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八章 阎浮众生的业感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6

第八章 阎浮众生的业感

业缘之后,又明业感,业感之后,又明业报;三品文义钩锁如环,本是连属不断的。业缘所引,因受无间之苦,而业感所至,亦是同样地要受果报,如本品中所说的光目女母,正是业感现形的写真。

第一节 从事实来证明业感

佛要发挥业感的真义,特为引出过去的一件史实来佐证,那史实就是光目女遇圣者罗汉,因此救拔了她已经堕落的母亲。当罗汉问光目女:‘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惟好食啖鱼鳖之肉;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计其命数,千万复倍。’这正说明了她的母亲平时杀生害命的事做得太多,所以惹得一身的罪业,饱受痛苦。苏东坡说:‘刀脔鱼鳖,以为肴膳,食者甚美,死者甚苦。’周颙说:‘性命之于彼极切,滋味之在我可赊!’孔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黄庭坚诗:‘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仁人恻隐痛怛的话,正可以对残杀者一针砭。光目女母因在生嗜食好杀,所以虽因光目女念佛供像之力,救拔了她脱离苦狱,而结果还是‘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因为多杀生而堕落,仗他力灭罪,招得穷苦贫贱之身(婢子)不计,还仍要短命堕落,这正是业感现形的写真,足为嗜食好杀,残忍无慈者痛下棒喝了。

第二节 业感是怎样缘起的

华严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现在所讲的业感,亦是诸法中之一法,所以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正可答复了‘业感是怎样缘起’的道理。这道理在地藏经,佛更有极确切的揭示,那就是在业感品里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这‘性识无定’四字,正是善恶结业所从生,也就是‘业感缘起’的根源。关于性识之义,在本经中算是比较重要的说法,故科注作者在释五重玄义中,标名此经以‘不思议性识为体’。但对于性识的见解,似有二说:一以虚妄习性为性识,则谓妄识不可立为经体;二以此性即法性,法性既为名所覆,真随妄缘,全体属妄,故言性识;但性即真如,即妄成真,亦即立为经体。真如随缘,即是起信论真如受薰,生灭和不生灭和合之义,以显明业感缘起。亦即金光明经谓:‘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相因缘,和合而有。’由于法性既为无明所覆,无明幻出六道依正果报,所以就有业感缘起的义理产生了。

若依法相唯识来说,此性识就是虚妄的阿赖耶识。因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法生起的依止,所谓‘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故不但为一切法依止,亦为圣凡迷悟的根源。但此识本身是‘无覆无记性’,没有什么染污的,因有第七末那识执之为我,常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惑相应,故使本识成为染污,而由此本识所变所缘而起的诸法,都成为有漏不净的业感之法了。然其尚有一个可以左右或操纵七八二识及前五识的,则为构思运动力最强的第六意识。此识以第七识为所依根,与前五识相应和合,造诸善恶之业,皆纳内第八根本识中,如仓库盛物,随时出内,随意作主,故此亦为诸法染净的中心;因使众生逞凶为非,堕落恶趣,固为此识;而使众生修观改善,渐阶佛位的,亦是此识。所以天台家谈到观心,要灭之又灭,灭到唯观此现的芥尔一念,此芥尔藏心的一念,即是意识。所谓‘众生性具三千之宝,为烦恼六贼所覆,意识恶王所害’;故观此一念,使之清净,犹如‘擒贼先擒王’,亦似‘伐树得根,灸病得穴’了。

这里说业感缘起,而这业感从染的方面看,都是罪恶不净的,我们若要改变恶的,不净的业感,而成为善的清净的业感,那么,全要赖此意识来听经研教,多闻薰习,能观心自在,即得大光明,就可使之改染为净,这时,不定识性,都可成为决定的清净性识,身心与国土,亦与之同沐清净之化了。

第三节 众生为何度之不尽

在本品中,佛说到众生因性识不定,或善或恶,随境飘流,出入生死,沦沉六道,‘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语已沉痛,不料四天王又问到:‘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这一问,却触动世尊无限感伤的情绪,因众生沉迷不醒,或暂醒复迷,致劳菩萨忧虑勤苦,工作无有已时,所以‘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是因‘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这意思:一因众生出而复入,悟而复迷,反覆无常,故度之不尽;二因观未来无量众生造业招果,如蔓牵连不断,故菩萨要再发愿,度之又度。圣者从悲愍迷人的沉痛心情中说出来的话,几乎声泪俱落,故纵使他是‘金刚怒目’,心如铁石一样强硬的四天王们听了,也不觉涕泪横流,彷徨悲叹起来了!

第四节 看地藏是如何说法

地藏菩萨所度脱的众生,如‘因蔓不断’,所以愿,是发了又发;法、也是说了又说。那么,他说的多是什么法呢?世尊说:‘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我慢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有如是因,得如是报,因果之理,丝毫不爽,一经说穿,毫不奇怪。对何等人,说何等法,这正是菩萨说法的善巧方便。说法既然逗机,使受感化者,便可发生实际的作用,好过‘话不逗机半句多’,纵使你妙舌灿莲,说到天花乱坠,不与实际情形发生关系,那不但失去了说法的作用,亦见不到有佛法的好处了。

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一以第一义。不说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诸佛以真俗二谛为众生说法,菩萨亦何尝不以真俗二谛为众生说法?有些菩萨,从真谛为众生说空、无我、无相、无愿的胜义;有些菩萨依俗谛为众生说因果事相之真理。但真乃即俗之真,俗亦即真之俗;否则,真俗不融,是非各别,那还配称圆妙的佛法吗?所以我们现在对地藏菩萨说的因果事相之法,倒不觉它是浅显,粗俗,祗觉它是语语实际,句句贴切。从平淡无奇的一切事物中,从耳目所接的日常生活里,随手拈来,都成妙谛;随口说来,都是正法。其实真正的佛理,也正是不要离开现实的俗事,离了这些现实因果的俗事,试问还从那里去谈玄妙的佛法呢?太虚大师有偈云:‘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圆通;若人识得其中意,都在寻常日用中’。现在地藏菩萨从这些俗事来谈佛法,正见得他说法的大权善巧,同时亦见得出菩萨底心事来!因菩萨发愿度地狱中的罪苦众生,而众生的心情,大都是‘畏果不畏因’,堕到地狱来受苦,才觉到地狱的恶状可畏,而平时在生作业造因时,却并不觉到半点可畏。所以菩萨要在感报上,找出感报的因子来对照,如说你今生‘短命’,不是因你的‘宿殃’‘杀生’太多所致吗?由此可见地藏菩萨说这类法门,都是从实际的经验中得来,脚踏实地来说的,不同常人空谈阔论,光是一味唱高调说漂亮话的。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九章 普贤菩萨请说业报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七章 菩萨为佛母说业缘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三章 以称佛名号为正行
 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附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四章 以布施修福为助道
 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业力不可思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虚空打破明心地 如何参禅 (1) -- 关于打坐[栏目:宣化上人]
 授居士戒[栏目:索达吉堪布]
 成唯识论疏翼 凡例[栏目:韩镜清教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栏目:洪修平教授]
 菲菲的码头[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