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需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1

48、需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云门宗一禅上堂:“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需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禅师话头出自《维摩经》:“五蕴是法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些经文无非是说“诸法如义”。参学者不可一味追逐菩提大法,否则便是着于有法(非如也)。因为,非菩提法固不应取,即或菩提正法亦不必执著。这是说:昧平等,取差别,等于心随法转,变作庸人自扰。从修觉言,正觉得道由于已断烦恼。所以“无恶不成善”,无烦恼不成菩提。佛学的辩证思维就在这中间展现。需知烦恼与精进是互补作用,佛家要求“三际心”永远保持不退转不懈怠,恰与儒家“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观点一般。禅门有“以病为法”名言正是这个道理。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是一尘
下一篇:遮掩不得
 讨什么碗
 如何是法法不生
 定慧不生时如何
 做驴做马救不得
 知解之师
 拨尘见佛时如何
 辩色即昏
 佛出世后不如曹山
 佛法遍在一切处,为什么却无
 如何是此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身父母在深草里[栏目:公案100]
 学佛的人该如何面对单位里的竞争、升迁?[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风度[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思恩祈请道歌[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补篇 一、僧俗夜话神异多 (四)地府判官[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生命的淡然如此美好[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与六字大明咒[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静候你的慈悲[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栏目:首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