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一四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6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一四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欲界日天子长行,第九句:
 
  【光明眼天子,得净治一切众生眼,令见法界藏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慧除痴翳,法眼则净。净见法界,法界即藏」。注解的字虽然不多,意思很明显。这一位日天子也是如来化身,从哪里能看到他是佛示现的?从『见法界藏』,如果不是法身如来,他没有这个能力,他自己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帮助一切众生同样要证得。『净治一切众生眼』,众生的眼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我们都没有留意到。大乘经论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多,如来五眼圆明,彻见虚空法界。我们今天的眼出了问题,隔一张纸头就看不穿,看不过去,距离稍微远一点也看不清楚,我们看到四十、五十就很多老花眼。那我们想想,佛眼能见虚空法界,这是广大,没有边际;又能够看到极其微细,今天科学家所讲的原子、电子、粒子,佛都看得很清楚。
 
  佛见的能力告诉我们,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出现品》里头说的。「皆有」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真心、就是自性,自性本具,不是从外面来的,本来就具足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德能,无量无边的相好,我们在《华严》看到毗卢遮那佛,在诸往生经中看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我们的智慧没有了,迷惑颠倒,能力没有了。这个地方讲德能,举出一种:「见」,六根里面的眼根;日天子的德号叫『光明眼』,单就这一根说。相也没有了,相里头最劣的应身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世间人正认为贵相,这个相好圆满;诸佛菩萨看,这种相好是最低层次的,不是高层次的。高层次,大经里面讲「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我们能力为什么丧失掉了?佛给我们总结原因,不外贪瞋痴三毒,贪瞋痴把我们的智慧德相全部遮蔽,而不能现前。实在讲,无量的智慧德相我们的确是有,并不是真正的丧失,只是眼前有障碍,如果把障碍除掉,我们智慧德相就恢复了,佛法教学就是为这么一桩事情。所以「贪瞋痴」这是烦恼的根,佛菩萨称它为三毒,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三个根发生出来。好象一棵大树,这是树根,无量无边的烦恼那是枝叶。
 
  学佛的同修都知道,心里面都想着断烦恼,它就是断不掉。贪瞋虽然猛利,真正下手要把它除掉还比较容易,痴就难了。愚痴,佛在经上有比喻说断痴难,好比藕断丝还是连着的,你就晓得断痴烦恼不容易。可是烦恼的根真的是「痴」,我们在大乘教里面很清楚、很明了,贪瞋断掉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痴,藕断了,丝还连着。什么时候要把连着的丝断尽?那是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用的什么功夫?藕是断掉了,不断你出不了十法界,断连着的丝,四十一品无明,无明是微细的愚痴,粗重的痴断掉了。微细的痴,我们常讲愚痴的习气存在,那个东西去掉不容易,这就是四十一品无明。断掉之后,这才圆满菩提,证到究竟的佛果。
 
  《金刚经》上讲的五眼,《华严经》上讲的十眼,都圆满了,这才叫「净治一切众生眼」;净是清净,治是对治。这个话说起来容易,我们今天要怎么个对治法?世尊在《般若经》上跟我们讲的方法,要「发大慈悲心」,从这里下手。慈悲,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爱心,真诚的慈悲,真诚的爱心。清净的慈悲,清净是绝不染着,要用现在话,无私的爱心就是清净心,有私心就不清净。平等的爱心,没有高下,一律平等。佛菩萨对十法界的众生平等看法,决定不会把天人看得高,饿鬼、畜生、地狱看得低,没有,一律平等。
 
  为什么佛能看到平等?佛从法性上看,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法性,它怎么不平等?众生看十法界依正庄严何以不平等?众生着相,相不平等,性平等。这个道理古大德有个比喻,比喻得非常好,我们可以从比喻里头细心去体会。古人用黄金,金器做比喻,譬如我们用黄金,黄金的成色一样的,重量一样的,我们将这个黄金造一尊佛像,造一尊菩萨像,造一尊天人像,造一个畜生像,造一个饿鬼像,造一个地狱像,统统摆在这儿,这不是十法界吗?秤秤黄金的分量一样重,价钱都相等,这不是平等了吗?你从黄金上看,价钱一样的,平等的;从相看不一样,这是菩萨,看到之后要顶礼三拜,那是饿鬼,看到还骂他几句,那是什么?着相了。凡夫着相,所以你看什么就不平等;佛菩萨不着相,看这十个是平等的,是一不是二。我们要学佛菩萨的看法,对于十法界一切众生,心就平等了,平等就清净。清净心对于一切境界,决定没有好恶;这个喜欢,那个讨厌,有这个念头,你的心不清净;没有好恶,没有高下,你才叫清净,叫「净治」。
 
  我们今天净不了,就是于一切法中,我们从早到晚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总是用分别,总是用执着。分别执着也难怪你,你无量劫来用到现在,已经用成习惯了。现在学佛知道这是错误的,要改,很想改,改不了。为什么改不了?老习惯,老毛病,老习气,这个麻烦就大了。大乘教里面有善巧方便,我们听了学了,可惜不会用,如果你要会用,你转变得就很快,我们常讲菩提道上一帆风顺。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证得圆满菩提,不是不可能,就是你要觉悟,你要会用。佛教给我们,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这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四弘誓愿的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没有,起心动念都为自己,天天念这一句,境界现前就忘得干干净净,还是处处都为自己,把别人忘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毛病习气重,太重太重了,三毒烦恼太重。归纳都是个贪心,所以佛教你大心一发,贪瞋不断自然就没有了,这两种根本烦恼,慈悲心把它化掉了。
 
  慈悲:念念为帮助一切众生离苦是悲心,慈心是念念帮助一切众生得乐。众生的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一切众生的乐从哪里来的?从觉悟来的。所以诸佛菩萨真正慈悲心的流露,真正慈悲心的落实,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无论是言教,无论是身教,这里头还包着意教,身语意都是教导众生转迷为悟,这就是佛法。如果他的用心,跟这个相违背,再殊胜的法都不是佛法。诸位一定要记住,佛法是消灭贪瞋痴,增长戒定慧,这是佛法;如果这个法里面,障碍戒定慧,增长贪瞋痴,这是魔法;佛跟魔区别在此地。
 
  我们每天修学要反省,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与戒定慧相应的多,还是与贪瞋痴相应的多。你每天知道反省,那就恭喜你,你就开始觉悟了,叫始觉;你每天不知道反省,还是糊里糊涂过日子,你不是在学佛,不是在学佛你就是在造孽。世法里头造孽情有可原,打着佛法的招牌在造孽,你这个罪孽就重了,比世间人要重很多倍!为什么?你是一个佛法的形象,无论是在家、出家,你是标榜佛法形象,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旧跟贪瞋痴相应,果报不可思议!不说「不堪设想」,说不可思议!一定要懂。所以佛的这两句话我们要记住,要细心去体会,要身体力行;在力行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佛的这两句话深刻巧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境是物质环境,我们讲对事、对物,这是境;缘是人事环境,对善人、对恶人,在这里面要用大慈悲心,常常想着帮助别人觉悟。
 
  我今天早晨看到案头,是泓师给我两本照片是吗?哪里来的?从这个地方看起来,你还是跟贪瞋痴相应,照片我一翻,里面颠三倒四,像一本书一样,这一边印的是这样,这边印的是这样,所以那个照片本子要转过头来,常常转过头来看,不能从一本一页一页翻着看。佛菩萨做事不如是,一定有次序。有次序,整整齐齐,为什么?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最好的典型,时时刻刻都在学习,点点滴滴都在学习。这是什么?慈悲心,慈悲心是真正的爱心,爱人爱事爱物,处处要给人家做好样子。为什么?你是菩萨,你是佛。我们今天虽然没有成佛、成菩萨,我们在学,学要学得不像,那你哪一年才能成就?如果学得像的话,很快就成就了,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去修学。
 
  现在印刷术发达,给我们修学带来很多的便利,半个世纪以前,我们想得到一本佛书不容易。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印佛经只有三家,数量很少,品质印得很差,聊胜于无,所以对那种本子我们都非常珍惜。许许多多经论我们想参考、想读的,市面上都买不到,唯一的办法,到寺院里面借《大藏经》出来抄,自己手抄,哪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印刷术发达,品质也提升,人们的欲望也升高了,像半个世纪以前的那种经本,现在送人人家都不要。所以我们现在东西拿出去要精美,不论他学佛、不学佛,看到这个本子他就生欢喜心,我们帮助别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一定要印得精美,要印得清晰整齐,无论从封面、内容看起来,都能叫人生欢喜心,很重要!
 
  大心一发,不再想自己的利益,念念都为别人着想,想到别人的利益,无始劫来的贪心,贪的习气不必去断它,随着你的心量拓开了。最近我听到台湾一些同修跟我说,说「净空法师近来亲共」,我听了笑笑,什么亲共?亲近共产党,大概是看到最近我到中国大陆去了两次,今年去了两次。我是中国人,我出生在中国,我家里一些亲人眷属都在中国,那家亲眷属都不要了?老祖宗都不要了?哪有这种道理!所以有这样的观念、这种思想,足见心胸狭窄。这个观念,这种思想,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制造纠纷,制造麻烦。
 
  我常常跟大家说,尤其是学《华严》,《华严》教导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从根本解决。什么是根本?贪瞋痴是根本,要把贪瞋痴连根拔除,问题就得到解决了。狭小的心量从哪里来的?从贪瞋痴来的。念念想到我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们台湾的利益,你真能得到利益吗?得不到!如果两岸发生战争,那是利益吗?只有两岸和平,才是真正利益。那我们完全为中国能得利益吗?不行!中国之外还有许多国家,还要跟你打仗,那怎么办?心量再扩大,整个地球,现在外国人讲「地球村」。我们更进了一步,昨天晚上我看到,李木源居士今年的温馨晚会,他的计画书昨天晚上我看到,上面写得好:「地球家」,比外国人更高明,外国人是「地球村」,我们「地球家」。地球家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为什么?地球是一家,我们爱地球,不爱别的星球,科学家讲星际战争,还是麻烦!如何能解决?《华严经》上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问题才能解决。所以我们的爱心遍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没有界限,你这才叫个学佛的,你这才叫大乘。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不是专度台湾众生,台湾之外的一概不度?没有这个说法。上帝爱世人,只爱台湾人,台湾人之外都不爱,没有这种讲法。所以上帝、神、诸佛菩萨,都是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对象,心量狭小不能办事,只有坏事,不能够成事,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要学。所以学佛没有别的,首先把心量拓开,包容十法界,不只我们这一个大千世界,不只这一个银河系,也不只这一个华藏世界,《华严经》里面讲的「华藏世界海」,虚空当中像这样的华藏世界无量无边。我们要以真诚、清净、平等、大慈悲心,关怀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个样子才能入法界,入佛的法界,才能够「净治一切众生眼」。众生眼,眼光太短了,看东西看太浅了,所以要看得深,看得广,看得究竟,看得明了。《金刚经》大家念得多,如来有肉眼、有慧眼、有天眼、有法眼、有佛眼。五眼当中,除了一个肉眼是色法之外,其余的四眼都是心法,都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学佛,经上讲得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在佛法里面是什么地位?学生,凡是佛的学生都称菩萨。佛的学生条件是要离四相,也就是说要把四相放下。什么是我相?自私自利是我相。什么是人相?是非人我是人相。什么是众生相?分别宇宙一切万事万法是众生相。什么是寿者相?执着过去、现在、未来是寿者相。
 
  我们现在住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建立一个事业,先要去找一块土地,听说新加坡的土地有九十九年的,有九百九十九年的,还有一种是永久的,大家就要找永久的。实在讲,你能活九百九十九年吗?摇摇头,不可靠。你能活九十九年吗?何必要去分别执着?经典里面说得很多,「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哪里有那么长的时间?都是妄想、都是妄念在作祟。佛告诉我们,真实功德就在现前,你能抓住现前这个剎那,就成就真实功德;剎那之间,能做一个大转变,你就超凡入圣。断恶修善剎那之间,转迷成悟也是剎那之间,转凡成圣还是剎那之间,这才叫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抓住现实。
 
  佛菩萨真实教诲,要我们放下这四种错误的分别执着,这是佛的学生。我们自己仔细反省反省,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是不是如来真实弟子?如果连如来真实弟子都有了问题,《无量寿经》讲「如来第一弟子」,距离岂不是更远?第一弟子是什么人?四相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如来第一弟子。四相没破,念佛求生净土不能往生。那我们想想,有很多往生的人瑞相都很好,临走的时候说佛来接引他,我们都说他真的往生了,他四相放下没有?我老实告诉大家,他放下了。他什么时候放下?阿弥陀佛来的时候他放下了,没有见到阿弥陀佛他还没放下,见到阿弥陀佛他放下了,他不放下走不了,个个都是放下了。
 
  好了,那你听了这个话,现在不放下不要紧,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再放下,我也学那些人。理论上讲没错误,讲得通,事上则未必,为什么?你临终时有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临命终时无比希有殊胜的福报现前,第一个条件神智清楚,头脑清楚,不迷惑,头一个条件。你能够有把握,你将来死的时候头脑清楚,不迷惑颠倒?我们看到人过世的时候,迷惑颠倒几乎百分之九十九,一百个人难得有一个人头脑清楚,不容易!所以平常要积功累德,要断恶修善,不要求现前的果报,把这个福报留在临命终时去享;现在把福报都享尽了,临终没福。我们看到,甚至于看到还有一些出家法师,年岁大的时候得了老年痴呆症,这就糟了,往生靠不住。年岁大了,决定不可以痴呆,你有把握吗?头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在这个时候还要遇到人提醒你,遇真善知识在你旁边提醒你,这叫助念。真正善知识帮助你、提醒你,劝导你放下,这个时候想想自己快要死了,还有什么好留恋的,下一个决心,一下放下了,这个时候容易听得进去;还没有到死的时候劝你放下,还舍不得,还不肯相信。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个缘分,这个条件不能少。第三个条件,听到善知识的劝告肯回头,真正肯依教奉行,他能信、能解、能行,这个人决定往生,佛才来接引他,谈何容易!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现在就要认真努力,要知道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人间所有的地位、权势、财富,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人人都会念,人人都会说,几个人看清楚?真正彻底知道这是虚妄的,决定不会再放在心上,这叫离一切相。离一切相不着有,又能够修一切善,什么叫「修一切善」?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觉悟,这是真善。不是说众生没得吃,送点儿吃的东西给他,没得穿送几件衣服给他,那是小善,不是真善,不是大善。大善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
 
  诸佛菩萨在世间示现「教学」,释迦牟尼佛不但是教给我们,为我们详细说明宇宙人生真相,而且他老人家真做到了。他一生三衣一钵,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这个是示现什么?一切都放下,心地清净,一丝不挂,心里头没有丝毫疑虑,没有丝毫牵挂,表演给我们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舍得干干净净。我们看了之后,明白了,清楚了,也要学像佛一样断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这个世间所有都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要把它放在心上,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虚妄的东西放在心上,你就把你的真心、把你的本性转变成妄心,严重的是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这个心叫轮回心。诸位要知道,轮回心学佛也是轮回业,菩提心干六道的事情也是菩萨业,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在《华严经》五十三参大家都看到,这五十三位代表人物当中,大多数百分之八十都是做世间种种事业。五十三位善知识,示现出家身分的只有五个,全是在家人,在家各行各业,他们是菩萨业,同样做世间事;为什么?菩提心,他那个事业是菩萨业。
 
  我们今天这个样子像个出家人,剃除须发,披上了袈裟,如果还有一点儿自私自利的心,我们今天干的还是轮回业,不但出不了六道轮回,会遭恶道的果报。那你要问,这个我不相信,这个说法未免太过分了?你要细细去思惟、去反省、去检点,你才晓得佛的话不过分,为什么?你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了。你纵然做世间许许多多的慈善事业,好事,帮助社会,帮助众生,你把佛教形象破坏了,误导社会大众,人家认为佛教就是这个样子,这个罪业比你修的那些善法超过太多了,所以你的果报还是不如意。记住一个总纲领、总原则,佛教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
 
  帮助众生断恶修善,里面有破迷开悟,这个断恶修善是佛法;如果只有断恶修善,没有破迷开悟,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不但要懂,我们要做到,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事业里面、工作里面、应酬里面。怎么落实?你会了,你就能做到。过去我举过家庭主妇做例子,家庭主妇这样的身分、这样的工作,如何把「菩萨六度万行」,在自己本分工作里面落实?前天我在吉隆坡,我又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住的地方是一个六星级的酒店,我以它做例子,从老板到底下的员工,如何落实菩萨六度万行。你要会了,酒店是道场,每天住到酒店那些人,就是你度化的对象。佛不度无缘之人,哪些有缘?凡是到你旅店来住的人就有缘,你要会,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天天做到,时时做到,念念做到。你自己做到了,整个酒店员工都做到,那个地方老板是佛,员工是菩萨,来住店都是众生,住在这里头统统都得度了。道场不一定要盖上庙的形式,六星级的酒店行,这是佛法,这是《华严》。所以无论是什么身分,无论是哪一种行业,无一不是佛法。五十三参是佛菩萨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学佛要在这里面学。
 
  今天最难的地方,也是《楞严经》上所说的「最初方便」。实在讲就是转变念头,把那种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这个念头转过来,关心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你自然就会替众生想。我们差劲就差在这里,依旧念念为自己,什么时候你才能回得了头?佛家常讲「回头是岸」,我们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头?什么时候才真正觉悟?这一回头,三毒烦恼就融化了,转烦恼为菩提,都在一念之间。
 
  转过来之后,你就「见法界藏」,法界是什么?在《华严经》上讲「大方广」。大是法界之体,真如本性,大是代表真如本性;方是代表从性现相,佛在这个经上所说的「唯心所现」是方。为什么说「方」?「方」这个字是个形容,也是个表法,它所现的森罗万象整整齐齐,很有秩序,有条不紊,不是一个杂乱的相,很有秩序的现象,所以用「方」。秩序从哪里来的?不是人为的。佛在经上常说的一句话:「法尔如是」,这个意思讲自自然然就是这样,没有人去安排,也没有人去策画,自自然然就这样的严整,庄严、整齐。「广」这个字,就是《华严》上讲的「唯识所变」,识是作用,起作用,变化成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那是唯识所变。唯识所变是十法界,唯心所现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法尔如是,十法界就不是法尔了。十法界,换句话说是人为的,跟自性现相就有差距。这个差距,十法界愈是向上差距愈小,愈是往下差距就愈大。十法界里面,菩萨法界、佛法界这个差距最小,到六道里面差距愈来愈大,畜生、饿鬼、地狱差距最大,违背了性德,所以那个相就很苦了。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这么一回事,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所以诸佛菩萨眼睛里面平等观。
 
  众生何以有苦乐忧喜舍?众生是用妄识、用妄心,妄想分别执着,所以里面就有苦乐忧喜舍,这五种是不正常的受,这是讲六道。四圣法界,佛才说正受。什么叫正受?苦乐忧喜舍离开了,身没有苦乐,心没有忧喜,这叫正受,正受就是三昧。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着舍掉了,你才得正受,你才能够见法界。法界是什么相?染净不二:一真法界是净,十法界是染,染净不二。佛是觉,众生是迷,觉迷不二,生佛不二,入不二法门。换句话说,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这里面绝对找不到对立的,二就对立了,找不到对立的。一体一身,清净法身,一心一智慧,这是你真正净见法界,你智慧开了,无明、痴翳断掉了。法界就是藏,「藏」这个字是形容,像仓库一样含藏,含藏一切法。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一切的理论,一切的方法,一切众生所修学的种种境界,都在里面,所以称之为藏。
 
  我们今天入不了法界,《华严经》末后一品叫「入法界品」,我们念了《华严经》要能入,如果入不了法界,这《华严经》就白读了。怎么个入法?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远离三毒烦恼,远离四相。《金刚经》上说得简单明了,「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就入了。「一切相」,用《金刚经》上说法容易懂,就是四相,要离四相。一切诸佛菩萨都是离四相,不但是深位的菩萨,我们在经上读到,初发心初信位的菩萨离四相,离得浅。不离四相,初信位的果位你都得不到,深位那就更不必说,这是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
 
  这样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真有把握,这才是真的。除了这个之外,全都是假的,假的不要再放在心上,要舍。过去不知道,把假的当作真的,所以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受了多少冤枉苦;现在明白了,从心上把那些牵肠挂肚的东西统统放下。怎么放下?不闻不问,面对着这些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放下了,这个就是「离一切法」。「修一切善」,这里头有自利、有利他;自利,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利他,帮助一切众生认识佛法,帮助一切众生明了佛法,帮助一切众生修学佛法,这化他。常存这样的心,菩萨心,菩提心;常常修这个行,叫菩萨行。
 
  我们如何去帮助别人?这个里头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真正的爱心,真心想利益众生,帮助社会,帮助众生,真有这个心;方便是方法,你只要真有这个心,方法自然就会了。为什么我们在经上念得这么多,讲得这么多,甚至于我们做得这么多,他也读经,他也听讲,他也看到,他还是不会,依旧没有学会,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归结到最后,他没有真正发菩提心,他没有爱心,依旧起心动念爱自己,没有把这个念头转过来,爱护一切众生。这桩事情,我们可以从很浅显的例子能看出来。你看那个母亲对婴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在哪里学的?没人教她,她爱她那个小儿子,自自然然她就会时时刻刻想到他,时时刻刻关心他,时时刻刻照顾他。她要没有这个爱心,别人怎么提醒也没办法,她也记不住,她也做不到,真有爱心。我们今天对人对事对物,所作所为,还有许许多多的缺点,诸位想想是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没有想到社会,没有想到众生苦难,没有想到帮助人、成就人,所以我们的心不清净、眼不清净,法界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认识,从来没见到。
 
  所以光明眼天子,他所修学证果的法门,提醒了我们,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虽然专修净土,这一句「阿弥陀佛」含摄一切法门,这个法门也在其中,也没有漏掉,《华严经》上佛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所以我们要懂得,真正懂得佛对我们教诲的意思,都是帮助我们得清净心,帮助我们得清净眼。我们的心清净了,眼清净了,就生净土。古德告诉我们,「心净则佛土净」,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清净心才能得生,往生的条件是清净心。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心?用念佛的方法,念佛是念一切法。
 
  我们现在把它归纳,念佛是念什么?念真诚、念清净、念平等、念正觉、念慈悲,这是念佛心;念看破、念放下、念自在、念随缘,这是念菩萨行。念佛心,念佛行,这叫念佛。如果只有这一句空空洞洞的六字佛号,这里头没有内容,那不能往生。古人讲有口无心,「喊破喉咙也枉然」!要有口有心,什么心?刚才讲的上面那九句统统都有,这样念佛决定得生。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一五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一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四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七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五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八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九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七四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六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