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思惟死亡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76

思惟死亡

明法比丘

  凡是活著的生物,都要踏上死亡之旅,没有一个生物能逆向死亡而不死。死亡是确定的、必然的。
  当死亡降临,一切皆将离别,离别自身,离别心所爱的眷属、朋友、物品,绝无讨价还价的余地,生前为自己精心设计、布局的一切,也都将随因缘散去。当一个人寿命尽时,任凭亲友的悲恸、大哭、呼天抢地,甚至想以命换命,都不可能换回死者少许的命根。死亡是无情的、绝情的。
  有人想避死,遁入虚空、海中、山腹、地下,但终难免一死。不但欲界众生要死去,色界(离五欲)、无色界(离一切色)众生也难免一死,三界的众生无丝毫不死的希望。对未离爱染的众生,死亡这一桩事,就有百般恐惶、无奈,还会因业缘不断,不断地再受生受死,情何以堪!唯有知晓出离生死及出离生死之道,而入于灭界(灭除三毒、诸惑),那么死亡的事,才只剩这一生的最后一件(也无恐惧),以后也不再受生受死。
  对死亡能早早警觉,时时警觉,能在有限活著的时间内,做好该做的善法,放下该放下的事,能随时死都了无遗憾,这样活著反而较轻松、自在。以修道来说,思惟死亡,拟想死亡,可引发精进及放下对存在的执取,能得大果、大利,究竟解脱。思惟死亡,必须在出入息间觉知,才算精进不放逸。有一次,佛陀问诸比丘是否思惟死亡,有一比丘回答他是想活一日一夜中,修持佛陀的教法。其它的人回答,想活一日、一钵食间、食四五搏食间、食一搏间,修持佛法。佛陀认为这是放逸。一比丘说在出入息间修持佛法,佛陀认为这才是猛利修持思惟死亡。心念时时贴进死亡,能引发强大的精进力,来断除死苦之怖,及再生再死之苦。(《嘉义新雨杂志》第24期)


{返回 明法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苦圣谛
下一篇:受持八关斋戒
 男女欲
 忆念达磨
 智信合一
 回顾「八敬法」
 开悟
 三十二身分
 忆念戒、舍、天
 生活止观
 放下
 互动─法的分享与回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章 第一节 从阿毗达磨大乘经(大乘阿毗达磨契经)谈起[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居士传五十二[栏目:居士传]
 分卫与托鉢[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觉照[栏目:万行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九、肃众[栏目:佛教丛林观]
 请问怎么入密乘?有活佛过来,我没信心是否可以求灌顶?您能否为我们制定一套每天必修功课?[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因果的真相 问与答(二)[栏目:因果的真相]
 一苇过江 教理篇 缘起.性空.无我.禅[栏目:果煜法师]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