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0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起具因缘」长行第五句: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故。】
这一句是讲变化土的因,也是凡圣同居土的业因。『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这句话非常重要。菩萨集结一切善根,没有问题,他们是已经觉悟的人,众生里面可以说多数不觉悟,也有少数觉悟的人。菩萨跟众生觉悟都要依诸佛如来的教诲,菩萨比我们凡夫善根深厚,容易接受,接触到佛菩萨的形相教导,善根就能够启发;众生业障深重,虽蒙佛菩萨教诲,善根偶尔现前,乍现还灭,这是众生成就的难,太难了!不能说他没有善根,听闻佛法,接触到佛法,那一念善根现前了,可是境界现前的时候,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境界现前的时候,把佛法忘得干干净净,还是随顺自私自利,还是随顺贪瞋痴慢。这桩事情佛都帮不上忙,绝对不是说佛不慈悲,是帮不上忙。帮不上忙也得要帮,不能说帮不上忙就不帮,还是要帮。什么时候回头,那就像一般宗教里面说的,你什么时候就得救。你得回头,你不回头,你永远不能得救。所以在大乘经教里佛讲真话,「佛不度众生」,所谓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宗门对这桩事知道得很清楚,六祖能大师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他对五祖讲的。迷的时候靠老师开导,自己悟了之后,自悟、自修、自证。老师启发的恩德,要不是老师最初指引,你怎么晓得这条路?你怎么会觉悟?「报本反始」,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大德,人不忘本。我学佛得力于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的教诲十三年,但是那个根是方东美先生,他要不指点我,佛法的殊胜我们这一生当中永远都不认识,换句话说,这一生的机缘就错过了。他这一指点,时间再短,我们走上一条明路,帮助我成就虽然不是他,他是根,他是源头。中国古德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古时候学生考中状元,这是在古时候最高的学位,他回家来祭祖拜老师,报祖宗老师之德。他拜老师拜哪一个老师?拜他启蒙的那个老师。就像现在念书,你拿到博士学位,你在社会上有辉煌的成就,你拜老师拜哪个老师?拜小学一年级教你的那个老师,启蒙的老师。源远流长,你要找源头,那个老师代表你所有的老师,他做代表。不是以大学博士班指导老师为代表,是以你启蒙的老师做代表,你看看这个意思多深,这个感情多厚!现在人哪里懂得?
我常常想念着小学的老师,启蒙的老师都不在了,现在保持连络的有一个初中的老师,今年九十多岁了。人不能忘本,人不能忘恩,这个人从前对我好,以后对我不好,我不要记他的不好,要常常想着他的好处,养自己的厚道,养自己的德行。专记别人的过失,把别人的好处一笔抹消,这个人是刻薄寡恩之人,这个人无论他拥有多么大的权势、多么大的势力,那是他前生修的,他这一生刻薄寡恩,来生必堕三途。我们乐意走这条路吗?佛道、菩萨道、圣贤大道无一不是知恩报恩,要懂这个道理,要知道养自己的厚道、养自己的德行。人生在世,古人讲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你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诸佛菩萨学不厌、教不倦,教化众生永远没有疲倦,自己学习永远没有厌倦。他能够成圣成贤就靠这一点,我们的错误就是把这一点疏忽了。所以我常常感惜着:一切众生为什么不好学?为什么不学好?儒、佛都常常劝导我们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
儒家典籍历代注疏也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朱熹为我们拈出来,编了一套《四书》,最重要的,可以说《四书》是儒学的概论,就正如同《华严》是佛法的概论一样。孔夫子在哪里?孟夫子在哪里?这一部《四书》就是孔子、就是孟子,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对于怎样做人、做人的道理,都在这一部书里头,这一部书也是字字句句含无量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对于宇宙众生的大觉,觉悟之后,他们所看到的宇宙众生都在这部经里头。我们现前这个世界是凡圣同居土,怎么来的?这一句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善根是什么?诸位同学都知道,无贪、无瞋、无痴是三善根,所有一切善法都是从这个地方生的。贪瞋痴的境界广大而无边际,贪瞋痴的事相无量无边,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自己常常要做反省、检点:我有没有贪心?我有没有占有的念头、据为己有的念头?有没有想控制的念头?我常常讲,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稍稍有这个念头,有丝毫这个意念,这种意念往往自己完全不能够觉察,什么原因?烦恼盖覆。
所以真正做功夫、真正做学问的人,心思细密,现在人讲头脑清醒,他不是用在别的地方,用在反省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就能把过失改正过来,这叫修行。现在一般人不了解,认为什么叫修行?念经就是修行,念佛就是修行,拜佛就是修行,这些全是形式。形式的作用在哪里?是给修行人做增上缘。现在人不懂这个意思,忘掉了,把形式就做为是修行,与自己烦恼习气、贪瞋痴慢毫不相关,这哪里叫修行?所以连鬼神都瞧不起修行人,都笑话你:「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你的果报鬼神都知道。所以这桩事情,我们要不是真正觉悟、认真去干,怎么能够出离三途六道?佛在这里教诲我们要集结善根,起心动念利益众生,随时随处知道让贤,有人有智慧、有能力,做得比我更好,赶快让给他,我这个位置让给他,我当他的助手。
在中国古时候,世法里面管仲与鲍叔牙,最好的例子。鲍叔牙知道管仲才华、智慧、能力高过自己,向国君推荐,把自己位置让给他。在佛门也有这个例子,印宗与六祖惠能,普通人做不到。印宗法师讲经,惠能到了广州,他那个时候还是居士身,听说法师讲经,他去听。听经的时候,外面风吹着这个幡,有两个人在谈话,那个人说风动,另外一个人说幡动,两个人争起来,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惠能在当中说了一句话,「仁者,两位,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说了,争论的人都服了。印宗听到,下座之后就接见惠能,详细跟他谈谈,看到他的谈吐句句都是佛法的精髓,他忽然想到禅宗第六代祖师从黄梅得法,隐居了十几年,没有听到消息,他问:「莫非就是你?」惠能大师承认了,是的。然后就请他把衣钵拿出来给我们大家看看,那个衣钵是证据。能大师把衣钵展开来给大家看,大家向他顶礼,他是第六代祖。印宗欢喜,给他剃度,现出家相,所以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师。印宗给他剃度之后,倒过头来拜他为老师。你们想想看,这是什么人?你们哪一个人能做到?印宗做到了。
我读到这一节经文,我知道印宗不是凡人,跟惠能一样,两个都是菩萨来示现的,来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凡夫哪有这种雅量?印宗在当时是南方佛教的领袖,是佛门四众弟子仰慕的中心,他退下来做惠能的学生,把惠能的地位捧上去了。四众弟子看到自己的老师是这样,对能大师倍加尊敬,他的法这样顺利的在南方传开了,教化无数众生。惠能教化的,实际上就是印宗教化的,印宗的功德决不在能大师之下。这些表演给我们看的「让贤」,这个功德利益之大不可思议。功德利益从什么地方去看?从他的影响,不在一时,他永远给后世人做榜样、做模范。后世稍稍觉悟的人都知道,迷于五欲六尘的人他不知道,纵然知道,因为自己的权力地位放不下,不肯舍弃,所以明明知道,还是要排挤别人。贤人君子他不争,稍稍给他一点颜色看,马上就退了。要知道古今中外小人争名逐利,君子不争,君子你争他让。
诸葛先生隐居在隆中,先主刘备三顾茅庐。为什么不一次就接见?现在人求之不得,想尽方法去钻营;有道德的人对于功名富贵视之如浮云,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一桩事情,菩萨心为众生。有缘帮助苦难众生这个事情要去做,但是要缘具足,这个事情才能做得成功;缘不具足,虽然发这个心,我们谚语常讲「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是自己的才华、智慧、能力不足,有这个热心。有才华、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心有余而缘不足,外面的条件不具足,出来做未必能做得好。在这个时候怎么办?教学。孔老夫子确确实实是想为社会、为大众尽心尽力来服务,没有条件,没有人用他,缘不足。缘不足退而教学,教导年轻人,希望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他们具足这个条件,就能把世世代代老师的教诲都能落实。宗门的承传是很明显的例子,达摩传慧可,传一个人;慧可承僧灿,僧灿承道信,道信传弘忍,五代单传,到六祖惠能条件具足,缘具足了。「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前面五代都是单传,到第六代惠能大师传了四十多个人,宗风大振,一直影响到现在,最近这一个世纪才衰微。我们这一次到日本访问,日本还有不少禅宗道场,还有不少人依照古老的规矩每天坐禅。
所以要认识机缘,缘不成熟,不能勉强,勉强就产生障碍。缘不成熟,退而求其次,教学。现在机缘比过去要多,这是得力于科学技术。如果没有这些科学技术,真的你一生能遇到一个传人,那都很幸运,多少大德一生一个传人都没有遇到,这是讲失传了。现在条件比从前多,现在我们可以做录相。我现前遇不到传人,也许传人在远方,我们没有缘分接触,没有缘分遇到,可是用网路、用这些科技的传媒遇到了。他看到这些讯息、这些资料,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从这个地方明白了,知道怎样修学。他有善心,他有善愿,锲而不舍,依教奉行,他变成传人。这种机缘从前没有,半个世纪之前虽然是有,不普遍,我们的能力也有限,做不到。这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真的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那就方便了。实在外缘不具足,我们自己做一个小小的摄影棚,把自己毕生所学对着摄影机,把它统统录下来,留给后人做参考,肯定后面有人从这些资料里面引导入门。所以科学技术的发明,我们要利用这种科技做为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工具。这个工具早年方东美先生极力赞叹,好工具,好好的利用!说这个话,四十多年前了。
今天世界上利用这些工具来教学非常普遍,澳大利亚的南昆大就利用这个方式来教学。我到学校里面去参观过,他们学校这个大规模的摄影棚好几个,设备跟大的电视台的设备没有两样。我参观他的摄影棚,他的摄影棚高度是两层楼高,面积大概有五、六千呎,规模很大,可以做舞台表演,机器设备都是很先进的。它的学生分布全世界六十二个国家地区,新加坡有,我在此地遇到南昆大的学生,我说:「你什么时候到学校去?」他说:「我不要,我在家里学。」我知道了,他在网路上学习。不必到学校去,你家里自己有一台电脑在家里上课,考试都在网路上。毕业的时候,学校把学位证书寄给你,这个学位证书是全世界承认的。我问他:「要不要缴学费?」「要」。一年学费多少?澳洲钱五、六千块钱。远程教学,现在许许多多大学都采取这个方法,不必到讲堂来上课。所以将来实在讲,如果办一个大学,要不要校舍?不需要!只要在网路上播放就行,学生不必要到学校来。学校可以很小,它的教学范围可以遍及全世界,这是现在有这种条件。于是我们就明白了,道场不要很大。
早年我在台湾,台湾佛教最早使用录相、录音是从我们「华藏图书馆」开始的,第一家!我们的道场很小,以后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也很小。负责图书馆的韩馆长,负责基金会的简丰文居士,他们都曾经多次给我商量,想把这个道场扩大,我不同意。我给他们说没有必要,道场小,开支小,容易维护,我们在物质生活条件上没有压力,开支小。但是我们的事情希望能做到全世界,这个我们做到了。我们有多余的钱,绝不用在发展道场上、提高生活水平上,我们不干这个事情,我们一定用在弘法利生上。我们做的方式,因为条件有限,每天来听我讲经的,真的是小康之家,富贵人家不会到我这里来。为什么?门面太小,到这个地方来,好象不适合他的身分,他不会走进来,他要走那种富丽堂皇那种大的寺院道场。所以真正来修福的是一般小康平民之家,来修福,来种福。
我们印送经书、善书,纽约那边同修赠送我们一套录相的设备,我们的图书馆就改成视听图书馆。有这套设备,我们就赠送录相带、录音带,几十年来没有中断过。大家对我们有这么一点信心,知道我们懂得因果,我们不违背因果。你送来的钱,如果指定用途,我一定遵照你的意思帮助你去做;没有指定用途,我们把它攒积起来,够一个相当的数量,我们会出版一些大部的经论,完全是免费赠送,完全没有版权。辗转流通,那个数量多少我们不知道。没有版权,欢迎大家拷贝、翻印、流通。我们对流通出去的东西非常谨慎,决定不能违背佛陀的教诲,我们一定与儒、佛理念相应,这是众生跟佛同集善根。我们走佛菩萨的路,我们不走凡夫的路,全心全力护持正法,续佛慧命,利益众生,我们做这个。
现在科学技术比三十年前提升很多倍,尤其最新的宽频道的网路,我听同学们告诉我,使用宽频道在电脑萤幕里面所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效果跟卫星电视完全相同,这就方便了。我们决定在澳洲、在香港尽快换宽频道,更新设备。我听说此地李会长也在策划要做,改善许许多多同修从网路上接收有的时候中断,有的时候画面不清楚、声音不清楚,现在统统可以能够获得改善。同集善根的缘愈来愈殊胜,我们要能把握、要会用。现在时间到,我们就讲到此地。
20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0七卷) 2002/05/1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70721
诸位同学,请看「起具因缘」第六句跟第七句,它是说一桩事情:
【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故。】
这是第六句。第七句:
【一切菩萨成就不退行愿故。】
这两句是讲他受用土的因。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前面这一句『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故』,说的是「初地已上。如十大愿中,修净土愿。」就是这个意思。后面这一句是「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八地中有净土分」。这两句我们可以合起来看,经上所说的都是地上菩萨的境界,不是普通菩萨,摩诃萨的境界。我们应当怎样来修学?念佛求生净土。不能够契入法身菩萨的境界,法身菩萨所修学的这些科目,我们要懂,我们要学,学的程度不够,没有关系,慢慢来。他们是分证位,我们至少要有观行位、相似位。如果我们是很认真努力来学习,依教奉行,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虽没有断,确实能够控制得住。烦恼习气是有,但是它不起作用,这也有一点小小的定功,把烦恼伏住。
日常生活当中,所学的不能不落实;你要不落实,说老实话,你伏不住烦恼。怎么落实?过去有一些同学来问我,不只一次,我遇到很多次,「法师,我有冤亲债主、冤家对头,我现在学佛了,我应该怎样对待他?」我教他一个方法,冤结一定要解除。这个东西不能结,结了冤仇,生生世世要报来报去,很痛苦,很残酷,于自己没有好处,于对方也没有好处,自他两不利,何必干这个?怎样化解?要从内心里面把这个怨恨消除,冤家对头不管用什么手段对我,我要把这个怨化解、消除,我心里头没有。很重要!怎么作法?我问他:你家里有没有佛堂?有!都是学佛的人,家里都供有佛堂。我说:你在佛菩萨像的旁边供一个牌位,供你那个冤家对头的牌位,佛光注照冤家某某人「消灾延寿长生禄位」,你供这个。你每天拜佛,你每天就拜他。他以恶念对你,你以真诚纯善的念头对他,就能化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能够化解是我们自己的真诚不够,果然有这个真诚,佛菩萨加持你。对于一切冤亲债主,一片真诚的善意,纵然再遇到,他骂你,恭恭敬敬的听,一句话不回;他打你,随他打,绝不还手。为什么?消业障。他毁谤我,我再毁谤他,这是对抗;对抗不能解决问题,忍让能解决问题,要懂这个道理。
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决定不要记别人的过恶,这是菩萨道,普贤、文殊所学的。今天普贤、文殊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今天修净土,净土宗第一个祖师是谁?你想想,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第一部讲的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这部经。这部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就晓得在娑婆世界哪个人第一个提倡往生净土?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是我们娑婆世界净土宗初祖,我们不跟他学,跟谁学?《无量寿经》经文展开第一句,前面是讲六种成就,第一句话「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咸是所有一切大众,统统都是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十大愿王。你修十大愿王,你就是修净土,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在近代弘一大师诸位都听说过,弘一大师的早晚课就是诵《普贤行愿品》,他不是念《无量寿经》、不是念《弥陀经》,念《普贤行愿品》,求生极乐世界。他往生也是预知时至,这都是有成就的人。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我自己是这个作法,尤其我已经在晚年,我还能活几年?我自己感觉到大概是三年,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是七十九岁圆寂的。时光有限,一定要在短短时间,我要把自己修成纯善纯净,我的标准是心地没有丝毫不净、没有丝毫不善。如果佛菩萨需要我、众生需要我,我再多住几年为大家讲讲这些大乘经,我一生的事业就终结、就圆满,我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没有遗憾。
我在摄影棚每一座讲经,你们有人看到,我礼拜,拜六拜。好象我以前也曾经讲过,我第一拜拜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二拜拜本师阿弥陀佛,第三拜拜本师毗卢遮那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第四拜华严会上众菩萨,第五拜南无老师、护法菩萨,所有护持我的人都在这里头。韩馆长护法菩萨,李木源护法菩萨,我在这一生当中,你曾经帮助我一天、帮助我一个小时,你都是我的护法菩萨。我这个人记人的恩德、记人的善行,其他的我不知道,一定要成就自己纯净纯善。最后一拜拜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尊神。这两年来,我也接触到一些鬼神,都是善神,来求皈依的很多。居士林一楼、二楼从前你们知道,电视播放《地藏经》,鬼神要求的。鬼神最欢喜的是《地藏经》、《十善业道经》,他们依照这个经典修行。他们最尊重的是《无量寿经》,鬼神里头修行有基础的,依《无量寿经》修行。他们要以《十善业道经》、《地藏经》做基础,才能够学《无量寿经》;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无量寿经》的光很大,他们受不了。这个事情居士林的同学都知道,早年我们确实在五楼讲堂讲《无量寿经》,鬼神要求听经,我们都叫他到五楼讲堂;五楼讲堂的光太大,他受不了,要求我们在一楼、二楼电视里头播放《地藏经》。所以那个时候《地藏经》昼夜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供养鬼神的。
我每天这四个小时讲经,我在佛像前面拜六拜。这一个摄影棚里面,没有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尊神」的牌位,我香港道场有供,澳洲道场的摄影棚有供,这些设施都是成就我们自己的增上缘。我们每天做功课回向,大家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现在我们念的是「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庄严佛净土。我们拿什么来庄严?自己总得清楚。上报四重恩,知恩报恩。别人以前对我好,以后产生误会了,我永远记得他以前,绝对不要把以后放在心上,成就自己的纯善纯净,这是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现在人讲的条件,我具足这个条件。别人不管他怎么看法、怎么想法、怎么议论,与我不相干,他的事情!我自己要修到纯净纯善。人家不喜欢我,赶快躲开,不要惹人讨厌,都是佛在经上教给我们,「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不喜欢你,赶快躲开,他就欢喜了,总让他生欢喜心。他欢喜我来,我常接触他;他不欢喜的时候,赶紧躲避他。由此可知,诸佛如来在十法界里面现身、不现身,都是慈悲,都是利益众生,决没有为自己想的,自己确确实实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我这一生,因为走经教的道路,所以跟许许多多出家的一些前辈有一些不同的观念,我坚持!老一辈的,我们一般讲长辈,这些老和尚、老法师,实在讲,他们很爱护我,对我很好,希望我放弃经教,去学经忏佛事,他说这样才能维护道场;讲经说法不能维护道场,非常不喜欢走这个路子。我只有忍让,离开道场。我走这个路子没有人支持,非常遗憾。对我帮助的,那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天乙法师,她住在高雄左营,她常常资助我一点,帮助我买书。我想求得的经书,没有钱,初出家没有人供养你,生活非常艰苦,买书需要钱。那个时香港志开法师帮助我太多太多了,我今天的成就他有分。我想要的参考书,他真是全心全力替我搜集,找到之后马上寄给我。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寄给他,对我有大恩大德。这些老和尚我也非常感激他们,感激他们对我的那个感情,但是我没有随顺他的教诲,没有去搞经忏佛事。这是各人对佛法认知不一样、不相同,他们把佛教看成宗教,我把佛教看成社会教育,这里不相同。若干年之后,我们在海外到处弘法,有了一点成就,老和尚这老一辈的见到我也很欢喜,但是没有实质上的支持。
我对于下面年轻这一辈,我会全心全力支持协助,只要你们自己肯努力,肯认真的学习,真正发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我全心全力护持。我自己觉得我有使命感,我有这个义务,我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你给我什么名分,对我怎么供养,我一概不需要。我的生活很简单,一生过苦日子,苦日子是最健康的。你们有许许多多的这些供养、好东西送给我,我都接受了。我自己有没有去用?给诸位说,没有!我拿去做礼物送人。你说这些甚至于很多补品,我为什么不用?我没有这个习惯,而且身体受不了。就像你们送很多非常名贵的吉林人参、韩国人参,我如果一吃就不能讲经,火气上来了,就没有声音,所以禁不起补。还是粗茶淡饭,很普通的青菜。青菜、豆腐我吃了一生,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
而且我吃得很少,我晚上这一餐很久都没有吃了。自从访问日本、访问韩国,这是应酬,晚上跟大家在一起吃饭。回来之后,现在遇到你们,每天晚上也给我吃很多,我现在感觉得有一点不大对劲,受不了。我还是要恢复我的老的生活习惯,晚上这一餐一定要断掉。你们不要看,那个时候我身体好象瘦一点,现在胖了,现在是被人家撑胖,胖了不是好事情。人清瘦一点,我精神好、体力好。中国古人常讲,「人生难买老来瘦」,人老清瘦是好,身体负担轻,行动都敏捷。饮食的营养适量就好,决定不能过分,自己知道自己的体质,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摄取饮食,这是最健康的。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这个东西要懂得,所以每个人的滋养也不相同。不是说,某人吃那些东西对他身体很好,对我未必好;对我有好处的东西,对他未必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绝对不是说我们拿理想东西、好东西来供养老和尚,老和尚他身体就会好起来,不见得!
许许多多老和尚被热心的信徒供养太多,折损了寿命,早一天走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看到好几位。福报太大,福报享尽了。总希望向佛学习,自己真的有福报,留一点给后人去享。释迦牟尼佛的福报一百年,他八十岁走了,还有二十年的余福,经典上都说,供养后世的出家弟子。释迦牟尼佛没有享尽,我们要有这个思想,留给后人去享,留给一切苦难众生去享,常常想念着世间有很多苦难的人。现在我们明了,苦难的根源是由于迷惑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佛陀的大慈大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破迷开悟,这才是真正庄严佛净土,这才是真正的上报四重恩。
四重恩诸位要记住:父母恩、佛恩、国主恩、众生恩,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德,常存报恩心,这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跟我生生世世都有缘,所以佛在经上讲的话,不是比喻,是真实话,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如果我们轻慢众生,就是轻慢过去父母、轻慢未来诸佛。轻慢尚且不可以,怎么可以毁谤、侮辱?在一切众生面前怎么可以骄慢?你以骄傲、傲慢的这种态度对一切众生,你的佛道不能成就。你学得再好、记得再多,是记问之学,你讲得天花乱坠,你有口才,你没有德行,没有实德。你的烦恼习气严重,贪、瞋、痴、慢。儒家教人傲慢不可长,那是世间法。你没有超越六道轮回,傲慢都不可以增长;你要想超越六道轮回,傲慢要断,贪瞋痴慢要断,这是思烦恼。见思烦恼要断尽,你才能超越六道。
所以问问自己,想不想超越六道?有没有超越六道这个伟大的志愿?你要想超越六道,你要知道六道怎么来的?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境界。见思烦恼断了,六道的因没有了,六道的果报就不会现前,这是根本的原理。念佛求生净土也不例外,你要能把见思烦恼断了,念佛求生净土,你到极乐世界,不是生凡圣同居土,你是生方便有余土,你往生的品位提高了,为什么不干?你说这些东西我断不了,我很想断,断不了。很想断是真的,你说断不了,假的!那不是真的。别人能断得了,我为什么断不了?这里头只有一句话,我不能百分之百随顺佛陀教诲,我还要随顺我自己的习气烦恼,那你就断不了。如果你把这个念头转一下,我从今以后再不随顺我自己烦恼习气,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我都要随顺佛陀教诲,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都在一念之间,那叫真正觉悟。还有习气存在,你没有觉悟。天天听讲经是好事,听讲经不够,听得不够,解得不深,悟得不彻,你的问题不能解决。
每天念回向偈生惭愧心,我念了,我拿什么功德来庄严净土?什么是真实的功德?我今天有钱有势力,我造个大佛像,我造一个大雄宝殿,这是功德吗?不是!以为这些就是了不起的,那我看看现在这些世间人,在佛门里头出钱出力做这些事情,恐怕都比不上梁武帝。你看梁武帝一生,以他的权势为佛教建立四百八十所寺院,你才盖一个庙,人家盖了四百八十座,都是很有规模的大寺庙,供养帮助人出家十几万人,历史上有记载的。达摩祖师还跟他讲:你一生干的这些事情,并无功德。达摩祖师讲真话,没有功德!你所作所为是世间有漏的福报。什么叫有漏?你烦恼没有断尽。达摩祖师给他讲真话,梁武帝听了不能接受,心里很不高兴,请达摩祖师走路,以后再不见他。讲真话的人请他走路,讲假话的人欢喜容纳,梁武帝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不能成就。烦恼习气没有断,佛门里面做这么多事情,福德边事。
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了生死、超越轮回这桩事情,这桩事情「福不能救」,帮不上忙。你的福修得再大,这个世间没有办法享,天上去了,去享天福去了,出不了三界,诸位要懂这个道理。出三界、了生死,尤其是求生净土,你一定要修普贤十愿,要修净业三福,「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我们用什么来庄严佛净土?用清净心、用慈悲心,那真的庄严。我们现在常常劝勉同学们,「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个心是真正庄严佛净土,这个心与菩提心相应,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相应,与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相应。要不要花钱?不需要!真实功德。功是功夫,什么功夫?断恶修善的功夫。把自己心里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断掉,这是功夫。过去我遇到自己的冤家对头会起瞋恨,现在见到冤家对头合掌欢喜,这是功夫、功德。
功是在哪里?恶断掉了。以前看到曾经毁谤我的人、曾经陷害我的人,我瞋恨报复那个念头没有了,这是功。现在看到用清净心看他,用感恩的心看他,这是德。我举这一个例子,诸位要好好的去想。佛眼看世间所有一切众生都成佛了,善人眼看世间所有人都是善人,恶人眼看世间所有人都是恶人,「境缘无好丑」,外面的境界真的是平等的。为什么会有不平等?不平等是自己的心不平。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我们如何把虚伪的心转变成真诚的心,这叫功德。虚伪离开,那是功夫;真诚心现前,这是德、功德。把染污的心舍掉,是功;清净心现前,是德。贡高我慢、轻视别人的这个念头舍掉,这是功;平等心现前,是德。把迷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个念头舍掉,这是功;正觉现前,这是德。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舍掉,那是功、功夫;大慈悲的心现前,这是德。什么叫做功德,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天天修功,天天进德。
所以断恶是功夫,进善是德。在哪里修?起心动念之处、言语造作之时,修行在这里修。你要会修,所在之处就是如来道场,「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庄严佛国土,不一定是很大的建筑,不一定!旷野之中、蛮荒之地,你所在的地方都是佛净土、都是佛道场,这是真的,佛在经论里头处处告诉我们。所以不读经怎么行?你怎么会知道?读经、听经开智慧了,明白了,晓得怎么修,知道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这里面夹杂着烦恼习气,功德就变成福德。所以断恶行善是一样的,修善是一样的,你里头还夹杂着烦恼习气,是福德边事;如果你是用清净心修行,没有夹杂烦恼习气,那是属于功德。功德、福德在这个地方分,总得要知道。
第七句讲,『一切菩萨成就不退行愿』,不能不效法普贤,这一切大菩萨都在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教导我们怎样去学习。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