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3卷 A面
一动不动,此心,你内心安住在这个上面。譬如说,我们现在说,要念佛,要观想,啊!他就会观起来了以后,不但佛像清清楚楚,而且心里面,身、心二方面就无比的安宁轻快,这种状态,什么东西都动乱不了你。所以的的确确的,你真正的了解了这个佛法的真正的殊胜的内容以后,你就发现,现在我们稍微下一点这个努力,太值得了。像做生意一样,那个赚回来的那个利润之大,不得了的大,所以现在不要说叫你呀!花掉它啊!什么的,多少钱啊!花上十万、八万,乃至百万、千万,绝对值得。所以他前面一再告诉我们,殊胜利益,殊胜利益,但是一定要大家去努力、去试。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到,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这种力量扶持你,你对于心里面所缘的这一个境况,安住在那里啊!一动不动,就动不了你,就动不了你。不要说得了根本定,你慢慢的相应了,得到了欲界定,乃至于这个念力现起来的时候,他那个妄念,就自然而然的一点都生不起来,一点都生不起来,这样。到了后来,你要起个妄念,你没办法提起,就会这么妙法,而且那个身心的轻快,是无比的安乐,而这个还没到根本定,得根本定一定是什么?轻安现起。轻安的特质,在后头再说,这里指的自性。
p. 561(6)
【观自性者,经说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是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为观。】
进一步,观是什么?经上面告诉我们,一定先要前面有个基础,由于前面,止,奢摩他为依,所以慧一定要由定而起的,所以这定的特质,就是身心轻安,那个时候!因为你身心轻安,所以无比呀!舍离心相。否则的话,你一天到晚,身体又粗重,心里面又这样,那时候轻快无比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就获得,在未到定当中的时候,你就会感得身体不见了,好象什么都没有了,就这种感受,内心当中平常的执着,自然而然慢慢的,实际上并不是消失掉,你就不会再去执它了,那时候你就在这种状态当中,因为不执着,因为不执着,所以你善巧的运用,这个话怎么意讲呢?假定我们手里拿了一个东西,对不起,你要用那个手,不行呀,现在你把手里的东西放掉了,那你善巧的运用,换句话说,你自由自在,平常因为身心在触中,它就不听你招呼,那你就没办法,现在由于轻安相应,你那是如理所欲的,那时候能够要它怎么办就怎么办,那时你要思惟观察,当然这地方是善思的。内三摩地所行影像,在定当中,叫做三摩地,三摩地必定也是所缘的,比如说我们数息,你缘的什么?息呀!你如果观佛,那你缘的佛像呀!你总有一个所缘的,那个缘的就是安住在所缘的上面,了然无动,到那个时候,身心轻安住,这是定。现在在定当中,对你所缘的这个东西,境相,叫观察胜解,就是这样。那去观察它,这个是什么?那时候你的心里面能如理的真正的观察,比如我们现在要看一样东西的话,你要去看他心里乱糟糟的一团麻,你就没办法看,到那时候心里面非常宁静,而且了然不动,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动得了你,所以观察力非常的强,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就在这样的前面所说的定当中,宿生的定当中,他所缘的那个,你这里边慧的特性是什么?于所知法,对于所缘的法,要抉择,那个对呀不对呀,那时候你才真正能够正思择,思惟观察抉择,如理取舍,最极思择,前面的时候尽管你想去思惟观察,有种种限制,你想了半天,有的人,想得头痛欲裂,就是想不起来,想呀,虽然你想,脑筋不听你招呼,有的时候你想了个半天,眼睛酸,身体累,这种情形都没有了,所以他思惟观察的能力,达到最高效率,而且周偏寻思,周偏伺察,他这个时候才能够普遍的,包含一切的寻思伺察,寻和思是两种心理行相,初缘的时候叫寻,根据这个细细的一步一步的深入叫伺,譬如说我们禅宗,先参一个公案,说,鸽子还有佛性也无?无。你就看一个什么是无,或者念佛的这是谁?谁,它不是要问念佛的是谁,假定我平常的时候,念佛的是谁?我嘛,那何必去问。他不是一个,妙极了,现在你内自己里边去,说,对呀,我。我在那里呢?对呀,我,你说这个嘴巴是我吗?不是,嘴巴念的不是,脑筋吗?为什么脑筋念,为什么嘴巴上念出来,那脑筋又是什么东西呢?诸如此类。刚开始的时候,你这样去找的叫寻。然后慢慢的,越来越细,针对着这个,对呀,脑筋又在那里呢?一步一步的深细,那叫做伺,寻是初缘的行相,初心相,然后根据这个慢慢细,伺,伺察的伺。你对于这个如理的正确的实质,那时候呀,得到了一个,呀,就是这个样,这个法,这安忍,忍苦了,忍就是隐苦,是是是是,那个时候会产生,一方面了解了这东西以后的这种快乐,还有一个特别的,这个乐的话,是跟法相应的。跟法相应有多方面,若觉、若见、若观,或者对这事情正式的,以前不了解的,现在了解了。以前不觉悟的,觉悟了。这样的去观察,这叫做总明,叫做观。
【总谓安住止中,】
下面又总结一下,一定先要安住在这个定当中。
【由观察所缘之力,引生轻安所持之观慧,即观自性。】
要晓得定的特质,那个心定在那里,你心一动的话,定就散掉了,妙不可言,他现在那里一观,要想想定,他就不能观,要想观,他就不能定。现在怎么办呢?真正的观,就是普通心散乱的观,没有力量的,所以他真正的要深入的所谓能正思择,最极思择,一定要心很深细,那个心深细,一定要靠定的力量,所以他学了定以后,然后再进一步去学观。所以,等到你得了定以后,刚开始学观的时候,那个心就散乱,你不要怕,就慢慢的来,所以他后面会有巧妙的方法,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得了定以后,然后你真正去观的时候,那又不行了,你一观,那个心就定不住,要定啊!那个就不能管,那不管,因为你已经有过这个定的经验,那个时候,进一步你全部的精神,就干什么,就用在这个观上面去,用在观上面;散乱,散乱也不管,你观。不过刚开始观的时候,譬如说我们要观一个佛像,他有个特别的方法的,不是说你看的,噢,他有三十二相,一个一个相要去观他,有八十随形好,乃至于头光三尺,身光六尺,一大堆的去观,不是的。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定心当中就是你缘一个总的佛像,乃至于白眉毫相,这一点,全部精神看在那里,等到可以了,你慢慢的把他这个心,慢慢的把它扩大,然后呢观察,这个时候再去找他啊,就这样,前面那个看好了以后,定在那一点的话,那是定,到那个时候,你进一步去找,当那个心乱了,乱了,乱了,对不起,你马上又把它拉回来,先在定上面,那定了,然后呢?你再去用那个定的心里去观,他这样的善巧的调,这样,总是观的特质,是依止着那样的前面那由,由于轻安扶持的这个力量去观察你所观察的,那个时候你观察的久了,久了以后啊!那个心,跟前面不一样了,前面是你一观他就动、散,现在呢?因为你久久练习以后啊!当你的观力愈深,他那个定也越深!耶反过来,当定深的时候那个观力也越深,一直等到什么时候?等到由于你,由于观引发那个轻安,所以当你观的时候啊,那个轻安也跟着来了,这个时候什么?观的自性。所以现在我们要脑筋摆在那里想的话,再想想,头痛的要命,他不!等到你那个如法如理真正去观的时候,那是无比的轻快,而实际上呢?这个时候的这个才是真正最佛法的重心,因为有无比的轻快,所以你要观再久再长都不怕,而且这个力量最强而且最正确,所以你看什么东西的问题的真象,才能够真正无余的彻底找到,彻底解决,这个就是他的观的自性。
【庄严经论云:「正住为所依,心安住于心,及善思择法,应知是止观。」】
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正住为所依,如果我们心安住在如理如法的地方,你能够这样去做,那个心就自己安住在心相上面,不会缘着外境乱转,这个是止。然后呢?根据这个去,能够善巧思惟观察一切法,这是观。下面:
【◎ 止观必须俱修,】
真正学的时候要一起来,为什么呀!
【如夜间观画,须灯明亮,复无风动,方能明了见诸色相。】
就像我们晚上看一样东西一样,那个时候一定要有个条件,什么条件?要很亮的一盏灯,那盏灯还不能动摇,如果在风当中刮拉刮拉闪来闪去的话,对不起,那不行,那不行。一定要宁静一点风都没有,然后光明很亮,那个时候你能够见到种种的色,为什么呀!现在我们在什么?在无明长夜当中,不晓得里边什么东西,所以你正确的了解也必定要第一个光明,而这个光明不能动摇,而动摇看出来,那就看不清楚,如果没有光明,一片漆黑。不动摇是止,而光明是观。所以,
【随缺其一便不明显。】
这个很清楚的。
p. 562
【如是观甚深空性,亦须无倒了解真实之慧,及随欲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见真实义。月灯经云:「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
现在,我们所以颠倒的原因也并不了解的事情的真象,所谓真如性,那么由于不了解,所以产生种种的执着,那么现在我们要真正了解的话,那个时候要见到他的特质,观甚深的空性啊!同样的需要这个明白的,光明一样,这个就是无倒了解真实的智慧。这个一定要,首先要没有错误的了解,这个东西啊!了解了,根据这个了解,深入的观察。最后,现证这个意义,就这样,那么这个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呢?一定要经过闻、思、修、抉择,然后,到最后再用那个深真正的止观的观力,把它彻底的安名正,所以一定须要随欲安住之止,为什么叫随欲安住之止呢?你全部精神要想摆在这个上面,他能听你招呼,现在我们这个心念就是不听我们招呼,不要说观甚深空性,意思就是大彻大悟,连他最简单的,做一点随便的小事情啊!念一声佛,拜一下佛,他就是啊!心里面啊在胡思乱想啊!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那个时候你要观甚深空性,耶绝对少不了,那么有了这个你又了解了这个真实的内容、内涵,经过闻、思然后再去观察,最后你如理如量的亲见事实,所以说根据了这个方能明见真实义。这个是不错的,耶真如的本性是如何?经上面说由止的力量啊!他不动摇啊!就像灯一样。那么由观故如山,这个不动摇,这个前面的不动摇指什么?就是啊能够!啊心不动摇,然后因为有不动摇的这个心,然后呢去如理观察,如理观察如实而止的话,啊!那就不会一切境界啊!所以说如如不动,那时候就像山王一样,真正的如如不动,所以由观故如山,这个是属第一个,说明了止观的自性,止观的自性。
【丑二学止法分二,寅初修止法,寅二修止量。】
那么先把止说一下,学的法,什么的方法,达到什么样的量,现在下面:
【初又分二,卯初加行,卯二正行。今初】
就是你没有学的之前,应该有一什么准备?应该以什么基础?根据这个基础准备,开始去学,正确的修止的方法,现在先说这个基础。
【◎ 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不贪世修成。」故当先求修止。复应先备修止资粮。】
前面先引一段论,来告诉我们策励我们,说,你具足了这个二样东西,你就能够摧伏一切烦恼,实际上处处地方提醒我们,我们要解决痛苦,痛苦的根本在这里--烦恼,要想解除烦恼必定要学止观,要学止观啊先要学止,依止起观,那么现在要学止应该怎么办呢?你一定对世间的这些东西,不要被他所转,所以一定要离欲不贪世,对世间你有一点染着的话,对不起,没有用!所以一定要不贪世间的一切,那个时候止就修成,修成了止,由止修观,止观成就,烦恼破除,得解脱,所以这个地方,先要修止。那么修止先要具备的资粮条件是什么?也是引那个论。
【如庄严经论云:「具慧修行境,谓易得善处,善地及善友,瑜伽安乐具。」】
五样东西,他下面说这个那五样:
【易得谓易得衣食等顺缘。】
这是第一个,就是虽然我们修行,修行的的确确还要吃、还要住等等。如果说:为什么要易得呢?如果你一天到晚你忙这个东西的话,就像做生意人一天到晚忙这个,忙完了以后,唉!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吃穿好了,睡觉,明天再去忙,这个没有用。现在我们不是,那很容易得到,得到了以后呢,因为容易得到,所以你全部精神啊,可以贯注在这里,专门学这个。第二:
【善处】
就是指住的地方,还要好。
【谓无猛兽怨魔等恼害。】
如果有这些恼害也不行。
【善地谓不引生疾病。】
这样,有很多地方,比如这地方太潮湿,这地方太热或者这地方只有什么,这个不行。第四:
【善友谓具如法良友。】
这个很重要,很重要,这个善知识有二种,上面是尊长教导你的,下面是同修乃至于护持你的,第五:
【瑜伽安乐具谓远离喧闹。是谓随顺处所。】
最后呢?就是你真正修瑜伽,修定的时候啊!相应的这些东西,这个要包括什么?远离热闹。所以真正学定,一定是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尘世,在尘世当中,绝无可能,绝无可能啊!随顺于修法相应的这种地方,除了这个以外,他下面特别说明!
【修止之人,复须少欲,不求众多上妙饮食等,略有粗劣便能知足。】
要少欲知足。这个欲望是愈少愈好,愈少愈好,所以啊!我们必定要了解的这个事情,要知足。这个说的很清楚,很清楚,你稍微一点粗劣的就能知足,所以这是为什么啊,我们真正来修学佛法,千万不可以啊!噢哟!说现在的营养学怎么讲,噢哟又要什么这个蛋白质,又要什么啊,又要维他命一大堆,啊这个不要,的的确确的,如果说啊,你不学定,那个是需要,那个你要靠那个身体嘛,你真正如果学定,一旦引发了身心轻安的话,那个身体的话那简直是啊,你以最简单去都能维持他,啊!不要说以前古代的我们想迦叶头陀,乃至于我们看历史上,眼前我周围有好几个人啊,那还没有得到根本定喔,噢!以前我们一起啊!我还记那个事情已经十几年以前了。那有一个同修,他后来得到了慢慢慢慢啊!学成功了。嗯!早晨吃过了这个一点稀饭,然后坐上去,平常吃半碗稀饭就够了,噢平常啊跟我们也是一样,那个钵啊满满的一钵还不够啊!他到后来慢慢慢慢的学,学了成功,学了成功以后,没有还没得根本定,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是欲界定而已,最多是未到地定,早晨一坐,嗯!张开眼睛来,下午天已经都黑了,那时候他自己啊!就无比的轻安,你稍微多一点啊!这装的满满的一碗,他只吃半碗,为什么啊!吃得多了以后,唉呀!这身体是粗重,那感觉得不舒服啊!这一点点就够了,就这样,然后呢?那个衣服等等都不要了,嘿那时候我们住在南部啊!天气热的个不得了,我在那个地方老冒汗,他头顶上面还戴了个帽子,是个毛线帽,而冬天冷的个要命,他仍旧那么一件衣服。妙了,是,得到了那个时候是有这样的,可是啊!没有得到之前的话,你要下苦功哦!所以如果说,你不能放弃世间这种东西,你不能少欲知足的话,这些东西永远只是看天上人造卫星,只有你羡慕的份,所以这为什么我们修学佛法之前一定要先懂得这个道理,然后呢?策发那个胜解,说他殊胜的好处,然后呢?说没有得到的这个绝大的过患,你一定要啊先透过你的思惟、观察内心当中生起那时候才不会啊!眼前小小境界所转,否则的尽管怎么,到那时候你说的唉呀!道理一大堆不得了啊!说了一大堆的道理,喔哟修行修行,弄了半天这样的话,万一生了病怎么办?对呀,那到那时候想是啊!要叫你这样的话叫你放手一点,生了病大家来指责你啊!好好好那种种的借口啊!先把自己保护的啊,保护得牢牢的,把那个自己的监牢那个铁门啊,是说还唯恐少木头的还不够还嫌铁,铁的有了铁条竖的不够还要横、横的不够还要加竖,封的封死在这里,牢牢觉得很安全啊!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啊!所以在这个地方啊!没有第二条路。第一个要得正知见,然后呢?要如理思惟、观察,要产生胜解,到那时候自然而然啊!你会一步一步的深入,一步一步的深入。我刚才说这个,现在的人说我们总觉得哎呀找不到,不肯找嘛!你一天到晚保护自己,在那个尘欲当中忙都来不及,这个不是没有啊!这千真万确的事实啊!人家说物以类聚,就是这样。你真正的修行人你跑过去,两句话一谈啊,他第二次也不跟你开口了,你真正的有这个心,人家才看,嗯!差不多,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我们看看古德的那种机缘,乃至于现代的人,像虚云老和尚不是去朝,去印度还是那里,经过云南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修行,人家说这个人几十年了,他从不跟人家开口。虚云老和尚也是看见了向他问讯,他也不理,跟他讲话,他也不理!但老和尚的确是修行的禅和子,你不理,那我也不理;好啊!你去垦地,我也垦地;到了时间,你进去了,他也跟进去。那个老禅和妙了,他自己煮他的饭,没关系,你煮你的饭,我做我的事情。如果看见碗没拿出来就拿碗,没有水就去拿,然后烧好了饭,他自己也装了饭自己吃,虚云老和尚也不去管他,也自己装了去吃,就这样弄了几天,他就说:「从来没看见过,人家不招呼你嘛,你就自己吃的人。」虚云老和尚怎么说:「我也从来没看见过,人家来了以后你不招呼的。」就这一句话,说完了大家也不理了,就这样。说明了什么?世间不是没有这种,要我们看见的时候,我们根本也不会愿意到那种地方去,看见这个人更是,说起来好象自己有种种借口,说明什么呢?说明世间不是没有这种人啊!实际上我们心里面一直跟什么?跟什么相应?你不反省还不知道,你一反省,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们第一个重要的,要有正知见认得,然后千万不要用种种的借口保护自己的烦恼,那一点份都没有了,这地方我随便一提,少欲知足,那是修行必不可少的。
【复不营商谋利,弃拾医卜等杂务,及与他人往还之因缘。】
这个很容易懂,这前面二个还是容易啊!营商谋利、弃拾医卜等杂物,及世间一切杂物,还要他人往返因缘,这个记住,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啊!你牢牢记住这句话的话,跟别人的往返因缘你自然断得掉,否则的话唉呀牵丝藤一大堆,这个也不好意思,那个也少不了,这个也什么,那个也什么,唉!要怎么办呢?
【严持所受净戒。】
对于净戒啊要严持。
【思惟诸欲过患与无常等理。】
这样的思惟自自然行。
【具备如是止资粮已,于安乐座端身正坐,足结跏趺,双手定印,先调息等。如是所说加行六法,及下士中士法皆应先修。尤应善修大菩提心。】
那个就是前面的基础,前面说过了,你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不行,所以另外一个人啊!如失坏止资粮,就是说如果这个前面的基础不修,你就算坐上一千年没有用,而现在不是不会修,你根本的基础都没有,大家说啊呀我要学定啊!那个是真是啊!痴人说梦啊,所以下面的我们明天再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第143卷 B面
今天请翻到本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的附录,第562页,这是简略地说明,略论当中止观二法当中,关于为什么要特别讲止观的道理,以及先讲止,那么要止就是学定,那个定一定要定的资粮,没有定的资粮那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你必定要有这样相应的因,才能够感得相应的果。这个讲起来,道理啊好象两句话就简单的交待清楚,真的修起来非常不简单,真的修起来非常不简单,我们现在通常有两类人说,过犹不及,大部份人呢?不及,唉呀!说这个东西我们怎么可能!我们是不行啊!对在家人来说,以现在的情势,这个也倒是事实。以现在,现在一般的在家人,要想学止很难,不是不可能,很难,但是对出家人来说,这个并不是不可能。你只要肯如理地去做的话一定做得到,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前面那些,你必定要深深的照着这个前面这个道前基础,共下、共中这个两部份,如果对这个两样东西你能够善巧了,前面所说的少欲知足等等,你的的确确能够做到了,那么学定不难。因为共下、共中的,告诉你现法固然很快地过去,使得你对他不但一无贪着,而且会感到恐布、害怕,然后呢?就算求后法,你也了解它不究竟,一样的,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你祇有一条路全部精神去修持,那个时候你有了这个前面的推动的力量,按照着修持的次第--学戒?那个时候,一方面嘛!你的行为,慢慢慢慢的调柔、相应,一方面由于学戒的正见的提持,这个实际上也是调练你的心,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它戒的真正的定义,调这个,那个时候你坐下来学定的话,很容易!很容易!这样!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不必害怕,但是也不要狂妄,狂妄的人,现在我们通常大部份念佛的人,是属于前一类,学禅的人,往往是容易偏于后一类,不是说这两类人都是这样喔!比较起来,比较起来,所以念佛的人,觉得唉呀我不行啊!就这样。那么祇有说念念啊!那因为这个心里边啊!所以它先已经挡住了自己了,不要说正规的念佛,实际上,它这个前面的准备什么等,一碰到;真正要如理修学啊!他自己先把这种概念挡在那里,结果呢?就这么简单的修学的方法,他也摸不透,也没办法进去;而狂妄的人是这样,看见那个禅啊是这个样的,他总觉得一步登天,这个东西只要一来的话,这样弄的话,就不是简单了嘛!那个时候我们要了解,你真正看那个禅师,不管你学哪一个,它当初开始学的时候,那个精神啊!绝对不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我们常常举那个例子,譬如说,说牛头法融,乃至于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乃至于憨山大师遇见的那个人,他在山里边几十年,没有一个人讲话,你不管你去了以后,他绝对不会跟你说一句话,除非看见你相应了,换句话说,他心里上这个远离少欲知足!说我们现在这种情况,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那像个大草包一样,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然后呢?因为这样的,所以狂妄得不得了,自己觉得耶这个就行。那个是没有真正了解,根本没有衡量一下自己的内情,没有衡量一下内情,这个我们决定应该了解的。也许有人说,古德们不是三言两句就开了!就通了嘛!如果就这一点来看的话,我已经说过很多次那个比喻,不必再说了,说你真正的如法行持的人,他一定是什么呢?一定有这个先决条件,我为什么要讲那个?就是做任何任何一样事情,你必定要仔细地了解他的因果的必然关系,通常我们因为不善于学,一种不善于学,委屈先挡住了,一种不善于学呢,庞杂,学了一大堆,根本不晓得它重要的观点在什么地方,然后总是空想,呀,看见那个高,总觉得自己高,所以这两者当中,过犹不及,两个一样的,你不能把握住因果的必然性,我们前面三言两语说的,本来在这地方是,有了前面三个次第以来,所以可以三言两句而交代清楚就可以,我们现在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我们前面一路讲上来,固然有的人已经有很清楚的认识,但确实还有不少人没有很多认识,而偏偏大家急着想要学定,乃至于期望得到,念佛的得到念佛三眛,学禅的得到马上开悟,所以不管前面修止的资粮,就说我现在学了后面的就够了,那是一定出毛病,所以我这地方特别说一下。譬如说,我们说广钦老和尚如何,虚云老和尚如何,来果老和尚如何,他们几位是了不起的,可是你不妨看看他,当初修学的状态,没有一个例外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广钦老和尚头上几年,虚云老和尚头上几年,他有没有跟人家开过一声口,几年关在山里面,就这个样,你这个一看就晓得了,来果老和尚亦复如此,乃至于到了高明寺,人家问他,「某人呀,我们大殿上功的什么佛呀?」「我不知道。」所以这个,你必定要从这上面,好好的检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这一点我们必定要知道的。你有了这个衡量,所以不是忙着,哎呀,我现在可以开始学定了,懂得了,那是担误了自己,担误了自己,你屋基没造,你就忙上上去的话,忙了半天塌下来,都是白浪费,我们一生难得来,在末法时还能够听到这个圆满的教法,而不照这个次第慢慢的做上去的话,这是一个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在我读过的祖师的传记当中,最动人的一本传记,最感人的一本传记,是密勒日巴尊者传,他有三句名言,「慢慢修是快快到」,「低处修时高处到」,「单人修时双人到」,不要急,慢一点,绝对不怕,欲速不达,慢怎么慢呢?不是停在那边不动哟,从基础呀,所以低处修时高处到,那个基础是绝对不能忽视,你有了基础,上面一定有,你只忙上面的话,一点一定没有,因为前面道理很简单,假定你真的念死的心提起来,你哪有不修行的?我们一点事情碰在眼前,这放不下,那也放不下,事情一大堆,你一天到晚想,哎呀这个人,让我行,乃至于太空旅行,不是在那空想空摸,所以不必现在说,哎呀,我要救一切人,这两人是表示我以外其它的,你能够自己如理的自己调服自己,自然你能调服别人,他之所以一生成就的原因,就是这个样,所以他尽管行持的是最了不起的法门,而他自己总说,哎呀,我是兔子呀,那些大德们是狮子走的路,我怎么敢和他们比呀!结果,他就是狮子当中的狮子,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自己晓得愚痴的人,这种人自在,现在我们觉得很聪明,对不起,这个有问题,这个有问题,这个值得我们一再反省,当然我说的话,是没有什么用,也不能做为凭证,我这是把佛、菩萨,祖师,他们的经验,一再重复的在这地方,教诫自己、勉励同学。现在我们在这个前面的加行,上面再看看,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怎么样正式开始学定了!
p. 562 (11)
【卯二正行分二,初明住心之所缘,二明如何修住心。】
先呢?就是说当然我们要学定的时候,那个定的对象,譬如说,你要念佛,那么你所念的是佛,你数息,那么你心所专注的就是息,乃至于五停心观当中,白骨观等等,所以你所观的、所缘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选好了以后,进一步根据我所缘的,怎么样使能缘之心安住在所缘之境上面,产生新的奢摩他功效,就是得定。这个总明所缘当中又分两个,明住心所缘分两个。
【初又分二,巳初总明所缘,巳二此处所缘。今初,】
先把我们应该观的、缘的对象,整个的说明,其次,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要修些什么?
【◎ 总有四种所缘,谓周偏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总共有四种,下面这四样,这四样因为下面会解释,所以我们只要了解这个名词,其实这个里边,第一个周偏所缘!就是整个的,他并没有说,就是我们整个的你所要我们缘的对象,就是观之境,所观之境,周偏圆满的,不外乎这些,那个那一些呢?就是下面这几样,下面这几样,这个为什么别立名词呢?是的,他这个因为内涵分类的不同,我们只要看下去就知道了,初中就周偏所缘分四。
【初中有四,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
那个四样东西,我们要看看下面的解释。
p. 563
【就能缘心安立二种影像。】
形像,就说我们能缘的心,去缘那个对象的时候,实际上是,譬如说我们看一佛像,好象外面的,当你真的得定的时候,不是定在佛像上面,而是你能缘的心,把外面的形象许为你所缘之境,你内心当中现起来,是你内心所显的影像,真正的定当中所观的是内心所现起的影像,所以叫影像,这个影像,在什么地方?在我们能缘心上面现起来的。那个时候,有两种
【初谓有观察分别之毗钵舍那所缘,次谓无观察分别之奢摩他那所缘。】
这个叫有分别影像,这个毗钵舍那是观,这个虽然是个影像,但是你去分别观察的这种,叫做毗钵舍那,叫做观;还有一种什么是无分别呢?就是止,这个止是看了以后,使得它安住,内心产生这个影像不动,不去分别它,这叫无分别形像。那个是,是止所缘的奢摩他所缘,譬如说我们现在,修念佛三昧,刚开始的时候,你把外面的行相要看,看完了以后安住在上面,使得内心产生这个形像,内心产生了这个形像以后,那个时候,这个形像不动他,一直等到观起来,观得见,很稳固,那个时候不必去分别,就是你开一眼闭一眼,看见那个佛一直在你眼前,就是这样,所以不必分别的。那么有分别奢摩他呢?那就是观,现在平常好象我们不大这个理解到,实际上呢?禅就是这个,他也是个观,不过他不是观一个显见的,是一个名言的,这个我们所以说的表义,有显见的,有名言的。什么解释显见的,一个境相,一个样子,那个另外一种的意义,就是所以这个禅看!念佛的是谁,说那一个在念佛?这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啊!他要找啊!不断的去寻、去伺,找那个东西在那里啊!这个叫做分别观察这个东西,实际上呢?这个一定在定当中,所以那个禅啊!也就决定不会超过这个里边。所以我们如果真的懂得的话,教内,教内教外的话,真正的原则通通在这个里头,而不过呢?这有一点要说明,所谓称为教外别传的话,那是它这个根性有一种特别的,所你不必跟它细讲道理,现在我们是讲完了道理照着去做,像工程师一样,有很多人你不必讲道理,你告诉他就这么做,他信得过你就这么做,还是可以得到同样的好处的,但是呢?所用的方法的内容,却是千真万确完全一模一样,完全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不过呢?就是所对根性的不同,所以佛说得很清楚,因为根性的不同,他用的方法是有差别,可是所对治的内容却是一个,烦恼!所以烦恼障、所知障,解决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一个,佛的法身嘛,所以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下面所云:
【言影像者,谓非所缘之自相实体,乃是心中所现之影像耳。】
刚才说过了。
【第三是就所缘境安立,】
那两样东西刚才说。不是说我们所缘的实体,而是说我们能缘的心上面,在心上面依现起的形像,第三呢?是看我们所看的对象,叫事边际,那所缘的事。
【如思惟于五蕴中总摄一切有为法,于四谛中总摄一切取舍所知,即于彼中数量决定,是谓尽所有边际性。】
什么叫事边际性呢?就这样,就说这一个所缘的事情,从所缘的事情方面来说的,边际就是那到周界,那把你要看的这件事情,从它的着眼点、最细的地方到它的整个的范围,这个里边,我譬如说,我们现在思惟五蕴,说一切有为法,哪些有为法呢?从眼前的开始,包含了所有一切,那个叫有为法,我们可以拿五样东西,五个大类,分成五个项目,含摄无余,那五样?五蕴,色蕴就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外色、内色等等,色法就是,然后呢?识心二法,心又细分成共受想行识等等,这样,那么于四谛中总摄一切取舍所知,对于这个所,外面一切的法不管是有为、无为,那一个是对如理,那一个是不对非理,应该取如理的、舍非理的,那么这个道理,在四谛当中,含摄无余。小的、狭的是小乘,究竟圆满的是大乘,还是不外乎这四个样东西,那么就在这个当中能够数量决定。不,数跟量,换句话说,它整个的内涵,能够究竟圆满一无所遗,而如理如量的去观察,这个叫什么?尽所有边际性,这个叫做尽所有边际性。实际上我们通常说的,叫什么?叫尽所有性,尽所有性,那么性宗,尤其天台,另外一个叫俗谛,俗谛,缘起而所现的现象,另外呢?
【如思惟诸法本性如是,更无他性,是谓如所有边际性。】
这个万事万物不管是以五蕴所说的有为来说,一切我们所知的取舍来说,乃至于包总括有为、无为的就是十二处、十八界来说,它所有的一切的法,他那个法的法性,根本的本质怎么样了呢?原来这个根本的本质是这个样的,那这绝对没有例外的,就这个样,他那个本质就这样,更无他性。实际上呢?这个一切法的这个本性如是,这个本性什么?就是空性,这个叫做,如所有边际性,所以天台所立的就是真谛,真的胜义,这样,那么这一个叫做事边际性,这个是法相上头的所用的。谈起那个法相,这个我们要了解喔!唯识跟法相啊,通常都是好象唯识家说唯识法相,实际上这个我们要了解,你真正要学唯识宗的话,固然唯识法相一定要了解,说凡是修学佛法学教的,法相非懂不可,你唯识可以不必很精,这法相不能不精,然后呢?如果你讲自己修持,可以不要,尤其是教外别传,这个宗下他你当下能见到了本性,因为他第一步所要见到,就是如所有性,那其它的慢慢的来,就他自行来说,要化他的话,对不起,那个法相还是非通不可,因为你了解了行相,知道了所用的世间的名句,然后可以告诉别人,否则你自己懂了,你说不上来,你又如何利益他去呢?所以这个法相跟唯识,这实际上细说的是两件事情。那么通常因为唯识的话,他的的确确从细部上,所以这个法相不透唯识,绝对不可能进,但是实际上,另外一方面来说,学教的如果你不了法相的话,一样的这个教义根本学不通的,不过我们学教的人,广泛的来说学教的人,不应该用唯识的法相,因为唯识一家的法相,他把那法相用唯识的眼光来去解释他的,这个时候有一点的问题。我随便举个例子来说,譬如我们讲一个尺,那个尺,当然我们晓得这是衡量长度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你在我们这里说,我们是有的说我们用的我们的尺,以前的老法里面叫老尺,在这个地方,后来因为日本人来了以后叫它台尺,实际上台尺就是中国的老法,我们以前小的时候叫老尺,后来刚来的时候,听见说台尺,这个台尺怎么一回事情,后来才晓得原来这样,那么后来叫市尺,现在叫做公尺,这个是我们中国人用的尺,然后呢?英国人用的,另外一个英呎,法国人用的另外一种尺,那没关系,我们了解,可是如果用唯识的观点来说的话,那他是,他是以他这一个立场来看的,譬如说,我们说我们现在这里英国人,他就是讲的呎就是英呎,这个广义一定能够含摄所有的狭义,但是呢?如果用狭义所谓以偏概全,这是一个错误的,懂不懂?平常我们常常说的,拿了一粒麦,说一切的谷,麦是不是谷子,对的,乃至于我们说,我是不是人,我是人,所以人必须是我,人如果必须是我,那你们是什么?你们都不是了,这个概念我们要知道喔!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个当我们正式学的时候啊!以后学的时候,这个我们应该了解了,我倒不是一定说这个地方,说不要唯识,是因为佛法这个东西,毕竟他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各有他所对治的根性,就是说你学唯识来说的话,假定你开始对这个法相的了解,你先了解它的总相,然后呢?你说用在唯识上面怎么解释,那个时候,你比较更容易客观,更容易把握得住佛法的完整性,要不然,就像近代有一类人,有一类哦不是全部喔!往往是拿他学的排斥别人,这个是必然会产生的,必然会产生的,平常我们这样的话,就是说像我们小孩子一样,小孩子就是一个人,就说我们觉得这个,那天经地义的,别人不是,我们常常有这个争论就是这样,他以他的概念当中的这个名词,譬如我们刚才说的一尺,我们大人当然晓得喔!原来这个尺,英国嘛有英呎,中国有中国的中呎,日本有日呎,那小孩子的话,只晓得我们的尺嘛就这样,这么长,他那个尺这么长,不对、不对,就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其实那完全多余的嘛!所以我特别要说明这一点!这个是我们哪常犯的毛病,佛法本来拿这个东西来帮助我们解决的,我们不得善巧啊!把这个东西,把我们愈学愈捆死,这个地方也顺便一提,有讲到那个名词的时候,那么第四啊,第四所作成办,那个是就:
【第四是所修果安立,】
你要做的事情啊!都成就了。
【谓由多修止观之力,便能引生轻安等,成办所作之果。】
这个四个,名叫周偏所缘,那么?实际上呢?下面看啊!
【此四名周徧所缘者,谓此四种,非离下诸所缘别有异体,复能偏彼一切所缘也。】
这四样东西原来并不是离开下面,下面就是前面刚才说的,这四个名词当中,净行所缘、净惑所缘、善巧所缘,并不离开那些,这样,只是说就他那个观察的时候的内涵,就他的学的时候的内容来说明,至于说真正学的时候,还是就下面这几样东西,而实际上呢?这也包含了一切我们所修学的时候,能缘之心,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所缘的境,第二,其次解释下面三个。
【第二净行所缘有五,】
那个呢?
【谓多贪者缘不净,多瞋者缘慈悲,多痴者缘十二因缘,多慢者缘界差别,多寻伺者缘出入息。】
这个我们平常都是观很听得习惯的,实际上真正修的时候啊!他每一样东西有它很重要的特质在,非常重要的特质在,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呢?我们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同样我也说明,现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别以为学了以后,你就根据这个,可以学的得定,很多人有善根的,乃至于这个都不要,他都可以,再不然的话呢?他有善根虽然够,可是啊!还差一点,那么学了这个的确也很快相应,是一般人来说,基础没有的话,就算这个听懂了不行,他非要仗广论上面所说的内容,而广论上面的内容懂了够吗?你还要看你有没有基础,你有了这个基础,然后把广论上面所说的那个这样做上去,那是一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