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一五卷)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摩侯罗伽王长行,第一句:
【复次善慧摩侯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
清凉大师注解,「普现威光,名为神通,不动性净,示涅槃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无依涅槃」。这一个人在华严会上,当然是诸佛如来的示现,否则他不可能有这样圆满智慧,也不可能有这么高度的艺术,所以我们一看就晓得是诸佛如来示现。正是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佛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佛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没有一定教人的方法,相无定相他就能随类现相,法无定法他就可以随机说法。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佛教学的活泼,能够应种种不同根性的众生,都能够令一切众生欢喜信受。这是智慧与艺术的落实,我们要体会、要学习。
摩侯罗伽在中国人翻是大蟒,摩侯是大,罗伽是蟒蛇,大蟒蛇。所以现在印度人有拜蛇做神的,看到蛇都以为那是神明来膜拜,也不是没有根据,他们的老祖宗就拜了,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们就有这种传说。佛所以高明,高明在哪里?绝不破坏形象,这一点非常高明。你拜动物也好,你拜石头也好,你拜树木也好,你拜山川也好,佛给你一个定义,给你一个新的意思,于是从这个地方智慧就生起来,现象不破坏,所以大家很乐意接受。诸位晓得佛教有十个宗派,十个宗派里面有密宗,尤其是藏密,藏密里面的神像特别多,这些神像从哪里来的?有许许多多是从古老印度宗教里头来的。他们到佛门里面来了,佛的心胸广大,一律都包容,一律都欢迎,绝不改变你的形相,把智慧加给你,就行了。蟒蛇跟龙是一样的,都是表变化的,所以佛给你这个意思,你看到它,你就想到这个社会人情事理千变万化;看到它就提起自己的警觉,在这复杂的环境里面,我们一般讲顺境、逆境,人事里面有善人、有恶人,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智慧跟他们接触?什么样的态度跟他们共同生活?那就是大乘佛法里,许许多多原理原则教导我们的。
今天这一位摩侯罗伽王,这是摩侯罗伽这一类里面第一个。第一个他是代表总,后面是代表别。像我前面跟诸位举的比喻,像一个公司,第一位是董事长,后面是董事、经理。这是一个族类,一个族群。在《华严》里面总共有两百多个族群,所以你一看,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有教无类,是代表哪一类的众生。如果照天台大师的讲法,我们就更清楚、更明白。佛只说十法界,天台大师将十法界说成百界,法华宗的「百界千如」。每一个法界有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到如是本末究竟。每一界有十如是,十法界就百如是。天台大师把十法界展开为一百法界,每一个法界里面都有十法界,所以十乘十就变成一百;十如是,十乘百就变成一千,百界千如。这是教给我们,你要观察宇宙,你要懂得这一个原理原则,然后才是观察入微。一百界里面,每一界里头又有一百界,愈看愈微细,愈微细事实真相就愈明白、愈了解,你看十法界太粗太粗了。这是教给我们怎样观察宇宙现象,是这种方法。
龙跟蛇变化都很大,都代表变化,在这个地方讲龙多半是讲天龙,讲摩罗侯伽我们中国人讲地龙,都是变化。天龙跟地龙还是有一点差别,等级上有一点差别,我们知道龙王摆在前面,摩侯罗伽摆在后面。他的德号『善慧』,这是这一类众生里面觉悟了,佛菩萨要示现这一类的众生去度这一类的人。我们前天听伊斯兰教给我们做了一个简介,他们也有这个意思,阿拉无处不在,这个说法跟佛法里面讲,诸佛如来无处不在,随类化身。佛菩萨要教国王他现国王身,要教大臣他现大臣身,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诸位都念到的。如果要教化土匪他一定现土匪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定现同类身。虽现同类身,他的名号决定用「善慧」。慧是圆满的智慧,善就是我们今天讲高度的艺术,帮助他觉悟,帮助他转恶为善,这是慈悲到极处!摩侯罗伽所表的,在这个社会上所表演的,他是一个原则,这里面有善人、也有恶人;换句话说,这一类的人心思敏捷,我们今天讲很聪明,脑筋动得很快,好事也很快,坏事也很快,属于这一类的人。多半在这个世间都居于领导地位,公司行号大小机构里,多半都是属于领导人,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文就想到,现前社会哪一类的人跟他们相似、相接近的,佛用这个来代表这一个族类。所以他教学的依据是善慧。
下面这是讲方法,他自己修学,也就是说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他修的是哪个法门?是『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从这个地方得解脱的。『解脱』就是修行证果,将自己的迷惑、恶业解除,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脱离生死,脱是讲脱离,所以称之为「解脱」。「得以一切神通」,一切是多,现在人所讲的方方面面,各个方面,他非常能干。清凉大师注解说,「普现威光」,人家用这一句话来解释神通。由此可知,神通不是《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七十二变不希奇,太少了,七十二这数量太少了。人家这个神通变化是无量无边的,清凉这里给我们提示得好,「普现威光」,我们多想想这个意思。普是普遍,普是平等,不平等就不普。
由此可知,我们在前面看到他的德号是「善慧」,神通是善。善从哪里生的?从慧生的,他有圆满的智慧。智慧里面,决定是清净的,决定是平等的,决定是真诚、是慈悲的。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智慧,如果这个人还有傲慢,还很小气,这人没智慧。《论语》里面孔夫子说得好,孔夫子说,假如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才华如周公一样,「恃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这个怎么样?他傲慢,他小气,夫子说不必看了,不是真的,假的。周公是孔老夫子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人,德行、智慧、才华都超过常人,所以称之为圣人,夫子常常赞叹。由此可知,傲慢要不得。可是今天的社会只要有一点小小的长处,「值得骄傲」,那在孔子面前就完了。你有再大的智慧、再大的德能,你们看看孔老夫子有没有傲慢的态度?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傲慢的态度?我们在典籍里、在佛经里,从来没有看见。释迦牟尼佛托钵,托到贫穷下贱之人,甚至于遇到乞丐,世尊对他都非常恭敬。乞丐要修福,他讨的一点饭,再分出来供养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欢欢喜喜当面就吃,让他生欢喜心。上面见到国王,下面见到乞丐,释迦牟尼佛的态度是平等的,这是智慧,这个是了不起。从来没有一丝毫骄慢的念头,哪里会有这个行为?
我们今天要想修行证果,要想修学有一点成就,贪瞋痴慢四大障碍,你要不把它离开、不把它放下,你怎么可能有成就?千万不要以为「贪瞋痴」叫三毒,「慢」没有列在三毒里面,其实这一个慢里面贪瞋痴都具足了,你们想想对不对?慢决不是独立的,它跟前面贪瞋痴有密切连带的关系,一定要断掉。我们在这里看摩侯罗伽王他没有了,贪瞋痴慢都没有了,所以德号上加个「善慧」。对于一切众生他表演,「普现」是表演,也就是说,将佛陀的教诲做出来给别人看。
我们读《华严》我们理解,头一个是要度同类的,然后才影响不同类的。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教化众生要现同类身,就是这个道理,先度同类。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你们就晓得佛法怎么个学法。你学了佛,佛教你要度众生,大乘是作众生不请之友,中国佛法是大乘,主动的去帮助人。帮助人,第一个人是谁?第一个人是夫妻。你是女众,头一个度你先生;你是男众,头一个度你太太。一天到晚跟你生活在一起,你都度不了他,你还能度谁?同类身不就这个道理吗?你们夫妻好合,佛法的根,再给你说,世出世间圣贤人教学,教育的根就在此地。我讲经的时候常说,夫妻结合像什么?像我们身体的一个细胞。夫妻好合,这个细胞好、健康,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整个身体健康。夫妻要是不和,这个细胞坏了。所以现在法身病了、社会病了、国家病了、地球病了,病在什么地方?夫妻不和,细胞坏了。听说现在离婚率已经差不多快到百分之五十,这人还能活吗?必死无疑!必死无疑,就是许多宗教里面所讲的世界末日,严重!
夫妻为什么不和?为什么离婚?在没有结婚之前,彼此眼目当中看对方的好处,所以互相爱慕。结婚之后,天天看对方的缺点,好处都忘光了,怎么能在一起生活?这个问题在哪里?一念之间。如果要通过圣贤人的教诲,真正想到这个教诲是真实的,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十善业道经》,我们现在刚开头,还没念到,佛教给我们,这是佛教菩萨,学佛的人都是菩萨,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我们现在是有感情的凡夫,虽然是有情,情没有断,我们觉悟了。从哪个地方说你觉悟?听佛的话,听老师的话,老师怎么教,我认真学习,这人觉悟了。佛教给我们,「昼夜」,昼夜是不间断,日夜不断;「常念善法」,常常想着对方的好处,念对方的善,我们的心善;「思惟善法」,你所想的都是善法,教别人想也是善法。《论语》里面过去孔子搜集这些民谣、诗歌,编成《诗经》三百篇,只有一个宗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讲思惟善法。这是圣人教诲,不要想坏,想人的好处,想对方的好处,想别人的好处,想社会的好处。「观察善法」,观察是行为。心善、念头善、行为善,都看别人的好处,不要看别人的坏处。「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变成纯善,纯善就是佛,菩萨就成佛了。夫妻怎么会不好合?百年偕老,全世界夫妻的榜样,夫妻的模范。
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夫妻好合,你就度了你一家,齐家了,你家里上上下下都会被你感化。家齐而后国治,国是社会,你这一个家族和睦,带动整个社会,社会带动整个世界,天下平。天下平,用现在的话来说,世界和平,大事!夫妻好合就是行菩萨道,就是作佛的根本;夫妻天天不和、天天吵架,还学什么佛?你才晓得教育的根在哪里,我们有没有去做?你说,我做不到,我的先生、我的太太样样都不对,样样都不好。你看他不好,为什么佛看到他好?佛菩萨看到好,佛菩萨看到赞叹。不是你看他不好,是你自己的心不好。
蕅益大师给昙生方丈的开示,话说得好,他说「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外面不管是物质、人事没有好坏,「好丑起于心」。你好心去看都是好的,你恶心去看都是恶的,你看到别人不是,不是别人不是,是你的烦恼恶念不是。谁懂这个道理?佛懂,佛彻底懂得,所以佛看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美好的。我们学佛要在这里学,在这个地方才「普现威光」,威是威德、德行,光是智慧。你在你自己生活,生活里面讲到最小的是夫妻生活,生活里面自自然然展现智慧、光明、德行。这种威德光明自然就照到你一家,一家和睦,我们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
你们从外面来的同修很多,我们几乎天天都有从新加坡以外到这儿来参学的,我们共同学习。你们看到「居士林」,你们看到「净宗学会」,尤其居士林这个道场比较大,每天在里面生活活动的两千人以上,一个意见,一团和睦,无论见哪个人都是笑眯眯的。所以人家说居士林这么兴旺,什么兴旺?家和!其他道场为什么冷冷清清的?为什么不兴旺?家不和,每一个人见到每一个人面孔都板起来。古人讲的话,你细细一观察,就兑现了。居士林为什么会和?别的道场为什么不能和?居士林天天讲经、天天劝导大家,放弃自私自利,放弃个人的想法看法,我们大家都接受佛陀的教训,就这么个道理。如果居士林三个月不讲经,我看大概就回转了,跟从前没什么两样。然后你才晓得圣贤教育一天都不可以离开,老子《道德经》上讲:「道不可须臾离者。」一时一刻、一分一秒,不可以离开,离开我们就误入歧途了。所以天天要讲,每天一定在那里研究探讨读诵,都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跟人与人的往来,多快乐、多欢喜,心地清净充满智慧,这叫做神通。
「神」这个字,在此地经本上,你们都看得很清楚。这个字的左面是个「示」,我们这个本子宋体字很好,上面两画,上面一画短,下面一画长,这是古时候的「上」字。古时候的上下就是两画,上面短、下面长是「上」字,上面长、下面短是「下」字。两横一样长是「二」字,一二,二是两横一样长,这是二。如果不一样长,那就是上下,你要辨别。这是上字,上是什么?上天。下面三画垂下来的,这叫垂相,用现在的话来说,自然现象,这个符号是代表自然现象。右面是个「申」字,申的意思是贯穿、是通达,没有障碍。这个字有三个拦住的,它一下就贯穿了。这个字的意思是会意,中国造字六个原则,六书里这是会意,你看这个符号,体会这个意思。通达自然现象的这个人,这叫神。神没有别的,通而已。所以连起来,「神通」,神通是这么个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诠说,就是通达自然现象,通达宇宙人生的事理;再说得详细一点,业因果报,这叫神通,这是这两个字的本意。
诸佛菩萨神通广大,真的一点不假,我们要学,决定学得到。诸佛菩萨能在一切众生面前展现,我们也要学习,也要时时刻刻展现,展现在家庭,展现在你的工作当中,展现在社会,展现在国家。影响力就是光,你的智慧、你的德行、你的才艺,这个地方用一个字,「威」。展现不是荣耀自己,不是值得骄傲,不是的,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展现是这个意思。如果说荣耀自己,那你就完全错了,你就又堕到烦恼圈子里面去。那是什么?智慧没有了。有智慧不会坠入烦恼里面,就是说你决定不会起贪瞋痴慢,决定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为社会、为大众服务,而且决定是把别人抬高,自己卑下。孔老夫子如是,释迦牟尼佛也如是。夫子跟佛陀,跟我们在一起要去旅行坐飞机,一定跟我们一样坐经济舱,他不会坐头等舱的。头等舱谁坐?凡夫坐,佛菩萨不会的。当然之理,必然之理,佛菩萨决定是节俭到最低的水平,多余的决定奉献给一些苦难众生,决定不浪费。浪费是凡夫浪费,凡夫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佛没有,菩萨没有,这就叫「普现威光」。这个威光,不是他的威风,不是的,那你搞错了。这叫神通,他是修这个成功的。
集结功德,这是劝化众生。他自己集结,也劝勉别人集结,我们中国人常讲积功累德,或者说积德累功,都行,都是一个意思。要做到那就是从念头上做起,刚才讲心要善、念头善、行为善,这才能成功。清凉给我们说,「不动性净,示涅槃因」。前面「普现威光」,是利益大众,为社会大众服务,菩提心里面的大悲心,《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发愿回向心,这是普现威光。不动性净是深心,自利的。我们怎样对自己?怎样对别人?怎么样帮助自己?怎么样帮助别人?帮助自己一定是清净心,清净平等是帮助自己,仁慈博爱是帮助别人,这是菩提心落实。菩提心的本体是真诚心;真,不是虚妄的;诚,没有欺瞒的。
今天世界都讲究欺瞒,我们在外国,我在美国住的时间久,美国有隐私权,不好!隐私权是自私自利,不是好事才隐私,好事何必隐私?这个事情怕人知道,那个事情怕人知道,总不会是好事。我们要表演给别人看,做给别人看。我在美国银行里的存款,银行帐单送到「学会」,他们大家看到都撕开来看。有些人问:法师,你怎么一点隐私权都没有?我说:我隐私干什么?他说:你的钱。我说:我的钱我一个都不要用,都给他们用的,他们用他们知道,很好!所以我离开美国,在哪个地方存款,都送给那个地方的净宗学会。圣荷西那一边送给「美国净宗学会」,达拉斯那边送给「达拉斯佛教会」,我一分钱不带出来。为什么?没有用处,给他们好!何必要隐瞒?这个钱社会大众供养的,决定用在社会福利事业。而今天社会认为隐私权是正常的、是合法的、是合理的,没错,合世间的法、世间的理,不合佛法,不合佛理,佛法、佛理是帮助我们超越六道轮回,帮助我们出离十法界,我们想想哪个要紧?别人对我们隐瞒,我绝对不会打听别人的事情;我们对别人完全公开、完全透明,我们心多清净,丝毫挂碍都没有,这才叫享福。方东美先生所说「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就是一切放下,一丝不挂,这才自在。
清凉大师讲「不动性净」,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动就不净了。我们供佛,家里供佛像,要懂得供佛的意思。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报恩,纪念老师,老师虽然不在了,我们念念不忘,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效法老师,看到这个形像,我要学他,不是求他保佑,我们学他就是他保佑我们,意思在此地。供养佛像,当然至少会供一杯水,水代表什么?「不动性净」。这个水是静止的,水是平的,我们的心要不动,要像水一样平,要像水一样干净,没有污染。那个水不是供给佛菩萨喝的,给我们看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的心是不是像水一样的平、一样的干净,就是我们今天提出修行纲目里面清净心、平等心,水代表清净心、平等心。所以不能动,一动就叫妄心,妄心跟真心是一个心,不动的时候是真心,动的时候叫妄心。动的时候,你起心动念了。真心跟妄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
佛法的修学,法门无论怎么多,佛经里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这是真的,八万四千条,一条一条给你写出来,那不假;但是还是归纳,八万四千数字不大,归纳的。实际上法门无量无边,四弘誓愿说得好,「法门无量誓愿学」。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径、方法再多,方向是一个,目的是一个,禅定。换句话说,法门再多,不过是修学禅定手段方法不同而已。手段方法不同,没有关系,你所得到的是相同的,是禅定。禅定,心定下来了,不动摇、不染污,那就是一杯清水。所以佛教里不管哪一宗、哪一派,显教密教,宗门教下,供佛一定都供一杯清水,那是相同的,我们的目标方向是相同的。
至于法门之多,那像什么?诸位看到这个,这是个圆,禅定是什么?禅定是圆心,这个圆周上任何一点都能够达到圆心,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论你在哪个地方,就路还家,不要绕圈圈,我在这个地方,我这里一下不就到了吗?我何必拐个弯从这儿走?那不叫多余的吗?所以佛说无量无边法门,随着一切众生不同的根性。但是要什么?一门深入,不能有偏邪。在任何一点,你要取直角,它一定到达中心;稍微偏一点,就错了,你就永远达不到。任何一点达到中心,都是一个原则。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能到达。你要是看到常常动心,看到别的法门不错,今天想学这个,明天想学那个,那你就错了,你这一生把你修行证果的缘分失掉了。这是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两百多个族类,每一个族类至少佛都用十个人代表,而每一个人所修学的法门都不一样,个个证无上菩提,个个人都达到中心点,都达到圆心。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从这个地方开智慧。
不仅是佛教导我们这些法门,我们可以得定、可以明心见性,哪一个宗教的经典都可以,哪一个宗教修行的法门都可以。为什么他们今天跟佛法相比要差一截?他入得不够深,决定没有差别,深度不够。他要是能取佛法修学的态度,彻法根源,不断的深入,到最后才晓得,原来完全相同。世法、佛法是一法,世法不离佛法,佛法即是世法,哪有差别?问题就是在要「深解义趣」,这是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了无数次,劝导我们要深入,入得浅不能解决问题,要入得深,要将自性里圆满智慧透出来。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禅定来的,不是外面学得来的。你听讲听得再多,读经读得再多,记问之学,全是别人的,不是自性的,这不是佛教。佛的教导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佛没有教我们从外面学习,释迦牟尼佛没有教我们跟他学习,不是。跟他学习,你永远不如他;开发自性的宝藏,那跟他一样。总得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这才佩服释迦牟尼佛,才知道这个人真正是个好人,没有欺骗我们,没有诱惑我们。不是说我有钱你跟着我走,我这个钱供给你用,不是的。你纵然一生样样不缺乏,但是你用的是别人的。佛是教你开发你自己的,你自己跟他一样多,不比他缺少,这个好!用得自在,用得开心。决不求别人,要开发性德的宝藏。「神通」,「不动性净」,都是开发自性宝藏必须具备的条件。
「示涅槃因」,示是展示,涅槃是梵语,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中国人喜欢把它翻成「圆寂」,圆是圆满,寂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寂灭,圆圆满满的清净寂灭。这是什么境界?是自己的身心跟虚空法界合而为一的境界。我们没法子想象,想不到的。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合为一体,上跟十方诸佛合成一体,下跟一切众生合成一体,这人就要成佛了,要证果了,证什么?证得法身。法身才是真正的身,不生不灭;虽然有变化,它确实是不生不灭。变化的现象,不过像我们现在虚空里头云雾一样,云雾纵然变化,不碍虚空,所以事事无碍;不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华严》里面真正的趣味,你才能体会、才能领略,你落实在自己生活里头多快乐!佛法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真的!带给我们现前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学佛就学这个。人家问为什么学佛?快乐!
我住在美国,邻居美国人对我们非常羡慕,他说:我每天看到你,都那么欢喜,都那么快乐,你这个快乐从哪里来的?我就告诉他,「从念阿弥陀佛来的」,劝他念。他说:阿弥陀佛。他也念了,念阿弥陀佛就会快乐了。这是佛法里面讲,阿赖耶里头给他种种子。我们印些AMITABHA,这是英文翻译的,印这些贴纸,我们在外国贴在自己车上,有外国人看到了他也会念,问我们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保佑你平安。他说:我也要。我们就送给他,他也贴上。这些都是属于善巧方便。外国人很好,他们是不了解,了解之后接受,他们学习比我们中国人虔诚,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态度,勤奋,实实在在讲不如他们。非常可惜,我们在外国受了语言的障碍,如果语言没有障碍,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特别是华严,他们很容易接受,非常欢喜。因此在现前,我们不能不走上国际。我们的眼光必须要看整个地球,弘法利生的事业不可以局限在一个地区,要以整个地球全世界为对象,语文的障碍必须要突破。我这一代的人老了,七十多岁了,中国古人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年轻这一代要奋发,要肩负起继续弘扬佛法的使命。用佛法的术语来说,无量功德,自己要去争取。
经典上教导我们都是些原理原则,「普现威光」,这是解释「神通」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所标榜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就是普现威光。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要想想,要做社会好的榜样、好的表率,师是表率,范是榜样。凡是负面的、不好的,这个念头不可以起,话不能说,事就不能做,一定要做好的,这是你真正学佛、学作菩萨,度自己,度众生。初学的时候当然困难,难在什么地方?这个我也常常说到,他的困难来自于两个根源:第一个根源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说得粗浅一点,对于佛法教学这些理论境界不清楚、迷惑,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是非、邪正、善恶、利害,没有能力辨别,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自己的烦恼习气太重,不能够克服;换句话说,禁不起社会的诱惑,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烦恼习气,两大因素。两大因素如何来克服?接受佛陀教育,认真努力去学。
能不能学成,关键在好学;天赋钝一点没有关系,只要好学,你决定就有成就;就怕是不好学,就没有办法了。什么叫好学?好学的人懂得一句,他这一句就做到,他真干,这叫好学。佛教给我们不杀生,我们真做到了,这些小动物即使来干扰我们,蚊子来咬我们,苍蝇来扰乱我们,绝对没有瞋恚心。蚊子来叮,它要吃饭,我们供养它一餐,很欢喜布施供养,不会杀它。你不肯布施,把它赶走就好了,你也不可杀它,真做到,这叫好学。教给你的,你不能落实在生活行为上,这是不好学,你学的是些言语,你的起心动念、生活行为没有产生变化,那有什么用处?佛家常讲「教化」,教是教你,教你你就要产生变化,化迷为悟,化恶为善,你要变化才行。老师只能教你,那个化是你自己,我们今天讲消化,是你自己。消化一定落实在生活,你是真的消化了。你说我懂得,我也会说,这个没有用处,你做不到;做不到,你并没有真的消化。真的消化一定做到,你吸收变成养分,养你的智慧,养你的德性,你真得受用。食而不化,没有用处,听得再多、记得再多,记问之学,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自己得不到真实受用。
因此我们在帮助社会大众、帮助一切众生,方方面面做得圆圆满满,自己内心清净不动。怎样做到?我不是为名,我也不是为利,我一无所求,一无所需。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是人,他也是人,我今天觉悟了,他还在迷惑,我应当帮助他。不要问理由,一问理由就落在分别、妄想、执着,你那个帮助是有条件的,是附带条件,不是真的;真的,真的没有理由。所以佛家讲佛帮助一切众生,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没有理由,应该这样作法。那总得要找个理由?好,不得已给你说个理由,理由是什么?同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同体,这个话是真的。怎么说同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唯心所变」,心是一个,真心是一个。真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体!同体还有什么条件好谈?还有什么理由可说?十方诸佛如来,我们世间人看到他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要学这个。帮助一切众生决定不希求回报,希求回报错误了,那你是凡人,你是有条件的,你在做生意买卖,佛菩萨不是这样的。在佛法里面常说「法尔如是」,就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的。
「示涅槃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展示这个涅槃因,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在哪个地方展示?在生活里展示,在日常工作里面展示,在应酬里展示,跟一切众生接触的时候展示出来。根利的人,聪明的人,纵然一次、两次看不出来,时间久了看出来了。《金刚经》上有个例子,一开端,这是《金刚经》的发起,须菩提尊者突然之间对释迦牟尼佛大加赞叹,其实他们天天跟释迦牟尼佛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这一天忽然加以赞叹?这一天才看出来,看出释迦牟尼佛,「普现威光,不动性净,示涅槃因」,他看出来了,所以才赞叹,「希有世尊」!原来你所说的无上妙法,就在生活里头,天天在展现。心不清净的人见不到,没见到;到他自己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他看到了,这个看到是豁然大悟,他明了了。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善知识,不仅是言教,他一举一动都在教学,他的日常生活穿衣吃饭也在教学,我们要很细心观察才体会到,很有味道,真的一点都不假。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清净无为,快乐无比,得大自在!今天讲世界有灾难,不管什么灾难与他毫不相关。
我在经上常常也提醒同学,我们生活在五浊恶世过苦难的日子,他在清泰世界,过清凉自在的生活。清凉自在跟五浊恶世是交叉在一起的,并不是说离开五浊恶世有个极乐世界,离开极乐世界别有一个六道轮回,没有!完全交叉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你所得的受用就是你的念头,这个念头诸位要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只要我们真的把念头转过来,看到每个人的好处、每个人的长处,这个世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必到极乐世界,现在就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天天看人的毛病,天天找人的缺点,极乐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好人,这是事实。可见得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都在自己心里头一念,为什么自己作践自己?自己要跟这些坏人天天相处搞得难过?搞得身心都不自在?念头转过来,问题解决了。不是转别人,转自己。不但人事环境是从自己一念之间转过来,物质环境亦复如是。这是大道理,这是真理,永恒不变的真理,万古常新。
释迦牟尼佛说这个经,清凉大师在经题里面给我们启示,佛一生没有说过经。这是清凉解释佛在大乘经上常讲,他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句话,谁要是说佛讲经说法,这个人是谤佛。他明明说法四十九年,怎么说没有说一句法?真的没有说一句法,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意思,说的是从哪里来的?古佛代代相传,述说的是古佛的话,跟孔老夫子态度完全相同,「述而不作」,这是圣人。现在人了不起,个个都有创作,释迦牟尼佛没有创作,孔老夫子也没有创作,都是叙说古圣先贤的。我们一般看这是谦虚,他是真的事实,不是谦虚,真的!他成佛了,他明心见性了,我们知道他的言语、他的行为是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古时候这些诸佛如来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既是自性流露出来,自己所说的、所做的跟古佛完全相同。这是教导我们要学谦虚、要学恭敬,跟古德一样的,这是古人已经先说过,不是我的创作,不是我的发明,功德归前辈,荣耀也归前辈。所以他没有感觉到值得骄傲,没有!夫子也没有一桩事情值得骄傲,佛菩萨也没有一桩事情值得骄傲,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不从这个路子走,我们的德行就不能建立,不要说积功累德了,功德在哪里都不知道!现在许多人把福德当作功德,两桩事,福德决定不是功德,功德能解决问题,福德不能解决问题,享一点痴福而已。
我们从这一句经文,从清凉大师这几句提示深深的去体会,「故云方便」。今天这一段里头可以说把神通、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这两个字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讲,最适合的方法。适合这个人,适合现前环境,这是「便」的意思,便就是适合。人的根性不相同,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方法是可以变换的。古代的人跟我们现代的人想法看法很多差别,中国人跟外国人意识形态上差别也非常之大,在哪一个地区对哪一个人说法,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原则是决定适合他,这才能真正的帮助他。如果你所讲的、所教的,不适合他的根性,不适合他的生活环境,他就不能接受,那你这个说法就等于白说了,产生不了效果。所以说法一定要适合,我们佛家讲契机,便是契机。这个方法非常契机,就叫方便。
「依因集德」,这个因是什么?平等清净的因,涅槃是平等清净的因。集德是什么?依因是依自己的真心,我们今天讲整个佛法,这四十多年的体验,写成一句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因,这是涅槃因;常存此心,用这个心来为社会、为人民、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叫集德。帮助别人,集德里最重要的是破迷开悟,落实在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不要劝,他真正觉悟了,自然他就断恶修善,哪里用得着劝?没有开悟,劝他断恶修善,难!他不容易做到。最重要的是帮助他觉悟,帮助他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对于这桩事情说得最清楚、最透彻、最明白的,无过于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里面,《华严经》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方东美先生说这是佛学概论,他一生当中对这个非常重视,晚年在辅仁大学博士班开课就开《华严》,我们非常赞叹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段。你看看善慧菩萨怎么修的、怎么成就的,我们应该如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