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希望在网上能与五十位学生共同学习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82

希望在网上能与五十位学生共同学习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三)
 

  问:请问老法师,未来教导五十位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可以在网上公布吗?我们自知德学浅薄,但是仍然心向往之,所以希望在网上学习。

  答:这个一定,我们一定都上网,而且真的有这么个机缘成熟的话,我们每天学习的统统都上网,这是我们说过的。为什么?学习,今天我们真是非常的忧心。儒释道都没有好老师,就是我们中国人讲说大师级的,现在没有了。大师级的没有了,我们的学术会往下堕落,这样下去的话,中国五千年传统的学术怕会断掉,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后继有人,要有真正发心的人,不求名闻利养,不怕吃苦,发愤努力来学习。我们愿意提供修学的环境,就是修学的场所,他的衣食住行,我们都要照顾他,时间至少是十年,能够更长当然更好。但是基本的条件,必须要百分之百的落实《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三个根要扎稳;如果是学佛的出家人还要加个《沙弥律仪》,四个根。这四个根扎稳,用多少时间?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打基础,真正做到,百分之百做到,你就具足圣贤的条件。

  人跟圣贤实在讲没有什么差别,你学好就是习圣、习贤,不学好就没有法子。然后你学一部经,一部经学十年,你学的这部经你自己选,儒释道这三门里面都可以选。道里面,我们选《老子》,或者选《庄子》,只能选一部。你一生专攻一门,将来以后你在全世界是一流的专家,就是大师级的了!这才管用。学儒的,或者你学《论语》,学《孟子》,学《礼记》,也止于一部。学佛法也是如此,我学《金刚经》行,学《弥陀经》也行,学《无量寿经》也行,只可以学一部,十年专攻。所有一切参考数据我会收集,提供给你,你自己去看,你自己去写笔记,每天要做学习的报告。你的学习报告上台讲演,教室就是摄影棚,我们同时用录相,你做报告。

  我们录相一方面是给你自己,帮助你自己修学的进步,你自己看,看的时候你自己去改毛病,另外同时用网络播出去。所以,这十年的学习是不能出门的,就像闭关一样,这十年是独善其身。你在台上做报告时,同学们在下面听,听你的报告,你报告完了,另外再换个人报告。所以一个人虽然专门学一部,可是每个人学的东西我都听到。我都听到,但我的功夫还是我这一部,这才能成功。我们用网络播出去,就是兼善天下,你看独善其身同时能兼善天下,我们向全世界播放。这非常有意义,真的能成就人。

  要十年不出门,十年读一部书,每天要做报告,你不能偷懒,你偷懒,上台你就下不了台。而且上台的时候,电视荧光幕上普遍全世界,你总不能丢人!所以,这就不要督促,用不着督促,用不着考核。什么人来考核你?全世界的人都在考核你,我们用的是这个方法。我不会一部经讲给你听的,我没有那么多精神,我是教学,不是讲学。教学是教你怎样学,把学习的方法教给你,你依照这个方法好好去学,十年一定有成就。这真的叫继绝学,我们继承我们的传统,再传到底下一代,不用这个办法,没有第二个好方法。而且非常迫急,现在不做,以后非常困难。但是同学还是要能找得到,五十个没有把握,三十个有把握,这是要真干。网络播出去之后,有很多护法护持,我们对他有交代,人家财供养,我们天天法供养。


{返回 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正的大善知识应具备哪些条件?
下一篇:如何向中青年推广佛法?
 请开示三大阿僧祇劫圆满成佛
 请开示《地藏经》的疑问!
 老法师的讲记曾引起诸多误解。请开示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如理如法的修行?
 如何落实“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做何理解?
 如何理解未受三皈五戒只能升天
 学佛得不到家里的支持怎么办?
 读经、听经的重要性
 欢喜看老法师的光盘,是否算贪佛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修持自他交换菩提心[栏目:达真堪布]
 慈悲物命,感现瑞相[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黄莲集 存养篇 六 自利利他[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佛教生命伦理之管见(释宏济)[栏目:佛教与伦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八十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八[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杂念是不是和业障也有关?刻意的去生心好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申俊龙、刘立夫)[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堕胎三次如何救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可不可以抄经?抄好的经如何处理?[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