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九八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8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九八卷)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第二治地住,我们学到最后一段经文「胜进」。

  在学习这一段之前,我们先谈谈《净土指归》的十种无碍。我们学过前面七种,现在从第八看起。第八,「广狭自在。尘同法界,刹不离尘。」这十种自在都是帮助我们看破的,十种自在也都是法身菩萨他们所证得的,帮助我们放下执著分别妄想,有大利益。广是讲佛刹,一般说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刹,一尊佛的教化区;狭是讲一微尘,今天我们所讲的基本粒子,就是物质基本的一个单位。这里注解的是「尘同法界,刹不离尘」,这是诸法实相,我们一定要知道,而且要时时刻刻都能提得起来,它就能帮助我们放下;换句话说,帮助我们开智慧,帮助我们得清净心。我们学佛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用了不少的功夫、时间和精力,可是始终我们的境界不能向上提升,没有多大的进展,原因是业障,这个东西把我们障碍住了。业是造作,业障的由来是不明了宇宙万有的真相。包括现在哲学家、科学家,乃至於许多宗教家,千百年来都在探讨一个主要的问题,宇宙是从哪里来的?一直到现代都还没有定论,有许许多多的推测,没有定论。这在佛法叫迷惑,从迷惑就产生错误的知见,有错误的知见,我们就会做出许多错误的行为,这叫业,行为的结果就造成许许多多的障碍,叫业障。由此可知,消业障,消除业障、断烦恼,要靠什么?要靠智慧。佛法说得好,戒定能帮助我们伏烦恼,也就是说控制住业障,不能够消除,一定要智慧现前,完全通达明了诸法实相,这个障碍自然就没有了。所以一切诸佛如来自行化他,总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我们发心学佛,如果不从戒定慧三学下手,那你就是不得其门而入。别说修几十年,修一辈子,乃至於生生世世累劫修行,都不能够入门。这个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说一点怀疑都没有。

  人是有前世有来世,正如经上所说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在无尽时间里面,造作善恶的业习,招来轮回的果报,这不是迷信。那么现代,现代人相信科学,三世轮回居然在近代被这些科学的学者证明出来,它真有,它不是假的。我们看到西方许多科学报导,有同学搜集这些报告的文字,中文翻译的,有不少这样的书本,我也看过,现在还有一些这些书本我放在美国达拉斯的道场。最普遍的是西方的催眠术,在现前这个时代,所谓精神异常的人愈来愈多,於是在近代这半个世纪出现了心理医生。这种疾病是一般医生无法治疗的,它属於精神科,不是生理的,是属於心理的。西方的医学还是偏重在物质,所以生理的他们有方法治疗,精神方面的、心理的他们没办法。这些心理医生也很聪明,偶然从催眠里得到信息,什么信息?这个病人病因从哪里得来的,很多病因不是这一生的,与前世有关系,前世不是讲一世,讲到很多世。我们听到美国魏斯医生的报告,他曾经有一个催眠的例子,这个被催眠的人回到过去几十世,时间大概有四千五百年,那个时候还是上古时代。问这个催眠的人,你住在哪里?她住在洞穴里,还没有房子,在洞穴里头。能够有这样深度的催眠,她把她生生世世都能够说得出来,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等她恢复正常的时候让她自己去听。她的问题终於被找到了,找到之后她心开意解,不再有疑惑,不再有忧虑,於是很容易的她就恢复正常,这个病就治好了。

  这种方法在欧美现在非常普遍,在东方,我听说在中国、在日本、在韩国、在台湾也都有,我们也不妨去做个实验。我看过做催眠这个事情,很安全,不至於把你送走以后收不回来,这个例子还没有发生过,都能够安全的回来,就是让你醒过来。真的有过去世,既然有过去,当然就有未来,这是肯定的。我们对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很多稍稍有一点智慧的人他就会想到,我的生命是永恒的,催眠给人这个信息,生命是永恒的,你根本就没有死过。生死是什么?生死是身体,催眠让你回到过去,不是身体回到过去。我们人生在世,最大的恐惧就是怕死,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晓得你没有生死,你对生死也不再害怕。一个生死又是一世,那我们一定会想到,我想来世应当比我这一生当中要过得好一点,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这么个念头。怎样才比这一生过好一点?答案很简单,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如果人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德行相应,这个人来生是大富大贵;如果与性德相应,这个人来生生天堂,他不会在人间,人间没那么大的福报,他心量拓开了,他眼光远大了,绝不斤斤计较现前。

  我们现前烦恼多、忧虑多、疾病多,这些原因是什么?中国老祖宗,这在中医说的,未曾用催眠术,我们老祖宗知道,我们身心的健康与德行有关系。所以《左传》里头有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常是什么?常就是德,五常是五种性德,人必须要遵守的,为什么?你身心健康。古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行是修身,身心健康你家就齐了,这个齐是你家就兴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品德修养成正比例。五常这是基本的道德观念,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我们有没有用真心去爱过别人?爱人是你的天性、是你的性德,不爱人,这个德就没有了,不是没有,是你疏忽了。仁在我们身体内脏里面的对应是肝脏,不知道爱人的人,自私自利的人,肝脏就有毛病,就不健康。义,义是循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这就叫义。不义的人,就是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情理法是相违背的,那是不义的人。义对应内脏是肺,换句话说,你肺一定出毛病。礼,礼是谦虚、恭敬,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狂妄自大、傲慢,这无礼,无礼的人心脏一定有毛病。五常第四个是智,智慧,智者不惑,不迷惑。迷惑颠倒的人没智慧,他肾脏就有问题。末后一个字是信,诚信,对人要真诚、要讲信用,如果没有诚信,没有诚信是欺骗别人,他的脾胃就有毛病。所以,我们内脏要是出了毛病的话,你就好好的去修这五个字,这五德,认真的去修仁义礼智信。怎么个修法?给诸位说,全在《弟子规》里头。真正把《弟子规》学好了,统统落实了,你身体里本来有疾病的自然会好。真正好的中医他懂这个道理,药物对你的帮助只有三分,七分是你觉悟了,你心态转变了,我知道无条件的爱人、爱物,仁民爱物。我懂得道义,我知道谦虚,我知道尊敬别人,我不再迷惑,我不再欺骗人,你的内脏里面的问题统统可以恢复正常。这些道理我们这个十条里头统统讲过。

  组成世界的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是星球、是星系,它是什么东西组织的?在佛法里面讲叫微尘。现在科学不叫微尘,它叫原子、叫电子、叫基本粒子、叫夸克,名字不一样,跟佛法讲的是一样的东西,这是极小的物质。我们的身体是这些物质组织的,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这个物质组织的,太阳系、银河系还是这些东西组织的。这些东西千变万化,它听谁的?听信息的。信息是什么?信息是我们的念头。它的理体是什么?理体是能量,科学家讲的场,场能,在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叫法性。法性能生能现,信息能变,於是我们起心动念太重要了,起心动念不能不善。比善更好的,起心动念不能不净,清净,净念,比善还好。为什么?善念,你只能现善道,三善道;净念,净念现一真法界。净的对面是染,染污,染污里头有善恶,净里面没有善恶,没有善恶六道就没有了。所以,四圣法界是净土,对六道轮回来讲,六道轮回是染污,四圣法界是净土。为什么?那个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只有念头没断,念头是很细的波动。其实分别执著还是波动,那个波动的幅度大,大风大浪,你看到波涛汹涌,不平静,那是六道轮回,大风大浪。四圣法界是微风细浪,你看到是净土,他还有微细的念头,那个微细的念头要是断掉,就回到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怎么样形成的?还是物质、能量、信息,那个地方它们的组织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完全是健康的,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纯阳之体,那个世界是纯阳之体。

  所以,这里给我们讲「尘同法界,刹不离尘」,这个事实真相你一定要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尘同法界,这句话很难懂;下面好懂,这个地球是什么?地球是微尘聚集而形成的,这个容易懂。尘同法界不好懂,为什么?尘为什么同法界?法界是虚空,无量无边。因为那一粒微尘,我们佛家讲微尘,科学家讲基本粒子夸克,它的体是自性、是法性;这么小的东西,它那叫法相。法性没有大小,法性没有先后,没有大小就是没有空间,没有先后就是没有时间,空间、时间没有了,这才叫同。它跟遍法界虚空界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信息全都含藏在里面。我们《华严经》上讲得很多,正报里面,佛给我们讲毛端,我们汗毛,毛端,这很小,有讲到毛孔,现在科学讲的我们就很清楚,细胞,细胞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是电子、核子组成的。电子、核子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是粒子组成的。粒子怎么组成的?粒子是基本粒子夸克组成的。所以我们人身体这个肉身,就是一大堆的这些电子、原子组成这个样子。我们心地清净,组成的是健康的样子,我们的心染污,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个组成就是不健康的,就这么个道理。每一粒微尘,我现在讲每一粒夸克,每个基本粒子里面都有圆满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他说了五句话,第三句所说的,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信息,本自具足。科学家讲信息,佛法讲得清楚,像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统统都包括,叫做信息。也就是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无量的相好,都在这一微尘当中。法界不大,遍法界虚空界不大,一微尘不小,没有大小,完全相同。这个事难懂!

  现在的科学逐渐发展,与这个愈来愈接近。我们从近代来看,诸位就能够清楚,你看电影,我们用电影来说,五十年前电影的摄影机,电影的胶卷,这样一大盘一大盘,多笨重,在外面拍摄画面。进步到今天用数码,数码上用的碟片、晶片,像指甲这么大,就能够容纳好多部电影片。愈变愈小,这说明什么?这一个小的晶片里面可以容纳很多东西。我看到一个小小光碟,大概这么大,跟我这个放大镜差不多大,里面是什么东西?里面是一部《大正藏》。日本的《大正藏》摆在书架上这么厚一百册,它就容纳在这么一片里头。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可能不必要这么大,大概也像指甲那样小的一个晶片就足够了。可不可能?当然可能。为什么?佛讲的一微尘比这个小得太多了,指甲我们看得到、摸得到,微尘我们看不到,我们也摸不到,它太小了。高倍显微镜底下才发现它,才看到它,它里面含藏著信息,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信息都在里面。我们今天指甲这么大的能够藏一部《大藏经》,这算什么?这个要跟我们本来面目相比,差得太远了。在《华严经》里面说的是大小不二,没有大小。

  这里广就是大,广大,狭就是小,自在。大中现小我们容易理解,小中现大我们就不容易理解。可是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微尘里面有世界,有什么世界?跟我们现前这个世界一样大,在微尘里,好像它缩小,缩影在微尘里头。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微尘里有世界,那个世界里头还有微尘,那微尘里又有世界。有没有尽头?没有尽头。佛给我们讲这个境界叫不思议境界,你没有法子去想像,你决定想像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诸法实相。这个境界有谁进去?多,多得很!普贤菩萨常常入微尘世界。而且还不可思议,一入一切入,普贤菩萨入这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境界里都看到普贤菩萨,就像《华严经》末后所讲的弥勒楼阁一样,真的是无比的殊胜庄严。所以我们每天拜佛,现在后头加上一句,要拜什么?要拜十方刹土微尘法界,微尘里头有法界,是一不是二。入这个境界,绝对不是四圣法界里面的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所能够理解的。

  这一段给你讲广狭,你入这个境界之后,你现身绝对不止孙悟空七十二变,那个太小了,你能够现无量无边无数的身相。而且怎么样?应以什么身相你就现什么身相,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没有起心动念,每一粒微尘都有。这是自性法尔如是,不思议的境界,这在佛法里真正可以称得上叫得大自在。很不幸的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我们要问,我们自性里面的广狭自在它还在不在?肯定在。它是不是随我们迷悟产生变化?诸位想想看,会不会是我们迷了,好像它也迷了,我们觉悟了,它也觉悟了,是不是这个现象?我们想不应该是这个现象,为什么?我们的迷悟不是自性迷悟,自性哪里有迷悟?能大师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迷是染污,本自清净,它根本就没有染污过,「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是自己的自性。能生万法里面有千差万别,那跟迷悟有关系,它的能现能生与自性毫无关系,关系只是能变,能变不是真心,能变是妄心,妄心是阿赖耶,真心是四智菩提,法相宗里面所说的转八识成四智。四智是不生不灭的,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迷了叫八识。所以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阿赖耶变的,不是自性,自性永恒不变,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我们所求的就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大乘教里面说起来很简单,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回归了。你现前一下放下,那叫什么?顿悟、顿超。所以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一念转过来就成佛。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你这个念放不下,你不肯放,为什么?迷了,迷在里头,把这个东西当真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这个念头非常微细,弥勒菩萨讲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这个念头真的不是假的,八地菩萨的定功觉察到,这是科学,你能看得见,你清清楚楚体会到。八地以上,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妙觉,菩萨最高的这五个位次当中,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修到这个位次之后,你也就看到,那叫亲证;没到位置,像我们现前这个程度,是从经教里听佛说的,我们相信佛已经亲证这个事实真相,决定不是假的。

  广狭说的是空间,下面一条,第九「古今无间」,这讲的是时间,空间跟时间。突破空间,跟诸位说,远近没有了。你看微尘里面有法界,哪来的远近?时间突破的时候,先后没有了,古今没有了,我们现在讲,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了,三世没有了。「观彼久远,犹若今日」,看过去久远就像看今天一样,看未来久远也像在今天一样。未来能不能预知?能,你把时间突破,你就能看到未来。所以我在初学的时候,看过一些预言书,我向李老师请教,这些古今中外的预言可靠吗?能相信吗?李老师告诉我,真正的预言大概都离不开数学,是从数理上推断的,我们知道数学是科学之母。中国的这些预言,根都是《易经》,能够知道,但是要真正有研究的人、有功夫的人。没有甚深的功力的人,他所说的有问题,不能相信,真有功夫的人他算得很准。我们看《了凡四训》里面所记载的,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的,算得很准确。居然从他十五岁遇到孔先生到三十五岁,二十年,每一年的命运跟他算的丝毫不差。他是读书人,参加考试,每年参加考试考第几名,没错,每年国家给他的俸禄,就是给他的生活费用,完全准确,二十年都不能改变。所以他心里想著「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算了,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命里注定的。命里注定有,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想什么方法你也求不到,不如什么都不要想。所以他每天静坐。以后遇到云谷禅师,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他不动一个念头。云谷禅师感到他很奇怪,一般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做不到,问他用的是什么功,能够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他很老实,告诉禅师,他没有什么功夫,只是命被人算定,起妄念也没用处,不如不起念头。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我们称他作标准凡夫,我们是凡夫,都不够标准,他是标准凡夫。

  跟他讲业因果报的道理,你的命从哪里来的?谁给你定的?是你自己过去生中业力主宰了你。过去生中修善,你这一生享福,过去生中造恶,那你这一生中要受罪,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再细心观察,我们每天的变化与我们的业力有密切关系,我今天很快乐,你一定有善行,我今天哪个地方不舒服,你肯定造有业障。你只要细心去观,不要问别人,老祖宗说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要信,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只要有了问题,不要向外找,向内找,问自己,自己认真反省,一定把原因找到,原因找到了,把原因消除你就恢复健康。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我们一个人,因果通三世,有的因很深,过去世,譬如冤亲债主,这过去世。冤亲债主有有形的、有无形的,有形的你知道,无形的你不知道,你没看见,统统在你身边,对你生活磁场他会干扰。你积功累德你的氛围好,那些看不见的冤亲债主他要回避,那就是你走运,他不敢惹你。你的好运享尽,后面没有继续修善,造了很多恶业,善的享尽,恶的就现前,这些看不到的冤亲债主他又来了,那你的氛围就非常不好。统统有原因,这个地方你细心去观察,因果通三世。

  佛家对这个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佛教弟子,要知道改恶修善,要知道破迷开悟,更高阶层的要懂得转凡成圣。这是佛法教学三个目标,浅深次第不同。先教你断恶修善,宿世今生你所得罪的那些人、物,你要知道跟他化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从哪里解起?从自己解起,从自心解起,就是自心对於一切冤亲再也不怨恨,再也不恨别人。不但不能有报复的念头,怨恨的念头都没有,然后生起什么?生起大慈悲心,要爱护他们,要尊敬他们、爱护他们、关怀他们,进一步,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自然就化解了。所以绝不能求对方,求对方这个问题是永远解不开的,那就是老子所说的,「和大怨,必有余怨」,他就有这个道理在;反求诸己,余怨才没有,这是真理,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功课。功课是什么?就是和大怨,从自己内心做起,让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现前,要把仁义礼智信做得圆圆满满,这些情结全都化开了。具体跟诸位同学说,一定要好好去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道》,你就做圆满了,得真干。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困难。困难为什么?困难是你的业障,你要有勇气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是要很大的勇气。改过自新,佛家讲忏悔,真正的忏悔是后不再造,这是消极的;积极的是以善意待人,以真诚、善意回报别人,这是积极的。忏悔有消极的、有积极,同时下手,化解就不难了。

  刚才我的话还没说完,李老师讲,第一个是从《易经》、从数理,它有数。数学这个事情太精密了,推算差一点点,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有很多预言不准就这个道理,差一点点就不准。他说第二类的是从禅定,禅定是现量境界。诸位要知道,禅定突破空间、时间,人在禅定当中没有时空限制,就如同什么?如同催眠一样。深度的催眠里头也没有时空维次的限制,所以他很清楚,一世一世的很清楚。知道这一世他出生的状况,一直到他死亡的状况,死亡之后他又去投胎,又出生,他清清楚楚。不一定转人道,有时候转成畜生道。我们最近还在网路上有一个新闻,有个同学下载下来给我看。有个十六岁的印度的一个孩子,十六岁,他讲在同一个家庭里面,时间不长,在同一个家庭投胎五次。两次是人身,有一次是苍蝇,在他家里投胎是苍蝇身,还有一次是蛇身,被他家人打死了,还有一次是蜜蜂身,他讲得很清楚。你知道你投胎了,你的身体像什么样子?蜜蜂。你身体像什么样子?苍蝇。一家人!他投胎到苍蝇,家里人苍蝇拍子一下打死它,不知道那是他家人投胎的。因为苍蝇、蜜蜂、蛇寿命都不长,好像第一次投胎到他家里是人,六岁的时候死了,这一次是第五次,是十六岁。所以时间都不长,大概就是三十年的时间,在这一个家庭里投胎五次。

  所以,人要入定了,真正得禅定,入定,突破了时空维次,他看到未来那就是真的,一点不假,叫现量境界。所以李老师讲,黄檗禅师他有个预言诗,他说那个应该是很可靠的,为什么?禅师是从定中看到的,世代的变迁。那是现量境界,这是非常可靠的,亲眼见到的。可是他见到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譬如见到几百年以后,几千年以后,或者是几万年以后的事情,他见到的,这里头有没有变化?有变化,这个变化常常在改变。为什么变化?人心无常,念头无常,这个环境,佛法里头常说的,相随心转;外面环境,环境也随著人的念头在改变,境随心转。人,他要遇到善知识、遇到圣贤、遇到佛菩萨,他能够破迷开悟,他就能转变环境,这是肯定的。如果遇不到善知识,要遇到是妖魔鬼怪,谁是妖魔鬼怪?他的念头、他的思想、他的言行与五常相违背,这个社会就是妖魔鬼怪。这个世间的居民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这世间就是大乱之世。人都染上妖魔的气分,会给世间带来严重灾难,会给自身带来不治的疾病,绝症,「人弃常则妖兴」。这是我们学佛人对於预言的看法,它可以做参考,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观察世道人心。你要细心观察,多听听,你看这些人他说什么,他做些什么,他想的是什么,他念的是什么,如果是善,这个世界前途是非常光明,如果不善那就有灾难。这是什么?这是从因果上来看的,因果通三世。不但能看到现前,你能看到来世,如果定力深的人,他能看到后世,能看到很多世以后,他都能看到,都很清楚。这个里头有大道理。

  我们再看末后一条,「寂用无碍。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这一条说的是什么?用我们的话来讲,是大修行人,或者讲这是佛菩萨再来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为什么?他不起灭定。如果从狭义的来讲,他是妙觉位,也就是说无始无明的习气,这四十一品习气断得干干净净。他在哪里?他在常寂光里面,那叫灭尽定,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灭尽,习气都没有了。在这个境界里面,这是太明显了,起不起作用?起作用,现诸威仪,他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说明,常寂光是自性的理体,自性本体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这个现象都没有。可是物质、精神现象都是从它那里发生的,所以它是本体,它是真的,永恒不变。有物质、有精神,都有变化,换句话说,决定离不开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精神现象离不开这个原理,物质现象也离不开。什么东西离开?自性的理体没有这个现象,真的没有。

  有很多人问过我,证到究竟的自性,回归到常寂光了,还起不起作用?有不少人问过我这句话。我告诉他,起作用。怎么知道起作用?我举现前的例子,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水不是动物,它也不是植物,植物还叫生物,它是矿物。它能够看、能够听,能懂得人的意思,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现在的名词叫有机体,它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常寂光是活的,不是死的,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就像水一样,它肯定能够收到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众生的信息,众生起心动念的时候它会有感应,会收到信息。就像水一样,它能收到一切生物发射出来的波,这个信息的波它能收到,它有反应。我想常寂光应该也同这个道理差不多,所以常寂光有反应。

  这个反应就是下面讲的「现诸威仪」,「诸」就是多数,不是一种。佛在大乘经里面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就叫现威仪。应以佛身得度就现佛身,什么时候现佛身?不是佛的意思,是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众生用什么感,自性会现佛身来度他?释迦牟尼佛在经教跟我们讲十法界第一个业因,我们想到这个就知道了。什么样的心,佛来感应?平等心。我们的心地要清净平等,决定你见到佛身;如果我们的心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心,肯定现菩萨;我们是十二因缘的心,一定是缘觉;我们是苦集灭道的心,一定是阿罗汉。你看,我们用什么心去感,自性的反应就现前,它就能现身。六道里头,天是上品十善,还要加上慈悲喜舍,叫四无量心,这是现天人、天神的心,现天神来度化,来帮助你。我们刚才讲的五常、八德,五常八德现人身。如果是贪心,贪心你见到的是鬼身;瞋恚、嫉妒,你见到的是地狱身;愚痴、糊涂,你见到的是畜生身。确实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性能现无量无边身,同时现。

  你一定要晓得,它没有空间,自性在哪里?就在现前。虚空是它现的,它比虚空还要虚空,虚空还有个相貌,它连个相貌都没有;它无处不在,它无时不在,它跟空间、时间毫不相关。所以一念之间,这个一念诸位要记住,我们从弥勒菩萨开示的话,我们知道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么短的时间,那叫一念。一念之间能现无量无边身,在哪里?在遍法界虚空界。为什么?所有一切众生,众生真是无数无尽,他都有感,既然有感他当然有应。应有四种,感应有四种,有显感显应,我们很明显的能觉察到;有显感冥应,他暗中的,我们没有觉察到;有冥感显应、有冥感冥应。我们的感有时候知道,自己知道,有时候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叫冥感,冥感有时候有显应,冥感冥应更多,非常普遍。所以一个人的心地不能不善良!自性能现佛菩萨、能现圣贤,能现正面的,能不能现反面的?当然能现反面的,你不善的念头它现反面的,妖魔鬼怪。现这个干什么?现这个帮助你造罪业,因为你想造罪业,帮助你造罪业。造罪业的时候,马上就现你受果报,三途果报,从极其苦报当中你忽然觉悟,然后再现善的来帮助你提升。所以三善道度众生,三恶道也是度众生,我常常讲。三善道是消你的福报,你不是修了很多福吗?三善道是消你的福报,三恶道是消你的罪障,不是坏事。没有三恶道,你业障怎么消得了?业障消不了的话,你永远不能见性,你不能回头。

  回归自性重要!最明显的教诲就是《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早年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他特别介绍《华严经》给我,告诉我,他说这本书是佛经哲学概论,这本书里有圆满的理论、有精细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这是世界上哲学书里头最好的一本书。我刚刚接触,他知道,他说你看不懂,你去看清凉大师的《疏钞》,看注解,你会看懂。我通过老师的介绍,所以对《华严》特别一种喜爱,虽然是看不懂,我很喜欢它。我一出家,第一部买的书就是《华严疏钞》,那是线装本,四十册,这个原书现在放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由他们保管。根据这个本子我们翻印,印了好几次,我用的是影印本。五十三参是什么?五十三参讲我们日常生活,我们从早到晚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那就是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圆满的智慧,佛家讲的善巧方便,它显示得淋漓尽致。五十三位佛,那不是菩萨,五十三尊佛应化在世间,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信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所看到一切人事物,里面有很多佛菩萨在里头,可不能轻视,轻视就得罪佛菩萨,他虽然不怪你,我们於自己性德有损伤。用什么心态来看这些人事物?学善财,看到所有一切人都是菩萨,都是我的老师。他善心、善行,我们要跟他学,看到之后,想想我有没有,有,很好,要保持下去;要没有,没有赶快跟他学习。看那些作恶的,那也是菩萨示现的,造的一些恶业,你知道那是错误的,你回头想想有没有,有,赶紧改过,改过自新;没有,很好,不要犯他那个过失。他是在表演给我们看的,所以你那个清净平等的恭敬心生起来了,这是什么?这是真心。

  如果你迷惑颠倒,看到善的喜欢,不善的讨厌,你还是堕落在二法里头。五十三参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教导我们回归到不二法门,明心见性。世间人有没有坏人?一个坏人都没有。为什么?老祖宗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你从他本性上去看,都是善人。在佛法里面讲,你从他本性上去看,《华严经》上讲了很多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从这里去看。他是佛,他故意装这个样子在舞台上表演,表演一个丑角,他那个表演用意很深,问题是你会不会看,你可别看错了。他是大慈大悲,在示现里头帮助你,帮助你觉悟,帮助你回头,帮助你提升。所以,一切众生都有恩於我。我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众生恩是什么?众生恩,地狱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我们看到他那个示现,不敢做坏事,没有他那种示现,我们不知道,以为做坏事没有关系,这就是现诸威仪。现诸威仪,不起灭定,佛!从广义来讲,《华严经》上说的,从初住菩萨到究竟果位,四十二个位次,《金刚经》讲的诸佛如来,是这个意思,统统应现在世间。没有智慧的人、自私自利的人、搞名闻利养的人、搞贪瞋痴慢的人,他看不出来;真正修行人,修清净平等觉的人,他看出来。什么时候你成佛?哪一天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哪一天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你就成菩萨。你看一切众生是善人,你的善根现前;你看到一切众生都不善,你的恶念现前。

  所以,我们修行跟环境有没有关系?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关系。为什么说有关系?你没有真正觉悟,你会随著环境在变化,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依旧搞六道轮回,有关系。如果你真修行的人,像经上所讲的不起灭定,我在境界里头学什么?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境界跟我没关系,对我有帮助,没有损害。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我学什么?我学不分别、不执著,先从这里下手,到这个功夫成就之后,再往上提一步,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功,你就圆满了。顺境、善缘,在这里面学什么?学不生贪恋,用《金刚经》上一句话帮助我们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对於顺境、对於善缘就不会起心动念。看到是逆境、恶缘,学什么?不起瞋恚,也要用《般若经》来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知道万法皆空,了不可得。你看,不管什么环境,都能够帮助你、成就你清净平等觉,你能不感恩吗?你能不报恩吗?知道感恩你就知道报恩,用什么东西来报恩?提升自己境界是报恩,在境界里面如如不动是定,了了分明是慧,用自己的戒定慧来报恩。戒是什么?无论什么环境,应酬得都恰到好处,那叫戒。不管是顺境、逆境,你处世待人会做到恰到好处,一点不过分,顺境、逆境你都能有人缘,大家看到你都欢喜你。你也在里头示现,你示现给他看,他示现给你看,大家都在一个舞台上,这个舞台就是「大方广佛华严」,你能不能觉察到?这个舞台就在现前,我们就在台上,一切众生也在台上,没有台下,台上、台下是一片,这叫不二法门。

  所以用,寂用就无碍,寂是什么?我们讲浅的,不要讲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起作用就无碍。处顺境、善缘没有障碍,处逆境、恶缘也没有障碍。如果你要是有分别执著,那你就有障碍,什么障碍?顺境、善缘肯定起贪爱的心,起贪恋,逆境、恶缘里面一定起怨恨、起对立、起报复,他起这个恶念,那障碍就麻烦来了,你就造业,造善业,三善道受报,造恶业,三恶道受报。除了受报之外还有恩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记住,恩会变成仇,仇不会变成恩,这个境界就愈陷愈深,造业受报一世比一世残酷,痛不可言。诸位如果好好去念念《文昌帝君阴骘文》,他自己叙说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这就是三世因果。他讲他十七世,士大夫是读书人,他所造的罪业,所受的一些苦难,太凄惨了。为了报复,发动战争,那一个战争你说多少人冤枉死了,这个帐都要算在你头上。你本来是报复一、二个人而已,可是你用的手段太残酷,用战争做手段,一个战争多少人生命财产没有了,到下一世你怎么还这个债?欠命的要还人命,欠债的你要还人钱,你还到哪一辈子才能还清?

  诸位要是真正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些道家的因果报应的事情,儒家有《二十五史》,里面的感应故事,这是历史上真有的,历史上记载的,细细看看,细细对照,怎么敢起一个恶念?怎么敢随便得罪一个人?你要不是寂用,决定有报,寂用没有报。寂用是什么?他没有分别执著、他没有起心动念,这种业在佛法叫净业,他清净的。这个清净的标准,有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无我,有我就不清净。你什么时候能够做到《金刚经》上四句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造的业就是净业;还不是真正的净业,近似,就是相似的净业。什么是真正净业?这四个念头都没有,《金刚经》后半部所讲的,「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不但没有相,念头都不生,那是真正的净业。所以,真正净业是什么人造的?法身菩萨。四圣法界里面,四相破了,相似的净业。不容易!

  这些理事、因果是我们现前迫切要学习的,怎么样学才能收到效果?如果真正想学,真正有明显效果,你要发心去讲,讲给别人听。中国古人常说教学相长,我常常讲给别人听,每讲一遍,就是讲给我自己听一遍,别人能够学到多少我们不知道,自己晓得,自己遍遍薰习,遍遍都帮助自己提升一点。陈年累月,你要有个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你成就了,自自然然成就,为什么?薰习的。佛法常讲薰习成种,薰习成了根,善根、种子,它才会起作用。没有这样的薰习,很难,为什么?烦恼习气太重,听了经教,今天读了经,听了讲经,听了很欢喜,出了大门忘掉了。看到外面境界还是老样子,随著境界转,它不起作用。为什么?外面那个习气你薰习的时间长,它起作用,佛法这个时间你薰习太短,你不起作用。如何能够佛法薰习的时间大於、长於烦恼薰习的时间,你才能转得过来,肯定是要长时间。古人给我们讲的一般的标准是五年,五年决定不中断,你转变了。会不会退转?还会退转。要到什么时候能不退转?不退转总得二十年、三十年。尤其现在社会,不善的风气太盛,诱惑的力量太大,比过去人修行超过百倍都不止。古人要是拿到今天来,很多人也不会成就,那个时候他六根接触的境界比我们现在清净,染污没有这么严重,他容易成就。现在染污是非常严重,能够在今天成就,古人不能不佩服你,他在这个环境他不能成功,你能成功,你不是普通人。这个事实真相、道理都要通达明了。

  今天时间到了,这一段,十种无碍我们就学习到此地,等下一次我们把经文解释一下,这一段就圆满了,二住。好,谢谢大家。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九九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九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八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四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九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七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六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五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四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七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六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person who was honest and kind.[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