dav gźan gyi don bde ba'i rgyu gav źe na/」﹞?
略说应知五乐所摄﹝藏文作「mdor bsdu na bde ba rnam pa lvar bsdu bar rig par bya ste/」﹞。何等五乐?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苦对治乐,四者、受断乐,五者、无恼害乐。
言「因乐」者,谓二乐品诸根、境界﹝藏文作「de la bde ba'i phyogs kyi dbav po dav yul gbis dnag/」﹞。若此为因顺乐受触﹝藏文作「de las byuv ba'i bde ba'i tshor bar 'gyur ba'i reg pa gav yin pa dav/」﹞,若诸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藏文作「tshe 'di'am tshe rabs gźan du 'dod pa'i 'bras bu 'byuv ba'i las gav yin pa ci yav ruv/」﹞,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为因乐﹝藏文作「de thams cad gcig tu bsdus pa ni rgyu bde ba ste/」﹞。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藏文作「de las gov na yav med/ 'di las lhag pa yav med do/」﹞。
言「受乐」者,谓不﹝藏文有「不」字。应从﹞待苦息,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生,名为受乐﹝藏文作「sdug bsval rab tu źi ba la mi ltos par rgyu bde bar bsdus pa'i rgyu gsum po de dag bid las byuv ba lus dav sems la phan 'dogs pa'i myov ba ni tshor ba bde ba źes bya ste/」﹞。略说此乐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藏文作「de yav mdor bsdu na rnam pa gbis te/ zag pa dav bcas pa dav/ zag pa med pa'o/」﹞。无漏乐者,学、无学乐;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又此三界系乐,随其所应六处别故,有其六种︰谓眼触所生乃至意触所生。如是六种复摄为二︰一者、身乐,二者、心乐﹝藏文作「yid kyi 'dus te reg pa las byuv ba'i bar dag go/」﹞。五识相应,名为身乐﹝藏文作「de la rnam par wes pa'i tshogs lva dav mtshuvs par ldan pa'i lus kyi'o/」﹞。
「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由能对治息除寒、热、饥、渴等苦﹝藏文作「grav ba dav/ tsha ba dav/ bkras pa dav/ skom pa/ la sogs pa'i sdug bsval gben pos źi bar byas te/」﹞,即于如是苦息灭时,生起乐觉,是则名为苦对治乐﹝藏文作「sdug bsval źi bar gyur po tsam pa de bid la bde ba'i blo skye ba gav yin pa de ni sdug bsval gyi gben po'i bde ba źes bya'o/」﹞。
灭想受定,名「受断乐﹝藏文作「'du wes dav tshor ba 'gog pa la sboms par 'jug pa ni tshor ba'i rgyun chad pa'i bde ba źes bya'o/」﹞」。
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藏文作「gnod pa med pa'i bde la ni mdor bsdu na rnam pa bźin rig par bya ste/」﹞: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藏文作「de la dad pas khyim nas khyim med par legs pa kho nar rab tu byuv ste/ khyim so'i sdug bsval rnam pa sna tshogs las ves par thar pa ni mvon par byuv ba'i bde ba źes bya'o/」﹞;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藏文作「'dod pa dav/ sdig pa mi dge ba'i chos spavs te dben pas bsam gtan dav po la dben pa las skyes pa'i dga' ba dav bde ba ni rab tu dben pa'i bde ba źes bya'o/」﹞;第二静虑以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藏文作「bsam gtan gbis pa la sogs pa la rtog pa dav dpyod pa be bar źi ba ni be bar źi ba'i bde ba źes bya'o/」﹞;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藏文作「bon movs pa thams cad dav gtan bral ba dav źes bya'i dvos po 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mvon par rdzogs par byav chub pas bde ba gav yin pa de ni rdzogs par byuv chub pa'i bde la źes bya'o/」﹞。
此中因乐,是乐因故,说名为乐,非自性故﹝藏文作「vo bo bid kyis ni ma yin no/」﹞;此中受乐,乐自性故说名为乐,非乐因故﹝藏文作「rgyu'i dvos po ni ma yin gyi/ vo bo bid kho nas so/」﹞;苦对治乐息众苦故,遣众苦故,说名为乐﹝藏文作「sdug bsval źi bar gyur pa tsam dav/ sdug bsval bsal bas bde ba yin no/」﹞,非乐因故,非自性故;其受断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藏文作「bsal bas」﹞种种苦故,说名为乐,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无恼害乐所摄﹝藏文作「'di la tshor ba gav ci yav ruv ba de ni sdug bval yin la/ yav dag par sdug bsval ba dus de tsam źig gnas pas źi bar gyur pa ni bde ba ste/」﹞最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藏文作「phyi ma la yav yav dag par sdug bsval ba de ni gtan du źi bar gyur pa la/」﹞,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粗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藏文作「tshe 'di la yav bon movs pa'i phyogs kyi gnas van len rten la yod pa thams cad gtan med par gyur pa'i phyir bde ba yin no/」﹞。诸余所有无恼害乐,于最后乐能随顺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当知亦名无恼害乐﹝藏文作「gnod pa med pa de'i lhag ma rnams kyav tha ma de dav mthun pa dav/ de'i phyogs yin pa dav/ de 'dren pa yin pa'i phyir gnod pa med pa'i bde ba yin par rig par bya'o/」﹞。
[50] 余有「者」字,《金藏》无。
[51] 《金藏》作「抄」。即《述记》卷一末解归敬颂第四句文。
「别抄」卷六末云︰
问︰究竟位云「此又安乐无逼恼故」者,诸有漏善亦得三界乐,亦无逼恼,何别?解云︰有漏善业逼恼有情三界变果,故非安乐也。
[52] 「第二」二字,《金藏》有,余无。
[53] 「者」字,《金藏》有,余无。
[54] 即《解深密经》卷五〈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初。
[55] 「及」字下,余有「故」字,《金藏》无,合原文。
《瑜伽》卷七十八原文作:
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
世尊!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藏文作「mtshuvs wiv mbam mo/」﹞;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藏文作「chos kyi skus ni khyad par 'phags te/ chos kyi skus khyad par 'phags na/ yon tan gyi khyad par dpag tu med pas kyav khyad par 'phags pa yin te/ de la ni dpe bya bar yav sla ba ma yin no/」﹞。
[56] 即《解深密经》。
[57] 即「解脱蕴」。
[58] 灵泰《抄》云︰
意说二乘所得生空真如。生空真如,即是二乘解脱身。故二乘真如为解脱身,非是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即是解脱数。此二乘解脱身,即佛生空真如无为名解脱身也。若二乘菩提,即是五分法身中解脱知见﹝蕴﹞。解脱知见,即是尽智无生智。然此五分法身唯是无漏法,不通有漏法。一、戒蕴者,即取道共戒也。二、定蕴者,即取八地中无漏定。三、慧蕴者,即无漏慧能缘有为。四、解脱蕴者,即与无漏慧同时无漏胜数,能望四谛理,苦我已知不复更知等。五、解脱知见蕴者,即是无漏慧能缘无为也。然此五分法身少分,亦通前三果人也。
[59] 即二转依果。
[60] 「身」字下,《金藏》此下多「即众缘转表解转依等初师义」十二字。
「别抄」卷六末云︰
谓诸如来有七最胜﹝《瑜伽》卷三十八〈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初云「如是菩提名为最胜,七种最胜(藏文作「dam pa bdun」)共相应故,由是因缘于诸菩提最为殊胜(藏文作「des na 'di ni byav chub thams cad kyi dam pa źes bya'o」)。云何名为七种最胜?一者、所依最胜(藏文作「sku dam pa dav/」),二者、正行最胜(藏文作「sgrub pa dam pa dav/」),三者、圆满最胜(藏文作「phun sum tshogs pa dam pa dav/」),四者、智最胜(藏文作「ye wes dam pa dav/」)。五者、威力最胜(藏文作「mthu dam pa dav/」),六者、断最胜(藏文作「spavs pa dam pa dav/」),七者、住最胜(藏文作「gnas pa dam pa'o/」)」﹞,第七名住最胜﹝《瑜伽》卷三十八解云「由诸如来多住无上无等三住︰谓圣住、天住、梵住。故名住最胜(藏文作「gav de bźin gwegs pa'i gnas pa gov na med pa zla med pa gsum po 'phags pa'i gnas pa dav/ lha dav/ tshavs pa'i gnas pas mav du gnas pa de ni de'i gnas pa dam pa źes bya'o」)。当知此中空、无愿、无相住及灭尽定住,是名圣住(藏文作「de la stov pa bid dav/ smon pa med pas gnas pa dav/ 'gog pa'i sboms par 'jug pas gnas pa ni 'phags pa'i gnas pa źes bys'o/」);四种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天住;四种无量,是名梵住。于此三住中如来多住四最胜住︰谓于圣住中,多住空住、灭尽定住;于天住中,多住无动第四静虑住(藏文作「bsam gtan bźi pa mi g·yo bas gnas pa dav/」);于梵住中,多住大悲住(藏文作「sbiv rjes gnas pa ste/」)。由是,如来昼夜六时──昼三、夜三──常以佛眼观察世间谁增、谁减,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种善根,乃至我应令谁建立最胜阿罗汉果(藏文作「des de bźin gwegs pa rnams savs rgyas kyi spyan gyis su 'phel/ su 'grib su'i dge ba'i rtsa ba ma bskyed pa rnams bskyed par bya źes bya ba nas rgyas par bya ste/ su źig 'bras bu'i mchog dgra bcom pa bid la gźag par bya źes bya ba'i bar du bin lan gsum mtshan lan gsum ste/ bin mtshan lan drug 'jig rten la rnam par gźags par mdzod do/」)」﹞。
[61] 「在」字下,《金藏》有「大」字。
[62] 「牟尼」,梵文为「muni」。
[63] 「故」字,《金藏》无。
[64] 「身」字,《金藏》有,余无。
[65] 「三」字,《金藏》误作「二」。
[66] 「功」字,《金藏》有,余无。
[67] 「离名相义」四字,《金藏》缺。
[68] 「亦」字,《金藏》作「二」。
[69] 见《佛地经论》卷七中,如云:
体义、依义、众德聚义,总名为身。
说「法身」云︰
又法身者,究竟转依真如为相,一切佛法平等所依,能起一切自在作用,一切白法增上所显,一切如来平等自性微妙难测,灭诸分别,绝诸戏论。故契经言︰诸佛法身不应寻思,非寻思境,超过一切寻思戏论﹝戒贤《经论》亦引是文云「de'i dbav du mdzad nas gźan las brtags par bya ba ma yin pa/ rtog ge'i spyod yul ma yin pa/ rtog ge'i lam las yav dag par 'das pa źes bya ba la sogs pa gsuvs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